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突破或将依靠量子计算机的发展

人工智能的突破或将依靠量子计算机的发展,第1张

关于量子计算,谷歌在2018年12月用一台笔记本就能模拟出当时的量子处理器的计算能力,到了今年1月,就需要用一台性能强悍的台式计算机才能模拟,而到了今年2月,仅仅过了1个月,就已经找不到任何一台单机来模拟量子处理器的计算能力,只能借助于谷歌云计算服务器网络,这次模拟演算用到了一百万个传统的至强处理器,并且花费了更长的时间。

很显然,量子计算机已经超越了传统计算机的摩尔定律,新的“内文定律”诞生了。

以传统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为基本参考,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正在以双重指数的速度迅速发展。就如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Hartmut Neven描述的那样:“开始看起来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没什么变化……突然间,你会被吓到尖叫,瞬间进入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量子计算机的算力相对于传统计算机之所以能够以双重指数的速率增长,是因为量子计算机有两种变化的指数相互纠缠在一起。我们所处的时代,在科技领域最大的机会就是人工智能,而量子处理器对于人工智能的影响可能是决定性的。在人工智能三要素中,算力的作用就像一台汽车的发动机

看样子人们要适应新的规则,一切都在加速,这种双重指数的加速,就像是到了顶点的过山车,前半段还在用摩尔定律,后半段就开始了看似疯狂的内文定律了。如果内文定律成立,量子处理器对于算力的改变将变得不可避免,这种改变一定是爆发性的,从此踏上开挂的节奏。

在算力爆发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产生数据的场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渗透到生活、生产的各个角落,并且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5G的商用,使得产生数据的基础场景覆盖面和深度达到新的层次,数据的生产也将达到一个新的数量级。

有关算法的突破,除了沿着传统的方法发展以外,我想引用任正非说过的一段话:“中国的优势在于,虚拟世界正好用到中国的玄学。我给外国公司做动员,叫他们要把研发机构搬到中国来,为什么?因为西方的机械唯物论,形而上学的时代要过去了,要进入中国的哲学时代,也就是玄学。”

中国哲学的富矿亟待开发,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人工智能。比如围绕《易经》的一些应用,就是典型的算法占优,仅需要不多的数据就可以推测出事物的全貌,包括事物发展的起始到终结的过程。当然中国哲学不仅仅就是《易经》,还有更多的原理、原则和方法体系。

人类创造的所有一切,受限于人类自身的认知,总是人对自身的外化,包括结构和模式。如果将人工智能的三要素算力、大数据和算法看作一个人的能力、经历和经验的话,那么“用了很长时间成长,却在一瞬间长大”,算力的突破,大数据的积累和中国玄学对算法的启示,对于人工智能来说“一瞬间”的突破是必然的发展模式,对人类认知的影响不可限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6930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5
下一篇 2022-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