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行业从来不缺乏尖锐的“隔空喊话”。今日,在2018云栖大会·上海峰会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发表了题为《驱动数字中国》的主题演讲,其中他提到,“阿里云的技术领先国内同行3年。”这不得不让人想起华为云近年来频繁强调的品牌口号“有技术,有未来,值得信赖”,该公司对其云计算技术也推崇备至。
如果说技术层面的先进还是落后很难有公论,那么市场份额及增长率倒可以说明一些问题。IDC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调研结果显示,阿里云2017年上半年IaaS营收5亿美元,占据47.6%中国市场份额,比第2-5名的份额加起来还多20%。阿里巴巴发布的财报也披露,2018财年阿里云实现了133.9亿元的收入,同比增幅101%,连续12个季度保持规模翻番的同时,为阿里贡献了2018财年5.35%的营收额。
很难说取得最大的市场份额就一定意味着拥有最强的技术,但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容忽视。特别是在风头正劲的互联网科技领域,你很难发现没有一家不是靠深厚技术立身的。阿里云取得这样的成绩,它到底做了些什么?或许从2018云栖大会·上海峰会可见一斑。
远超云计算本身,阿里云的目标是驱动数字中国
“每天都有新功能,每周都有新更新。”这样的描述很容易让人想起互联网APP的迭代思维,不曾想这也是阿里云产品总监何云飞口中阿里云现在的状态,可见其已经远超“云化的IT基础设施”角色本身,进而拥有了更大的外延,渗透到全面而具体的应用场景。
阿里云将2018云栖大会·上海峰会的主题定为“数字驱动中国”,内容聚焦人工智能(AI)、金融、零售、IoT等行业,聚焦产业生态新发展,展现产业链上下游新应用,推动云端新融合。从中不难发现,阿里云的目标早已不是单纯的提供水、电一样云化IT基础设施,而是全面深入赋能驱动数字中国。换句话说,阿里云的任务升级成了利用“数字”创造产业新动能,激发数字经济新引擎。
什么是数字中国?简而言之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这“四化”,是国家层面的信息化强国大方略。从实现逻辑看,云计算是这四化的基础,基于这一基础对企业、组织和行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运营,是实现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其中涉及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科技、新技术。
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层面阿里云坚持自主研发,备齐了从云计算到大数据到人工智能的一系列核心技术和产品解决方案。在应用层面,阿里云通过阿里巴巴企业各业务内部实践,以及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已在城市管理、工业、金融、医疗、环境、航空等领域创下了不少数字经济的成功案例。
从ET城市大脑到ET农业大脑,阿里云奉行高举高打
与其他云计算服务商给人的印象不同,以驱动数字中国为目标的阿里云在市场策略方面呈现出高举高打的特征。不同于一般厂商的“技术产品+行业解决方案”的排兵布阵,阿里云最大的特色是“技术产品+产业生态平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ET大脑,其通过构建面向城市、工业、医疗、环境、航空等产业的ET大脑,使得阿里云的落地应用迅速而立体。
在2018云栖大会·上海峰会上,阿里云又宣布推出了ET农业大脑,在进入多个行业后把目光盯上了中国的第一产业农业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引用马云的讲话视频表示,在城市发展一日千里的背后,农村还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居高不下的边际生产成本、农产品安全、环保平衡、疾控预防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痛点。阿里云发布的ET农业大脑,正是希望将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入结合去解决这些的问题,帮助农民实现“从亩产1000斤到亩产1000美金“。
资料显示,阿里云ET农业大脑目前已应用于生猪养殖、苹果及甜瓜种植等场景,已具备数字档案生成、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农事分析、全链路溯源等功能。未来还将很快在石榴、生菜种植中落地。在2018云栖大会·上海峰会现场,四川一家领先的农业特驱演示的运用阿里云ET农业大脑实现的“AI养猪”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胡晓明也断言,“未来猪肉的新标准将是:从200斤的猪到200公里的猪。”
除了新推ET农业大脑,在本站云栖大会上阿里云还宣布升级了ET城市大脑。具体来说,ET城市大脑将向医疗应急调度、城市管理、环境治理、旅游开发、城市规划、平安城市、民生服务等七大领域拓展,从智能交通管理全面升级为整个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枢。同时,阿里云ET城市大脑还选择在上海打造超大型城市精细化管理样板,并率先推出了上海地铁语音购票、刷脸进站等炫酷且大大提升效率和体验的民生应用。
总体来看,以ET大脑为牵引,阿里云奉行高举高打,一个城市接一个城市、一个产业接一个产业地推进,并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升级ET大脑自身,堪谓给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化推进和发展探明了一条扎实而高效的道路。
技术创新+科技普惠,不以短期盈利为目的
实际上阿里云的高举高打还体现在关键项目的支撑、验证上,从自身的天猫双十一到12306铁路售票网,从奥运会到即将当到来的俄罗斯世界杯,阿里云一路走来几乎可以说都在用举世瞩目的大型项目检验自家的技术产品的成色。这也难怪胡晓明会自信地说出阿里云技术领先国内同行3年的话语。
在本次云溪大会·上海峰会上,阿里云再次展现了不断进步的自己。北京冬奥组委与阿里云联合揭牌了北京冬奥云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供源源不断的计算力,打造出了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云上奥运”。 基于冬奥云数据中心,阿里云将为北京冬奥会量身打造全方位的创新技术平台,提供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IoT、大数据等技术与体育赛事相结合,从数字化运营、数字化体验、数字化竞技、数字化传播四个方面推动奥运的数字化升级,助推北京成为领跑绿色数字奥运的“火炬手”。
难能可贵的是,在技术创新不断得到顶级认可的同时,阿里云仍在奉行科技普惠的原则,持续推进价格下调。本次会上,阿里云又宣布开启新一轮核心产品降价,最高降幅达50%,包括了d性计算ECS、对象存储OSS、表格存储、性能测试PTS等。其中对象存储OSS统一降至0.12元/GB/月,刷新了云计算行业最低价。
胡晓明在演讲中强调,云计算就是应该越用越便宜,阿里云不以短期盈利为目标,而是要持续释放技术红利,让云服务越来越普惠。何云飞也表示,“规模、技术、价格是一个正向驱动的飞轮,在当前规模和技术红利基础上,我们希望以更低的价格与门槛,给予客户更强的计算能力,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的创新动能得到释放。”
技术创新+科技普惠的理念,正在让阿里云收获越来越多的重量级伙伴。本次峰会上,包括亿滋中国、飞利浦、洲际酒店集团、民生银行、魔方生活等国内外龙头企业均与阿里云签署合作协议,多个行业的多家企业组织也现身分享了如何利用阿里云实现IT开支削减和运营效率提升的双重助益。
综上笔者认为,正是远大的目标愿景、高明的市场策略和持续的技术创新,让今天的阿里云站在了一个十分舒服的位置。
去年9月,Gartner在发布的全球公有云市场份额报告显示,2016年阿里云营收规模在全球市场排名第三,仅次于亚马逊和微软。同时,阿里云的增长速度为市场前三位中最快,以126%的增幅远超亚马逊AWS的45.9%和微软的61%。去年7月,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约3.8万亿美元,超过日本、英国等,但仍大大落后于美国的约11万亿美元。
面向未来,站在特殊位置的阿里云能否继续延续季度营收翻倍的增长速度,助推中国数字经济迅速向美国看起甚至反超,可拭目以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