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国际传播中的数据隐私保护

人工智能在国际传播中的数据隐私保护,第1张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国际传播,进而对国际舆论和国际交往构成影响。这种影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应用实现的,其中牵涉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个人数据隐私如何界定和保护这一命题。在人工智能时代,国际传播的格局和走向更为复杂、多元,人工智能应用的“全球化”与数据隐私保护的“国别化”之间存在矛盾。各国应加强合作,推进数据隐私保护的全球治理。我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中既要利用好人工智能,又要深入研究各国数据隐私保护的政策法规,在规避风险的同时,积极参与数据隐私保护的全球治理。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打破传播壁垒,助力国际传播。然而,人工智能强大的数据挖掘、存储、分析与传输功能对个人数据隐私保护也存在潜在的威胁。脸书用户数据泄露以及剑桥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利用用户数据隐私影响美国大选等事件引发了对人工智能时代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的担忧。

本文中的人工智能全球化概念是从全球化概念本身引申出来的。全球化主要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合作。本文提出的人工智能全球化主要是指人工智能技术受到世界各国关注,一些国家在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在一些领域进行合作,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国际传播当中。人工智能全球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科研全球化、战略全球化、应用全球化以及影响全球化。

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最初起源于美国,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一门科学。美国、英国、加拿大、中国、印度等国都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了众多研究。截至2019年初,“中国科学院、伊朗伊斯兰阿扎德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发文数量排在前三位,分别为257篇、190篇、180篇” ,美国、中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在这一领域也开展科研合作。

人工智能不仅在学界备受关注,也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很多国家将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视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战略,人工智能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国际关系和国家间的博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人工智能技术也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以及国际传播的格局。人工智能在国际传播中的应用表现出全球化。

随着数据全球化与媒介全球化发展,人工智能的影响也逐渐全球化。人工智能影响的全球化有正面和负面影响;积极和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在跨地域、跨国家、跨种族、跨文化的一种全域、全时的影响。

剑桥分析公司事件反映出的数据隐私泄露、政治立场被引导或 *** 控乃至对国际局势的影响,正引起全球关注。各国都在积极思考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所可能给国际政治带来的影响以及给伦理带来的挑战。在这两次剑桥分析公司涉足的政治事件中,在全球化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面前,一个个用户都被当成了信息包裹,而不是真实的人。实际上这是一种物化——对人本身的物化与人意识的物化,被物化的不仅仅是这些受到大数据分析影响的选民,实际上还有技术的开发者与使用者。

什么是数据隐私,其界定的关键是什么,这些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达成一致,各国在数据隐私保护理念上存在国别化差异。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在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国际传播时,可能对个人数据隐私造成侵害,各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进行数据隐私保护与人工智能规制的全球治理,推动国际传播的良性运行。

数据隐私数据在国际传播中是否需要保护并不存在争议,重要的挑战来自人工智能时代国际传播中该如何保护个人数据隐私以及如何规制国际传播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在决定该问题的价值取向上,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数据隐私保护”与“打破文化壁垒”间达到一个平衡,从而促进国际传播的良性发展。无疑,在国际传播中进行数据隐私保护是必要的,但这个保护也需要有一个限度,不能以隐私为名,处处限制,只为谋求一国私利,使国际传播更加困难。各国在保护个人数据隐私的时候,须考虑到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可持续合作与发展,既要对个人数据隐私进行保护,也要考虑到科技创新的需要,以实现大多数人的幸福为目标和导向。

人工智能在国际传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媒体在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国际传播,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当关注在这一过程中所可能涉及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以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

中国媒体在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国际传播时,要充分了解并遵守传播对象国的隐私数据保护政策与法律,并针对不同国家制定不同的国际传播策略,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国际传播中的受众分析、内容生产、内容分发、交互反馈等各个环节,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我国的国际传播力,但这些技术的应用都必须是在该传播对象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有效规避风险,及时调整国际传播策略。

中国媒体需提高对本国舆论的引导能力,避免外国势力利用人工智能影响我国政治稳定。一方面,要提高在国际传播中甄别信息真假的能力,利用人工智能对信息进行快速判断,并对虚假信息的传播进行快速控制,及时辟谣,引导舆论。另一方面,媒体应加大对于数据隐私保护手段的宣传和推广,防止境外势力侵犯我国公民的个人数据隐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6888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5
下一篇 2022-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