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CC的发展前景如何

MLCC的发展前景如何,第1张

MLCC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MLCC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风华高科(000636)、三环集团(300408)、火炬电子(603678)等。

本文核心数据:MLCC行业产业链全景图谱、MLCC成本结构、中国MLCC配方粉市场竞争格局、全球及中国MLCC电极材料市场规模、中国军用MLCC行业市场规模、中国手机用MLCC需求量、中国基站用MLCC需求量、中国汽车用MLCC需求量、全球MLCC行业市场规模、中国MLCC行业市场规模、中国MLCC进出口、全球MLCC企业竞争格局、全球MLCC主要供应商产能、中国MLCC行业主要公司经营情况、全球MLCC区域竞争格局、中国MLCC区域竞争格局

行业概况

1、定义:MLCC行业分类众多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由内电极、陶瓷层和端电极三部分组成,其介质材料与内电极以错位的方式堆叠,然后经过高温烧结烧制成形,再在芯片的两端封上金属层,得到了一个类似于独石的结构体,故MLCC也常被称为“独石电容器”。

MLCC分类较多,一般有三种分类标准。按照所采用的陶瓷介质类型可分为Class 1类、Class

2类按照温度特性、材质、生产工艺、填充介质可分为C0G、NPO、X7R、Z5U、Y5V按照材料SIZE封装大小可分为3225、3216、2012、1608、1005、0603、0402、0201、01005等。

2、产业链剖析:行业应用范围广泛

MLCC行业上游主要是陶瓷粉体材料和电极材料,其中陶瓷粉体材料包括高纯钠米钛酸钡基础粉和MLCC配方粉,属于纳米材料、稀土功能与信息功能材料的交叉行业电极材料包括镍、银、钯、铜、银等。MLCC行业下游是终端电子产品行业,MLCC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其下游客户几乎涵盖了所有需要电子设备的领域,从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武器装备领域到轨道交通、汽车电子、智能电网、新能源、消费电子等工业和消费领域,终端电子产品市场的需求直接影响MLCC的需求。

MLCC产业链涉及多个行业和企业,上游主要原材料供应商有国瓷材料、三环集团、海外华晟、博迁新材等中游MLCC制造重点企业主要有风华高科、三环集团、火炬电子、鸿远电子、宇阳科技等。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快速发展

我国MLCC的生产起步在80年代中期,“原电子工业部下属715厂、798厂以及若干省市直属企业先后从美国引进13条MLCC生产线,为中国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国内MLCC行业通过持续引进吸收国外生产技术,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和生产能力,常规产品的生产工艺及技术指标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大部分的市场需要。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下,当下国产MLCC厂商迎来关键的国产替代机遇期。

上游供给情况

1、MLCC陶瓷材料

MLCC的成本主要来源于各类原材料,总体占比基本都在50%之上。其中,陶瓷粉体材料是MLCC的关键原材料,在高容MLCC中,陶瓷粉料占比高达35-45%在低容MLCC中,陶瓷粉料占比在20-25%。

从国内市场来看,目前从事MLCC配方粉批量生产的企业极少,主要包括国瓷材料、三环集团等,其中国瓷材料是国内MLCC配方粉的主要生产并对外销售的企业,目前其MLCC产能为10000吨/年,其市场占有率在80%左右。

2、电极材料

电极材料是MLCC的另外一种主要原材料,占MLCC成本的10%~20%左右。其分为内电极和外电机两类。其中内电极材料中使用的导电相金属粉体主要有镍、银、钯,外电极材料中使用的导电相金属粉体主要有铜和银。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MLCC电极材料市场规模约86.87亿元,中国MLCC电极材料市场规模约45.05亿元。

下游需求情况

1、手机市场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中国手机产量达到了14.7亿台,累计下降9.5%。2021年一季度中国手机产量达到3.5亿台,累计增长33.9%。

从手机用MLCC需求规模来看,前瞻结合国家统计局、HIS、财通证券等多方数据,对中国手机用MLCC需求进行测算。目前,单部手机MLCC量平均在1000只左右。随着生活质量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手机行业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对于MLCC的需求量将会持续增长。因此,按照此用量,2020年我国手机行业MLCC需求规模在14531亿只左右。

2、汽车市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产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共计生产1999.4万辆,同比下降6.5%商用车产量为523.1万辆,同比增长20.0%。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幅上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36.6万辆,同比增长7.5%。

从需求规模来看,前瞻结合中汽协、华创证券等多方数据,对中国汽车用MLCC需求进行测算。2020年我国常规燃油车、混合动力车、纯电动汽车用MLCC需求量分别约为7157700万只、312000万颗和1989000万只,合计9458700万只。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为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场

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约为1102亿人民币2019年,全球MLCC市场量价齐降,整体市场规模为9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6%。2020年上半年,由于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受损较重,疫情初期多数MLCC生产企业的正常经营被打断。下半年随着MLCC主要生产地区逐步恢复生产,MLCC产业逐渐升温,全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达到1017亿元。

从国内市场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MLCC市场。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中国MLCC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60亿元,约占全球的45.23%。

2、行业进口依赖度高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MLCC进口依赖度较高。2020年,中国MLCC进口量为3.08万亿颗,出口量为1.63万亿颗。进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中高端,2020年,MLCC进口平均单价为26.35美元/万颗,出口单价为23.60美元/万颗。

行业竞争格局

1、 企业竞争:日系厂商占主导地位 国产进程加速

——全球:MLCC行业竞争格局

全球MLCC企业分为3个竞争梯队。其中,第一梯队主要为日韩厂商,比如村田和三星电机,在产能和技术上领先全球第二梯队为中国台湾厂商,在技术上略逊于第一日本大厂,比如国巨和华新科等第三梯队为中国大陆厂商,比如风华高科和三环集团,在全球份额较低,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

从企业竞争格局来看,目前全球MLCC行业龙头企业为村田、三星电机、国巨。2020年,村田、三星电机、国巨全球份额分别为32%、19%、15%。

——我国:MLCC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MLCC行业主要公司有风华高科、三环集团、宇阳科技、火炬电子等。

2、区域竞争:全球集中于日本 中国集中于广东

——全球:MLCC行业区域竞争格局

从区域竞争格局来看,目前日本地区企业的整体市场占有率最高,达到56%,而中国大陆MLCC制造商仅占全球6%的份额,大陆厂商产能供应较小。

——我国:MLCC行业区域竞争格局

从MLCC企业的区域集中度来看,我国MLCC产地主要集中于广东。截至2021年8月17日,广东省的MLCC企业数量占全国总数的40%左右,说明我国MLCC企业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1、下游市场需求持续推动行业发展

随着5G应用的加速推进以及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爆发,MLCC需求迎来爆发。前瞻预测到2026年我国市场规模将达到730亿元。

2、产品向“五高一小”发展

MLCC广泛应用于手机、PC、基站、物联网、汽车及军工等领域,随着5G、新能源汽车、军工信息化等建设进程加速,MLCC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同时,随着下游电子产品逐渐向轻薄化方向发展,推动MLCC产品向“五高一小”方向发展。即高容量化、高频化、耐高温、高可靠性以及小型化然而当前我国MLCC仍需大量进口,国产化进程迫在眉睫,在当下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国产MLCC厂商迎来关键的国产替代机遇期。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MLCC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一家是东莞市鑫沐电子有限公司,他们家现货多,发货快,而且价格又便宜,因为他们家是代理商。

有时候我们工厂忙,他们业务部直接安排货拉拉或者公司内部人员送货到工厂,非常人性,满足我们公司的急单,非常给力。

东莞鑫沐电子,他们家是正规的一级代理商,拿货又快,下的急单,缺料的能马上解决,很多公司都是他们家下单。

台系厂商还是蛮多的,比如:国巨、华新科、禾伸堂、这些都是台系上市公司,也算全球前几的被动元件厂商,国巨的话,都是找代理拿货的,跟东莞市鑫沐电子合作,他们是台系这3家的一级代理商,拿货方便快。

国内被动元件唯一的一家陶瓷材料电子股票是谁?综投网(www.zt5.com)3月4日讯

业界表示,电阻龙头国巨2月稼动率40%不到,订单外溢到旺诠等相关电阻厂,其他厂商也进行一定程度的涨价。

据中国台湾媒体报道,受国巨电子涨价行为影响,电阻等被动元件掀起了涨价潮,台厂奇力新旗下旺诠上周通知通路商、EMS客户调涨电阻价格,调涨幅度达60%以上,为历次涨价最大单一涨幅,后续不排除再涨的可能性。

从年初开始,MLCC、芯片电阻等被动元件已多次计划调涨价格。此前涨价主要由龙头国巨电子主导,目前已经扩大到行业内其他参与者,涨价效应已然形成。

被动元件对现代科技至关重要

被动元件主要用于电路中,控制信号传递、增益信号大小等功能,对于芯片、通信、面板等高新技术行业不可或缺。

电容、电感及电阻是最重要的三种被动电子元件,占了整个市场90%的份额,它们的单颗成本、价格都很低,普通电阻可能只要几毛、几厘钱,但是电子产品中这三大被动元件的用量极大,主板、显卡PCB上动辄上百颗电阻。

被动元件的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16年达到242.4亿美元,预计2021年达到328.9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6.29%。随着5G、VR、AI等多种前卫功能的逐步落地,未来被动元件的市场空间将会获得倍数级的增长。

相较于MLCC,电阻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但是电阻的市占率却高度集中在台湾,加上日商在非车用的大尺寸电阻上,有淡出姿态,韩系厂商也不产制电阻,因此电阻是比电容更依赖台厂的被动元件,台系厂商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以产能来看,国巨是台湾被动元件龙头,也是全球芯片电阻龙头,月产能已经达到900亿颗,全球份额高达34%,遥遥领先第二大厂KOA的9%,全球第二大厂至第五大厂的产能合计,不及一家国巨。

近期被动元件价格连续上涨

被动元件的涨价经过了两个大的阶段。节前主要是价格止跌回稳,需求上升节后主要是收疫情影响,交通不畅、开工率低导致的供应减少,下游客户哄抢导致价格暴涨。

去年下半年开始,被动元件就从底部跃起,价格一路上涨。去年11月末,被动元件厂商大毅科技率先表示已对旗下电阻产品完成了涨价动作。后国巨以关闭交易系统的方式来了一波花式涨价。三星电机在去年12月就针对分销商调涨MLCC价格,并锁定在104、105等常用料号上,调涨幅度约5-10%。

节后疫情导致生厂厂家迟迟难以开工,下游客户库存严重不足,补仓需求急升。龙头厂商国巨电子由于估计开工情况不足,此前已经连续数次调高了产品价格预期涨幅,最新涨幅在70-80%之间。

业界表示,电阻龙头国巨2月稼动率40%不到,MLCC、晶片电阻的库存均不到30天,加上对EMS客户调涨的幅度中,有为数不少的规格涨幅达100%以上,订单外溢到旺诠等相关电阻厂。其他厂商来看,华新科针对通路商调涨10%,旺诠上周针对大中华区直营及经销客户调涨全系列电阻价格幅度达60%以上,后续还有继续上调的可能性。

天风证券(7.06 +0.71%,诊股)认为,疫情扩大行业供需缺口,涨价逻辑强化,密切关注日韩供应链进展。另外,未来5G/IOT/电动车供应链需求增长,推升被动元器件景气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59091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8
下一篇 2023-03-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