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物联网集成智能水质传感器、无线传感网、无线通信、智能管理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专业技术,对养殖环境、水质、鱼类生长状况等进行全方位监测管理,达到省电、增产增收的目标。
二、水产养殖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水产养殖智能监测系统
采用具有自识别功能的监测传感器,对水质、水环境信息(温度、光照、余氯、PH值、溶解氧、浊度、盐度、氨氮含量等)进行实时采集,实时监测养殖环境信息,预警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损失。
2、水产养殖智能管理系统
依据水产品在各养殖阶段的长度与重量关系,养殖环境因素与饵料养分的吸收能力、摄取量的关系建立数据库,进行细致分析,根据水产品的生长过程,分阶段针对性的投放饲料,实现精细化饲养,降低成本。
3、水产养殖视频监控系统
在养殖区域内设置可移动监控设备,可实现: 1)现场环境实时查看;2)远程实时监控;3)视频信息可回看、传输和存储,及时发现养殖过程碰到的问题,查找分析原因,确保安全生产。
4、手机远程管理系统
手机控制是农业物联网控制系统的另一种便捷控制方式,用户预先在智能手机上下载物联网系统,通过手机上的客户端,用户可以远程查看设施环境数据和设备运行情况,还可以分析数据,方便灵活管理。
5、智能化控制系统
可实现根据养殖预设条件,自动控制换水、增氧、增温、喂料等设备的运行,满足严苛的水产养殖环境条件要求,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可以节省用电,降低生产成本。
6.信息管理平台
各省、市相关单位通过该信息管理平台可科学化、全方位的进行职能部署,有效减轻管理人员工作量,提升监管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应用范围水产局、畜牧水产局等政府监管部门;
水产技术服务(推广)中心;
农业科技示范区、农场等大型农业生产加工企业。
四、鱼类养殖智能管理解决方案1、解决方案简介
鱼类养殖已经是十分普遍的养殖项目,但因其肉类鲜美,营养丰富,种类繁多,养鱼业不仅没被众多水产养殖业淘汰,反而呈现出发展上升的态势。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很多珍惜鱼类濒临灭绝,如:娃娃鱼、中华鲟鱼……人工养殖渔业不仅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做法,更是保存物种多样性的最佳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联网养殖的出现,传统的养殖模式开始向这一新型养殖方式靠拢。物联网采用无线传感技术、网络化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对养殖环境、水质、鱼类生长状况、药物使用、废水处理等进行全方位管理、监测,具有数据实时采集分析、食品溯源、生产基地远程监控等功能。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产量。
2、鱼类养殖中需要监测的几个方面
1、养殖水域环境监测
(1)温度监测
温度是影响水产养殖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这其中包括进水口温度,池内温度,养殖场空气温度等。根据经验总结,在适合的水温范围内:1)水温越高,鱼类摄食量越大,更快生长; 2)水温越高,孵化时间越短。计算好合适的水温,对鱼的生长起到重要作用。物联网监测系统可24小时全天候监测养殖水域水体温度,当温度高于或低于设定范围时,系统自动报警,并将现场情况通过短信发到用户手机上,监控界面d出报警信息。用户可通过重新设置,自动打开水温控制设备,当水温恢复正常值时,系统又会自动关闭。
(2)光照检测
光照时间长短、强弱决定着鱼类生长的繁殖周期和生产品质,光照系统会自动计算水域养殖时鱼类需要的光照时间长短,是否需要开关天窗。
2、养殖水域水质监测
(1)PH值监测
PH值过低,水体呈酸性,会引起鱼类鱼鳃病变,氧的利用率降低,照成鱼类生病或者水中细菌大量繁殖。系统安装PH值测试探头,当水体PH值超过正常范围时,水口阀门自动开启,进行换水。
(2)溶解氧监测
溶解氧的含量关系着鱼类食欲、饲料利用率、鱼类生长发育速度等,当水体溶解氧含量降低时,系统会自动打开增氧泵增氧。
(3)氨氮含量监测
养鱼池塘中的氨氮来源于饵料、水生动物排泄物、肥料及动物尸体分解等,氨氮含量超高,会影响鱼类生长,过高则会造成鱼类中毒死亡,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系统监测氨氮含量,超出正常值范围时,就要对养殖区进行清洁或换水。
3、智能化控制系统
传统的水产养殖大量使用人工,浪费人力,增加成本。或者因为信息采集不及时和残缺,导致能源使用的浪费。而物联网智能系统能更好的规避这些问题:
1、根据水质,自动开启、关闭水口电磁阀进行换水;
2、自动检测养殖区含氧量,无需24小时增氧,当氧量不足时,系统会自动打开增氧泵;
3、养殖区温度过高时,天窗自动开启散热。
4、配置构成
1、信息采集系统:温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水体溶解氧、PH值、氨氮含量、亚硝酸盐含量、水温探头。
用途:用于监测水域影响鱼类生长的各类信息参数,及时消除不利因数。
2、无线传输系统
用途:用于远程无线传输数据采集。
3、自动控制系统:水口电磁阀、增氧泵、天窗自动开启和关闭。
4、软件平台:远程数据实时查看功能;自动化控制功能;各类预警功能;
5、成功案例
(1)湖州鱼塘电子保姆
(2)中华绒螯蟹提供完美水环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