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对可再生能源和更可持续未来的需求,正在推动全球经济向电动交通发展。为了取得成功, 电动汽车 (EV) 的 采用和其他正在进行的电气化过程需要更高效、更具成本效益和更安全的电池。在过去的几年里,人们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投资来创造下一代电池,主要集中在电池化学、新化学配方以及锂硫和锂金属 电池等新材料上。
以色列/英国的初创公司Addionics采用了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方法,专注于物理而不是化学。Addionics 与化学无关的方法意味着它仍然可以从化学进步中受益,同时通过电池的创新物理设计将新技术引入电池物理。新的电池架构在多个维度上实现了显着的性能改进,而无需对电池化学进行任何改变。
“今天的电池电极是使用非常薄的箔膜制造的,类似于我们用来包装食物的普通铝箔,”Addionics 首席技术官 Vladimir Yufit 说。“他们的目的是从电池活性材料中收集电流,这种方法几十年来一直是一样的。我们的想法是把这个薄箔做成三维的,具有不同的设计和架构。该公司的重点是设计这些三维多孔金属电极,制造它们,并基于这种先进技术制造电池。”
通过采用现有的 2D 层状电极结构并用集成的 3D 结构取而代之,Addionics 开发了一种技术,能够显着提高电池性能,降低成本和充电时间,同时提高电池的功率密度和能量。获得专利且可扩展的 3D 金属制造方法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电阻,并提高机械寿命、热稳定性以及标准电池中常见的其他典型限制和退化因素。
今天的电池面临着能量与功率的权衡:它们可以存储更多能量,或者可以更快地充电和放电。对于 EV 应用,这意味着没有电池可以同时提供长距离和快速充电。与当前电池技术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所谓的阳极-阴极失配。锂离子电池化学的最新进展包括在电池阳极中使用硅,而不仅仅是纯石墨。
不幸的是,当今占主导地位的阴极化学无法与高阳极能量水平相匹配,从而限制了这些新技术的引入。Addionics 通过重新设计电池为这两个关键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此外,Addionics 技术可以应用于阳极和阴极,这意味着可以使用先进的架构构建更厚、更高能量的阴极。具有这些 3D 结构的阴极将具有更高的能量,并与新兴的高能阳极技术的容量相匹配。
“我们的解决方案采用物理方法,而不是化学方法;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使用几乎任何类型的电池化学物质,我们可以根据新法规或新材料调整我们的技术,”Yufit 说。
现有的电池化学可以通过 3D 电极提高其性能,而新兴的先进化学可以通过 3D 结构克服实施挑战。Addionics 已经展示了具有各种化学成分的 3D 电极的优势。
多孔金属电极
Addionics 的基本理念是制造高度多孔的 3D 电极,以取代传统的金属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显着增加电极本身的外表面,从而对电池的功能产生积极影响。具有 3D 结构可以实现更好的电解质传输,从而降低内阻。图 1 比较了传统电池结构(左侧)和 Addionics 的 3D 电池设计(右侧)。
在传统的电池结构中,活性材料(黑色和紫色)被涂覆在阳极和阴极结构中的 2D 金属箔上,而在 Addionics 的 3D 电池设计(3D 电极)中,具有活性材料的集成电极嵌入在 3D 金属中。通过转向 3D 电极设计,电池可以实现三个关键性能改进:提高能量密度、降低内阻,以及由于更好的散热和更高的机械稳定性而更安全、更持久的性能。
Addionics 发明的多孔结构在不影响电极功能的情况下提高了性能,即使在用于充电的功率增加时也能保持均匀和稳定。这意味着使用 3D 电极,锂离子电池的续航时间可以延长两倍,充电速度更快,并且可以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图 2 显示了 3D 电极如何延长电池寿命。与基于箔的标准电池(黑色)相比,第一个 Addionics(绿色)软包电池原型展示了超过 2,000 次循环,容量仅下降 20%。
图 2:Addionics 的 3D 电极技术已被证明可以延长电池寿命。(来源:Addionics)
Addionics 还开发了一种创新的制造方法,不仅以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成本生产 3D 结构,而且还可以降低成本。为了优化 3D 金属结构的设计,Addionics 开发了一种先进的基于 AI 的电池建模软件,该软件可以指导制造过程以创建最佳结构。最后,为了成功地大规模实施 3D 电池结构,需要开发新的涂层工艺来均匀地涂层 3D 金属结构。
Addionics 与大公司合作开发电池,包括那些致力于开发电动汽车和动力系统的公司。“我们雄心勃勃的目标是将我们的电池用于每辆电动汽车,”Yufit 说。“虽然我们的技术可供 OEM 使用,但我们的应用也可用于消费电子产品,这可能更为关键,因为这些设备由于空间限制非常有限,可以使用越来越少的电池。我们目前专注于提高三种主要电池化学成分的能量密度:硅、LFP [磷酸铁锂]和固态电池。”
审核编辑 黄昊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