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原材料价格上涨给制造业企业带来很大压力。与2016年初的情况相比,PVC涨价60%,玻璃涨价40%,塑料涨价30%,铝材涨价30%,铁涨价30%,纸箱涨30%。
哪怕是2015年价格长期低迷的钢材,竟然也时来运转: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10月31日至11月6日钢材价格环比上涨1.9%,连续6周上涨,累计涨幅6.1%,价格创5月初以来新高。
成本的压力自然很快传导到制造业企业。钢材涨价对白色家电的影响尤为巨大,冰箱、洗衣机和空调三大家电耗钢量约占整个家电行业耗钢量的80%,空调的原材料成本总体上升幅度约为8%~10%左右。而青岛海尔、格力等主流厂商的空调毛利率不过30%左右。
可以预见的是,2016年双11狂欢过后,国内家电品牌将出现一轮价格上涨来应对成本压力,“剁手族”当初的选择不值得后悔。然而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毛利率迅速摊薄的日子并不好过。201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利润率仅为2.7%,与美国制造业企业相差巨大。此时出现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谓“屋漏偏遭连阴雨”。
我国制造业正处于从低端加工向高附加值制造的转型。众所周知,开发华为手机、龙芯CPU之类的高附加值产品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的资金积累,倘若制造业利润不足、长期处于勉强支撑的境地,那就难以积累充足的研发经费完成升级转型。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上述局面肯定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所以需要尽量消除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
谁在推动原材料价格上涨?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是多方面因素“扎堆”出现导致的结果。主要因素包括:
能源价格上涨
2016年以来,煤价走势可以用“步步惊心”来形容,看看下图就明白了。
对于这轮煤价上涨,业内人士已经给出了精辟的分析:压缩合规产能对煤价暴涨的作用不大,不合规的“黑煤”产能被压制才是煤价大幅调涨的主要原因。“黑煤”即证件不全或不按规程生产的矿出产的煤。2016年,国家期望通过煤炭企业压缩16%的产能。
但在严查整治的情况下,行业中多年违规生产的“黑煤”直接消失,导致在减产16%的基础上又减产了20%,实际产能减少36%以上。这36%产能的减少,是这次煤炭暴涨最主要的原因。
煤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来源。煤价上涨,必然带动金属冶炼和电力成本的上升,这种成本压力自然传导到钢材、铝材等原材料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