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没落的世界工厂转身 企业百万年薪招工程师

东莞没落的世界工厂转身 企业百万年薪招工程师,第1张

  东莞这个曾经依靠来料加工和大批普工起家的“世界工厂”,正将目光投向那些能够引领这座城市重新定位的高水平人才,并积极转型智能制造

  近日东莞市政府举办的高层次人才活动周上, 记者看到,当地一些颇具实力的企业纷纷参加人才洽谈会。在橘红色背景墙映衬下格外鲜亮的广告牌上,它们各自标出了不菲的价码。

  研制特种车和消防车的东莞永强汽车有限公司,为研发岗位开出100万元的年薪。这个价格即便在相邻的深圳和广州,也不多见。

  当时负责永强汽车招聘的张华告诉记者:“这个岗位面对那些能为公司带来一定技术突破的资深研发人员,尤其是在意大利或其他欧洲国家的汽车公司工作过的人才。我们想借鉴欧洲同行的经验。”

  然而,高薪诱惑当前,适合的人才并不多。张华说,有国内的技术人员来应聘,但他们缺少在国外汽车企业工作的经历。

  传统制造业成本优势不断减弱的东莞,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口。无论是发展高端智能制造业,还是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都需要高层次人才。但是东莞本身靠来料加工起家,沉淀的高层次人才较少,加上地处深圳和广州之间,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弱,有些新型研发机构引进的全职人才甚至为零。

  目前,东莞正通过购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大手笔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时,力推近些年打造的松山湖片区,以引进高端制造业集中落户于此。

  部分新型科研机构全职人才为零

  东莞的工业从来料加工开始,这种产业模式为东莞积累了巨额财富,同时也导致当地的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缺陷: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低技能人员较多。东莞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陈亮说:“现在60%的人仍是高中以下学历。”

  不久前举办的高层次人才活动周,是继2015年之后,东莞第二年举办该活动。在活动周开幕式上,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表示,近年来,东莞大力实施“人才东莞”战略,每年投入10亿元,把人才与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记者拿到的《东莞人才发展报告2016》(下称“报告”)显示,在受访的十几家重点新型研发机构中,全职科研人才占整体科研人才的87.7%,柔性引进科研人才占12.3%。所谓人才柔性引进,是指打破国籍、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中的刚性制约,在不改变和影响人才与所属单位人事关系的前提下,引进人才的方式。

  从总体看,东莞新型研发机构全职科研人才占很大比重。然而,仍有部分机构全职科研人才较为匮乏。报告显示,有7家机构柔性引进科研人才占35%以上。其中,东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研究院柔性引进科研人才所占比例为93%,东莞上海大学纳米研究院的科研及技术力量几乎全部依托于柔性引进科研人才,全职科研人才为零。

  报告也指出,这些新型研发机构中占比较大的柔性引进科研人才全年在东莞工作时间较短,难免会对科研创新的连续性及技术服务成效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引进高层次人才难在哪里

  陈亮对 记者分析,科研机构大部分是与外地高校合作创办,但外地高校的教授过来的意愿不高,大多持观望态度。新型研发机构到底能走到哪一步,他们心里没底。“他们更愿意接受短期合作搞研发或项目。”

  此外,在吸引人才方面,东莞地处深圳和广州之间,受这两座城市“虹吸效应”影响,无法有效吸引高科技人才。

  报告提到,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称,该院在主流社会招聘网站发布人才需求信息,但应聘的人才离预期相距甚远,连1名博士也难以招到,更不用说富有工作经验的骨干人才了。

  此外,东莞本科高校只有2所:一个是东莞理工学院;一个是广东医科大学。其中,东莞理工学院还没有独立招收研究生的资格。这导致东莞引进项目和人才时遇到一个尴尬:引进的人才找不到学生或需要的本地人才搭建团队。

  大手笔资金支持

  一位东莞市政府人士说,政府也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计划引进研究生院或者和高校合作设立研发机构。

  东莞市政府也正在用真金白银向基础性人才抛出绣球:如果一名本科生到东莞工作,可以一次性获得6000元补贴;硕士生或中级职称是1万元;博士生或高级职称是2万元。

  东莞市人才办主任司琪告诉 记者,目前引进的人才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等领域。

  从政策扶持上来说,自2012年起,东莞市每年投入10亿元,连续5年投入50亿元,实施“人才东莞”战略,并将高层次人才分为五大类:特级人才、一类人才、二类人才、三类人才和四类人才。这五类人才均能在住房、税收和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惠和便利。

  不久前,在东莞理工学院体育馆内举办的人才博览会上,三三五五的人路过当地人才政策展示牌时,驻足观看。其中一位看起来30多岁的女性一边用手机咔嚓咔嚓拍照,一边转身对身边的朋友憧憬未来:“我再努力努力,就够得着第4类人才条件了。”

  第4类人才要求申请者获得1项以上发明专利,获得国内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位或在海外知名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且与东莞市上市(后备)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市认定的大型骨干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人员。其中,购房补贴最高30万元,个税补贴是按工薪收入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80%补贴,补贴36个月,每年最高补贴50万元。

  东莞高新技术企业国邦清洁设备公司研发部负责人刘全光告诉 记者,人才政策对他们招人,尤其是留住人才很有帮助。“第4类人才的门槛不算太高,很多人努力一下,都能达到。30万元的购房补贴不低,差不多够市区一个两室一厅的首付了。”

  一张王牌:生态园

  提到环境,松山湖生态园可谓东莞打出的一张王牌。该园设立于2001年11月,地处东莞几何中心,规划控制总面积为103平方公里,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当地新引进的高端产业大都落户在此。

  当地一位观察人士告诉本报记者,2001年左右,东莞市政府就下大力气打造松山湖,当时松山湖位于三个镇的交界处,无人愿管,荒无人烟,就围绕松山湖划定了一个片区,砸了很多钱下去铺路修房,提前布局。

  彼时,东莞经历了近20年的工业化发展,“三来一补”和加工贸易做得红红火火,但是高速增长之后,经济瓶颈已经开始显现。至2001年,尽管东莞GDP仍旧保持了18%的增速,但外贸增长出现了阶段性的减速。当年,外贸只比上年增长7.6%。

  目前,东莞一些镇也在引进高端产业,比如虎门镇引进了中国电子,不过企业数量不多,也没有松山湖集中。

  截至目前,松山湖引进了3000多个优质项目,包括华为、中集集团、宇龙通信和敦煌网等。2015年,园区税收81.12亿元,同比增长80.8%。

  今年1月,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新加坡分校校长李耘来到东莞理工学院任职。格拉斯哥虽然是英国第三大城市,但人口只有60万。他告诉 记者:“如果是东莞其他城区,我可能不会去。我喜欢松山湖,这里自然环境非常优美,不喧闹、适合生活,也能静得下心来搞科研。”

  李耘正在申请一个关于高性能计算机的大项目。按照他的预期,项目一旦研发成功,就能够利用该计算机里的智能算法帮助那些不具备强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优化产品。

  引进人才要全方位

  显然,东莞正在驶入人才、科技、创新方面的快车道。不过,也有人认为,东莞要吸引工业界人才,除了教授,还需要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对 记者说:“尤其是制造业,这方面不能光是吸引大学教授,学术是学术,工业是工业。”

  据 记者了解,目前东莞引进的人才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也有人建议,要大力引进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东莞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引入高端制造业,一个强大而完善的现代服务业是基本前提。

  此前,曾担任东莞市特约研究员的中山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江告诉 记者,要让外资有意愿进入服务业领域,必须让他们看到,东莞本土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同时,要有相应的专业人才来支撑。“从东莞的现状看,在某些现代服务业领域,市场需求有限,并且很大一部分的市场份额被广州、深圳的企业所攫取;此外,东莞也很缺乏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产业氛围比较薄弱。”

  深圳创新,东莞创业?

  林江认为,东莞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服务好深圳和广州。这两个中心城市存在竞争关系,难以完全做到产业融合,东莞应该充分扮演好两个中心城市之间的协调人、中间人的角色。这样,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东莞就能够把深圳的创新优势以及广州的省会城市的优势融合起来。

  不少人认为,“万众创新”可以留在深圳,“大众创业”可以留给东莞。11月24日东莞市政府举办的创客论坛上,中创盟投资合伙人董建强说,深圳是全球的创客中心,创新能力强,而东莞有强大的产业链配套、众多的人才和技工,可以互相结合。“在高房价压力下,深圳的产业和人才外流是必然的趋势,东莞可以承接。从0到1,是创新的部分,可以去深圳,那里有顶尖的人才和技术;从1到100,可以来东莞,这里可以降低成本,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以创客为代表的创业者热情正空前高涨。据最新的统计,今年东莞市新增创业人数近11万人,同比增长40%。

  科技类好项目多了

  陈亮对 记者介绍,目前东莞引进的人才团队大多还是创业型的,科技领域的比较多。他以一位“千人计划”的博士为例——这位博士研发机器人中一个关键部件编码器,目前已经拿到了西门子的订单,预计今年的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

  今年前三季度,东莞实现生产总值4915.98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快1.2和0.6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和18.6%,已经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常年在珠三角几个主要城市跑的东莞天使会联合创始人卢济峰对这一点感受颇深。这两年,他经常在深圳、广州、东莞和佛山之间奔波,寻找合适的项目。

  他告诉记者:“珠三角正在形成1小时生活圈,东莞的创业项目比之前多了一两倍,好项目也比之前多了,以科技类为主,主要是智能制造。”

  他察觉到,很多东莞的创业项目想法很好,但在商业模式上不太成熟。如果风投能较早介入,可能会有大回报。他正计划投资两个项目:一个是直接以资金入股;另一个是用团队和导入合作资源占小额股份。

  虽然东莞的好项目比以前要多一些,但他也发现一个问题。“一些企业发展到了中后期,比如获得A轮融资之后,就转移去了深圳或广州,因为这两座城市在整合人才等资源上的能力更强,也更有深度。”他说,东莞若要转型升级,就不能停留在出台政策和资金扶持上,应该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6962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6
下一篇 2022-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