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将成为早期风投的新战场

什么将成为早期风投的新战场,第1张

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快速提升,无人驾驶逐渐成为了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然而,要想真正实现全面无人驾驶,必须需要一套先进的智慧交通系统才能与之匹配,该系统包括路况感应设备、3D精准地图等。

“这就好比无人驾驶是电,为了实现‘电进万家’,你同样需要电缆发电机、灯泡等配套设备。”张璐比喻道。“要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就必须建立车辆之间的互联(V2V)、车与交通设施的互联(V2I)以及车与人之间的互联(V2P),形成一个巨大的智能交通平台系统。”

随着人们对交通优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智慧交通在未来的市场空间巨大。据Grand View Research 2016年的数据统计,智慧交通的市场规模到2020年将达到386.8亿美元。

在早期的投资领域,相比于无人驾驶系统的市场热度,智慧交通系统的搭建以及各个细分市场的探索依旧是蓝海。这也是为何张璐看好智慧交通市场拥有更大创新空间的原因。

“无人驾驶系统的市场很大,但未来的统一化势必会导致很多独立开发的系统被淘汰,同时依托于汽车公司的系统开发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会形成大玩家赢者全拿,小的初创公司市场空间很有限。”张璐说道。“但是智慧交通系统却有丰富多样的市场机会,像小范围的无人驾驶实现就是很有意思的机会点,包括封闭环境内的物流无人驾驶应用,比如机场货运重复性路线运输的无人驾驶应用,城市中心短程低速的生活区应用等,都是可以关注的点。”

“旧词”新谈,智能城市生态在2017迎来契机

提起智慧交通,自然也就不得不说到智能城市生态。出行的智能化,本身就是实现智能城市生态重要的一部分。

在谈到智能城市生态时,国内的读者们似乎总有些意兴阑珊:这个在两年前被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旧词”已经被证实在短期内无法被商用和普及,变成了一张空头支票。

但张璐认为,现在是谈论智能城市生态发展最好的时机。

首先,人们对智能城市生态的需求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2015年,全球的城市化人口已经达到了50%,到了2050年,这个数字会达到66%。尤其在美国或中国的大城市中,这个比例只会有增无减。

人口大量的堆积带来了城市效率低下,包括交通拥堵、住宿压力和工作压力,这都需要智能城市生态尽快地在各大城市中普及。

其次,实现智能城市生态所要求的技术在逐步完善,包括传感器的低成本化以及云计算技术的提升。尤其是server-less compuTIng(无服务器技术)平台服务的快速发展,为智能城市生态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功能支持和移动物联网的灵活性。

在2017年,低成本化的传感器可以实现城市的大规模铺陈,几年前存在的蓄能、信号发送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同时,现在的传感器都具备“无感性”——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捕捉数据,这实现了城市大面积的数据采集

云计算能力的提升则实现了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分析能力。同时,信息传输也更加快速和经济,这包括了服务器成本的降低、云计算的速度加快等等。

“这种传感器(硬件)和云计算(软件)的结合在美国被称为Cyber-physical System(软硬件系统)。在10年前,创新都集中在软件或者互联网上;如今,硬件和软件的结合给智能城市生态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张璐说。同时,过去几年,以amazon lambda为代表的server-less compuTIng平台迅速发展,更加速了智能城市生态的发展速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6963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6
下一篇 2022-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