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 2013)上,Marvell联合多个合作伙伴,以“智能家庭”系列产品为主题,推出了多项领先产品。而LED照明作为更加环保智能的照明方式,在“智能家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如此,在商业照明领域,LED照明的普及也在加速。盘点刚刚过去的2012年LED照明市场,被业内人士形象地称为“黑马”的Marvell公司在众多LED驱动方案商中脱颖而出,引发广泛关注。
日前,Marvell公司Green Technology Product技术营销总监Lance Zheng先生专程从美国飞到中国参加了由易维讯信息咨询主办的“2013产业和技术媒体研讨会”,特别分享了他对未来几年LED照明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的看法(图1)。
图1. Marvell公司参加在“2013产业和技术媒体研讨会”LED主题的演讲和展示。
LED照明市场的发展趋势
目前,Marvell LED照明市场的划分策略是室内照明和商业照明两部分。Lance对LED室内照明市场发展趋势提出了3点预测:首先,得益于LED灯具价格的不断下降,2014-2015年LED照明将会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其次,整个市场将从非调光转到调光。最后,无线可调光LED灯出现。
“2012年LED灯成本不断下探。在美国市场,主流的60W 可调光LED灯泡价格已经由2011年的$40/只降到$20/只,2013年还会降至$10/只,而到2015年预计会到达$5/只的替代临界价格。所以2013年将是这一市场的关键年,而整个室内照明市场将在2014-2015年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Lance表示。
他还指出,成本在非调光灯泡和调光灯泡之间的差异正变得越来越小,主要的成本差别在于驱动。例如Marvell的驱动方案调光与非调光的成本差异仅为20%,所以这推动了LED照明市场转向调光。在美国,所有主流的零售渠道已经都转向调光方案,“去年,飞利浦推出了智能照明系统Hue,虽然价格非常高,但是市场的反映非常好。智能照明系统在2013年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至于LED商业照明市场的发展趋势,Lance指出:第一、产业普及化在加速,如采用LED灯的商场、酒店、零售业、户外装置在增多,“举个例子,如美国的沃尔玛超市已经全面采用LED照明,其使用的Cree最新的LED照明灯具的商业回报周期已经缩短至1年左右。”
第二、基于DALI(数字化可寻址调光接口)标准的数字调光也开始在商业照明方面普及。DALI在10年前起源于欧洲,现在正得到普及和加速增长,在LED领域已经站稳了脚跟,并从欧洲向亚洲转移。它针对LED特定的功能,不只是调光,也可以调色。
LED照明走向大众化的三只“拦路虎”
尽管LED灯泡的价格在不断下降,但LED照明对普通消费者而言现在依然是昂贵的。成本居高不下,并且LED驱动电路的体积过大,成为LED照明走向大众的第一只“拦路虎”。
如下图2所示,替代可调光A19 60W 灯泡的LED 灯泡成本目前在$7-8左右。而这其中LED光源和驱动的成本占整个LED灯泡成本的第一和第二位。好消息是去年LED光源的价格下降了很多,不过由于以往LED驱动电路技术还没有很大的革新,所以LED灯泡的成本还是一直居高不下。
图2. LED光源和驱动的成本占整个LED灯泡成本的第一和第二位。
而LED驱动电路的体积也是个问题。日本是LED照明消费最大的国家之一,其最普及的灯泡E-17体积非常小。还有在欧洲非常火的GU10灯泡,同样体积非常小。而受限于有限的空间加之对LED散热的要求,要将LED驱动电路放进E-17或GU10这样小的灯泡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LED照明走向大众的第二只“拦路虎”就是和现有照明架构的兼容性问题。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可控硅调光器(dimmer)。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调光器内部的工作原理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当把LED驱动电子放入LED灯泡中时,就很难与各种调光器兼容。
“大家知道可控硅调光是非常古老的技术,它主要是给白炽灯使用的。一般的消费者去购买时,并不懂得把与其配套的调光器换掉。所以,当你用LED灯泡替换掉白炽灯灯泡的时候,性能就会有影响。例如,当你装了LED灯泡后,你会发现调到最低的时候并不是那么低,还可能会闪烁,更糟的是当调到光源最低时就再启动起不来。这就给消费者的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Lance进一步指出。
LED照明走向大众的第三只“拦路虎”当属消费者意愿。说LED可以节能、省电费,但是只有推出不一样的产品,才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消费者期望值很高。毕竟一个白炽灯的价格低于50美分,而LED灯泡是10美金,所以消费者对附加值的期望就很高了,就像当初苹果iPhone推出时一样。而Marvell的驱动方案不只能够调光、还能够调色,若将这种额外的价值提供给消费者,就会让他们觉得买的值!” Lance表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