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联网、云计算、AI、道路交通等行业加速跨界融合变革,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各国共识。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规模可达到1000亿元以上。毫无疑问,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全球产业创新热点与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近年来我国从智能网联汽车顶层设计、战略规划、标准法规等多方面,深入推动产业实现创新型发展。但在获得一系列机遇的情况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业态高速发展,亟待完善标准体系当前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正呈现出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基础支撑加速发展、产业生态加速成熟等特点。但在产业化进程中,亟待搭建完善的政策标准体系,形成健全的“中国标准”。
技术标准不统一,实现大发展阻力不小。中国移动政企客户分公司车联网产品总监任大凯曾表示:“智能网联当前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标准,在各地推进的时候相当割裂。以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测试为例,国内虽然有十几个城市发布了管理办法,但各地都做了明里暗里的规定。我在北京的测试结果上海嘉定不认可,所以要满足各地的标准,只能在每个地方都测一遍。”显然,完善统一的标准体系是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当务之急。
近日在亚洲消费电子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评测标准。《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评价测试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基于风险转化概率、风险可能计算、风险影响计算等多个评测模型,将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汽车中央网关、移动终端等共计13个单元进行评测,并最终对OTA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6大维度进行安全测评。
《测试技术规范》的发布将为智能网联业界信息安全评测给出范本,廓清行业乱象,为智能网联技术新蓝海的各个入局者引领发展方向,更将为车主给出一份选择智能网联汽车的权威指南。
智能网联汽车的竞争是跨界融合的体系竞争,也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竞争,我国已经将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标准制定提上了日程。谁能率先制定行业标准,谁将有更大希望率先建成智能汽车强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实现“换道超车”走向汽车强国的重大机遇。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还有哪些挑战?那么,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还面临着哪些瓶颈呢?在智能化基础设施方面,智能网联汽车不仅涉及汽车产品本身的问题,还涉及车、网、路、云一体化的问题。新一代信息通信设施建设刚刚起步,现有道路基础设施尚难以满足自动驾驶上路的条件,仍然面临投资周期长、投资额度大、投资主体不明确以及未来商业化运营方式的挑战性问题。
法律法规方面,针对传统车辆的部分法规与智能网联汽车公共道路的测试、生产、销售、使用等等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无法适应未来自动驾驶发展的部分。
在标准体系方面,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测试评价标准尚不完善,不同行业间标准的有机融合仍需加强。信息安全体系上,数据安全等级界定、流通开放共享、运行安全监管的机制还尚未完全建立。
技术仍然是最大的挑战,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积累不足,例如,自动驾驶相关的传感器技术、线控底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还有待深化。国产 *** 作系统企业总体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在技术研发投入等方面同国外巨头差距较大。
在产业融合方面,我国自动驾驶所存在的商业模式还不够清晰,产业生态还不够健全。通讯、汽车、交通和产业跨界融合急需加强,产业链生态方面仍需完善。
这些问题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更是全球各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挑战。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到来,合作共赢是产业发展的最佳选择,一方面需要汽车、电子、通信、互联网等领域协同创新,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之间携手,无论是政策标准,还是技术应用,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占据AI战略制高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设施的智能网联化,例如交通路口的信号灯的智能应用。第二个阶段是在低速环境下的无人驾驶。例如,智能汽车具备自动泊车的能力。第三个阶段,即无人驾驶的时代。
人工智能带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汹涌之势,众多传统行业借助AI赋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与创新变革,国内更是诞生了诸如旷视科技、商汤科技、极链科技Video++、依图科技等优秀人工智能初创企业。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汽车工业融合程度的不断深化,智能化、共享化、电动化、网联化,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