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频谱划分迫在眉睫,2.6GHz这块硬骨头需中国移动“啃”

5G频谱划分迫在眉睫,2.6GHz这块硬骨头需中国移动“啃”,第1张

近日,有传言称关于5G频谱划分方案已定,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将分别获得3.5GHz左右的各100MHz频谱资源,而中国移动获得2.6GHz附近的100MHz频谱资源。就该传言,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运营商相关专家,试图了解频谱划分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

5G频谱划分迫在眉睫

2017年11月9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5G系统在3000MHz~5000MHz频段(中低频段)内的频率使用规划,我国成为国际上率先发布5G系统在6GHz以下中低频段内频率使用规划的国家。规划明确了3300MHz~3400MHz(原则上限室内使用)、3400MHz~3600MHz和4800MHz~5000MHz频段作为5G系统的工作频段。

在我国,频谱并不是以拍卖形式划分,而是采用分配方式,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在产业发展中影响力巨大,频段范围已定,接下来就是国内三大基础运营商怎么分。业内普遍预测,今年第三季度将明确5G频谱划分。

是否如传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得3.5GHz频段的100MHz,中国移动独得2.6GHz的100MHz?运营商频谱专家透露:“频谱的大方向已经确定,但具体实施细则还没有讨论清楚。大方向是电信、联通拿到3.5GHz,移动拿到2.6GHz和4.9GHz。但移动拿到的可能不是100MHz,而是260MHz。”

3.5GHz确实是黄金频段

对于电信和联通而言,拿到3.5GHz貌似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情。3.5GHz为何这么让人着迷?专家分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得益于中国在3.5GHz频率方面的规划,依托中国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可能拉动大规模的端到端产业链,并且目前我国5G测试主要针对的就是3.5GHz。二是从短期看,3.5GHz频段在多数区域尚未使用,运营商不需要通过频谱重耕就可以直接使用,这将加快5G业务上市时间。三是从长远看,3.5GHz可以成为初期5G网络漫游的全球频段。另外,加上Massive MIMO技术,3.5GHz将具备容量与覆盖双重优势。故而该频段一直被称为是5G部署的黄金频段。

相对而言,2.6GHz则不是那么好用。但凡开了这个频段的区域,都是无奈之举。大致原因是TDD和FDD负载均衡做起来比较难,用户体验不好,要么一张网很满、另一张网很空,要么有可能用户被两边“踢过来、踢过去”。

在5G三个阶段测试过程中,设备厂商一直在做3.5GHz产品研发和测试,4.9GHz仅有诺基亚一家研究。更不用提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的2.6GHz。一窝蜂的倒向3.5GHz必然会导致其他频段的产业链不完善。虽然2.6GHz频段清退后也是5G网络组网的优势频段,但是运营该频段却需要付出产业链从头开始培育的代价。

需中国移动“啃”2.6GHz这块硬骨头

完整的2.6GHz频段包括A频段(2500MHz~2555MHz)、B频段(2555MHz~2575MHz)、C频段(2575MHz~2635MHz)、D频段(2635MHz~2655MHz)和E频段(2655MHz~2690MHz)等5个连续频段共计190MHz。目前B频段、C频段、D频段已经分别分配给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只剩下A频段的55MHz和E频段的35MHz未实施分配。按照5G标准及协议,其带宽容量至少为100MHz。如果重耕2.6GHz频段用于5G网络建设,那么只能由一家运营商运营该频段。

重耕2.6GHz频段组网还需要考虑多方因素。虽然2.6GHz频段具备一定容量和覆盖能力,具备室外连续覆盖可行性,但是其上行覆盖受限于终端能力及功率等,上行覆盖能力较弱。上行覆盖相对于1800MHz相差4dB,相对于800MHz更是相差10dB以上。另外,2.6GHz频段目前用于4G网络的容量需求,如果重耕后用于部署5G网络,届时就要进行4G、5G混合组网,鉴于产业链成熟度及组网复杂度,目前来看,只有中国移动具有啃下这块“硬骨头”的实力。

电信、联通并不轻松

专家表示,这个方案目前尚未确定,还只是半成品,距离落地实施尚有些距离。其中还牵涉到电信、联通2.6GHz清退问题。频谱清退并不是一件简单事,难以一蹴而就。三家运营商要坐下来谈。

因为就中国电信的该频段使用状况分析,如果直接关停该频段的使用,会受到大量用户投诉。中国电信4G热点区域约有90MHz带宽,将其中的20MHz拿走,会对4G网络带来沉重负担。

两利相权取其重。虽然电信和联通拿到了黄金频段,但是也要付出频谱清退的代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7027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6
下一篇 2022-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