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智能手机的亮点越来越少,雷兔兔跑分已经无法表现手机的优势。于是更霸气的双摄像头闪亮登场了。这里说到的双摄像头,并非是像以前的智能手机,前后各一个摄像头,而是一共用两颗后摄像头,模拟人的一双眼睛,来实现更多的拍照功能和更好的拍照效果。
一般来讲,目前的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接口都是MIPI(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接口。之前手机平台都只有2路MIPI接口,分别给前摄像头和后摄像头。做双摄像头,就要求平台至少支持三路MIPI接口。其实在之前的高端平台上,为了实现更高像素,已经用双路ISP(Image SignalProcessing,图像信号处理器)了,比如为了支持16M的摄像头,会用2路8M能力的ISP。这类平台很有可能只有2路MIPI,但这个无法阻止工程师去做前单摄像头+后双摄像头。
那问题来了,双摄像头到底能做什么?
1、双摄像头可以测距,可做距离相关的应用
人眼很容易对一个物体的距离进行定位,但当人闭上其中一个眼睛后,定位能力就会下降很多。双摄像头就是模拟人眼的应用。简单的说,测距离的话,就是通过算法算出,被拍摄物体与左/右摄像头的角度θ1和θ2,再加上固定的y值(即两个摄像头的中心距),就非常容易算出z值(即物体到Camera的距离)。
不过这也很容易推算,若两个摄像头中心距过小的话,可计算的物体距离就会很近。若想算出更远距离,就必须让左右摄像头的距离拉远。
如上图,由于双摄像头通过算法,可以判断被摄物体的距离,所以通过此特性,很容易做出一些特效,如:
A、背景虚化
单反相机最出众的特色之一就是大光圈。由于双摄像头可以测出不同被拍摄物体的距离,对需要进行大光圈的物体对准,其他不同距离的物体虚化,可以轻松实现大光圈的效果。
B、背景替换
由于可以测量距离,可以将被拍摄物体里的主体提取出来,更换背景,就可以比PS还简单,进行抠图。
C、背景特效
由于可以测量距离,分出主题和背景,所以很容易对背景做任何处理,就不在这里过多描述。
D、测量距离
这个图就非常明显的标识出不同物体的距离,这个距离信息用不同颜色标识出来。当AP获得了不同物体的距离信息,就可以做到上述的各种功能。
2、双摄像头可以做光学变焦
光学变焦主要是左右摄像头使用不同的FOV(可视角),这样两个摄像头取景不同。当用户需要广角照片,则用视角为85度的左摄像头取景,获得广角效果。当用户需要长焦照片,则用视角为45度的右摄像头取景,获得长焦效果。
为了使左右摄像头拍摄的物体重叠度高,光学变焦的双摄像头模组不能像做距离应用的摄像头的模组那样距离过大,而是需要将左右摄像头摆得越近越好。
若两个Camera的FOV不一样,一个大FOV,一个小FOV,再通过算法实现两个光学镜头之间的效果,就可以轻松做到光学变焦。
3、暗光效果增强
一般来讲,做暗光增强就是在两个摄像头中:一个用RGBG的标准摄像头,一个用去掉RGBG滤波片的黑白摄像头。RGBG用来获得物体的色彩,而黑白摄像头用来获得更好的进光量,来判断被拍物体的光强强度。然后将两个图片融合即可获得更好的暗光增强。
目前有两种融合方法:
至于哪种方式更合适做融合,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不在这展开讨论了。同样,做暗光增强,为了让左右摄像头拍摄的物体重叠度高,此类双摄像头模组也是要求越近越好。需要说明的事,华为P9其实选用的就是这个方式的模组当然有些业内人士也表示这种算法目前做的效果并不明显。暗光补偿对用户来说的确很有帮助,尤其拍夜景的时候。不过有些客户认为索尼和三星的DualPD技术就非常好,更愿意用Dual PD摄像头来做暗光补偿。
到底是双摄像头还是DualPD的暗光补偿效果好,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华为P9和三星的Galaxy S7 edge,就会有答案了。这个一般使用彩色+黑白的摄像头。通过黑白摄像头获取图片的光亮强度,来对图片暗光补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