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阻尼LC滤波器
图1所示为无阻尼LC无源滤波器。理想情况下,一个二阶滤波器在谐振频率f0后每倍频衰减12dB。其在f0之前没有增益,在谐振频率f0处增益达到峰值。
(1)
图1 无阻尼LC滤波器
二阶滤波器在设计上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频率f0处的衰减特性。谐振频率处的增益非常大,同时也放大了该频率处的噪声。通过分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其传递函数为
(2)
传递函数也可用弧度来表示:
(3)
其中,,以弧度表示的谐振频率;是阻尼因子。
该传递函数有两个负的极点和,阻尼因子ζ表示该角频率处的增益。当ζ《1时,两极点为复数,虚部使增益在谐振频率处达到峰值。
图2 不同阻尼因子时LC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阻尼因子越小,谐振频率处增益越大,达到理想零阻尼时增益为无穷大。然而,元器件的内阻限制了增益达到最大值。在此,阻尼因子就像一个虚拟元件,妨碍增益达到峰值。
在输入滤波器设计中,阻尼因子和系统性能关系很大,阻尼因子会影响反馈控制回路的传递函数,也会在开关电源输出端引起振荡。
Middlebrook附加元素法则指出:如果输入滤波器的输出阻抗曲线远低于变换器的输入阻抗曲线,输入滤波器就不能明显改变变换器的闭环增益。换句话说,保持滤波器的输出阻抗峰值低于变换器的输入阻抗非常重要,因为这样能避免产生振荡(见图3)。
图3 滤波器输出阻抗和开关电源输入阻抗
从设计观点上,根据阻尼因子最小值的1/√2倍(此时,谐振频率处增益衰减3dB),获得最佳的滤波器性能体积比,使控制系统达到良好的稳定性。
并联阻尼滤波器
在大多数情况下,图1中的无阻尼二阶滤波器不易满足衰减要求,于是考虑选择阻尼滤波器。
图4所示的阻尼滤波器由电阻Rd和电容Cd先串联再与滤波器电容C并联构成。电阻Rd的作用是降低滤波器在谐振频率处的输出阻抗峰值;电容Cd抑制输入电压的直流成分,防止Rd消耗功率。
图4 并联阻尼滤波器
为了不影响LC主滤波器的谐振频率,电容Cd在谐振频率处的阻抗应小于Rd,且比滤波器的电容值要大。
滤波器的输出阻抗可根据三个并联的方框阻抗来计算:
(4)
传递函数为
(5)
此处,Zeq2.3为Z2和Z3并联值。传递函数上有一个零点和三个极点,零点和第一个极点非常接近地位于频率ω≈1/RdCd处,另两个主极点落在谐振频率处。近似计算中,零点和第一个极点可以忽略不计,则此公式近似表达了一个二阶滤波器(当频率大于ω≈1/RdCd时,(1+RdCds)≈RdCds))。
(6)
并联阻尼滤波器的近似计算公式和无阻尼滤波器的传递函数相同,唯一区别是阻尼因子ζ的计算要加上电阻Rd。
图5和图6分别为并联阻尼滤波器的输出阻抗和传递函数。
图5 并联阻尼滤波器输出阻抗
图6 并联阻尼滤波器传递函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