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互联网巨头将目光聚焦到了农业这片几乎没怎么开辟的“蓝海”,除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之外,更不乏一些新兴独角兽甚至是盲目跟风者。那么智慧农业是否如这些企业预判的那样前途光明?智慧农业到底是噱头,还是未来?
一、智慧农业,噱头十足但落地不够
诸如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主打“智慧农业”,即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让传统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升级为高端集约型的经营模式。其中可能应用到的互联网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背后的“动机”。众所周知,上述几项技术均是目前智慧农业最前沿的技术,而部分互联网巨头已经在相关技术普及、应用的过程中尝到甜头,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认为,这些技术是可以向智慧农业进行渗透的,道理很简单,农业的数字化水平较低,发展潜力更大。
如果这些技术可以让农业信息化进程加快,这并无问题,但如果说这些模式就是智慧农业的代表,恺易物联网小编觉得有那么点噱头炒作的意思。因为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普遍存在机械化水平低、效率低下、信息不畅等问题,离智慧二字实在太远,
更何况智慧农业相关技术普遍具备较高的复杂度,在农村落地是非常困难的,面临的问题远超我们想象。
首先,作为农业经济的主体人群——“农民”,大部分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方面的知识储备是相对薄弱的。现如今,年轻一代普遍外出打工,留下中老年人在农村务农,这是一个非常不利的现象。如果真的要发展智慧农业,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农民朋友的综合水平,让他们具备对技术的敏感性,这就要求大量年轻人留在农村,否则,智慧农业没有落地的希望。
其次,目前通过技术去执行某些农业运作,或者指导农业生产,在科学性上不一定成立。我们知道,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经历多年的积累、反复的实验才能发展到今天,这说明农业发展并非一蹴而就。换言之,如果没有足够多的数据储备,智慧农业是无法形成科学可靠的解决方案的。而相关数据的储备必然不是一个轻易解决的问题,这又涉及上面提到的一点——大部分农民不懂互联网,不会去贡献太多有价值的农业信息。
综上所述,现在大部分互联网巨头所高调宣传的什么智慧农业,大部分只是概念炒作而已,真正落地的并不多,即便要强行落地,也并不应景。
二、偏传统的互联网服务反而更有价值
不过另一方面,其实偏传统的互联网服务已经对智能农业发展产生价值,比如电子商务、信息流、短视频、直播等等。相比上面提到的那些高上大的技术,这些服务对农民朋友来说,可接受度更强,使用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比如说电子商务,它对农业发展最大的价值是提供了一个网络渠道,让农民朋友可以更好的把地方特产销往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因为电子商务已经经历多年发展,而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也具备足够高的知名度,对农民朋友而言几乎不需要再进行过多的“用户教育”。所以,电商在农业这块已经有非常深的应用。
而像短视频、直播等平台的兴起,也为农民朋友提供了更低成本的展示方式,不少农民朋友甚至已经开始通过短视频、直播来卖货。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信息显示更直观,且融入了娱乐、生活的元素,对于农产品、农村生活风貌的展示更全面、更形象,在这种情况下,观众的购买欲望自然也更高。
再一个就是信息流,现在信息流服务已经非常普遍,相比原来,农民朋友通过智慧农业信息流软件所能获得的资讯更为发达,而其中不乏对农民朋友有用的信息。比如农产品价格、农产品市场行情等方面,农民朋友可以进行更全面的信息获取,用以指导下一年的生产。
来源:科技为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