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大产业:
1、70年代以后,汽车业取代了钢铁业成为日本的支柱产业
2、年产值230万亿日元的日本第二大支柱产业:动漫
3、电子产业日本是世界上数字媒体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成为日本目前三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瑞萨电子正式宣布收购IDT。根据协议,瑞萨电子将以每股49.00美元的价格,总股权价值约67亿美元全现金交易方式收购IDT。瑞萨方面表示,本次收购是嵌入式处理器和模拟混合信号半导体两大行业领导者的整合,双方通过各自优势产品能够优化高性能计算电子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这是继早两年收购Intersil之后,日本巨头的又一单重磅交易。
但其实回顾过去几年日本芯片企业动态,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企业正在通过收购和合作等各种方式,增强芯片产业的实力。在经过一系列的 *** 作之后,他们似乎离其目标也越来越近了。不过在谈这个之前,我们先解一下日本集成电路产业的辉煌史。
曾占全球芯片半壁江山
回顾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史,日本是唯一一个曾经有能力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国家。
1990年到2017年的全球不同地区的IC销售走势
根据ICinsights的数据显示,在1990年,日本IC市场的份额(不包括代工厂)高达49%,远远超过第二的美国的。当时的NEC、东芝、日立、松下等厂商依赖于产品的技术和价格优势,在全球制造了巨大的影响力。
从Gartner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1990年全球排名前二十的半导体厂商中,有一半厂商是来自日本;如果单统计前十的半导体厂商,更是有六家是来自日本,前两位分别是来自日本的NEC半导体和东芝半导体,与排名第三的摩托罗拉半导体相比,优势明显。
1990年全球排名前二十的半导体厂商
纵观日本半导体的发展,这个成绩主要与他们从八十年代开启一系列推动计划有关。
集成电路是由德州仪器工程师杰克·基尔比在上世纪五五六十年代发明的,并在之后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而美国也一直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虽然日本也很早就聚焦集成电路产业的研究,但是与美国相比,仍然差距很大。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期,日本计算机产业还整体落后美国十年以上,为了寻找超越的机会,日本产学研将目光投向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与NEC、日立、三菱、富士通和东芝五家日本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日本通产省的电气技术实验室,还有CDL(由日立、三菱和富士通联合组建)和NTIS(NEC和东芝联合组建)这两个研究机构联手签订了VLSI研究协会,计划投入3.06亿美元去钻研VLSI。
经过十年的合作,VLSI研究协会共申请了1000多项专利,其中600多项获得了专利权。这些技术让日本在DRAM产业获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后来日本在八九十年代打败美国,成为全球DRAM老大,就是依赖于此时打下的基础。
从某个角度看,VLSI计划奠定了日本整个微电子产业后来发展的基础。
但日本方面也看到,虽然通过VLSI项目的实施,提升了整体的技术水平,但是日本企业仍然需要面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公司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的问题。于是他们选择了通过进攻半导体掌握核心的方式。以NEC为例,这个日本领头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营收只有38亿美元,但通过与美国惠普和贝尔等诸多公司合作发展半导体技术(仅仅在1987年合作项目就达到100项),让他们在短短八年内,将销售额提升到219亿美元。
按照NEC的说法,合作的意图不是仅仅为了解决某些具体技术,而是定位于技术的入口,为了获取进人新领域的技术能力而进行合作。
正是在这些方针的领导下,日本打造了一个巨大的集成电路航空母舰。
美国回击
根据国君电子的统计显示,1970年~1985年的15年间,日本电子产业产值增长5倍,内需增长3倍,出口则增长了11倍之多。在DRAM市场中,日本企业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开始快速成长起来,并凭借兼具高质量和成本优势的产品迅速渗透美国乃至全球市场。从64KB时代到1MB时代,全球最大供应商一直被日本企业牢牢占据。
日本电子产业产值、内需、出口值
1986年,日本企业在世界DRAM市场所占的份额接近80%。前文也提到,在九十年代初期,日本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巨大号召力。上文的ICinsights统计数据也展现了日本到1990年,芯片的全球占有率依然高企。
作为集成电路发明者的美国,在日本的步步紧逼之下,他们从上世纪八十年中期就开始了回击。
资料显示,1985年美日就开始就半导体问题进行谈判。当时美国向日本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求他们将美国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提升到20%~30%,并建立价格监督机制,终止第三国倾销。虽然日本人当时极不情愿,但是他们还是接受了这个苛刻的条款。
但到了1987年,美日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拉大,且其半导体产品在日本的份额并没有提升。为此山姆大叔再次旧事重提,与日本开始了第二次谈判。当时的里根政府要求日本必须改善市场准入和停止在第三国倾销。再加上后面的一系列半导体协议,到了1996年,日本的半导体已经今非昔比。全球半导体龙头的位置,也在1992年被美国Intel反超。
市场需求的转变,也是造成日本集成电路产业现状的其中一个原因。
从九十年代开始,以PC为代表的新型通信设备的兴起,掀起了CPU竞争,日本没有设计,后来的智能手机时代,手机SoC和基带等产品,日本也错失。甚至连最近几年大红大紫的DRAM和NAND Flash,日本也被韩国抢了风头。甚至在后面火遍全球的无晶圆设计领域,日本也没有赶上。
自从张忠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创立了台积电后,集成电路产业从以往的IDM模式进化成Fab和Fabless分立模式,如Marvell 、英伟达、高通和MTK等一众Fabless兴起,并创造了不菲的市值。但在日本方面,出了一个MegaChip之外,似乎找不到第二个知名的Fabless。
按照ICinsights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日本在IC市场上的份额(不含晶圆厂)只有7%,曾经领先全球的NEC、日立、三菱和松下已经不再出现在这个榜单之上。按照ICinsights的说法,这主要是以韩国IC供应商在存储方面的竞争有关。他们认为,由于激烈的竞争,导致日本供应商的数量减少,垂直整合业务的六十,错失了为几个大容量的终端应用提供IC的机会,再加上他们转向Fab-lite的商业模式,降低晶圆厂和设备的投资,进一步削弱了其竞争力。
“2017年日本公司仅占半导体行业总资本支出为5%(比去年的IC市场份额低2个百分点),远远低于1990年代表的51%的支出份额。”ICinsights报告里面说。
在这里,我觉得需要特别强调一下,衰落是指日本在集成电路方面,虽然日本现在依然有几家厂商在全球拥有不错的地位,但与他们的巅峰相比,这种差距是不言而喻的。另外,由于日本多年在材料、被动元件和设备方面等产业的研究和积累,在硅片和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地位也是名列前茅的,但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合作收购
拥有深厚基础的日本,对集成电路市场的渴求自然不止于此。近年来,总部位于日本的村田、瑞萨和TDK等一系列厂商的动作频频,昭示了日本对复兴本土集成电路产业的决心。
首先看一下村田。
根据村田官方的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他们的营收在波动上升中,尤其是在2018财年,得益于MLCC等被动器件的火热,村田扭转了前一年的颓态,业绩继续上升。
村田过去几年的营收走势(按产品划分)
从上图可以看出,虽然村田近半的营收都是由元器件贡献,他们在通信模组方面的营收,还只能在逐步攀升。除了本身的产品研发投入外,收购在其这个业务的营收增长中,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动能。
回顾过去十年,村田收购了VTI、C&D Technologies、瑞萨电子PA业务、TOKO、 RF Monolithic、Primatec、Perrgrine和IPDiAS等公司。除了进一步补全其被动元器件生产线,村田正在面向未来,拓宽其在多个领域方面的产品线。
村田在2007年到 2016年的营收
我们知道村田在MLCC方面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近年来他们也将MLCC的影响力拓展到汽车领域。除了这块以外,他们进一步加强其汽车方面的影响力。
2017年3月17日,宣布以6200万美元将美国半导体企业Arctic Sand Technologies纳至麾下。后者是由MIT成立的初创企业,主要产品是高效能功率半导体,主要是依靠高性能电容的搭配来强化电流控制能力。村田作为高性能电容大厂,配合Arctic Sand Technologies的功率半导体,可望制成高效能功率元件,甚至结合双方的特长,研发出比现在性能更好的功率模组,为自动驾驶汽车的爆发做好准备。
来到RF方面,村田在2011年收购了瑞萨电子的功率放大器业务,2014年又收购了美国无线IC厂商Peregrine,结合他们在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方面的实力,加强他们在RF前端设计方面的能力。
至于更早前收购VTI,加码投资,扩展MEMS传感器方面的产品线,也是村田的另一个方向。
另一家公司瑞萨,作为全球汽车电子、产业和通用电子方面等多个应用领域的MCU/SoC的领导者,也在继续补全产业版图。
2016年9月,瑞萨宣布以32亿美元收购了美国芯片大厂Intersil,后者作为电源管理/混合信号IC的领导者,在其所在的领域上有很深的积累。而瑞萨方面则在MCU方面有很大的份额。IC Insights的资深分析师Rob Lineback指出,Renesas能因此取得电源管理技术,并扩展在汽车、甚至航天领域的更多业务,特别是在日本以外市场。
在昨日宣布收购IDT之后,瑞萨方面表示,后者在模拟混合信号产品,包括传感器、高性能互联、射频和光纤以及无线电源,与瑞萨电子MCU(微控制器)、SoC(片上系统)和电源管理IC相结合,为客户提供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满足从物联网到大数据处理日益增长的信息处理需求;IDT的内存互联和专用电源管理产品有利于瑞萨电子在不断发展的数据经济领域实现业务增长,并加强其在产业和汽车市场的影响力。
更早之前,也有传出瑞萨收购Maxim的流言,但这个被双方否认了。从瑞萨电子的频频动作,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厂商的迫切。
TDK,同样作为日本原器件市场一个举足轻重的企业,他们也在加紧布局。
TDK过去几年的营收数据
一方面,TDK通过收购InvenSense、ICsense 和Chirp Microsystems,壮大传感器阵容。其中是一家在2003年成立的新创公司,是加速度计、陀螺仪、电子罗盘及麦克风等MEMS传感器市场领导企业,具有扩展性非常好的CMOS/MEMS平台,并且曾是苹果(Apple)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在被TDK收购后,依赖于其CMOS/MEMS平台技术本身,他们将能合作开拓无人机、VR/AR以及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的市场。
专攻ASIC开发与供应,以及客制化IC设计服务ICsense总部则位于比利时鲁汶,公司拥有欧洲规模最大的无晶圆厂(Fab-independent)设计团队,核心专业能力包括传感器与MEMS介接、高压IC设计、电源与电池管理等,为汽车、医疗、工业与消费性市场研发并提供客制化的ASIC解决方案,这会是TDK业务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Chirp Microsystems则是高性能超声波3D传感器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他们的产品相比现有技术尺寸更小、功耗更低。能为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以及智能手机、汽车、工业机械以及其它ICT(信息和通信技术)等市场提供广泛的应用。
另外,TDK还和高通合作成立RF360,布局RF前端市场。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以以上厂商为代表的日本厂商正在为汽车电子、物联网、传感器和5G等技术和市场蓄势。而我们知道,在经历了PC时代、智能手机时代之后,以上领域正成为全球半导体厂商关注的重点。其他无论是高通企图收购NXP、NXP收购飞思卡尔,还是英飞凌收购IR,软银收购ARM,都是瞄准这些目标而来。而日本集成电路产业正在为了自己的目标在加倍努力。
1.卡西欧手表的品牌历史卡西欧手表凭借创新的开发理念,不断在技术上寻求创新,将更多创新理念运用于腕表之中。 研发出GPS+全球6局电波接收,太阳能驱动,强韧机芯和多马达 驱动等掌握时计发展方向的先进技术,为消费者带来具有实用价值的六大系列腕表品牌,包括G-SHOCK、BABY-G、PROTREK、EDIFICE、SHEEN、OCEANUS。
1974年11月,首款CASIO电子手表“CASIOTRON”诞生;
1978年9月,首款带卡西欧液晶屏的手表“31-CS10B”诞生;
1982年11月,模拟手表(复合式)“AQ-500”诞生;
1983年4月,防震手表“G-SHOCK(DW-5000C)”诞生;
1984年8月,可识别手写数据的手表“DB-1000”诞生;
1985年3月,超薄型数字手表“FS-10”诞生;
1989年2月,带天气预测传感器的数字手表“BM-100WJ”诞生;
1991年12月,带内置汉字辞典的数据库手表“DKW-100”诞生;
1993年4月,带数字指南针的手表“CPW-100”诞生;
1994年12月,女士用G-SHOCK“BABY-G”诞生;
1995年7月,在玻璃表面上显示文本数据的手表“Twincept”诞生;
1999年6月,世界上首款带GPS传感器的手表“PRT-1GPJ”诞生;
2000年6月,世界上首款带数码相机的手表“WQV-1”诞生;
2001年11月,采用太阳能电池的无线电波手表“WVA-300”诞生;
2002年11月,采用太阳能电池,带无线电波功能的G-Shock“The G”诞生;
2004年11月,采用太阳能电池的,运动型无线电波手表“OCEANUS”诞生;
2005年11月,OCEANUS五马达手表“OCW-600/OCW-10”诞生;
2007年6月,轻薄全金属太阳能电波手表“OCEANUS Manta”诞生;
2010年,G-SHOCK推出航空系列腕表;
2012年,G-SHOCK推出 Bluetooth v4.0低耗能蓝牙智能手表;
2014年,世界首创GPS+电波接收 G-SHOCK GPW-1000诞生;
2.卡西欧手表的历史是怎么样的,它是不是真的能用个八年都不坏啊卡西欧这一品牌最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是在1946年,创始人樫尾忠雄在东京都三鹰市正式成立“樫尾制作所”。
公司的名字来自「樫尾」的日语读音「Kashio」。该制作所最早是一所小型的分包工厂,主要制造显微镜的零部件和齿轮。
后来创始人樫尾忠雄的弟弟樫尾俊雄带着自己渊博的电气知识加入了哥哥的工作所。早期樫尾制作所致力于研究继电器式的电动计算器,以取代当时采用齿轮和手动曲柄的手动计算器。
1954年12月,完成第一款小型电动式计算器试制品。在樫尾忠雄的其另外两个弟弟加入之后,电动式计算器的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
1957年6月:销售世界上第一款小型电动式计算器(卡西欧14-A型),成立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随后,卡西欧电子技术研发上越走越深入,先后推出了个人计算器和世界上第一款喷墨打印机。
至于卡西欧手表的出现,则是在1974年的11月。在此之前,卡西欧以凭借其之前的积累,先后在东京和阿姆斯特丹上市了。
卡西欧手表是不是真的能用8年都不坏?那就要看你的使用方法已经手表的保养了哦。
3.请问卡西欧的手表经典进化史谁知道1974年11月,首款CASIO电子手表“CASIOTRON”诞生;1978年9月,首款带卡西欧液晶屏的手表“31-CS10B”诞生;1982年11月,模拟手表(复合式)“AQ-500”诞生;1983年4月,防震手表“G-SHOCK(DW-5000C)”诞生;1984年8月,可识别手写数据的手表“DB-1000”诞生;1985年3月,超薄型数字手表“FS-10”诞生;1989年2月,带天气预测传感器的数字手表“BM-100WJ”诞生;1991年12月,带内置汉字辞典的数据库手表“DKW-100”诞生;1993年4月,带数字指南针的手表“CPW-100”诞生;1994年12月,女士用G-SHOCK“BABY-G”诞生;1995年7月,在玻璃表面上显示文本数据的手表“Twincept”诞生;1999年6月,世界上首款带GPS传感器的手表“PRT-1GPJ”诞生;2000年6月,世界上首款带数码相机的手表“WQV-1”诞生;2001年11月,采用太阳能电池的无线电波手表“WVA-300”诞生;2002年11月,采用太阳能电池,带无线电波功能的G-Shock“The G”诞生;2004年11月,采用太阳能电池的,运动型无线电波手表“OCEANUS”诞生;2005年11月,OCEANUS五马达手表“OCW-600/OCW-10”诞生;2007年6月,轻薄全金属太阳能电波手表“OCEANUS Manta”诞生;2010年,G-SHOCK推出航空系列腕表;2012年,G-SHOCK推出 Bluetooth v4.0低耗能蓝牙智能手表;2014年,世界首创GPS+电波接收 G-SHOCK GPW-1000诞生;。
4.卡西欧手表的历史背景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的已故创始人樫尾忠雄于1917年出生在日本高知县久礼田村(现在的南国
市)。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之后,樫尾一家应在东京工作的叔父之邀,举家搬迁到了东京。高中毕业之后,樫尾忠雄当了一名车床学徒。由于工作出色,受到工厂老板的赏识,并鼓励他一边在工厂工作,一边在早稻田工业学校(现在的早稻田大学)学习深造。数年间,樫尾忠雄辗转了多个车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作过锅子和自行车的发电车灯,精湛的技艺赢得了美誉,受托对一些零部件进行加工。1946年,樫尾忠雄在东京都三鹰市正式成立“樫尾制作所”。公司的名字来自「樫尾」的日语读音「Kashio」,樫尾俊雄凭借自己天生的独创能力,开发出了一些新产品,其中包括“香烟指环”。当时二战刚刚结束,日本商品紧缺,抽烟的人都会将烟吸到最后一口。因此,樫尾俊雄发明了一种指环状的香烟夹,这样工作的时候也能吸烟。樫尾忠雄负责制造这种指环,而他们的父亲樫尾茂则负责出去销售。订单不断增多,香烟指环面市后不久便成为了热销产品。香烟指环的利润为后来新型计算器的开发奠定了资金基础。
樫尾制作所是一所小型的分包工厂 主要制造显微镜的零部件和齿轮。樫尾忠雄有三个弟弟,分别是樫尾俊雄、樫尾和雄和樫尾幸雄。樫尾俊雄最初是在通信部(现在的日本电报电话公共公司)的东京事务所做技术员,负责建造和装配电报电话设施。但当他看到樫尾忠雄每日为了工作疲惫不堪时,决定助兄长一臂之力。樫尾俊雄小时候就喜欢思考问题,并且非常崇拜爱迪生,他告诉家人自己的梦想是长大后能成为发明家。当时,樫尾俊雄凭着自己渊博的电气知识,已经在工作系统改进方面做出了一番成绩,但他毅然决定辞职去樫尾制作所工作,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
在香烟指环之后,樫尾兄弟开始尝试新产品 在1949年东京都银座举行的第一届商业展上,他们把目光放在了外国制造的电动式计算器上。当时的计算器还在使用机械齿轮,还没有计算器使用现在已普及的电子电路。当时日本使用最广泛的计算器是手动计算器,这种计算器采用的是齿轮和手动曲柄。虽然国外已经出现了使用小型马达驱动齿轮的电动式计算器,但日本还无法制造这种计算器,因为其部件加工对专业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并且需要特殊材质的材料。尽管这种电动式计算器的运算速度比手动计算器高,但比现在的计算器要慢得多,并且由于齿轮高速运转,还会发出尖锐的噪声。凭借对电气的认识,樫尾俊雄认为只需要用全电路代替机械部件便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他决定把自己设想的计算器制造出来。他采用了螺线管,并开始开发无齿轮的电动式计算器。
樫尾忠雄和樫尾俊雄白天忙于分包的工作 夜晚则埋头开发计算器。他们向人们展示自己的试验品,然后根据反馈进行改进,从而解决了发明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尝试了十多种试验品之后,他们在1954年制造出了日本第一款电动式计算器。第二年,樫尾兄弟很自豪地把自己的产品带到了文祥堂公司。文祥堂公司是一家经营办公用品(包括计算器)的公司。不幸的是,文祥堂的负责人却说他们的计算器已经过时,因为它不会做连乘(在一个乘积后面再乘以一个数)。
5.卡西欧手表是什么国家的,它的历史和世界排名多少卡西欧手表是日本三大品牌之一 手表排名1.特级表:百达翡丽、爱彼、江诗丹顿、A.LANGE&SOEHNE、宝玑、ROGER DUBIUS豪爵、PARMIGIANI帕玛强尼、宝珀雅典、FRANK MULLER 法兰穆勒、GLASHUETTE ORIGINAL格拉苏蒂、芝柏。
2.一类一等、劳力士、IWC万国、积家、卡地亚、萧邦、伯爵。
3.一类二等:真利时、KELEK、昆仑、DANIEL ROTH、GERALD GENTA尊达、UNION、CHRONOSWISS瑞宝、PANERAI沛那海、欧米茄、DUBEY&SCHALDENBRAND杜彼萧登、EBEL玉宝。
4.二类一等:百年灵、帝舵、TAG HEUER(豪雅)、PAUL PICOT、MARTIN BRAUN、名仕、艾美、PORSCHE DESIGN保时捷(绮年华代工,设计取胜)、IKEPOD、ALAIN SILBERSTEIN萧伯斯坦、BVLGARI宝格丽、HUBLOT、VENTURA。
5.二类二等:雷达、摩凡陀、ETERNA绮年华、XEMEX、REVUE THOMMEN梭曼、PERRLET、SCHWARZ ETIENNE、浪琴、FORTIS、MINERA、JACQUES ETOILE、DANIEL JEAN- RICHARD、TUTIMA帝玛、SINN、MUEHLE、NOMOS、RAINER BRAND、ANHART、STOWA(JOERG SCHAUER)、SOTHIS、TEMPTION。
6.三类:ORIS豪利时、天梭、HAMILTON汉米尔顿、MIDO米陀、ZENO、MARCELLO C、DAVOSA。
7.四类:梅花、英纳格、罗马、西马、依波路、百浪多、艾其华、DOXA、SANDOZ、尼维达、奥尔马、BULOVA宝路华、SWATCH斯沃奇、CERTINA雪铁纳。
8.五类:精工、西铁城;东方(双狮)、卡西欧。
6.求卡西欧手表的企业文化卡西欧手表发展史 谈及G-SHOCK的梦想,不免让我们想起G-SHOCK系列手表的历史起源和发展。
G-SHOCK系列自1983年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走在年轻时尚的前沿。G-SHOCK系列强大的时尚性和包容性让它在追求最新最酷文化的同时还影响着的手表界文化的革新。
G-SHOCK以海纳百川的潮流风范汲取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下面是围绕着”第一只”的G-SHOCK的概念的来展开,以下的每一款G-SHOCK手表在G-SHOCK的发展史里面都起着里程碑式作用的型号,他们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手表制造技术,或者加入超越平凡的独特设计概念,令G-SHOCK的坚韧和技术领先的产品特点深入人心,并随着时间的发展,令不同时代的人热烈追捧。
1983年:G-SHOCK开始问世G-SHOCK赖以不断发展的根本概念乃是抗震。最初发售的原版G-SHOCK乃是DW-5000C,这是一种达到卡西欧公司三个”10”标准的划时代的数字石英表,单以它的抗震能力而言,就远远超过一般人支手表的概念。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有多少人准备用曲棍球来打击自己的手表呢?那不是发疯啦?)可是卡西欧的工程师们并没有因此罢手,而是不断地提出挑战。实际上原先的减震系统,经起以后的保护装置来已经不值一提了。
1993年:达到了潜水者新的深度1993年FROGMAN DW-6300系列问世。它对于潜水时间和出水时间分别市场计算,而且首先将G-SHOCK的防水功能提高到ISO所认可的海面下200米深度抗水的标准。
为了满足水下工作环境的要求,适合潜水者使用的DW-6300系列使用了螺旋后盖,而且外露的部件完全涂上树脂大大提高了它的密封性和防水能力。这个系列后来演进为有电子萤光照明和使用钛金属DW-8200系列。
深水之王当然,你总是要上来的。当你迅速地瞥一眼你的潜水型手表,你便知道还有几分钟可以在深水中快乐逍遥,暂时还不用回到那个沉闷的水上世界。
你戴的是什么表?是G-SHOCK FROGMAN,表身是钛制的,比不锈钢更轻,更能防锈,对于在海水环境中工作的人极为理想。FROGMAN能满足国际标准协会所规定的极其严格的海面200米以下的防水要求,它具有许多优良品质和特殊功能,确实是潜水者的最佳选择。
钛制表壳和FROGMAN吉祥物整个表壳由防锈的轻金属制成,后盖上镌有FROGMAN的吉祥物-----一只背负着潜水氧气的大牛蛙。、潜水时间测量和电子萤光照明有经验的潜水者都知道水压的危险。
在潜水之前,潜水员都要小心计算地在某一深度可待多长时间才能保证人身安全,出水以后要隔多长时间才能再次潜水。千万不能搞错。
一旦计算出来,就要牢牢记住----不要叫你自己记住,而是让你的FROGMAN代你记住,把你的潜水时间,以及出水的间隔时间等数据输入手表,然后按“start“(开始)按钮潜入深水。FROGMAN会把当前是什么时间,你开始潜水的时间以及你已经潜水多长时间一下子都告诉你。
你每揿一下按钮,电子萤光就会照明两秒钟表,即便你伸手不见五指的海下深处,你也能看清这些潜水数据。一旦升到水面,你重按“start”开关,于是FROGMAN又自动开始计算你在水面上的时间。
树脂表壳,按钮都有护膜表向是钛制的,完全包裹在树脂护膜里。在手表左边在重要的“功能”和“调整”按钮上都有一层树脂护膜保证你不至于揿错按钮,或把时间调错。
右边是比较“方便”的按钮,没有护膜,甚至在深水中,你按萤光照明开关或潜水数据显示开关都极其方便。 舒适、稳妥的树脂表带表带用韧性树脂制成,无论是戴在手臂上或是潮湿的防护手套上,都很稳妥可靠,不致脱落。
由于使用搭扣,戴得更牢固,佩戴或卸下也很方便。最后还要补充一名,表带的背面有些小槽,可以让水或汗更快地流掉,使表带干燥起来更快。
全自动电子照明,给夜间视物一束光亮数字式手表在报时方面引起了一场革命。早期的数字表有不少缺点黑夜无法报时便是其中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先的G-SHOCK表都有微光从表壳的旁侧照亮液晶屏。虽然微光聊胜于无,但必须选择正确的视角,才能看清液晶屏上的数字。
1990年推出的DW-6000系列是第一块有微光照明的G-SHOCK表。卡西欧努力研究数字式手表的照明方法,终于找到了一种用交流电的电子照明的方案。
这种电子萤光是从底部照亮液晶屏的,所以大大地提高了可见度。1994年推出的著名的DW-6600系列是首先采用彩色(蓝色)电子萤光照明的。
卡西欧还 *** 发行了几种根据DW-6900系列原理发展的型号。这些型号上都有滑稽可笑的动画。
从此G-SHOCK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销路直线上升。 1995:完全做到防锈人人都知道,可以买到高度防水、防尘土、防泥的G-SHOCK表,但在防锈上还没有完全保证。
自从推出FISHERMAN DW-8600系列以后,防锈问题便彻底解决了。这种表是供和海洋打交道的人使用的。
所以和海洋有关的重要功能都完全具备,如潮汐图、日出/日落时间等等,防锈也是这种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FISHERMAN之所以能高度防锈,是因为它使用了钛。
这种较轻的金属不会生锈,也不会引起过敏反应。以前FROGMAN/DW-8200系列也使用过钛。
不过DW-8600却。
7.宝路华手表的历史是怎么样的宝路华手表的创立者是一名移民到美国的年轻人,约瑟夫.宝路华,因此手表的品牌名也命名为宝路华。
在1911年时,宝路华手表销售的台式钟和怀表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多消费者慕名来购买,因此销量十分可观,于是第二年起有了瑞士的制表工厂,专门生产宝路华手表。 当时人们都觉得虽然台式钟和怀表十分精准,但便携性仍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宝路华与1919年开始生产可以佩戴在手腕上的表,简称腕表。
宝路华因此开始创作与研发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之后同年推出了腕表的男士系列,深受男士消费者的青睐。之后的女士系列与1924年推出,为了设计出女士表精美的外观,宝路华开始为手表的装饰加上了钻石。
宝路华从此以后开始制作出收音机闹钟、电子计时钟表、卫星时钟等等,荣获许多赞赏与荣誉。
8.卡西欧的历史1995年3月在中国广东省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卡西欧电子(珠海)有限公司和卡西欧电子(中山)有限公司,前者生产和销售电子琴,后者生产和销售科学计算器和电子记事本。推出带液晶显示屏的QV-10数码相机
1998年4月推出兆像素数码相机QV-5000SX
2001年4月成立卡西欧新加坡有限公司,收到数码相机照片打印自助服务机(Let'sPhoto)的订单 ,8月卡西欧微电子有限公司在嘉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2年6月推出世界首款卡片大小的超薄型液晶数码相机EXILIM
2003年3月推出轻薄型数码相机EXILIMZOOMEX-Z3
2004年3月推出长寿命电池的数码相机EXILIMZOOMEX-Z30/Z40
2004年4月与日立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卡西欧日立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进行手机开发。推出EXILIMPROEX-P600,这是EXILIM系列的最高型号,带6百万像素CCD
9.电子手表的历史演变电子手表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它经历了四代演变。
第一代叫摆动式(用电磁摆轮代替发条驱动)电子手表。这种表在1959年由瑞士开始研制,是利用生产摆轮游丝的成熟经验和精湛技术制成的。
第二代叫音叉电子手表。1960 年,美国研制成音叉电子手表。
它是电子技术和精密机械加工结合的初步尝试。这种表的零件加工要求和装配调整工艺比机械表难度要大,所以还没有来得及推广就被迅速发展的第三,第四代电子手表代替。
第三代叫指针式水晶电子表。水晶就是石英的俗称。
1930年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石英钟。60年代,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使水晶应用于手表工业成为可能。
1969 年,日本研制成石英电子手表。第四代叫液晶显示式电子手表,也叫全电子表或固态表。
20 世纪70 年代,瑞士、日本等国研制成液晶显示(表盘上直接显示数字)石英电子手表,它是全电子化的手表,无任何走动元件,内部结构运用集成电路,走时更为精确。这种表1973年投入市场。
后来又出现了具有多功能的数字式电子手表。第五代叫电波表,电波表机身由原子时钟和无线电接收系统组成,由国家授时中心发出准确时间,通过无线电接收系统接可以自动校对时间的手表。
卡西欧公司自1995年发售第一只电波表(FKT-100)以来,至2007年5月全球累计销售电波表已突破一千万只大关。 电波表内置高感度小型天线,接收标准电波进行自动对时,因而可以实现时间上的精准。
在国际上,德国、英国、美国、日本都已经有标准电波的发送。2007年7月,在中国河南商丘建成的新电波塔已经开始发送电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