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的不止中芯,该中企手握1.3万件专利,成大陆第2芯片巨头

厉害的不止中芯,该中企手握1.3万件专利,成大陆第2芯片巨头,第1张

芯片制造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以前做芯片设计,芯片封装的企业,由于难度小,投入更低,备受行业青睐。只有芯片制造这种又苦又累,耗资大,风险高的领域被很多人忽略。

因为人们只在意高通芯片、海思芯片、苹果芯片,却没有过多在意帮助他们生产芯片的是谁。但现如今,芯片制造成为了主旋律。掌握先进芯片制造水准的企业,无疑成为了香饽饽。

订单络绎不绝,全球缺芯下,更突显出芯片制造企业的重要性。而国内芯片制造的实力,或将助力我国从全球缺芯中突围。要论芯片制造的话,必然离不开中芯国际。

这家成立于2000年的中国大陆公司,定位是芯片代工,晶圆生产,为客户提供成熟工艺产品。是国内唯一一个掌握14nm技术工艺的国产企业,并且攻克了7nm技术,准备今年4月份试产。

从实力和市场份额来看,中芯国际都是能排在世界前列的,去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66.71亿元,同比上涨10.3%。能在变局之下保持增长,实属不易。另外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区,中芯国际都有晶圆厂,具备掌握领先市场份额的条件。

但厉害的不止中芯国际,还有一家中企手握1.3万件专利,是国内第二大芯片巨头。这一巨头就是华虹半导体,华虹半导体和中芯国际并称中国大陆芯片制造双雄,只不过相对于中芯国际来说,华虹半导体会显得更为低调。

但华虹半导体却是全球前十大晶圆制造厂商之一,这家大陆第二大芯片巨头实力不可小觑,在国内建设了一座12英寸晶圆厂,代工产能节节攀升。

据悉,华虹半导体无锡12英寸晶圆厂于2019年9月份正式投片,到去年11月份,投片产能已经突破2万片。是全球第一家12英寸IG BT代工厂。在产能上的迅速提升对我国半导体制造供应链做出巨大贡献。

不仅如此,去年第四季度华虹半导体销售额打破纪录,达到了2亿美元,同比上涨15.4%。凭借晶圆代工,华虹半导体稳站国内芯片制造业的龙头地位。仅次于中芯国际,如果能继续扩产规模,或许将有望成为第一大晶圆厂。

况且手握1.3万件专利,技术和规模都不差。只不过中芯国际也在加紧扩产,上海,北京均有晶圆厂在建设中,而且还花费了12亿美元进口ASML光刻机,要想超越,不太容易。

华虹半导体虽然低调,不显山漏水,但它的目标是很明确的。华虹半导体的目标在于国际市场,不只是国内,更大的方向是冲刺国际市场。

那华虹半导体具备怎样的条件呢?据了解,华虹半导体是全球领先的纯晶圆代工企业,在8英寸和12英寸晶圆制造领域表现优异。拥有3座8英寸晶圆厂,并且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了100%。

12英寸晶圆的产能利用率也在不断攀升,作为制造高端芯片的12英寸晶圆,可以为全球缺芯提供更为关键的供给。

位于无锡的12英寸晶圆厂已经建成,往后华虹半导体会不断提升产能,优化工艺。一旦大量出货,必然会跻身全球供应链,完全国际化的目标。

和中芯国际不同的是,华虹半导体倾向于晶圆制造。晶圆属于芯片的前端产品,是必要的材料。而中芯国际不但具备12英寸晶圆制造条件,也能生产14nm制程的芯片。未来定能取得7nm的试产,量产突破。

所以华虹半导体要想在时代的浪潮中崛起,仍需不断前行,努力奋进。

对华虹半导体你有什么看法呢?

2019年一季度由于包含智能手机在内的大部分终端市场出现需求疲乏的现象,导致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发展驱动力下滑,世界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在2019年第一季度面临相当严峻的挑战,较2018第一季度同比下降16%,晶圆代工总值为146.2亿美元。

2019年第一季度世界集成电路前十大晶圆代工业收入为近140(138.97)亿美元,同比下降16.5%,占到世界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业务的95.10%。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2019年第一季度世界集成电路晶圆制造业和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业状况为近几年来最差的一个季度,前四大晶圆代工企业(台积电、三星、格芯、联电)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在前十大晶圆代工业企业中有七家企业呈下滑。其中力晶下降26.4%,中芯国际下降21.3%。但其中华虹半导体呈4.7%的上升态势已属增长率最高的企业。

以8英寸晶圆代工为主的高塔半导体(Tower Jass)、世界先进(Vanguard)、华虹半导体(Hua Hong)、东部高科(Dongbu HiTek)等,尽管8英寸晶圆代工业务供不应求已逐渐舒缓,年成长率(季度同比)不如从前亮眼,但较12英寸为主力的晶圆代工大佬衰退两位数相比,总算稳住阵脚。

台积电(TSMC)虽受光阻液事件导致晶圆片报废,以及智能手机客户和加密货币热潮的消退等影响,在2019年第一季度有所下降,但仍居全球IC晶圆代工的第一位交椅,在2019年仍拥有海思、高通、苹果、超微等大用户合作,有望在2019年第二季度逐季攀升。

三星(Samsung)在2017年上半年将晶圆代工业务单列,现已超越格芯成为全球第二位。目前来自外部委托代工业务已占到代工收入的40%,再在近期推出多项目晶圆服务(MPW)及韩国器兴(Giheung)的8英寸生产线的代工业务做出贡献,有望在2023年拿下全球25%的晶圆代工市场占有率。

格芯(GF)在2018年下半年及2019年一季度日子显得不畅,从削减员工、停摆成都工厂、出售新加坡工厂、宣布放弃10纳米以下制程的追赶等,越显得力不从心的疲态,2019年第一季度代工营收额同比下降18.4%。

联电(UMC)在2018年四季度产能利用率环比下降6个百分点至88%,14纳米营收额仅占到1%,28纳米营收额占到13%,且受福建晋华的影响,受到美国的追打和压制,2019年一季度晶圆代工收入同比下降18.10%,也在情理之中。

中芯国际(SMIC)目前日子过得紧巴巴,2018年三季度营收入为8.51亿美元,四季度营收入为7.87亿美元,环比下降7.5%,同比增长为零;2019年一季度晶圆代工收入为6.54亿美元,同比下降21.3%。在工艺制程上,14纳米已有突破,进入批量生产;28纳米制程2018年二季度占8.6%,三季度占7.1%、四季度占5.4%,呈逐季衰退;主力收入为65/40纳米区间,占到43.3%和150/180纳米区间占到38.7%的份额。

华虹半导体(Hua Hong)在2019年一季度正在发力进取之中;在2018年四季度营收中,中国国内用户收入占到近60%,美国客户收入占到17%,亚洲其他用户收入占14%,这三大块客户收入占到总收入的91%以上。工艺制程收入0.13微米占38.3%、0.15/0.18微米占14.6%、0.35微米占45.8%,这三个工艺制程区间占98.7%的份额。8英寸收益稳中有升,且在2019年一季度晶圆代工业收入同比增长4.7%,居全球晶圆代工收入增长之首。在无锡兴建12英寸特色工艺生产线正在顺利进行之中。

据IC Insights报道,展望2019年世界集成电路晶圆代工收入总值将逼近700亿美元大关。现如若消费性产品市场需求继续疲弱、库存水位偏高、车市场下滑、英特尔CPU缺货、全球贸易不稳定、全球经济不旺且政治不稳定等杂音仍然不断的情况下,不排除2019年世界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业营收入趋于负增长的可能性出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62126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