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企业“被狙击”

中国光伏企业“被狙击”,第1张

  近日,全联新能源商会发表反对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立案的声明,呼吁欧盟审慎对待。此前的2012年7月24日,德国光伏企业SolarWorld正式向欧盟递交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立案调查申请。受欧债危机影响,中国光伏产业本已面临发展瓶颈。如果欧盟批准立案,“将会对中国太阳能产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业内人士纷纷表示。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认为,中国光伏行业所处困境与欧美国家存在直接联系,中国光伏企业早已沦为“被狙击”对象。

  Round1:营造舆论氛围。美、德、澳等国家在太阳能学术研究方面大做文章,国内知名光伏首领被“洗脑”,满怀热情回国创业,自以为走在光伏产业最前沿,殊不知早已成为“瓮中之鳖”。若光伏产业真如欧美国家鼓吹的那样好,因何他们却没有大规模投入光伏“大跃进”的浪潮中呢?

  Round2:布局多晶硅市场。多晶硅价格短时间内经历了暴涨暴跌周期,国内多数企业在多晶硅价格处于高位时才“入市”,单一追求规模、产能的发展模式无异于“竭泽而渔”,很快催生多晶硅价格进入“暴跌通道”。如今鲜有企业能获取微薄之利,明星巨头虽前期有不菲收益,也早已全部“回吐”。“高位接盘”成了国内光伏企业最大“美德”。

  Round3:“架空”光伏发电。我国光伏企业长期面临“市场在外、技术在外”的困境,光伏发电能力十分薄弱。西北地区虽有批量光伏电站,而发电量、并网量却少得可怜,核心设备、核心技术均未有所突破,产业链条管理能力丝毫未现提升迹象。光伏企业积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消耗了资源、污染了环境,为欧美列强造就了低廉优质的光伏产品,以供国外光伏发电事业所用。

  Round4:制造贸易摩擦。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美国“双反”光伏产品只是遏制我国光伏产业的第一项举措,其实不然,这恰恰是美国“组合拳”最后一招。中国光伏产业千疮百孔、漏洞百出,光伏企业徘徊于破产边缘无法自拔,此时根本无需欧美列强出手,中国光伏企业就将批量“圆寂”。制造贸易摩擦只是美国亮明立场的手段罢了,其一手缔造的中国光伏传奇将自生自灭。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外部因素在中国光伏行业发展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我们察觉的太迟了。国内光伏产业面临行业大洗牌,落后产能、过剩产能

  须尽快淘汰。国内光伏市场容量有待进一步开发,光伏发电项目需尽快上马,地方企业唯有采取实质性举措方能解救光伏巨头于水火之中。

   中投顾问《光伏产业园区规划方案》指出,光伏企业发展不畅、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与产业规划不合理有密切关系。国内企业、国外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在投产光伏产业园区时,都应提前做好调研规划工作,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结构、光伏产业整体发展状况等多重因素,摆脱以单纯追求新能源而发展光伏产业的错误思想,进而保障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6939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5
下一篇 2022-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