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光学工艺方面的中英文对照翻译

关于光学工艺方面的中英文对照翻译,第1张

BASIC 语言及应用 BASIC Language &Application

C 语言 C Language

CAD 概论 Introduction to CAD

CAD/CAM CAD/CAM

COBOL语言 COBOL Language

生物物理学 Biophysics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 Vacuum Freezing &Drying Technology

16位微机 16 Digit Microcomputer

ALGOL语言 ALGOL Language

BASIC 语言 BASIC Language

COBOL语言程序设计 COBOL Language Program Designing

C与UNIX环境 C Language &Unix Environment

C语言与生物医学信息处理 C Language &Biomed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BASE Ⅲ课程设计 C ourse Exercise in dBASE Ⅲ

FORTRAN语言 FORTRAN Language

IBM-PC/XT Fundamentals of Microcomputer IBM-PC/XT

IBM-PC微机原理 Fundamentals of Microcomputer IBM-PC

LSI设计基础 Basic of LSI Designing

PASCAL大型作业 PASCAL Wide Range Working

PASCAL课程设计 Course Exercise in PASCAL

X射线与电镜 X-ray &Electric Microscope

Z-80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Z-80 Pragramming in Assembly Languages

板壳理论 Plate Theory

板壳力学 Plate Mechanics

半波实验 Semiwave Experiment

半导体变流技术 Semiconductor Converting Technology

半导体材料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半导体测量 Measurement of Semiconductors

半导体瓷敏元件 Semiconductor Porcelain-Sensitive Elements

半导体光电子学 Semiconductor Optic Electronics

半导体化学 Semiconductor Chemistry

半导体激光器 Semiconductor Laser Unit

半导体集成电路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ry

半导体理论 Semiconductive Theory

半导体器件 Semiconductor Devices

半导体器件工艺原理 Technological Fundamental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半导体物理 Semiconductor Physics

半导体专业 Semiconduction Specialty

半导体专业实验 Specialty Experiment of Semiconductor

薄膜光学 Film Optics

报告文学专题 Special Subject On Reportage

报刊编辑学 Newspaper &Magazine Editing

报纸编辑学 Newspaper Editing

泵与风机 Pumps and Fans

泵与水机 Pumps &Water Turbines

毕业设计 Graduation Thesis

编译方法 Methods of Compiling

编译技术 Technique of Compiling

编译原理 Fundamentals of Compiling

变电站的微机检测与控制 Computer Testing &Control in Transformer Substation

变分法与张量 Calculus of Variations &Tensor

变分学 Calculus of Variations

----------------------------------

变质量系统热力学与新型回转压 Variable Quality System Thermal Mechanics &Neo-R

o

表面活性物质 Surface Reactive Materials

并行算法 Parallel Algorithmic

波谱学 Wave Spectrum

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Measurement of Material Mechanical Performance

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

财务成本管理 Financial Cost Management

财政学 Public Finance

财政与金融 Finance &Banking

财政与信贷 Finance &Credit

*** 作系统 Disk Operating System

*** 作系统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in Disk Operating System

*** 作系统原理 Fundamentals of Disk Operating System

策波测量技术 Technique of Whip Wave Measurement

测量原理与仪器设计 Measurement Fundamentals &Meter Design

测试技术 Testing Technology

测试与信号变换处理 Testing &Signal Transformation Processing

产业经济学 Industrial Economy

产业组织学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echnoooligy

场论 Field Theory

常微分方程 ordinary Differentical Equations

超导磁体及应用 Superconductive Magnet &Application

超导及应用 Superconductive &Application

超精微细加工 Super-Precision &Minuteness Processing

城市规划原理 Fundamentals of City Planning

城市社会学 Urban Sociology

成组技术 Grouping Technique

齿轮啮合原理 Principles of Gear Connection

冲击测量及误差 Punching Measurement &Error

冲压工艺 Sheet Metal Forming Technology

抽象代数 Abstract Algebra

传动概论 Introduction to Transmission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Sensors &Testing Technology

传感器原理 Fundamentals of Sensors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Fundamentals of Sensors &Application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传坳概论 Introduction to Pass Col

船舶 *** 纵 Ship Controling

船舶电力系统 Ship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船舶电力系统课程设计 Course Exercise in Ship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船舶电气传动自动化 Ship Electrified Transmission Automation

船舶电站 Ship Power Station

船舶动力装置 Ship Power Equipment

船舶概论 Introduction to Ships

船舶焊接与材料 Welding &Materials on Ship

船舶机械控制技术 Mechanic Control Technology for Ships

船舶机械拖动 Ship Mechamic Towage

船舶建筑美学 Artistic Designing of Ships

船舶结构力学 Structual Mechamics for Ships

船舶结构与制图 Ship Structure &Graphing

船舶静力学 Ship Statics

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 Designing Ship Intensity &Structure

船舶设计原理 Principles of Ship Designing

船舶推进 Ship Propeling

船舶摇摆 Ship Swaying

船舶阻力 Ship Resistance

船体建造工艺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船体结构 Ship Structure

船体结构图 Ship Structure Graphing

船体振动学 Ship Vibration

创造心理学 Creativity Psychology

磁测量技术 Magnet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

磁传感器 Magnetic Sensor

磁存储设备设计原理 Fundamental Design of Magnetic Memory Equipment

磁记录技术 Magnetographic Technology

磁记录物理 Magnetographic Physics

磁路设计与场计算 Magnetic Path Designing &Magnetic Field Calculati

磁盘控制器 Magnetic Disk Controler

磁性材料 Magnetic Materials

磁性测量 Magnetic Measurement

磁性物理 Magnetophysics

磁原理及应用 Principles of Catalyzation &Application

大电流测量 Super-Current Measurement

大电源测量 Super-Power Measurement

大机组协调控制 Coordination &Control of Generator Networks

大跨度房屋结构 Large-Span House structure

大型锅炉概况 Introduction to Large-Volume Boilers

大型火电机组控制 Control of Large Thermal Power Generator Networks

-------------------------------------------------

大学德语 College German

大学俄语 College Russian

大学法语 College French

大学日语 College Japanese

大学英语 College English

大学语文 College Chinese

大众传播学 Mass Media

代用运放电路 Simulated Transmittal Circuit

单片机原理 Fundamentals of Mono-Chip Computers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Fundamentals of Mono-Chip Computers &Applications

d性力学 Theory of Elastic Mechanics

当代国际关系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当代国外社会思维评价 Evaluation of Contemporary Foreign Social Thought

当代文学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当代文学专题 Topics o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当代西方哲学 Contemporary Western Philosophy

当代戏剧与电影 Contemporary Drama &Films

党史 History of the Party

导波光学 Wave Guiding Optics

等离子体工程 Plasma Engineering

低频电子线路 Low Frequency Electric Circuit

低温传热学 Cryo Conduction

低温固体物理 Cryo Solid Physics

低温技术原理与装置 Fundamentals of Cryo Technology &Equipment

低温技术中的微机原理 Priciples of Microcomputer in Cryo Technology

低温绝热 Cryo Heat Insulation

低温气体制冷机 Cryo Gas Refrigerator

低温热管 Cryo Heat Tube

低温设备 Cryo Equipment

低温生物冻干技术 Biological Cryo Freezing Drying Technology

低温实验技术 Cryo Experimentation Technology

低温物理导论 Cryo Physic Concepts

低温物理概论 Cryo Physic Concepts

低温物理概念 Cryo Physic Concepts

低温仪表及测试 Cryo Meters &Measurement

低温原理 Cryo Fundamentals

低温中的微机应用 Application of Microcomputer in Cryo Technology

低温装置 Cryo Equipment

低噪声电子电路 Low-Noise Electric Circuit

低噪声电子设计 Low-Noise Electronic Designing

低噪声放大与弱检 Low-Noise Increasing &Decreasing

低噪声与弱信号检测 Detection of Low Noise &Weak Signals

地理 Geography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History of World War II

电测量技术 Electr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

电厂计算机控制系统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in Power Plants

电磁测量实验技术 Electromagnetic Measurement Experiment &Technology

电磁场计算机 Electromagnetic Field Computers

电磁场理论 Theory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电磁场数值计算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电磁场与电磁波 Electromagnetic Fields &Magnetic Waves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Electromagnetic Fields &Micro-Wave Technology

电磁场中的数值方法 Numerical Methods in Electromagnetic Fields

电磁场中的数值计算 Numerical Calculation in Electromagnetic Fields

电磁学 Electromagnetics

电动力学 Electrodynamics

电镀 Plating

电分析化学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电工测试技术基础 Testing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电工产品学 Electrotechnical Products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Electrical Technology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电工电子学 Electronic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电工基础 Fundamental Theor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电工基础理论 Fundamental Theor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电工基础实验 Basic Experiment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电工技术 Electrotechnics

电工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Electrotechnics

电工实习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

电工实验技术基础 Experiment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电工学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电工与电机控制 Electrical Engineering &Motor Control

电弧电接触 Electrical Arc Contact

电弧焊及电渣焊 Electric Arc Welding &Electroslag Welding

电化学测试技术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 Technology

电化学工程 Electrochemical Engineering

电化学工艺学 Electrochemical Technology

电机测试技术 Motor Measuring Technology

电机电磁场的分析与计算 Analysis &Calculation of Electrical Motor &Electromag

netic Fields

电机电器与供电 Motor Elements and Power Supply

电机课程设计 Course Exercise in Electric Engine

电机绕组理论 Theory of Motor Winding

电机绕组理论及应用 Theory &Application of Motor Winding

电机设计 Design of Electrical Motor

电机瞬变过程 Electrical Motor Change Processes

电机学 Electrical Motor

电机学及控制电机 Electrical Machinery Control &Technology

电机与拖动 Electrical Machinery &Towage

电机原理 Principle of Electric Engine

电机原理与拖动 Principles of Electrical Machinery &Towage

电机专题 Lectures on Electric Engine

电接触与电弧 Electrical Contact &Electrical Arc

电介质物理 Dielectric Physics

电镜 Electronic Speculum

电力电子电路 Power Electronic Circuit

电力电子电器 Power Electronic Equipment

电力电子器件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电力电子学 Power Electronics

电力工程 Electrical Power Engineering

电力生产技术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电力生产优化管理 Optimal Management of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电力拖动基础 Fundamentals for Electrical Towage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 Electrical Towage Control Systems

电力系统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电源最优化规划 Optimal Planning of Power Source in a Power System

电力系统短路 Power System Shortcuts

电力系统分析 Power System Analysis

电力系统规划 Power System Planning

电力系统过电压 Hyper-Voltage of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Power System Relay Protection

电力系统经济分析 Economical Analysis of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经济运行 Economical Operation of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可靠性 Power System Reliability

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 Power System Reliability Analysis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及应用 Non-Work Compensation in Power Systems &Applicati

电力系统谐波 Harmonious Waves in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优化技术 Optimal Technology of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优化设计 Optimal Designing of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远动 Operation of Electric Systems

电力系统远动技术 Operation Technique of Electric Systems

电力系统运行 Operation of Electric Systems

电力系统自动化 Automation of Electric Systems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Equipment

电路测试技术 Circuit Measurement Technology

电路测试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Circuit Measurement Technology

电路测试技术及实验 Circuit Measurement Technology &Experiments

电路分析基础 Basis of Circuit Analysis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 Basic Experiment on Circuit Analysis

电路分析实验 Experiment on Circuit Analysis

电路和电子技术 Circuit and Electronic Technique

电路理论 Theory of Circuit

电路理论基础 Fundamental Theory of Circuit

电路理论实验 Experiments in Theory of Circuct

电路设计与测试技术 Circuit Designing &Measurement Technology

电器学 Electrical Appliances

电器与控制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ntrol

电气控制技术 Elect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电视接收技术 Television Reception Technology

电视节目 Television Porgrams

电视节目制作 Television Porgram Designing

电视新技术 New Television Technology

电视原理 Principles of Television

电网调度自动化 Automation of Electric Network Management

电影艺术 Art of Film Making

电站微机检测控制 Computerized Measurement &Control of Power Statio

电子材料与元件测试技术 Measuring Technology of Electronic Material and Element

电子材料元件 Electronic Material and Element

电子材料元件测量 Electronic Material and Element Measurement

电子测量与实验技术 Technology of Electronic Measurement &Experiment

电子测试 Electronic Testing

电子测试技术 Electronic Testing Technology

电子测试技术与实验 Electronic Testing Technology &Experiment

电子机械运动控制技术 Technology of Electronic Mechanic Movement Control

电子技术 Technology of Electronics

电子技术腐蚀测试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Erosion Measu

rement 电子技术基础 Basic Electronic Technology

电子技术基础与实验 Basic Electronic Technology &Experiment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Course Exercise 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电子技术实验 Experiment 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电子理论实验 Experiment in Electronic Theory

电子显微分析 Electronic Micro-Analysis

电子显微镜 Electronic Microscope

电子线路 Electronic Circuit

电子线路设计与测试技术 Electronic Circuit Design &Measurement Technology

电子线路实验 Experiment in Electronic Circuit

电子照相技术 Electronic Photographing Technology

雕塑艺术欣赏 Appreciation of Sculptural Art

调节装置 Regulation Equipment

动态规划 Dynamic Programming

动态无损检测 Dynamic Non-Destruction Measurement

动态信号分析与仪器 Dynamic Signal Analysis &Apparatus

锻压工艺 Forging Technology

锻压机械液压传动 Hydraulic Transmission in Forging Machinery

锻压加热设备 Forging Heating Equipment

锻压设备专题 Lectures on Forging Press Equipments

锻压系统动力学 Dynamics of Forging System

锻造工艺 Forging Technology

断裂力学 Fracture Mechanics

对外贸易概论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Trade

多层网络方法 Multi-Layer Network Technology

多目标优化方法 Multipurpose Optimal Method

多项距阵 Multi-Nominal Matrix

多元统计分析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发电厂 Power Plant

发电厂电气部分 Electric Elements of Power Plants

法律基础 Fundamentals of Law

法学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of Law

法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Science of Law

翻译 Translation

翻译理论与技巧 Theory &Skills of Translation

泛函分析 Functional Analysis

房屋建筑学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truction

非电量测量 Non-Electricity Measurement

非金属材料 Non-Metal Materials

非线性采样系统 Non-Linear Sampling System

非线性光学 Non-Linear Optics

非线性规划 Non-Linear Programming

非线性振荡 Non-Linear Ocsillation

非线性振动 Non-Linear Vibration

沸腾燃烧 Boiling Combustion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实验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分析力学 Analytical Mechanics

风机调节 Fan Regulation

风机调节.使用.运转 Regulation,Application &Operation of Fans

风机三元流动理论与设计 Tri-Variate Movement Theory &Design of Fans

风能利用 Wind Power Utilization

腐蚀电化学实验 Experiment in Erosive Electrochemistry

复变函数 Complex Variables Functions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Functions of Complex Variables &Integral Transformation

复合材料力学 Compound Material Mechanics

傅里叶光学 Fourier Optics

概率论 Probability Theory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Theor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Probability Theory &Stochastic Process

钢笔画 Pen Drawing

钢的热处理 Heat-Treatment of Steel

钢结构 Steel Structure

钢筋混凝土 Reinforced Concrete

钢筋混凝土及砖石结构 Reinforced Concrete &Brick Structure

钢砼结构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 Designing bases of High Rising Buildings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Designing Structures of High Rising Buildings

高等材料力学 Advanced Material Mechanics

高等代数 Advanced Algebra

高等教育管理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高等教育史 History of Higher Education

高等教育学 Higher Education

高等数学 Advanced Mathematics

高电压技术 High-Voltage Technology

高电压测试技术 High-Voltage Test Technology

高分子材料 High Polymer Material

高分子材料及加工 High Polymer Material &Porcessing

高分子化学 High Polymer Chemistry

高分子化学实验 High Polymer Chemistry Experiment

高分子物理 High Polymer Physics

高分子物理实验 High Polymer Physics Experiment

高级英语听说 Advanced English Listening &Speaking

高能密束焊 High Energy-Dense Beam Welding

高频电路 High-Frenquency Circuit

高频电子技术 High-Frenquency Electronic Technology

高频电子线路 High-Fren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

高压测量技术 High-Voltag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高压测试技术 High-Voltage Testing Technology

高压电场的数值计算 Numerical Calculation in High-Voltage Electronic Field

高压电器 High-Voltage Electrical Appliances

高压绝缘 High-Voltage Insulation

高压实验 High-Voltage Experimentation

高压试验技术 High-Voltage Experimentation Technology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Mechanic Testing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Engineering Material and Heat Treatment

工程材料学 Engineering Materials

工程测量 Engineering Surveying

工程测试技术 Engineering Testing Technique

工程测试实验 Experiment on Engineering Testing

工程测试信息 Information of Engineering Testing

工程动力学 Engineering Dynamics

工程概论 Introduction to Engineering

工程概预算 Project Budget

工程经济学 Engineering Economics

工程静力学 Engineering Statics

工程力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工程热力学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工程项目评估 Engineering Project Evaluation

工程优化方法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al Method

工程运动学 Engineering Kinematics

工程造价管理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工程制图 Graphing of Engineering

工业分析 Industrial Analysis

工业锅炉 Industrial Boiler

工业会计学 Industrial Accounting

工业机器人 Industrial Robot

工业技术基础 Basic Industrial Technology

工业建筑设计原理 Principles of Industrial Building Design

工业经济理论 Industrial Economic Theory

工业经济学 Industrial Economics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 Industrial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工业企业财务会计 Accounting in Industrial Enterprises

工业企业管理 Industri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工业企业经营管理 Industrial Enterprise Adminstrative Management

工业社会学 Industrial Sociology

工业心理学 Industrial Psychology

工业窑炉 Industrial Stoves

工艺过程自动化 Technics Process Automation

公差 Common Difference

公差技术测量 Technical Measurement with Common Difference

公会计与财务分析 Accountancy &Financial Analysis

会计与设备分析 Accountancy &Equipment Analysis

会计原理及外贸会计 Principles of Accountancy &Foreign Trade Accountancy

物理学作为研究其他自然科学不可缺少的基础,其长期发展形成的科学研究 方法 已广泛应用到各学科当中。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理学博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物理学博士论文篇一

《 物理学在科技创新中的效用 》

摘要:论述了X射线的发现,不仅对医学诊断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影响20世纪许多重大发现半导体的发明,使微电子产业称雄20世纪,并促进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物理学是计算机硬件的基础原子能理论的提出,使原子能逐步取代石化能源,给人类提供巨大的清洁能源激光理论的提出及激光器的发明,使激光在工农业生产、医疗、通信、军事上得到广泛应用蓝光LED的发明,将点亮整个21世纪.事实告诉我们,是物理学推动科技创新,由此得出结论:物理学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昭示人们,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理工科要重视大学物理课程.

关键词:X射线半导体原子能激光蓝光LED科技创新大学物理

1引言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以及最一般的运动规律的科学[1-3],其内容广博、精深,研究方法多样、巧妙,被视为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纵观物理学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蕴含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形成,同时,其每一次新的发现都会带动人类社会的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正因如此,大学物理成为了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按照 教育 部颁发的相关文件要求[4-5],大学物理课程最低学时数为126学时,其中理科、师范类非物理专业不少于144学时大学物理实验最低学时数为54学时,其中工科、师范类非物理专业不少于64学时.然而调查显示,众多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并没有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课程基本要求开设大学物理及其实验课程.他们往往打着“宽口径、应用型”的晃子,大幅压缩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学时,如今,大学物理及其实验课程的总学时数实际仅为32-96学时,远远低于教育部要求的最低标准(180学时).试问这么少的课时怎么讲丰富、深奥的大学物理?怎么能够真正发挥出大学物理的作用?于是有的院、系要求只讲力学,有的要求只讲热学,有的则要求只讲电磁学,…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物理的授课教师在无奈状态下讲授大学物理.从《大学物理课程 报告 论坛》上获悉,这不是个别学校的做法,在全国具有普遍性.殊不知,力、热、光、电磁、原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相互联系,缺一不可.这种以消减教学内容为代价,解决课时不足的做法,就如同削足适履,是对教育规律不尊重,是管理者思想意识落后的一种体现.本文且不论述物理学是理工科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只论及物理学是科技创新的源泉这一命题,以期提高教育管理者对大学物理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2物理学是科技创新的源泉

且不说力学和热力学的发展,以蒸汽机为标志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欧洲实现了机械化且不说库伦、法拉第、楞次、安培、麦克斯韦等创立的电磁学的发展,以电动机为标志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欧美实现了电气化.这两次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使中国近代落后了.本文着重论述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从而得出结论:物理学是科技创新的源泉.1895年,威廉•伦琴(WilhelmR魻ntgen)发现X射线,这种射线在电场、磁场中不发生偏转,穿透能力很强,由于当时不知道它是什么,故取名X射线.直到1912年,劳厄(MaxvonLaue)用晶体中的点阵作为衍射光栅,确定它是一种光波,波长为10-10m的数量级[6].伦琴获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发现的X射线开创了医学影像技术,利用X光机探测骨骼的病变,胸腔X光片诊断肺部病变,腹腔X光片检测肠道梗塞.CT成像也是利用X射线成像,CT成像既可以提供二维(2D)横切面又可以提供三维(3D)立体表现图像,它可以清楚地展示被检测部位的内部结构,可以准确确定病变位置.当今,各医院都设置放射科,X射线在医学上得到充分利用.X射线的发现不仅对医学诊断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影响20世纪许多重大科学发现.1913-1914年,威廉•享利•布拉格(willianHenrgBragg)和威廉•劳仑斯•布拉格(WillianLawrenceBragg)提供布拉格方程[6,P140]2dsinα=kλ(k=1,2,3…)式中d为晶格常数,α为入射光与晶面夹角,λ为X射线波长.布拉格父子提出使用X射线衍射研究晶体原子、分子结构,创立了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这一学科,布拉格父子获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当今,X射线衍射仪不仅在物理学研究,而且在化学、生物、地质、矿产、材料等学科得到广泛应用,所有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研院所和大多数高等学校都有X射线衍射仪,它是研究物质结构的必备仪器.1907年,威廉•汤姆孙(W•Thomson)发现电子,电子质量me=9.11×10-31kg,电子荷电e=-1.602×10-19C.电子的荷电性引发了20世纪产生革命.1947年,美国的巴丁、布莱顿和肖克利研究半导体材料时,发现Ge晶体具有放大作用,发明了晶体三极管,很快取代电子管,随后晶体管电路不断向微型化发展.1958年,美国的工程师基尔比制成第一批集成电路.1971年,英特尔公司的霍夫把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的全部功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制成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80年代末,芯片上集成的元件数已突破1000万大关.微电子技术改变了人类生活,微电子技术称雄20世纪,进入21世纪微电子产业仍继续称雄.到各个工业区看看,发现电子厂比比皆是,这真是小小电子转动了整个地球啊!电子不仅具有荷电性,还具有荷磁性.

1925年,乌伦贝克—哥德斯密脱(Uhlenbeck-Goudsmit)提出自旋假说,每个电子都具有自旋角动量S轧,它在空间任意方向上的投影只可能取两个数值,Sz=±h2电子具有荷磁性,每个电子的磁矩为MSz=芎μB(μB为玻尔磁子)[7].电子的荷磁性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88年阿贝尔•费尔(AlberFert)和彼得•格林贝格尔(PeterGrünberg)发现在Fe/Cr多层膜中,材料的电阻率受材料磁化状态的变化呈显著改变,其机理是相临铁磁层间通过非磁性Cr产生反铁磁耦合,不加磁场时电阻率大,当外加磁场时,相邻铁磁层的磁矩方向排列一致,对电子的散射弱,电阻率小.利用磁性控制电子的输运,提出巨磁电阻效应(giantmagnetoresistance,GMR),磁电阻MR定义MR=ρ(0)+ρ(H)ρ(0)×100%式中ρ(0)为零场下的电阻率,ρ(H)为加场下的电阻率[8].GMR效应的发现引起科技界强烈关注,1994年IBM公司依据巨磁电阻效应原理,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此前的磁头是用锰铁磁体,磁电阻MR只有1%-2%,而新型读出磁头的MR约50%,将磁盘记录密度提高了17倍,有利于器件小型化,利用新型读出磁头的MR才出现 笔记本 电脑、MP3等,GMR效应在磁传感器、数控机库、非接触开关、旋转编码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获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93年,Helmolt等人[9]在La2/3Ba1/3MnO3薄膜中观察到MR高达105%,称为庞磁电阻(Colossalmagnetoresistance,CMR),钙钛矿氧化物中有如此高的磁电阻,在磁传感、磁存储、自旋晶体管、磁制冷等方面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引起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10-12].然而,CMR效应还没有得到实际应用,原因是要实现大的MR需要特斯拉量级的外磁场,问题出在CMR产生的物理机制还没有真正弄清楚.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13]:“就一个粒子来说,如果由于自身内部的过程使它的能量减小了,它的静质量也将相应地减小.”提出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m莓C2式中△m.表示经过反应后粒子的总静质量的减小,△E表示核反应释放的能量.爱因斯坦又提出实现热核反应的途径:“用那些所含能量是高度可变的物体(比如用镭盐)来验证这个理论,不是不可能成功的.”按照爱因斯坦的这一重大物理学理论,1938年物理学家发现重原子核裂变.核裂变首先被用于战争,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对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d,迫使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来原子能很快得到和平利用,1954年莫斯科附近的奥布宁斯克原子能发电站投入运行.2009年,美国有104座核电站,核电站发电量占本国发电总量的20%,法国有59台机组,占80%日本有55座核电站,占30%.截至2015年4月,我国运行的核电站有23座,在建核电站有26座,产能为21.4千兆瓦,核电站发电量占我国发电总量不足3%,所以我国提出大力发展核电,制定了到2020年核电装机总容量达到58千兆瓦的目标.核能的利用,一方面减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了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有力地解决能源危机.利用海水中的氘和氚发生核聚变可以产生巨大能量,受控核聚变正在研究中,若受控核聚变研究成功将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那时,能源危机彻底解除.

20世纪最杰出的成果是计算机,物理学是计算机硬件的基础.从1946年计算机问世以来,经历了第一至第五代,计算机硬件中的电子元件随着物理学的进步,依次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主存储器用的是磁性材料,随着物理学的进步,磁性材料的性能越来越高,计算机的硬盘越来越小.近日在第十六届全国磁学和磁性材料会议(2015年10月21—25日)上获悉,中科院强磁场中心、中科院物理所等,正在对斯格明子(skyrmions)进行攻关,斯格明子具有拓扑纳米磁结构,将来的笔记本电脑的硬盘只有花生大小,ipod平板电脑的硬盘缩小到米粒大小.量子力学催生出隧道二极管,量子力学指导着研究电子器件大小的极限,光学纤维的发明为计算机网络提供数据通道.

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受激辐射原理,时隔44年,哥伦比亚大学的希奥多•梅曼(TheodoreMaiman)于1960制成第一台激光器[14].由于激光具有单色性好,相干性好,方向性好和亮度高等特点,在医疗、农业、通讯、金属微加工,军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激光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暂不展开论述,只谈谈激光加工技术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激光加工技术对材料进行切割、焊接、表面处理、微加工等,激光加工技术具有突出特点:不接触加工工件,对工件无污染光点小,能量集中激光束容易聚焦、导向,便于自动化控制安全可靠,不会对材料造成机械挤压或机械应力切割面光滑、无毛刺切割面细小,割缝一般在0.1-0.2mm适合大件产品的加工等.在汽车、飞机、微电子、钢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2014年,仅我国激光加工产业总收入约270亿人民币,其中激光加工设备销售额达215亿人民币.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赤崎勇、天野浩、中山修二等三位科学家,是因为他们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帮助人们以更节能的方式获得白光光源.他们的突出贡献在于,在三基色红、绿、蓝中,红光LED和绿光LED早已发明,但制造蓝光LED长期以来是个难题,他们三人于20世纪90年代发明了蓝光LED,这样三基色LED全被找到了,制造出来的LED灯用于照明使消费者感到舒适.这种LED灯耗能很低,耗能不到普通灯泡的1/20,全世界发的电40%用于照明,若把普通灯泡都换成LED灯,全世界每个节省的电能数字惊人!物理学研究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益处.20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Andre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Novoselov),因发明石墨烯材料,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前,集成电路晶体管普遍采用硅材料制造,当硅材料尺寸小于10纳米时,用它制造出的晶体管稳定性变差.而石墨烯可以被刻成尺寸不到1个分子大小的单电子晶体管.此外,石墨烯高度稳定,即使被切成1纳米宽的元件,导电性也很好.因此,石墨烯被普遍认为会最终替代硅,从而引发电子工业革命[14].2012年,法国科学家沙吉•哈罗彻(SergeHaroche)与美国科学家大卫•温兰德(DavidJ.win-land),在“突破性的试验方法使得测量和 *** 纵单个量子系统成为可能”.他们的突破性的方法,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朝着基于量子物理学而建造一种新型超快计算机迈出了第一步[16].

2013年,由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清华大学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组成的实验团队从实验上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早在2010年,我国理论物理学家方忠、戴希等与张首晟教授合作,提出磁性掺杂的三维拓扑绝缘体有可能是实现量子化反常霍尔效应的最佳体系,薛其坤等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开展实验研究,从实验上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我们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会遇到计算机发热、能量损耗、速度变慢等问题.这是因为常态下芯片中的电子运动没有特定的轨道、相互碰撞从而发生能量损耗.而量子霍尔效应则可以对电子的运动制定一个规则,电子自旋向上的在一个跑道上,自旋向下的在另一个跑道上,犹如在高速公路上,它们在各自的跑道上“一往无前”地前进,不产生电子相互碰撞,不会产生热能损耗.通过密度集成,将来计算机的体积也将大大缩小,千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有望做成现在的iPad那么大.因此,这一科研成果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17].物理学的每一个重大发现、重大发明,都会开辟一块新天地,带来产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纵观科学与技术发展史,可以看出物理学是科技创新的源泉.

3结语

论述了X射线,电子、半导体、原子能、激光、蓝光LED等的发现或发明对人类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自然得出结论,物理学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打开国门看一看,美国的著名大学非常注重大学物理,加州理工大学所有一、二年级的公共物理课程总学时为540,英、法、德也在400-500学时[18].国内高校只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学物理课程做到了与国际接轨,以他们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为例,大一开设:力学与热学80学时,大学物理—基础实验54学时大二开设:电磁学80学时,光学与原子物理80学时,大学物理—综合实验54学时大三开设:理论力学60学时,大学物理及实验总计408学时.在大力倡导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高等学校理所应当重视物理学教学.各高校的理工科要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实验教学基本要求》给足大学物理课程及大学物理实验课时.

参考文献:

〔1〕祝之光.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0.

〔2〕马文蔚,周雨青.物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I-V1.

〔3〕倪致祥,朱永忠,袁广宇,黄时中,大学物理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前言.

〔4〕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J].物理与工程,2006,16(5)

〔5〕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J].物理与工程,2006,16(4):1-3.

〔6〕姚启钧,光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8-139.

〔7〕张怪慈.量子力学简明教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82-183.

〔8〕孙阳(导师:张裕恒).钙钛矿结构氧化物中的超大磁电阻效应及相关物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1.10-11.

物理学博士论文篇二

《 应用物理学专业光伏技术培养方案研究 》

一、开设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的必要性

由于我校已经有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开设了高分子、化工类材料、金属材料等专业,应用物理、物理学专业的方向就只有往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靠,而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与物理联系十分紧密。因此,我们物理系开设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半导体材料的形成原理、制备、检测手段都与物理有关其次,光伏技术中的光伏现象本身就是一种物理现象,所以只有懂物理的人,才能将物理知识与这些材料的产生、运行机制完美地联系起来,进而有利于新材料以及新的太阳能电池的研发。从半导体材料与光伏产业的产业链条来看,硅原料的生产、硅棒和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等,这些过程都包含物理现象和知识。如果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懂得这些现象,就能够清晰地把握这些知识,将对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不仅可以在我校的应用物理学专业开设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而且应该把它发展为我校应用物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二、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施

(一)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过程

我校从2004年开始招收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生,当时只是粗略地分为光电子方向和传感器方向,而课程的设置大都和一般高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的设置一样,只是增设了一些光电子、传感器以及控制方面的课程,完全没有自己的特色。随着对学科的深入研究,周边高校的互访调研以及自贡和乐山相继成为国家级新材料基地,我们逐步意识到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应该是一个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从2008年开始修订专业培养方案,用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取代传感器方向,成为应用物理学专业方向之一。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逐步形成了我校现有的应用物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我们的培养目标: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和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并得到相关领域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初步训练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技术适应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能在应用物理学科、交叉学科以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应用研究、教学、新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时代精神及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我们在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都分别设有这方面的课程,另外还在实践教育平台也逐步安排这方面的课程。

(二)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

为了实施新的培养方案,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入手。首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方面,我们引入学过材料或凝聚态物理的博士,他们在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从已有的教师队伍中选出部分教师去高校或相关的工厂、公司进行短期的进修培训,使大家对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有较深的认识,为这方面的教学打下基础。其次,在教学改革方面。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准备把物理类的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将关系紧密的课程合成一门。另一方面,我们将应用物理学专业的两个方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光电子技术方向的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有意识地开设了一些课程,让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的学生能够去选修这些课程,让他们能够对光伏产业的生产、检测、装备有更全面的认识。最后,在实践方面。依据学校资源共享的原则,在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开设材料科学实验和材料专业实验课程,使学生对材料的生产、检测手段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并开设材料科学课程设计,让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为以后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总结

半导体材料及光伏行业是我国大力发展的新兴行业,受到国家和各省市的大力扶持,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主旋律,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由于我们国家缺乏这方面的高端人才和行业指挥人,在这个行业还没有话语权。我们的产品大都是初级产品或者是行业的上游产品,没有进行深加工。目前行业正处在发展的困难时期,但也正好为行业的后续发展提供调整。只要我们能够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并积极拓展国内市场,这个行业一定会有美好的前景。要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就需要有这方面的技术人才,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有责任肩负起这个重任。由于相关人才培养还没有形成系统模式,这就更需要高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共同努力,为半导体材料及光伏产业的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也为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有关物理学博士论文推荐:

1. 有关物理学论文

2. 物理学论文范文

3. 物理学论文

4. 物理学教学专业毕业论文

5. 物理学实验本科毕业论文

6. 物理学本科毕业论文

Curricula Introduc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工程硕士必须完成45个学分的课程,分为全校公共基础课程、集成电路专业必修课、讲述行业前沿技术的专业选修课以及实验与实践课。绝大部分课程采用美国著名高校相关专业使用的原版英文教材,并结合目前先进的设计方法与经验,因材施教,以满足微电子行业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基础课程(10学分)

001 Score:3

002 专业英语 Score: 1

003 自然辩证法Score:3

004 工程Score:3

专业必修课程(15学分) 课程代码210001: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学分 教材 数字集成电路理论与设计VLSI I/ Theory and Design of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s (VLSI I) 54 3 Jan M. Rabaey,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s: A Design Perspective 本课程内容包括MOS和双极型器件的SPICE模型,MOS和ECL反相器,CMOS组合逻辑门设计,时序逻辑电路设计,ALU设计,互连和时序,存储器和阵列结构。

课程代码210002: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学分 教材 模拟集成电路理论与设计/Theory and Design of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 54 3 Paul R. Gray,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 本课程内容包括集成电路有源器件模型,双极和CMOS集成电路工艺,单晶体管和多晶体管放大器,电流镜和有源负载,参考源,输出级,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的频率响应,反馈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和稳定性,非线性模拟电路。

课程代码210003: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学分 教材 集成电路制造与工艺/IC Foundry Flow 54 3 本课程内容包括单项工艺包括单晶生长和外延、氧化、扩散、LPCVD、离子注入、刻蚀、光刻、溅射、化学机械抛光;CMOS工艺流程、工艺接口技术包括:器件模拟,版图后期合成与处理,光刻标记与对准,公共模块如IO、ESD防护,来自实际工厂的数据处理如参数提取、最差条件文件获取等。

课程代码210004: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学分 教材 半导体物理和器件物理学/Semiconductor Physics and Devices Physics 54 3 R. M. Warner, Semiconductor-Device Electronics 本课程内容包括半导体物理和器件电子学基础,半导体体特性,PN结,双极结型晶体管(BJ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

课程代码210004: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学分 教材 数字信号处理器应用技术/DSP Application 54 3 C.Britton&RoRabaugh,McGraw-Hill,DSP Primer 本课程内容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基本知识,DSP和软件,DSP系统结构,数字信号处理器在工业领域、消费类电子产品、视频和音频领域的系统方案和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专业选修课程(12学分) 课程代码210101: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学分 教材 微电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 for Microelectronic Circuits 36 2 本课程内容包括ICCAD简介,线性电路的稳态分析-电路方程的自动建立和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算法,非线性电路的直流分析,瞬态分析,电路模拟中的半导体器件模型,SPICE及其中的MOSFET模型简介。

课程代码210102: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学分 教材 计算机系统与结构/Computer Architecture 36 2 Hennssy&Patterson, Machine Press, Computer Architectur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本课程内容包括微计算机及微处理器性能评测;指令级结构设计与RISC技术;数据通路与控制单元设计;流水线技术;存储管理与Cache设计;微处理器发展趋势。

课程代码210103: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学分 教材 VLSI测试方法学/VLSI Testing Methodology 36 2 本课程内容包括集成电路逻辑模型和逻辑模拟、IC故障模型和故障模拟、IC测试生成方法和自动测试图案产生、可测性设计的度量和方法、系统层的故障建模和测试生成。

课程代码210104: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学分 教材 集成电路高级综合技术/Advanced Synthesis Techniques of VLSI 36 2 Synopsys Documents 内容包括基于Verilog/VHDL的逻辑综合,有限状态机综合,RTL综合,约束优化,模拟。设计流程,行为描述与仿真,行为描述与目标结构的匹配,数据通道设计,控制器设计,测试向量生成,系统验证;行为设计和数据通道与控制器的设计与优化;综合VHDL描述,算子调度,资源分配,寄存器优化,控制码生成,控制器结构选择,状态化简。

课程代码210105: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学分 教材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Advanced Placement and Routing Technology of VLSI 36 2 Michael J. S. Smith, 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 本课程内容包括布图规划,布局及算法,布图文件格式,总体布线,通道布线及算法,电路提取和设计规则检查(DRC)。

课程代码210106: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学分 教材 集成电路设计实践 (VLSI II)/IC Design and Practice (VLSI II) 36 2 本课程内容包括CMOS集成电路逻辑设计和版图设计的要领,包括静态和动态CMOS逻辑电路,晶体管的尺寸,输入和输出电路结构,电阻和电容估算,延迟时间。教授逻辑设计和版图设计软件的使用。自己动手完成四位全加器的逻辑设计和版图设计。

课程代码210107: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学分 教材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与实践/Fundamentals and Practice of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36 2 James D. Plummer, Silicon VLSI Technology: Fundamentals, Practice and Modeling 本课程内容包括半导体器件与工艺的历史展望,现代CMOS工艺技术,硅晶圆片制造及其基本特性,光刻,热氧化及硅-二氧化硅界面,杂质扩散,离子注入,薄膜淀积,刻蚀,后道工艺技术。本课程的重点是CMOS集成电路工艺,并讲授深亚微米器件与工艺,包括铜布线和金属硅化物工艺原理。

课程代码210108: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学分 教材 嵌入式系统与结构/Embedded System and Architecture 36 2 Steve Furber, ARM SoC体系结构 本课程内容包括处理器设计导论,ARM体系结构,ARM汇编语言编程,ARM的组织和实现,ARM指令集,体系结构对高级语言的支持,Thumb指令集,体系结构对系统开发的支持,ARM处理器核,存储器层次,体系结构对 *** 作系统的支持,ARM CPU核,嵌入式ARM的应用,AMULET异步ARM处理器。

课程代码210109: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学分 教材 射频与高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RFIC Desig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36 2 Reinhold Ludwig, RF Circuit Desig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本课程内容包括传输线分析,Smith电路阻抗分析图,单端口与多端口网络,RF滤波器设计简介,有源RF元件及其模型,匹配和偏置网络,RF晶体管放大器设计,振荡器和混频器。

课程代码210110: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学分 教材 微电子封装技术/Microelectronic Packaging Technology 36 2 本课程内容包括微电子封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封装的主要性能指标及电、热、热力学等方面的设计,集成电路封装的主要制造工艺及所用材料,集成电路封装的选择原则及封装的主要失效模式等。

课程代码210111: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学分 教材 系统级电路设计和接口技术/System Level Circuit and Interface Design 36 2 本课程讲述面向系统设计的电路板设计、布图技术,抗干扰、高速PCB板设计以及微处理器与外围部件的接口技术。

课程代码210112: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学分 教材 集成系统芯片SOC设计方法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on-Chip Design Methodology 36 2 Henry Chang.etc. Kluwe Academic Publishers, Surviving the SOC Revolution-----A Guide to Platform-Based Desgin 本课程讲授集成系统芯片(SOC)的层次结构设计,SOC基于平台技术的IP重用、IP发布、IP接口技术、IP通讯以及SOC的验证技术和测试技术。

实验与实践(8学分)

1. 使用MATLAB作系统行为级分析与设计。

Related courses:

DSP Application and Organization

RFIC Desig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2. 用VHDL和Verilog HDL完成一个实例化微处理器的设计。

Related courses: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on-Chip Design Methodology

Computer Architecture

Advanced Synthesis Techniques of VLSI

3. 用PSPICE或HSPICE作电路模拟。

Related courses:

Computer Aided Design for Microelectronic Circuits

Theory and Design of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s (VLSI I)

Theory and Design of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

RFIC Desig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4. 用Verilog 语言描述并进行约束优化综合

Related courses:

Advanced Synthesis Techniques of VLSI

Computer Aided Design for Microelectronic Circuits

5. 布局布线

Related courses:

Advanced Placement and Routing Technology of VLSI

IC Design and Practice (VLSI II)

Fundamentals and Practice of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6. 后端验证

Related courses:

RFIC Desig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C Design and Practice (VLSI II)

VLSI Testing Methodology

7. 用Tanner Tools或Cadence布图软件设计版图。

Related courses:

E005 Theory and Design of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s (VLSI I)

E010 Advanced Placement and Routing Technology of VLSI,

E011 IC Design and Practice (VLSI II)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62091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