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号”已满足初步安全通信需求

“墨子号”已满足初步安全通信需求,第1张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潘建伟10日表示,“墨子号”性能不断改进,星地之间密钥的成码量大概在过去两年当中提高了40倍,现在一秒钟能够传送40万个密钥,已能满足一些初步的安全通信需求。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三场记者会当天举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潘建伟作上述表示。

潘建伟介绍,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作为一颗科学实验卫星,实现了超远距离星地之间的量子保密通信,同时在空间尺度开展严格意义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验证。

谈到未来打算,他表示,希望把相关成果推向实用化。由于目前“墨子号”只能在晚上工作,未来希望能够研制一颗中高轨卫星,使其全天候工作,确保在更长时间里产生密钥,满足业务化运行的信息安全传输需要。

潘建伟提到,公众常常对量子科技会有两方面疑问:一是它本身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如何?二是在推向实用过程中,这项技术是否已经成熟?

他解释,其实今天每个人用的手机、电脑等都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成果,所以其科学性经过近百年的证实已经很好地建立,只不过大家不太了解,所以有疑虑。

他说,去年,在全国政协安排下,他为科协界别委员做了有关量子力学的科普讲座,效果不错。尽管委员来自不同领域,但都对量子科技表现出浓厚兴趣。

他还建议,要尽快实质性启动量子信息领域国家实验室建设。

本文来自中新网,本文作为转载分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6937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5
下一篇 2022-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