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恩智浦合并案面临双重阻碍? (下)

高通-恩智浦合并案面临双重阻碍? (下),第1张

高通(Qualcomm)以39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半导体(NXP)的大规模收购案恐怕出现变量,遭遇来自中国与美国政府的双重阻碍。..

接续前文:高通-恩智浦合并案面临双重阻碍? (上)

光是在过去两个月,高通就面临三桩分别来自于韩国与美国政府之贸易委员会、还有大客户苹果(Apple)的法律诉讼案;高通被指控的罪名是垄断蜂巢式通讯技术,苹果在美国与中国分别寻求10亿美元与1.45亿美元左右的损失赔偿。 而高通在不久前与中国在反垄断案件达成和解,支付了9.75亿美元罚款并针对中国市场销售的手机调降授权费用。

尽管高通在全球各地面临庞大压力与法律诉讼,产业观察家仍怀疑该公司是否会愿意剥离任何核心芯片或授权业务部门,特别是高通的授权业务QTL,可说是其灵魂与心脏,必然是被持续保卫的资产。

其他选项──那些企业的合并案付出了什么代价?

第三个问题是,如果什么方法都行不通,还有选项吗? 高通与恩智浦也许最终能与中国商务部达成协议,而详情不会完整公之于众?

对此Capitol Forum报告作者Chang的观察是:「虽然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司法部(还有欧盟的审查机关)倾向于强烈支持结构性补救方案(structural remedies;编按:要求企业分拆业务),中国商务部已知也会采取行为性补救方案(behavioral remedies)。 」通常涉及反垄断诉讼的各方可能会同意接受行为性补救方案,而非直接将公司分割。

Chang解释,所谓的行为性补救方案,是有单独的条款要求企业额外保留某些资产,然后独立营运合并的业务,这样的规定能阻碍企业享受效益,至少在中国境内;此外,该种补救方案还能涵盖投资要求,通常包括产品线、研发与营销,还有对专利销售与授权费用之限制,或是对涨价的人为约束。

台湾芯片设计大厂联发科技(MediaTek)与晨星(MStar)在2012年提出的合并案就是中国出手阻挠的企业M&A案例之一,这桩联姻直到2013年才获得中国商务部的「祝福」。

Chang表示,联发科-晨星合并案的审查程序拖了一年多,尽管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与欧盟都拒绝调查,中国商务部还是与其额外签署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协议(设计一个特定业务部门);两家公司无法在不经过商务部的批准下合并营运或是在行动上协作,并得同意接受商务部进行每一季的监测。

此外Seagate/Samsung、WD/Hitachi的合并案(分别于2011年12月与2012年3月获得批准),也是与中国商务部各自签署了额外的协议才获得最终批准,要求个案维持独立业务营运,包括研发、制造、销售、营销与采购等等,而且这些协议并非过期自动失效,涉及企业必须申请解除补救方案;Seagate/ Samsung被允许在一年后申请,WD/Hitachi则是得等两年。

上述合并案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审查程序,才在2015年10月获得商务部放行;恩智浦也有与中国商务部交手的经验,为了完成合并飞思卡尔,首先在2015年将RF功率半导体业务以18亿美元出售给中国业者北京建广资产管理(JAC Capital),2016年又将标准产品业务出售给JAC与智路资本(Wise Road Capital), 后者成立了名为Nexperia的新公司。

恩智浦与中国商务部的协商细节无从得知,但显然中国商务部藉由延长特定企业合并案的审查程序,以迫使申请者撤回申请案并重新提案的情况并不罕见;这让合并案中的企业能有更多的时间与中国商务部协商有效的补救措施,而不是只空等提案被驳回。

美国开始向中国学习?

而Chang表示,中国商务部以政策介入反垄断调查的作法很容易受到诟病,讽刺的是,美国的新政府似乎有着越来越朝向「学习」中国商务部审查风格的趋势,司法部与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反垄断审查感觉受到越来越多政治压力。

美国新任总统川普强调创造本土就业机会,甚至是为消费者带来福利,这些一直都是美国反垄断政策的终极目标;但Chang认为,美国对企业合并案的审查程序将会越来越不可预测。

东西中心的Ernst也同意以上说法,他认为一切都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中国与美国目前看来都越来越朝向采取神秘以及 *** 控的政策:「在中国商务部与其他机构的一些可信任消息来源现在都不愿意多谈,显示相关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敏感;」简而言之:「我们将进入开放贸易战争的时期。 」

最后一个问题是,美国CFIUS审查程序会有什么风险? 会变得更严格吗? 到什么程度? Chang的回答是:「每个人现在都在猜,」因为美国新总统才刚上任,让整个情况变得非常难以解读。

CFIUS的委员涵盖美国政府多个部门(财政部、商务部、国防部、能源部、国土安全部、司法部、州政府、美国贸易代表处、科技办公室),还会有一些非委员(例如国会的预算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 等等)、无投票权委员(情报局、劳工部。.. 等)也会参与审查;这些机关的新任首长人选大多数都已经提名,但尚未完全确认。

高通-恩智浦合并案面临双重阻碍? (下),第2张

CFIUS审查流程

(来源:Compass Point AnalyTIcs)

让情况更进一步复杂化的是,如Chang所言,参与CFIUS审查的并不会是各政府部门的首长,而会是较低层级的公务员,例如副首长或是助理秘书;此外行政命令可以改变CFIUS审查的轮廓,总统也可以任命审查委员。 有鉴于种种因素,CFIUS审查会往哪个方向摇摆,显然是不可能预测的。

EE TImes编辑在截稿前也联系了恩智浦,询问与高通之间合并案的现况,该公司发言人仅表示:「我们维持预期交易能在今年底完成,但对于主管机关审查程序不提供任何引导意见。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6919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5
下一篇 2022-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