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TIck-Tock解析
2012年下半年,继HTC One X、三星GALAXY S3之后,像联想乐Phone K860、魅族MX四核版等国产旗舰手机的接连推出也将智能手机彻底带入了四核争霸赛当中。当然,一同卷入这场战争的也少不了价格战的爆发。从明面儿上来看,这似乎是手机厂商之间展开的又一次厮杀,但仔细想想,高端四核产品价格低了,相应的设备生产成本也会降低,这其实也会让移动芯片厂商们紧张不已。对于它们而言,想要保持住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并控制高中低端市场,最可行的办法也许就是在技术上超越对手了。
三星Exynos 5 Dual优势分析
一般的消费者在选购手机时,往往会询问这款手机是单核、双核、还是四核,但除了硬件发烧友以外,很少有用户会对移动芯片有过多的深入研究。其实我们要知道的是,目前包括四核、双核甚至单核在内,不同芯片的性能表现也是会有少许不同的。例如,手机厂商对产品的后期优化也会对性能表现产生影响。另外,就拿硬件性能来说,除了单一看处理器主频、制造工艺之外,架构对性能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甚至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
工艺制程和架构交替提升(图片引自网络)
这不禁让我们回忆起英特尔芯片技术发展的战略模式TIck-Tock(工艺年-架构年)。简单来说,在偶数年,英特尔会更新制作工艺,而奇数年会更新微架构。这样的制程工艺与核心架构在两条路线上交替进行,一方面可以避免同时革新带来的失败风险,同时也可以通过降低研发周期,对市场进行持续的刺激。
英特尔战略模式TIck Tock(图片引自网络)
拿近几年的产品举例,2008年的Nehalem是采用45纳米工艺的新架构,2009年Westmere升级到32纳米,2010年的Sandy Bridge又是新架构。而目前最新的IVY Bridge也被看作是Sandy Bridge 22纳米工艺的升级版。相比每次工艺的提升,新架构的性能提升的更为明显一些。因此,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资深的DIY玩家都会等到新架构推出时再更新换代自己手中的装备。另一方面,就目前微处理器ARM的战略来看,似乎也在或多或少的遵循着英特尔TIck Tock模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