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费需求的全面回升。
不管是汽车消费电子,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各个品类,已经出现了急速回升现象。全球半导体材料均出现了大幅上涨,
代工厂基本全部出现满载状态,台积电、联电、GF目前的产线均面临很大的压力,价格上涨、代工厂满员,直接拉升了芯片厂商的产品价格。例如芯片供应商已经告知所有合作伙伴,全线产品价格,都将上涨。
2、客户临时加单情况严重。
今年情况比较特殊,市场情况和商家的预期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导致后期客户加单情况严重。例如华为了在9月15日前,加快囤货,对各个芯片厂家的下单量出现暴增的现象。厂家为了满足华为的供货要求,向半导体材料商的下单量也出现了暴增,最终导致整个产能提前释放。
3、智能手机厂商扩大产能。
明年作为5G智能手机全面推广的关键年,各个手机厂商现在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到目前为止,小米的预计出货量将达到3亿台,荣耀的目标出货量是1亿台,苹果iPhone的目标出货量为2.3亿台,出货量的暴增,使得整个市场的零部件处于紧缺的状态。
4、芯片代工厂的产能缺口较大。
各个代工厂为了扩大产能,都开始投资新厂。例如台积电在美国投资的5nm产线,可以极大地拉高台积电的5nm产能,满足更多客户的需要。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从芯片代工厂从建厂到产出,整个周期较长,短期内5nm产能缺口依然巨大。
芯片制造商不能增加产量来满足需求;
简而言之,全球电脑芯片供应大部分来自台湾,大部分由台湾半导体制造公司(TSMC)生产,这对于汽车公司来说无疑是双重打击,工厂在亚洲,并且台积电的产能表示也无能为力,远水救不了近火。
除此之外,由于担心国家安全,特朗普将华为列入贸易黑名单,美国芯片公司Xilinx不得不暂停向华为的部分销售。中国现在正致力于建立自己的芯片生产。
美国也在做同样的事情,让台积电在自己的海岸上建一个120亿美元的芯片工厂。每个人都希望能够保证自己的芯片供应,而目前的短缺使得这成为一个更加优先的问题。
一、疫情影响,全球芯片产能下降。疫情是最直接的原因,由于国际疫情迟迟无法彻底控制,病毒传播风险一直存在,防控力度小,防控措施滞后,导致芯片生产厂商无法全负荷生产,生产效率下降。
再者,由于芯片本身制造工艺流程复杂,高端芯片不同生产环节更是由全球不同厂商来完成,只要其中某一个环节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运作,整个芯片制造流程便会陷入停滞,造成整体的产能下降,芯片源头供应量减少,但市场需求量依旧在递增,此消彼长,自然就造成了全球电子行业芯片短缺。
二、美国断供,加剧了芯片短缺状况。
美国将华为、中芯国际列入实体名单,禁止向其供应半导体元件与材料,意图通过彻底断供来遏制头部企业发展,进一步扩大自身对市场的掌控力,本就短缺芯片的年景加上刻意的针对,加剧了国内芯片短缺的状况。
作为科技领域新兴的人工智能行业,在芯片短缺的情况下,又会面临怎样的影响?未来又将朝什么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可以用“短期无虞,长期影响较大”来说明芯片荒对人工智能行业的影响。
首先,人工智能产品的核心是智能算法,算法是决定产品“智能化”的内核因素,而算法要落地到实际应用中,依旧需要芯片来承载国内人工智能行业依旧处于展露头角的阶段,许多基础的智能算法对芯片性能并没有过于极端的要求,而28nm制程的芯片足以满足多数智能产品需求,目前在28nm制程的芯片上,我国是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国内芯片厂商目前的能力可以保证这个水准的芯片供应。
对于断供的尖端7nm以及5nm制程的高端芯片,除了高端智能手机应用外,其他智能产品短时间内不会应用如此尖端的芯片。
其次,尖端芯片供应是整个行业都在短缺,供不应求是行业常态。我国人工智能企业通常会选择在核心算法上进行优化以匹配现有的硬件水平,且人工智能产品的商业化应用程度对硬件需求也不高,市场处于培养成长阶段,从成本方面来看,高端芯片也并非主流配置。
最后,芯片短缺对人工智能行业长期影响是比较大的,因为主流市场可能需求不大,但尖端的人工智能技术与算法实验依旧需要尖端芯片进行落地应用,尖端芯片如果长期断供,对核心算法的升级会造成影像,也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尖端技术的进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