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家都了解“专利为王”的道理,作为移动通信领域的行业“大佬”的高通,更是把专利运用的炉火纯青,真真正正地把专利当作一门生意在做。
我们先来看一下高通的商业模式。
高通公司成立于1985年7月,是一家美国的无线电通信技术研发公司,以在CDMA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闻名。
作为全球移动芯片领域的领跑者,高通在3G乃至4G时代的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占据绝对核心地位。
高通并不实际生产手机,它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两大块儿:芯片销售+专利许可。
高通通常为它的合作伙伴提供一套“专利组合套餐”,除了移动终端芯片,还包括相关的专利组合,既包括高通自己研发的专利,也包括高通通过交叉许可纳入到自己的专利组合中的第三方优质专利。
这样一来,与高通合作就意味着,高通的合作伙伴不仅可以使用高通的专利,还可以使用高通专利组合中的第三方专利,免除很多知识产权方面的投入和风险,大大降低了初次投入成本和转入门槛。因此,全球绝大多数手机厂商选择跟高通合作也就不足为奇。
现在的智能手机绕不过高通的专利
高通专利许可的费用怎么收呢?
高通的做法是:
不向芯片厂商授权,转而向这些芯片厂商的客户收取专利费,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其按整机收费的模式。
其专利授权费包括两部分:
第一,固定的授权费(licensefee),通常为每个厂家50万美元;
第二,浮动的专利使用费(royalTIes),即按手机的出厂价向手机厂商收取一定比例的专利费。
问题来了,高通销售的明明是手机中的芯片,为什么是按手机的出厂价来收取一定比例的专利费呢?
这就是被行业内所诟病的“高通税”——按整机收费。
因为将专利许可与芯片捆绑销售,可以使高通获得比单纯销售芯片高得多的利润。
手机厂商每出货一部手机,除支付高通芯片费用外,还要按照整机售价额外支付5%的专利授权费用给高通,这种专利授权收费模式在业界被称为“高通税”。
有的朋友会问,高通销售的是芯片,为什么不向芯片厂商授权?
当然是从利润上来考虑,如果向芯片厂商授权,高通就无法继续向其客户也就是手机厂商进行二次收费了,也就无法维持其现有的按整机批发价进行收费的模式了。
高通凭借“高通税”成为全世界最赚钱的科技公司之一。
到了中国,高通不仅实行芯片销售+专利许可的商业模式,同时还增加了一个“免费反许可”。
什么意思呢?
高通与中国企业签订协议时,手机厂商欲使用高通芯片,前提是必须与高通签署专利授权协议,将手机企业的相关专利免费反授权给高通,且规定不得利用这些专利起诉高通的其他客户。
高通通过免费反许可,将所有相关专利整合,能够有效避免专利纠纷,让高通的芯片更受手机厂商的欢迎。
这就是高通的“免费反许可”政策。
高通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其他手机厂商绕不开的核心专利,真是有一种“抢钱”的感觉!
但是,也不能太得意忘形了,虽说专利是公开换垄断,但也不能触犯法律底线,否则就要接受“反垄断”的调查了。
2013年11月,国家发改委根据举报启动了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历经一年多的时间,发改委在2015年2月认定高通的垄断行为成立并处以60.88亿元人民币的罚款。
发改委认为,高通在CDMA、WCDMA、LTE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市场和基带芯片市场具有支配地位,并实施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发改委还针对高通商业模式的核心专利授权提出了多项整改要求:
1、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销售的手机,按整机批发净售价的65%收取专利许可费;
2、向中国被许可人进行专利许可时,将提供专利清单,不得对过期专利收取许可费;
3、不要求中国被许可人将专利进行免费反向许可;
4、在进行无线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时,不得无正当理由搭售非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
5、销售基带芯片时不能将中国被许可人签订包含不合理条件的许可协议,不能将不挑战专利许可协议作为向中国被许可人供应基带芯片的条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