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制冷原理

半导体制冷原理,第1张

半导体制冷原理

半导体制冷又称电子制冷,或者温差电制冷,是从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介于制冷技术和半导体技术边缘的学科,它利用特种半导体材料构成的P-N结,形成热电偶对,产生珀尔帖效应,即通过直流电制冷的一种新型制冷方法,与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并称为世界三大制冷方式。

半导体制冷器特点

半导体制冷器具有无噪声、无振动、不需制冷剂、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且工作可靠, *** 作简便,易于进行冷量调节。但它的制冷系数较小,电耗量相对较大,故它主要用于耗冷量小和占地空间小的场合,如电子设备和无线电通信设备中某些元件的冷却。

有的也用于家用冰箱,但不经济。半导体制冷片是一个热传递的工具。当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的热电偶对中有电流通过时,两端之间就会产生热量转移,热量就会从一端转移到另一端,从而产生温差形成冷热端。

半导体小冰箱好用吗

半导体小冰箱好用吗, 家里使用半导体制冷小冰箱好的是,结构简单,价格低,便于携带,可以冷热切换。 缺点制冷效果有限。制冷空间有限,那么你真的知道半导体小冰箱好用吗。

半导体小冰箱好用吗1

一、 半导体冰箱,也称之为电子冰箱。

是一种在制冷原理上与普通冰箱完全不同的产品,它以一块40毫米见方、4毫米厚的半导体芯片通过高效环形双层热管散热及传导技术和自动变压变流控制技术实现制冷,被喻为世界最小的“压缩机”。由于半导体制冷器属电子物理制冷,根本不用制冷工质和机械运动部件,从而彻底解决了介质污染和机械振动等机械制冷冰箱所无法解决的应用问题,并在小容量低温冷藏箱方面具有更加显著的节能特性极具开发推广价值。

二、半导体冰箱优缺点——优点

1、无机械传动部件,无磨损,无噪音,寿命长。

2、无需制冷剂制冷(压缩式和吸收式都需要),绝对环保。

3、效率高,耗电量低(在100W以下,耗电量只有压缩式和吸收式的一半)。

4、因为使用制冷片制冷,所以半导体冰箱可以做到任意大小,甚至有用usb接口供电的usb冰箱出现。

三、半导体冰箱优缺点——缺点

1、半导体冰箱在做较大的冰箱时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推广。

2、冰箱容积不能超过100升(高于100升,其制冷效果下降,耗电量增加)。

3、因为制冷片一面散热,而且产热多,所以必须使用散热设备,这也增加了半导体冰箱的成本,如果使用风扇,还会增加耗电量,产生轻微噪音。

4、制冷温度与环境温度有关(一般低于环境温度20度),不能制冰 (此问题也可以通过多级制冷片串联来解决,但是串联后必须加强散热,否则容易烧毁制冷片)。

半导体小冰箱好用吗2

一、半导体冰箱原理介绍

半导体冰箱制冷器属电子物理制冷,根本不用制冷工质和机械运动部件,从而彻底解决了介质污染和机械振动等机械制冷冰箱所无法解决的应用问题,并在小容量低温冷藏箱方面具有更加显著的`节能特性极具开发推广价值。

二、半导体冰箱简单结构

将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以及铜板,铜导线连成一个回路,铜板和导线只起导电作用,回路由12V直流电供电,接通电流后,一个接点变冷(冰箱内部),另一个接头散热(冰箱后面散热器)。

三、半导体冰箱好用吗

"半导体电子制冷"的效果就主要取决于电荷载体运动的两种材料的能级差,即热电势差。纯金属的导电导热性能好,但制冷效率极低(不到1%)。半导体材料具有极高的热电势,可以成功的用来做小型的热电制冷器。由于半导体制冷器属电子物理制冷,根本不用制冷工质和机械运动部件,从而彻底解决了介质污染和机械振动等机械制冷冰箱所无法解决的应用问题,并在小容量低温冷藏箱方面具有更加显著的节能特性极具开发推广价值。半导体电子制冷又称热电制冷,或者温差电制冷,它是利用"帕尔帖效应"的一种制冷方法,与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并称为世界三大制冷方式。

半导体小冰箱好用吗3

现在国内销售的复小冰箱主要是包括两种类型:半导体电子制冷小冰箱和压缩机小冰箱。半导体制冷小冰箱是指由半导体制冷芯片为制冷系统的小冰箱,而压 缩机小冰箱是指由压缩机为制冷系统的小冰箱。两种小冰箱的制冷方式不同,各自制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富信的小冰箱都是半导体电子制冷小冰箱,这种小冰箱无噪音,无振动,为您提供宁静空间;

无任何制冷剂,不含氟无污染,环保健康,使用广泛,酒店、 家庭、学校百、办公室都适用

。此外,电子小冰箱重量小,轻便易携,方便运输;性能稳定,节能高效,寿度命长,温控范围大概是5-15°,价格通常便宜过压缩机 。电子小冰箱只您食问物保鲜的最优选择。

而压缩机小冰箱比较笨重,不容易移动或运输。在运行过程中会有些振动和噪音,甚至会影响的食物的储存,尤其是红酒,红酒在储存时,如果经常受到不 当的震荡,会答影响微生物的再发酵过程。与电子小冰箱相比,压缩机最大的优势在于具有冷冻结冰功能。

超频日记-CPU

第一次接触超频是在奔腾出现的年代,记忆还是那么的清晰,家里的奔100让我超到了120,或许这样的成绩在现在很多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可对当初的我,这是我超频生涯中的第一次成功。当时的超频没有任何的散热措施,打开机箱,CPU上连电扇都没有,有的只是一块硕大的散热片,估计是现在常见的那种散热片的3-4倍。

120的速度陪伴着我结束了高中生涯,进大学了,离开了家,我卖掉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开始幻想着自己的新电脑。98年底,第一次听说有人把赛扬300超到450,心动了,于是我决定了自己的选择赛扬,也是98年底,DIY概念被引进了中国,超频开始为人所关注。我买的333编号是SL2WM,是所谓的极品,轻松上了100外频以后我在半年后把外频加到113,没过几天,开机时黑屏,以后再没点亮过。

再换过CPU是在今年的暑假,DURON让我无比的心动,可惜我最终还是没等到AMD点仓的那天,接近9月我700大洋买了DURON600。和上次无比相似,在8倍频安全度过夏天后我把倍频改成了10,想迎接一个美丽的秋天,结果迎来的是DURON烧毁的噩耗。

两颗CPU就这样走了,我总算在失败中得到了经验,随便说说,供大家分享。

一:你需要多快的速度,很多人的超频只是为了适应一种现在普遍存在的DIY潮流,而DIY的实际是超频么?很多人用超频后的电脑干什么了?看VCD,打字,玩模拟器,就这样,你需要超频么?他们认为超频就是还原CPU的真正性能。其实不然,超频并非是还原CPU的真正性能,而是让自己的CPU运行于一个边缘状态,使CPU的出错的概率大大提高了。你让CPU运行在边缘状态就为了看VCD,打字,玩模拟器?值得么?

二:温度,你关心过自己CPU的温度吗???不是开机的时候简单地按DEL进去看看而已,那样的温度随便的风扇都能控制在35度以下。频繁的磁盘读取,三维图形渲染或者高强度三维游戏让CPU满负荷运作时它的温度是多少你关注过么?在高温下你的CPU就发生了电子迁移现象,它或许不会烧毁CPU,但不断地缩短着使用的年限。

三:金钱问题。都知道,中国的国情是这样的,一块好的CPU耗费的可能是一个月的工资,可能还不止,那你还想什么,还在极限下使用你的CPU么?以前的赛扬烧了拿去换老板还看不出来,而现在的K7,呵呵,算了,连贴CPU下的商标都焦了还有人给换么?

我不反对超频,毕竟超频很符合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但适度两字是如此的重要,别让你的CPU在死亡的边缘下运作。

超频与系统的稳定-CPU

众所周知,现在市面上的大多数CPU均可超频,其中又以Intel的Celeron系列超频性能最好,但事实上很多朋友经过超频后的系统,却变得不稳定。有些朋友的系统可以运行Win95却很容易死机,或是可以运行Win95却不能稳定运行极品飞车Ⅲ,一些DIYer将其归咎于CPU或内存条的品质。我认为,除去这两个主要因素外,其他的一些方面也同样非常重要。

一、稳定的主板

大家知道CPU、内存条、所有的板卡都是插在主板上的,因此主板的稳定性就成为影响整个系统稳定性的关键。一块好的主板在选材和做工上必然十分考究,比较明显的就是主板上所使用的板卡插槽。为了保证产品品质,一些厂家往往选择FOXCONN等业界公认的名牌。因为工作原因,我曾对市面上几乎所有的插槽做过测试,其中最便宜的浙江造也经得住三十次的插拔,插拔上百次以后,最昂贵的镀金进口货也开始接触不良,虽然它的用料及工艺远胜于前者,因此使用电脑的时候要注意减少板卡的插拔次数以保持板卡的接触良好。优质主板上的滤波电容几乎都是钽电容。钽电容漏电流小,高频特性好,而普通电解电容漏电流大且具有很大的电感。虽然是用于低频的滤波,但计算机的开关电源是采用变频的工作方式,本身纹波就比较大,如果在输入和输出端滤波处理不好,会把电网中的干扰变成成分更加复杂的谐波,并耦合到输出的直流电压上,因此钽电容可以滤除普通电解电容难以滤除的高次谐波。高频电路使用的印制板表面的助焊剂会使电路的高频特性变坏。在焊接调试完成后,要用专门的溶剂清洗印制板表面。从外观来看,优质主板的板面光滑,焊点饱满。一些主板具有自动关闭未用的`PCI、ISA和DIMM槽的设计,对于减少干扰有一定的帮助。具有此功能主板的BIOS设置中的CHIPSETFEATURESSETUP项里有SpreadSpectrumModulation项开关。

二、适当的散热器材

大家都知道,热量是从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流动,热量的流动大致有三种不同的形态:1.传导2.对流3.辐射。

一根均匀质量的金属棒,两端的温差越大,或棒的长度越短,其传导热量就越大,这就是热传导的基本定理。上述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Q=λ·A·(T1-T2)/l或Q=λ·A·ΔT/L

其中,Q为单位时间传导的热量,A为棒的截面积,L为棒长,T1为棒高温端温度,T2为棒低温端温度,λ为比例常数或导热系数。

常见的几种散热器件:

1.散热器

散热器的热传导性能与其材料有相当大的关系,金属材料一般都是热传导性能好的材料,但也有区别,纯铜导热性能较理想,铝的热导系数是铜的1/2,钢约是铜的1/7。

从上述公式来考虑增加散热的方法:即散热器材料的热导系数要大,如用铜、铝等材料;散热器的面积要大,散热面积增加则可使散热量按其比例增加,CPU或显示芯片到散热器的距离要短,也就是说散热器要尽量贴紧CPU或显示芯片。为了使两者充分接触,应使用导热硅胶或散热膏均匀涂抹在CPU或显示芯片表面,

然后再安装散热片。

散热器有各种形状,在制造工艺上,有的用板材加工而成,有的用铸造件制成。

L为散热器底板厚度,Af为散热片的表面积,A0为散热片的根基面积,Ab为散热器的谷底面积,Ta为空间温度,Ti为散热器与发热元器件接触面的温度。这时从发热元件的接触面经过散热器每单位时间所散发热量可用下式表示:

其中αi为散热器内侧的换热系数,αm为散热器和空气之间平均换热系数,η为散热器效率。从式中可以看到,换热系数αm要大,η·Af项要大,这些都可以使散热量增大,散热片的效率η大可以使用导热系数大的材料。而要使Af增大,则要设法使散热器的散热片高度增加;或者使散热片的厚度变薄,片数增加,但是片数一味增加又会使对流情况变差,而又导致αm变小具有一定矛盾性,故散热片的数量及其尺寸有一定限制。

2.风扇

风扇是最常用的风冷设备,是电子设备散热不可缺少的。电子设备冷却用的风扇种类大致可分为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轴流风扇工作原理是利用风扇叶片的扬力使空气在轴向方向流动,其风扇叶片一般与电动机直接相连,体积小,重量轻,是最常见的一种。离心式风扇则利用离心力,空气在叶片的半径方向流动,可以得到很高的风压,可装置在通风阻抗大的场合发挥效果。

3.半导体制冷器

电子冷却元件在通电后吸热的现象称为珀尔帖效应,这是德国科学家珀尔帖发现的一种现象。在异种金属的接触面上通以电流,其接触面会产生热或吸收热,这种产生热和吸收热还会因电流方向的逆转而翻转,而且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或吸收热与电流值成正比。半导体制冷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2:

金属片A和B之间分别焊有P型和N型两块半导体材料。材料主要是用碲化铋、碲化锑、硒化铋等。当电路通电,金属片A吸热,金属片B放热,在金属片B处放散热器等,就可以将热量散发出去。

4.冷凝散热管

冷凝散热管是一个圆筒形的中空容器,在其管壁内填充烧结金属、金属毡等材料,主要是利用其毛细管力较大的特性,使工作液由上面冷凝部回流到下部的蒸发部。当蒸发部受热后使工作液蒸发,这种蒸汽快速地向凝缩部转移,并迅速带走热量,而在凝缩部受冷却而使蒸汽状工作液凝聚成液体并积累。由于蒸发部的工作液缺乏毛细管力的作用下使工作液回流,这样工业液的蒸发(吸热过程)→蒸汽的移动(输送热量)→凝缩(放热过程)→工作液回流,自动完成了容器的导热过程。这种冷凝散热器有很多优点,不仅导热性十分优异、热响应快、受热部分和散热部分可以隔离、构造简单、重量轻、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可在无重力情况下使用、还具有热二极管及热开关的特性。特别是,一般的固体传导热量与传导通路长度呈反比例减少,而冷凝散热管具有其他固体传热所不具有的特性。在电子设备中使用时,其一端可以连接多个发热部件,另一端可连接散热器、机壳其他冷却器件,散热效果十分理想。

三、合适的机箱

机箱的价格占整机价格比例并不大,但在整机稳定性方面却不可忽视。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1.机箱所带电源的带负载能力,抗干扰能力;

2.机箱内部的散热设计,空气流动的设计。

尽量选择大一些的机箱,不但扩展性更好,良好的通风也会使您的PC更加有效的散热。超薄型和微塔型机箱虽然看上去小巧玲珑,但过于拥挤的机内空间使散热问题难于解决。

安装

1.重视静电的危害:

在组装和维修计算机时须注意人体所带静电。人体各部位所带的静电电荷也不是均等的,一般认为以手腕侧的电位最高。所以当人手接触电子设备和装置时会在瞬间产生静电放电,一般为脉冲式,它对电子电路的干扰一般取决于脉冲幅度、宽度及脉冲的能量。有关文献报道,人体静电放电时其等效电容大致为150pF,等效电阻为150Ω,通过人体电阻放电时,放电脉冲宽度为22.5ns,瞬间的功率十分巨大。有时带电电压和能量虽不很大,但由于在极短的时间内起作用,其瞬间的能量密度也会对电路和器件产生干扰和危害。众所周知,CMOS电路最怕静电,最易因静电而损坏。CMOS氧化膜的绝缘长度一般约为106V/cm,对于1μm厚度的氧化膜,可耐1千伏电压,CMOS器件的栅板氧化膜厚度决定了它的耐压界限约为100~150V,由此可见对于带成千上万伏静电的人体,接触电路时会对器件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目前的器件都设计内部保护电路,例如在N型基片上扩展细长的P层,使输入端与UDD电源间具有二极管特性,同时将P层的扩散电阻串联在输入端和栅极之间;可扩散N层对地形成另一种二极管。这样,输入端就在UDD和地之间受到保护。但是,这种二极管对于正负极性的高压保护是有限度的,如输入端有较大能量的静电放电,则无法保护,所以对于 *** 作人员应在手腕上带防静电带,这种手带应具有良好的接地性能。在业余条件下,可用手接触自来水管,放掉身上的静电。

2.连接线的常识:

扁平电缆即通常所说的硬盘线,常用于各部件或线路板之间的信号传送,如IDE口和硬盘、IDE口和光驱、软驱口和软驱。当扁平电缆每个相邻的线均被利用时,由于相邻线间的分布电容较大,容易发生相互耦合。一般的扁平电缆导线间的分布电容为0.3pF/10cm~3pF/10cm(测试频率为1MHz),而微机系统的方波脉冲信号从数千到数十兆赫,在UltraDMA33接口系统中其突发频率高达33MHz。方波可分解成同频基波及其高次谐波,其中含有的频率成份应考虑到100倍的高次谐波。对于这样高的频率,这些分布电容的阻抗已十分低,所以很容易发生串音干扰。因此,扁平电缆长度一般不应超过20cm。若要长距离使用,应进行信号传输线和地线间的隔离。两信号线之间有一根地线隔离,就起到较好的屏蔽作用。有数据表明,在加入地线隔离后,信号线之间的分布电容从0.189pF降至0.023pF,我想,这也许就是UltraDMA66增加40根地线的原因吧。但是对于垂直于电缆方向进入的噪声,其抑制能力仍然比较差,所以电缆不可太长。

3.主板的安装:

主板上的印制线,密度很高,线与线放得很近。由于印制线条之间存在分布电容,就造成了串音干扰。对于生产厂家来说,要抑制这种干扰,首先应在设计布线时就尽量避免线与线长距离的平行走线,尽可能拉开线与线之间的距离,在一些对干扰十分敏感的信号线之间可以设置一根接地的信号线,以防止线之间的相互串音。另外,印制线路板的一面全部做成大平面接地方式,则另一面的印制线之间的串音也可以减小,这是由于平行导线间的分布电容在接近接地平面时会变小。另外,电路开关速度越高,意味着所含频率成份越高,在相同分布电容的情况下,越容易引起串音。要降低印制线之间的串音噪声,要注重降低印制线本身的对地阻抗。对于DIYer,我们可以采用另一种变通的大平面接地的办法,即在安装计算机主板时,用金属螺栓把主板固定在机箱上,而不是像一些装机商通常的做法——用塑料卡子。主板厂商一般安装孔的设计为信号地,把主板信号地和镀锌铁板为材料的机箱相连,可以把机箱作为大平面接地,以降低印制线本身的对地阻抗,从而降低印制线之间的串音噪声。

4.系统的接地:

设计并安装好微机的接地系统是微机抗干扰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但影响微机及外部设备的抗干扰性能,还会影响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接地系统一般可分为避雷保护地,交流地、安全地、直流地等。

(1)防雷保护地:建筑等为防止雷击往往架设避雷针,并用导体引入在大地中埋设的地线。这种接地装置由于在雷击瞬间有几百kA电流通过,接地区附近都会产生相当高的电位。为防止雷击对其它接地系统产生干扰或损坏设备,一般要求这样的接地电阻小于10Ω,而且要与其它接地距离超过25m。

(2)交流地:交流地是市电交流电源的接地系统。以常用的单相市供电系统为例,在供电变压器处,其零线是接大地的。在这种供电系统中,流过零线的电流主要是通过负载设备的回路电流,还有正常状态下的不平衡电流、异常状态下的接地电流。由于流过零线电流变动较大,加上接地电流等在地线上形成的电压降也在变动,从而使各设备间电位变动,形成干扰。所以希望这种接地电阻越小越好、不能大于4Ω。

(3)安全地:安全地是指各种设备的外壳接地系统。由于机壳接大地,给机壳上感应的高频干扰电压提供了低阻抗的泄漏通道,即为设备起了屏蔽作用,又可防止因机壳上蓄积电荷而使机壳电压升高或因漏电而对接触外壳的人员造成威胁,这种接地电阻也要求小,不能大于4Ω。

(4)直流地:直流地就是数字式电路构成的电子设备的逻辑地。它是将直流电源的输出端0端,与地网接在一起,使其获得系统稳定的零电位,其接大地的电阻应小于1Ω。由于微机中常使用的TTL,CMOS电路的逻辑“1”和逻辑“0”仅差几伏,直流地线上的压降波动或噪声十分容易导致电路误动作,所以直流地的设计安装很重要。

5.整机的散热:

PC机箱的散热方式分为自然空冷和强制空冷两种:

自然空冷:我们知道,在空气中,当物体发热时周围的空气受热会因自然对流而自下向上流动,在几块板卡并排排列时,肯定垂直放置要比水平放置的散热效果好。对于并排排列且垂直放置的板卡,板间间距究竟是宽些好还是窄些好的问题,一般想象应该是越宽越好,然而实验结果显示,间距并不是越宽温度就越下降,间距20mm以上温度下降趋缓,30mm以上几乎就没有变化了。

强制空冷:强制空冷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加装风扇,用风扇的吹力造成强烈的气流来使机器内部的发热部件迅速散热。

ATX机箱留出了一个外接风扇的位置,AT机箱也可以根据需要,加装风扇。强制空冷的散热效果比自然空冷要好得多。任何PC机箱都不会是密不透风,下面就谈谈强制空冷需要注意的漏风问题。漏风主要影响风量。通常风扇的安装类型有吸出型、加压型和兼用型。

√吸出型把风扇装在出口处,呈吸出状态,这时机箱内部的压力比外部压力要低,呈负压,从隙孔吸入外界空气,这时的风量情况是越往出口处越是增加。

√加压型把风扇装在入口处,这时机箱内部呈正压,因空气向两旁泄漏,风量逐步减少,在出口处为最低。

√兼用型是吸出型和加压型共用的情况,部件内部的气压分正压部分和负压部分,空气有流出和流入。

总的来说,漏风会影响散热,但少许漏风有时却会增加散热效果。在强制空冷的情况下,机箱内的通风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关键在于要有充分的空气进出口及合理的空气通路。如果一部分空气不经过发热部分就直接吸出机箱外,即气流经旁路流出,散热效果显然较差。对于设备全体冷却,建议使用排气式风扇。使用排气式风扇后,气流能均匀地分布于各通道上,将各发热部件的热量充分带走,如采用送气风扇对着机箱内吹,则由于各板卡的阻挡作用而使气流淤滞而不畅通,散热效果变差。另外在安装风扇时应注意的是,市面上有一种带测速的风扇,风扇的电源直接由主板提供。这种方式虽然安装方便,在BIOS和监控软件中也可以显示风扇转速,但如果主板供电不足,或风扇功率太大,会引起主板对其它部件供电不足,从而造成系统不稳定,严重时会频繁出现内存错误,反而违背了我们的初衷,所以建议使用直接接在主电源上的风扇,不但不会对系统稳定性造成影响,售价也要低三分之一左右。

几点体会:

1.在没有必要把握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对板卡进行芯片级的改造,例如增加滤波电容、串接限流电阻或扼流圈等。因为您的修改也许会使您本已不稳定的系统更加脆弱。在PC系统如此高频的环境下,有时一个不良的焊点也会引入难以抑制的干扰。尤其是在没有专业工具的业余条件下,您更应该三思而后行。

2.尽量不要提高或少提高CPU的核心电压和I/O电压。因为如果您的CPU确实需要提高电压才能保持稳定的话,那么它就不属于适宜超频的CPU。即使它在提高电压后能保持稳定运行,寿命也会大打折扣。除非您特别希望升级CPU,否则请不要这样做。我的一块IBM6x86MX200超频至83MHz×2.5,因为系统有些不稳定所以略为提高了核心电压,同时也加装了强力的风扇。此后很长时间里系统一直很稳定,即使在环境温度39℃时也未出现过故障,然而11个月以后,CPU发生了永久性的损坏。幸好还在保换期内,否则只好升级了。

3.关于BIOS升级的问题,如果您不是因为您的BIOS对某些设备不支持,或确实需要增加某些功能的话,建议您不要轻易升级您的BIOS。当然,如果您像我一样,拥有编程器和一大堆FlashRom的话,自然另当别论。

4.大家都知道玩超频的时候要给CPU一块巨大的散热片外加一只强力的风扇。其实,显示芯片的散热也是非常重要的,显示芯片过热会引起花屏或死机。一些DIYer喜欢给显卡超频,以提高显示性能。目前市面上所售的显卡使用的多半是以0.35μm工艺制成的显示芯片,包括RivaTNT,VoodooBanshee等比较流行的芯片,在较高的频率下,显示芯片的发热同样更应引起重视。大部分名牌显卡在出厂时就已经加上了散热片和风扇,而一些杂牌显卡就只有散热片或什么散热措施都没有,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加上。现在市场上有现成的带胶的散热片,选择大小合适的贴上就可以了。

超频与软件有关系?-CPU

说出来各位好象也不相信,系统也能超助超频?从我的体会看来这可是可以的事情。我的机是98年配的,用的CPU是赛扬333,主板是磐英BX2,硬盘是6.4G的昆腾火球七代,显卡是小影霸RIVA128的,32的HY内存,当时的配置还算不很差,机买回来后就开始自己的超频历程。

咱们不是超频发烧友,所能做的就是按一些报刊所介绍的超频方法按步实施,首先是装好系统,当时装的系统是windows98,然后进入到COMS里把CPU的系统时钟从系统默认的66MHz调到75MHz,,保存设置退出重新启动,此时从屏幕上可看到CPU的频率显示为375MHz(75×5)。蓝天白云后进入到windows98里,接着运行各种程序,玩古墓丽影3、极品飞车3等游戏都一切正常。大功初步告成。退出sindows98重新启动,再进入COMS里把CPU的系统时钟调到83MHz,保存后再重新启动机器,此时CPU的频率已是显示成415(83×5)。接着又成功进入到windows98里,可是此时运行了一段时间的程序后鼠标就不能动了,机死掉了,重复了几次都是如此,当时以为是内存的容量小了,超不上去,就到朋友那拿来了条64兆的内存装上再试,结果还是不行,而当把CPU的频率调回到75MHz则一切正常,运行得非常稳定,最后的结论是这块CPU只能小超。不能达得自己当初配机时的初衷,心里一直不甘心就这样算了。

随着windows2000的发布,我也和许多的追新一族一样,给自己的机器装了一个双系统,玩游戏用windows98,上网用windows2000,这样一直用了很长的时间。有一天突发奇想,windows2000是以运行稳定而出名的,其内核与windows98不一样,这样的话能不能把自己的CPU超高一些呢,想到了就去试一试,就到COMS里把CPU的频率调到83MHz,重新启动后进入windows2000,然后运行一些较大的软件进行测试,不错系统比较稳定,没有什么差错,接着运行一些游戏也没有出现死机的现象,一口气连续玩了三、四个小时,死机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为了验证这是否装了windows2000缘故,我又重新启动进入到windows98里面,可是windows98刚运行游戏不久就死机了,我反复试了几次都是这样的情况。最后确认我的CPU的确在windows2000里能够稳定地运行在83MHz的频率上。

如果有那位朋友想超频又超不上去,但又不想用什么调电压、给CPU降温等等这些超频发烧友们常用的方法的话,而碰巧你是用windows95、windows98的话,那你就不妨试试装个windows2000然后再超频,说不定也许会有一个意外的收获。

评注:影响超频成功的因素很多,我们不仅要考虑CPU的电压,温度以及CPU的体质等等,而且还有很多隐形的因素是大家比较容易忽视的,包括外围设备的频率等等。而这些因素往往是超频成功的关键。总之,超频不能成功未必就是真的不能超,应该多找找其他方面的原因,有时候甚至不妨找找软件方面的因素。

超频工作的原理-CPU

今天,超频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了,而且超频几乎成为一种时尚。超频的定义十分简单:超频就是使一个集成电路超出它规定的时钟速度进行工作。仅此而已。

芯片的速度是由前端总线的时钟与乘法器来综合决定的。现在一些先进的处理器已经能够在100

兆赫兹或更高的前端总线时钟下运行,而Celeron

处理器却始终保持在66

兆赫兹的前端总线时钟下运行。

几年以前,你可以通过选择一个更高级的乘法器来进行超频。不过为了与中央处理”remark”做斗争,现在这种做法已经被彻底清除了。伪造的处理器已经有规律地开始在市场上出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62048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