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硬件产品蓬勃发展,品种繁多的今天,智能手机要求快充和大电池已经几乎成为标配,PC平板也需要优良的续航能力满足移动化的需求;更不用提VR、手表、手环等穿戴设备对于电池的依赖性;对于无人机来说,携带多大电池,直接关系到“你能飞多远”;所有品类的重中之重还要当属电动汽车,电池性能对于这个话题的意义可以区分出“你是在开玩笑”还是“真的要开遍全中国”。
基本上,这是一件供应链的事,越是如此,越能看出一家企业在这一领域技术积累的重要性,特别是专利的积累更是会构建起强大的技术壁垒。本期的智能内参,我们就向大家推荐专利咨询机构LexInnova对全球电池领域的专利储备所做的分析报告。
本文中所关注的电池技术主要集中在诸如电池的形状、大小、充电容量、充电兼容性和密度等方面。在其中,你还会发现原来电池界的扛把子是松下、松下、NEC、索尼、LG、丰田、东芝这些公司,感受到了吗?我们东亚的邻居正攥着智能行业能源的咽喉啊。当然,近年来也有一些新兴的入局者,其中不乏谷歌、特斯拉这样的大户,也包括像QuantumScape一样的初创公司。
还是一起来看看智能内参为大家总结的干货。
专利细分领域
从专利的角度对电池技术进行分类,主要有能量转换、电极、电路元件、材料、过程、能源分布等等类别(上表中最后一大项可以理解为其他)。锂电池作为当今电池界的王者,无论是蓄电池还是嵌入式电池都是专利储备当中的翘楚,分别有4655、3808项的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三位的是制造过程技术,这方面的专利申请量达到3614项。
总体来看,能量转换方面专利储备庞大,材料方面的专利申请量也比较多,而电路元件方面则已经不再是专利申请的热门方向,整体表现比较平淡。
然而除了专利的申请数量,还要考察的是各个分类下的专利质量,业界将其质量的衡量参数称为专利强度。
事实上,对于专利质量的评价指标有几种,而在本文中LexInnova援引Mark A. Lemley, Kimberly A. Moore, John R. Allison, and R. Derek Trunkey在论文中发表的专利强度分析方法,为高强度专利重新梳理了下表的分类。
高强度专利分类下,我们能看到研发者为寻找锂电池的替代品所作出的努力。其他类型蓄电池方面申请的高强度专利甚至还比锂电池多一项,达到175项,这也是最多的高强度专利申请类别,但这一数字占该领域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还不足5%。电路元件和电极相关高强度专利仍然较少,最少的细分方向仅有3项。
LexInnova统计了从2005年到2015年电池领域专利公布数量的逐年变化。电池技术的专利申请量是在逐年走高,特别是在2010年之后开始加速增长,其中主要受到了韩国、日本以及中国等亚洲国家在电池技术上的研发进展所产生的助力。(注意,这份专利数量趋势并不包含对2016年的预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