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网络满足业务的需求,ODCC已从多维度发力

为了让网络满足业务的需求,ODCC已从多维度发力,第1张

在“2018年开放数据峰会(Open Data Center Summit 2018)”上,ODCC网络工作组组长、阿里巴巴资深技术专家杨志华发表了主题为“MSDC网络进化论”的演讲。

杨志华表示,如果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适者生存,今天整个行业网络进化的方式就变成了“技术栈”的掌控,大的技术方向都是逐渐朝着有利于最终用户技术掌控的方向发展。


 

如何满足业务对网络“既要又要还要”?

做网络首先必须要谈业务需求,例如金融业务、社交业务、电商业务、云业务等不同行业和不同业务对网络也有不同需求。

其中,全栈业务由于是从基础设施到中间件、数据库、用户接入都包括,可以用很多层面相互补充,因此相对来说对网络没有这么高要求。

但例如公有云等非全栈业务由于能掌控的方面基本只能到虚拟机 *** 作系统层面,从用户接入到数据库都是第三方自主,业务能掌控的层次比较少,此时业务对网络的要求就会更多更高。尤其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平台化趋势到来,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非全栈业务面临这方面的挑战。

在杨志华看来,如果业务背景的要求是寸土必争,这是非常典型的“既要、又要、还要”,就如同去4S店买车一样,既要有奔驰的安全性又要有宝马的 *** 控性,还要有吉利的廉价,这是不可能的,但在网络领域我们是可以部分实现的。

如何让网络满足业务的需求?杨志华认为我们可以自己打造自己所需要的网络,自己掌握了网络技术栈的时候,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既要又要还要”。如果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适者生存,今天整个行业网络进化的方式就变成了“技术栈”的掌控,大的技术方向都是逐渐朝着有利于最终用户技术掌控的方向发展。

“技术栈”不只是巨头公司才能掌控

但长期以来,“技术栈”的掌控都是大公司、大巨头做的事。但如今,杨志华认为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可以做很多事情,而且如今的技术趋势是有利于用户掌握技术栈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大趋势:

趋势1:在数据中心里单芯片Box可以替代框式设备,而且单芯片盒子也能做大数据中心,将来数据中心设备的选择会极简,只要选择大容量单芯片做Box就可以,相比框式设备难度降低了很多倍。

趋势2:Small Buffer芯片,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其实今天数据中心内部设备的主流都是往这方面转移,好处是成本可以大幅降低,落地周期更短。以往我们会选deep buffer设备,可能感觉保险一些,但面对业务“既要又要还要”的时候就要做更仔细的考虑。

趋势3:软硬件解耦。软硬件周期、特点、发展速度都不一样,紧耦合在一起时哪个都很难做到最好,解耦之后可以有更多硬件的选择,不管是标准化硬件还是自己定制都可以;软件方面既可以使用第三方软件,也可以自己研发,商业厂商也许也可以单独提供,选择越来越多。这样在设备层面就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和控制,也可以自己研发。

趋势4:开源社区作为基础,更好掌控自身运维能力。以往传统运维层面顶多是通过SNMP、Netconf等应用级接口来做,现在不仅可以基于API做还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需求做一些在代码层面的定制,也可以用一些标准化组件。从运维角度来看,网络变更、系统升级无法避免,但传统方式可能面临设备不通、系统重启导致业务中断等问题,我们希望有一种技术改完之后重启一下就行但是保证不断流,从专业术语上来说warmboot温启动。虽然有一定难度,但从芯片角度来看早就可以支持,十多年前商业厂商就有类似ISSU这种高大上的专业技术,但是需要双引擎支持,在Box级别设备上做不到,但如今SONiC等开源社区软件就在开发中,今天基于开源社区的基础是可以实现的。

ODCC多维度推进

为了帮助最终用户加强对于“技术栈”的掌控,ODCC会在开放硬件方面做一些工作,从AOC包括开放光模块方面都会制定技术规范,在国际标准基础上有一些细化,通过有些关键参数来保障互联互通的兼容性。

同时,在ODCC也有一些会员贡献交换机硬件设计,把逻辑设计和更深入的细节告诉大家;此外,在工作组层面希望将来做白盒硬件标准技术规范,包括最佳实践的设计建议,大家可以依据技术规范最佳实践选择相应的市场白盒,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做一些定制。

软件方面的探索ODCC已经开展了一年,初衷就是希望推动在今天软硬件解耦趋势下解决软件方面的问题。

杨志华表示,如果要独立研发一款交换机软件难于上青天,投入非常大,但是现在基于开源社区相对变得更加容易,例如SONiC开源 *** 作系统及在此基础上推出的凤凰发行版,目前大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开发代码也都在用,既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进一步参与代码开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走得更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7009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6
下一篇 2022-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