比特币的发展历经磨难,传销、骗局、郁金香等标签如影随形,经过十年的培育,比特币不断成长与坚守,现在已经依稀可见希望的曙光。
1. 我们来自哪里
比特币出现(2009年1月)
比特币于2009年1月推出,最初仅限于少数几个人知道。在接下来的3年里,比特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但相对于今天的数据而言仍然非常小。在听说过比特币的人中,有99%的人对它不屑一顾 - 而且不冤枉。
毕竟,在比特币初期,它仍然是一个疯狂的、遥远的想法,其含义也难以理解。即使大多数认识到比特币的潜在影响的人都持怀疑态度 - 毕竟,之前已有许多人尝试创造数字化、非主权货币。
鉴于有限的跟踪记录和有限的经济价值,很容易忽视比特币(而且并非不合理)。
比特币与美元等价(2011年2月)继而至100美元(2013年3月),继而1K美元(2013年12月)
快速的价格升值很快将故事从“不起作用的东西”转变为“郁金香”的比较。突然之间,专家们普遍“提醒”荷兰300年之前发生曾发生的事。
在这一点上,人们严重缺乏对比特币去中心化和d性的理解和欣赏 - 大多数权威人士只是说比特币显然会“倒闭”。错了。
除了比特币的兴起之外,臭名昭著的暗网市场“丝绸之路”的崛起,使得“比特币只会被犯罪分子使用”这一新的故事很有名。又错了。
比特币从1000美元到200美元“崩盘”,“区块链而非比特币”的说法出现(2014-2016)
比特币怀疑论者觉得价格下跌证明了这一点:“看,郁金香,我告诉你了”,“现在丝绸之路已经消失,没有人会使用比特币”。又错了。
重要的是,这导致该行业故事的重大转变—-“区块链而非比特币”。我们的想法是利用技术的力量,而不去管在这些网络上构建的数字资产。
同样,这并非一个不合理的想法 - 诚然,在这个时间点,对于几乎每个人、甚至是业内人士来说,(都可能这样想)。强大的新技术可能难以理解。
这导致了所有行业的“区块链”竞赛,从医疗保健到能源。
比特币重出江湖&更广泛的“加密”动作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2017)
经过2至3年的“区块链而非比特币”、数百次试点、以及“PoC”(概念证明),“区块链而非比特币”的实施未能取得成果。
这些努力未能产生重大价值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有以下三个主要原因:
1.开放网络比封闭网络更强大 - 看看内网与互联网
2.链的原生数字资产是使这些链具有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关键组成部分
3.“私链”实际上是比特币之前存在的数据库架构 - 这里没什么新东西
与此同时,比特币重新出现 - 真的,它永远不会消失 - 但它会带着更多的用户、更多的交易、更好的安全性和更多的支持基础设施进入公众意识。
更广泛的市场和行业开始承认并接受(一个趋势):开放网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打败封闭网络 - 像比特币这样的公链允许任何人参与,而任何人都可以在它上面开发—-这是区块链机会的根和核心。人们开始意识到并接受:比特币和加密货币不会消失。
这导致主流急于寻找并推出“更好的比特币”。当然,如果比特币是第一次迭代,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对吧?同样,这并非一个不合理的想法。
大约在这段时间以及随后的几年里,人们急于创建新的公链,以便在一个(或多个)特定功能上进行权衡。在此期间,我们看到了针对各种功能进行优化的链的推出,例如速度/吞吐量,隐私和表现力。
许多这些实验都是通过ICO资助的,这加剧了人们对推出不同权衡和优化的实验链的兴趣。虽然(这其中)有许多善意的努力和一些真正有趣的技术优化,但大多数都是不明智的实验 - 而且由于该行业的复杂性需要专业化,因此大多数局外人都很区分良莠。
这些实验旨在确定它们的优化是否足以获得关注,并最终在采用和效用方面超越比特币。但是,它们中的每一个以牺牲某种特性来优化另一种特性 - 这里也并没有免费的午餐。
新链的权衡/优化未能充分区别开(2017-2019)
这些有着不同权衡及优化(特性)的新链,标志着一场“标准”之战 - 可编程货币未来的基础链。业内人士和外界人士往往都专注于技术权衡,将其作为可编程货币基础的潜在指标。
当然,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过于狭窄的评估范围 - 历史已经反复证明,标准很少由“最佳技术”决定。
事实证明,市场随后得到了验证,比特币才是“从0到1”的时刻 。一些较新的链提供了微小的改进(从“1”到“1.1”),但大多数只是相对于比特币所提供的进行较低的取舍而已(从“1”到“0.5”)。
总的来说,在评估任何超过比特币的链或币种的概率时,必须满足两个阈值:
1.“你的取舍实际上是否比比特币有所改善?”绝大多数都没有通过这一步测试。
2.“你的’改进’是否足以克服比特币的网络效应、品牌、分销、安全和先发优势?”尽管进行了无数的优化实验,但没有一条链能够成功地提供足够强大的优势来战胜比特币业已构建好的(并迅速扩大)网络效应、品牌、分销和安全性。
因此,大多数新链 - 其中许多具有闪亮的新“突破”共识算法 - 相当于鬼城:看似美丽的设计和建筑,却缺乏有机需求。
2. 我们要去何方
从横向竞争到垂直建设
虽然前一时期标志着横向战斗成为支撑可编程货币未来的基础,但市场将继续合并第一轮的胜利协议。
总的来说,即使是行业内部参与者,也大大高估了新链超越比特币的可能性。
实际上,这根本不是一场比赛:比特币在未来10年内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可能性非常大。没有人关心SMTP之后谁是第二好的电子邮件协议。
对于大多数市场而言,只能有一个赢家,而比特币是远远领先的 - 按任何指标计算。
为什么?比特币有更多的用户、更多的价值、更多的意识、更多的超车道、最好的支持基础设施,以及,可以说是公共区块链领域中最谨慎的“权衡”(强调安全性、长期可扩展性和完美性、可预测的货币政策)。
为了使竞争链更具挑战性,美国和其他地方的证券监管机构已经明确表示,筹集货币以及推出新的链/币种是一个法律上的可疑主张 - 鉴于比特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一种(不必要的)监管护城河。
比特币的主导地位反映在下图中 。在一个赢家占据大多数市场的先发优势和网络效应,想象以下,任何竞争链在这一点上要超过比特币,都是客观上困难的、牵强的。
简而言之,比特币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仅仅六年前,甚至很少有人听说过比特币 - 以及那些曾把这个初出茅庐的数字资产视为“郁金香现象”的人。
相比之下,截至2019年春季,89%的美国人口至少听说过比特币,而年轻一代人已试用:在18-34岁之间,60%熟悉比特币,59%认为比特币是“金融技术的积极创新”,48%认为“非常”或“有点”可能“大多数人将在未来10年内使用比特币”,42%的人认为他们“非常”或“有点”可能在未来5年内购买比特币。 (来源:https://medium.com/blockchain-capital-blog/bitcoin-is-a-demographic-mega-trend)
3. 我们该何去何从?
从这里开始,建筑就真正开始了。
这并不是要诋毁已经启动的所有新链背后的努力,而是要强调,下一阶段的建设将产生在未来十年内实际使用的层、协议、应用和服务中 - 而大多数链看不到任何有意义的经济牵引力(就是“鬼城”)。
开发和建设活动,将从发布不完全差异化的新链,转向改进和建立获胜协议的“堆栈”。
这个阶段在许多方面已经很顺利了:闪电网络是在比特币网络上构建的第二层/协议,它促进了快速、廉价、点对点的比特币交易。同样,有数十家(也可能是数百家)公司和开发商为比特币构建了基础设施、应用程序和服务。
随着这种垂直结构的出现,我们将继续看到更多支持性的基础设施出现,以及丰富多样的应用和服务生态系统出现,这将增加比特币作为可编程货币的功能范围。
这个行业始于金融资产(比特币)和金融基础设施(比特币区块链),并且在未来几年将继续在(非主权)可编程货币领域找到最多的效用。
重要的是,这种转变需要数年才能实现:我们仍然处于比特币的入门阶段 - 这就是为什么交易所是迄今为止最赚钱的加密公司,就像电信运营商是互联网早期最赚钱的公司一样。
当然,这些阶段并不是严格按顺序进行的:虽然我们只处于第一个或第二个阶段,但比特币堆栈及其支持的应用程序和服务将同时出现并加速步入建设阶段。
比特币在未来几年已经并将继续经历许多“阶段转变”。也就是说,比特币将继续从一种“波动的和投机的商品”转变为被广泛接受的“可编程货币的赋权基础”。
4. 一种新的动态
随着比特币堆栈的出现,有一个重要的动态:基础层的变化是缓慢的、精心设计的、且谨慎的 - 当价值超过100亿美元时,没有“好玩的修修补补”。因此,比特币协议本身的变化,需要(几乎)所有主要经济利益相关方达成全网共识。
相比之下,构建比特币堆栈具有不同的动态:开发人员可以快速创新和迭代,因为这些是选择性协议、层、应用程序和服务,不会使底层网络面临风险并且不需要全网范围的共识。例如,闪电网络可能遭受灾难性故障,而比特币网络将继续按预期运行。
根据设计,比特币本身很难改变,但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建立和创新。因此,尽管对比特币协议本身进行更改是故意挑战和乏味的,但堆栈创新的速度和范围将更快、更广泛。
这里打个粗略的比方,在飞行中途改变喷气发动机需要极其谨慎 - 但设计新的机上娱乐系统的风险很小。事实上,一旦确保了基本级别的飞行安全,改善飞行体验、更好地享受娱乐和新鲜食物,就增加了飞行的吸引力。
同样,随着人们对比特币本身越来越熟悉,堆栈中增加的功能将推动更广泛的采用。
最终,比特币会为垂直增长提供肥沃的土壤。作为行业风险投资者,我们期待未来十年投资于基础设施、应用程序和服务,使人们能够释放原生数字可编程货币的力量。
特别感谢Derek Hsue和Aleks Larsen的审核并提供建议 - 以及Brad Stephens提供的“鬼城”的类比) 。
“慢”,这与许多人已经习惯于软件的创新步伐有关。 实际上,比特币的发展远非缓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