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技术在无线充电中的运用

蓝牙技术在无线充电中的运用,第1张

  蓝牙技术介绍

  所谓蓝牙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通信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蓝牙技术使得现代一些轻易携带的移动通信设备和电脑设备,不必借助电缆就能联网,并且能够实现无线上因特网。

  技术内容

  蓝牙技术产品是采用低能耗无线电通信技术来实现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的,其传输速率最高为每秒1Mb/s,以时分方式进行全双工通信,通信距离为10米左右,配置功率放大器可以使通信距离进一步增加。

  蓝牙产品采用的是跳频技术,能够抗信号衰落;采用快跳频和短分组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同频干扰,提高通信的安全性;采用前向纠错编码技术,以便在远距离通信时减少随机噪声的干扰;采用2.4GHz的ISM (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以省去申请专用许可证的麻烦;采用FM调制方式,使设备变得更为简单可靠;“蓝牙”技术产品一个跳频频率发送一个同步分组,每组一个分组占用一个时隙,也可以增至5个时隙;“蓝牙”技术支持一个异步数据通道,或者3个并发的同步语音通道,或者一个同时传送异步数据和同步语音的通道。“蓝牙”的每一个话音通道支持64Kbps的同步话音,异步通道支持的最大速率为721Kbps、反向应答速率为57.6Kbps的非对称连接,或者432.6Kbps的对称连接。

  蓝牙技术产品与因特网Internet之间的通信,使得家庭和办公室的设备不需要电缆也能够实现互通互联,大大提高办公和通信效率。因此, “蓝牙”将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新宠,将为广大用户提供极大的方便而受到青睐。

  无线充电介绍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小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电磁感应式,如对手机充电的Qi方式,但中兴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式采用的感应式。大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谐振式(大部分电动汽车充电采用此方式)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

  基本原理

  电磁感应式

  初级线圈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目前最为常见的充电解决方案就采用了电磁感应,事实上,电磁感应解决方案在技术实现上并无太多神秘感,中国本土的比亚迪公司,早在2005年12月申请的非接触感应式充电器专利,就使用了电磁感应技术。

  磁场共振

  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是目前正在研究的一种技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物理教授Marin Soljacic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该技术点亮了两米外的一盏60瓦灯泡,并将其取名为WiTricity。该实验中使用的线圈直径达到50cm,还无法实现商用化,如果要缩小线圈尺寸,接收功率自然也会下降。

  无线电波式

  这是发展较为成熟的技术,类似于早期使用的矿石收音机,主要有微波发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组成,可以捕捉到从墙壁d回的无线电波能量,在随负载作出调整的同时保持稳定的直流电压。此种方式只需一个安装在墙身插头的发送器,以及可以安装在任何低电压产品的“蚊型”接收器。

  

  新一代蓝牙技术用于无线充电

  在不久前,BluetoothSIC刚刚和无线充电联盟(A4WP)达成协议,A4WP将使用BluetoothSmart无线电标准协调A4WP充电站和A4WP认证设备之间的充电管理和电源控制。

  实际上,无线充电技术有多种方案,为什么A4WP最终选择了BluetoothSmart呢?SukeJawanda解释道,蓝牙技术与其他无线充电方案最大的不同就是它能够进行身份识别。举个例子,当你走进一家咖啡馆,将手机放在桌子上的无线充电传感器设备充电时,咖啡馆的系统能够通过你的蓝牙ID判别这是谁的手机、在哪个座位上。这意味着,无需离开座位,你就能用手机完成点单和支付。

  这样的技术也被用到了一些专业领域,在展出的产品中就看到了一个名为94Fifty的内嵌各种传感器的篮球。从外表上看,它和普通的篮球并没有多大区别,但依靠内部的陀螺仪等装置,它可以记录下篮球的旋转速度、受到的压力、离开手部的时间等数据。这样一来,在训练中,这些数据就可以用来判断运动员的出手速度、控球能力、左右手的平衡状况以及随着时间推移的体能变化。

  Bluetoothsmart并非完美无缺

  同时,Bluetoothsmart也并非是完美无缺的——虽然它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60米,但前提是芯片厂商提供了足够的支持,例如,对于手机设备而言,其距离基本被限制在10米~30米以内。此外,如果数据量较大,BluetoothSmart的传输效率就显得有些拖沓,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这都是BluetoothSIC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7056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6
下一篇 2022-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