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次东京奥运,看日本科技大国的兴衰

从两次东京奥运,看日本科技大国的兴衰,第1张

1964年,东京举办了第一次奥运会,此后二十年间,经济奇迹般逐一开花,日本芯片五虎——日立、三菱、富士通、东芝、NEC一时风光无限。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攻下了全球30%的DRAM存储芯片市场,80年代末则攻下了55%的市场。按照这个速度,日本超过美国只是时间问题,大有“吞下”美国之势。

在奥运会光环下,日本经济飞速腾飞,工业和 科技 不断发展,甚至出现了电视、空调、 汽车 等工业品反向输出到美国。

随着日本产品疯狂攻占美国市场,曾经的行业巨头被逼的节节败退,英特尔甚至陷入巨额亏损的状态,1985年10月,英特尔直接宣布退出DRAM市场,关闭了生产DRAM的7座工厂。反观日本东芝,1986年,每月1M DRAM芯片的产量就超过100万块,完全碾压英特尔。当时世界半导体企业前十的公司中,有6个是日本的,前3是NEC,东芝,日立。

再看一组数据,1968年,日本GDP总量超越当时的西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86到1991年间,日本GDP增幅达到9560亿美元,相当于当时整个法国的GDP。此时的日本,发展极快,不容小觑。

面对如此次凶悍的“猛兽”,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了威胁,自然是不能坐视不理,日本随后就遭到了美国的打击,陷入了长达30年的发展停滞,这就是现实。

1982年美国商务部对日本进行反倾销调查;

1985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五国联合签署《广场协议》。目的在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日元及德国马克等主要货币有秩序性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从而导致日元大幅升值。

1986年,美日两国签署了《美日半导体保障协定》,日本被要求开放本国市场,增加进口美国半导体产品,次年美国裁定日本DRAM储存芯片存在倾销的行为,对日本征收100%反倾销税;

1989年,《日美半导体保障协定》签署,要求日本向美国开放半导体相关的知识产权和专利;

1991年,《第二次半导体协议》签署,要求日本让出国内半导体市场份额的20%。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韩国三星的半导体产业得以发展。

随着协议的签订,日元大幅度升值,严重打击日本商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所以,包括芯片在内,日本出口大量减少,海外资产膨胀,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日本央行多次下调利率,大量放贷,据统计,银行总放贷金额增加近100万亿日元(约5万亿人民币)。

金融热席卷了整个日本,无数普通的日本民众被卷入楼市和股市当中,用远远超过自己当下的收入去贷款,八十年代末,整个东京整个东京620平方公里的地价就超过了加拿大全国。全日本的地价,可以买四个美国。

不久,不受控制的金融热的后遗症逐渐显现,各个企业不管以前是做什么的,当时都通通开始投资金融产品,日本的制造业开始空心化。

1990年1月,日本经济化成了泡沫,股市暴跌,大批企业倒闭。

1992年3月,日经平均股价跌破2万点,仅达到1989年最高点的一半。

在美国的打压和大环境的低迷情况下,日本曾经引以为傲的半导体行业一蹶不振,面临全面衰退,到1996年,日本占全球市场比例已经不足30%。

为了拯救经济,日本尝试了很多办法,甚至频繁更换日本首相,自1990年到2001年,10年间换了9个首相,仍然难改倒退的局面。

1964年,日本“赌国运”,借着举办奥运会的“东风”实现了经济腾飞。浮沉中,日本寄希望于奥运这棵“救命稻草”。他们都希望再创1964年的辉煌,通过一场奥运会刺激经济增长,拉动消费。但是,此次的奥运会却暴露了诸多问题,在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东京奥运失去观众与观光收入之际,还让企业陷入两难、形成经济负担。

此时的日本 科技 业正陷入低潮,不仅被美国苹果的iPhone后来居上,就连主要竞争对手韩三星电子,都在智慧手机和记忆体晶片领域超越日本。美国和中国正不断主导制定 科技 和数据标准,而且世界日趋两极化,日本正遭遇 科技 进一步落后的风险。

对于一蹶不振的日本 科技 实力,日本计划为晶片业准备数千亿日元的预算,但比起美国仍是九牛一毛,美国已准备以至少520亿美元支持国内半导体生产。韩的三星、SK海力士等企业,也已承诺未来十年将投入4,500亿美元,台积电也已打算未来三年支出1,000亿美元。

日本自民党财务委员长及前经济财政政策大臣甘利明坦言,一些国家提供的支持规模,和日本相比完全是不同等级,日本可能很难竞争。

东京威力科创荣誉董事长东哲郎说,要解决日本 科技 实力下滑的问题,并不是只重建一个产业那么简单,日本在半导体业仍具备许多强项,例如铠侠的记忆体和Sony的影像感测器,还有许多零件和功率晶片制造商、以及晶片制造设备,日本的策略应该是要连接这些区块,组成一个核心。

不管怎样,57年后的日本,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据OECD统计,美国研发总投入遥遥领先且稳定增长,中国近年来研发投入增长速度全球最快,2018年研发总投入已逼近美国总量。日本紧随其后,占全球研发总投入8%,居世界第三。

但是日本企业的研发费用的增长已落后于海外企业,从截至2017年的10年的增长率来看,亚洲增长4.1倍,美国增长86%,而日本仅增长12%,研发的滞后有可能进一步损害日本的产业竞争力。

(百能云芯,ALC897-VA2-CG ,REALTEK, 21+, 30k ,含税65.17,TJA1043T/1J , NXP ,21+, 30K, 含税6.915,RTL8821CS-CG ,REALTEK, 21+ ,14700 ,含税19.38,STM32F303RBT6 ,STM, 21+ ,50K, 含税86.7,SJA1000T/N1,118 ,NXP, 21+ ,10k ,含税28.56,ALC662-VD0-GR, REALTEK ,21+ ,10k ,含税50.19)

要说A股的散户之王,京东方当仁不让,2020年一季度散户数154万,比第二名的中国平安81万,将近多出一倍。

京东方是我国液晶显示产业的开拓者和领导者,是唯一一家集自主研发、生产、制造于一身的半导体显示器产品企业。

作为一家在国家意志主导下艰难成长起来的面板公司,京东方经过数年资金黑洞般的疯狂投入, 4000多亿的总投资额更是创下中国工业史上单个企业投资额之最。

2001年上市以来,京东方在A股融资金额超过958亿,累计实现净利润180亿,而分红金额仅为46亿,市值却只有1500亿。

要论投资回报,20年来,京东方是不折不扣的“烧钱机器”,价值毁灭的王者。要论产业格局,京东方已经成为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中利润、资产、产量、生产线数量、技术水平等各方面的绝对龙头,世界排名第二。

可以说,没有京东方,我们的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都要比现在贵一倍以上。55寸电视价格不会从从四年前1万降至了2000多元。小米的全面屏,华为的折叠屏,也可能不会这么快出现。

今天就来说说 这家被誉为“散户之王”,在国家意志下打造而成的国之重器—京东方A。

成立于1993年4月,京东方始终专注于平板显示面板制造领域。近年来公司在原有显示业务基础上,成功切入智慧系统和 健康 服务领域,目前已经构建形成:显示器件、智慧系统和 健康 服务三大事业群。其中,显示器件事业包括TFT-LCD、AMOLED、虚拟显示和传感器等业务。

京东方的前身是一家老牌国企,北京电子管厂。1997年登陆B股上市,2001年登陆A股上市。

2001年11月,京东方收购了现代STN-LCD和OLED业务。

2003年,京东方以3.8亿美元收购现代全部的面板业务, 成为当时中国政府批准的最大外购案例。 同年,京东方第5代TFT-LCD生产线动工,投资金额110亿。

2005年1月,京东方5代线生产的17英寸液晶显示屏首次出货,液晶行业周期低谷到来,2005和2006两年利润亏损总额超过30亿元。

2007年,液晶面板市场好转,京东方产量大增而迅速转为盈利7亿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液晶周期陷入衰退 ,京东方开始逆势扩张。

次年4月,京东方6代线在合肥破土动工,投资金额175亿,覆盖18到37英寸的各种尺寸的产品。8月,京东方8.5代线在北京亦庄开发区举行奠基仪式,项目总投资规模达到280亿元。

2012年,京东方在经历了连续四年亏损后,用四条生产线的满产满销,实现主营业务的盈利。同时,京东方鄂尔多斯5.5代AM-OLED生产线、合肥8.5代线和重庆8.5代线相继动工。

2015年,京东方兴建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并于2017年10月底提前实现量产, 一举打破了韩国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 ,并成为继三星、LG之后全球第三家实现柔性OLED量产的企业。

2018 年,京东方投产了全球首条 10.5 代线,即合肥 B9 厂, 设计产能为 120K/月。 10.5 代线的诞生是划时代意义的,它解决了大尺寸面板的切割难题,为大尺寸 TV 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行业格局:

LCD 产业曾经兴于美国、盛于日本、胜于韩国,后又陆续在台湾、大陆开花结果,作为一个规模效应显著、资金壁垒高企、战略地位突出的行业, 面板行业的关键就是资金和 逆周期投资,直到把竞争对手逼到亏无可亏。

在液晶行业,“第N代”的生产线,N越高,代表着能生产、切割出来屏幕尺寸越大,规模经济也就越明显。

行业领先者隔一代线就会发起一次降维打击,把落后产线的产品价格大幅砸下去,砸到追随者心痛、亏损、最终破产、放弃。

三星,LG当年也是一路亏来,痛苦积累。在1995-1996年全球面板衰退周期,韩国企业则选择了逆势大举投资,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更是再次逆周期投入数十亿美元,大举兴建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线,抢占未来市场份额。

此后,韩国企业开始远远甩开竞争对手,从巨额亏损阶段走向漫长的收获期,三星和LG长年霸占全球液晶平板市场份额的前两位。

无论领先者,还是后进者,都需要不断提高生产代线。每一代,都是巨额投资,而且越来越贵。

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曾说过的王氏定律: 标准产品价格每3年下降50%,那么产品的技术保有量必须每3年增加1倍。

全球面板行业超过1200亿美金,行业全部是亚洲人在做,形成 三国,四地,五虎将 的行业格局:

三国:中、日、韩

四地:包含台湾地区

五虎将:三星、LG、日本夏普、JDI、台湾地区的友达。

由于OLED的前景广阔,称霸高端显示屏的韩国面板企业开始关停大尺寸LCD产能,转产至利润前景更佳的大尺寸OLED。

同时,京东方不断追赶,2019年末,公司的智能手机液晶 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显示器显示屏、电视显示屏五大主流产品销量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

在LCD面板领域,京东方早已超越韩国LG,成为面板界的龙头老大。

2015-2019 年间, 京东方单季毛利率水平长期高于三星、LG、群创、友达、JDI 等行业龙头大厂的平均水平, 2Q19、3Q19 如上几家大厂的平均毛利率为 1.25%、4.01%、而京东方对应的单季毛利率 为 15.94%、11.81%。

可将,公司凭借高世代线、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和下游应用市场,在盈利能上依然领先同行。

LCD面板成本主要由人工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材料费、动能费、维修费及其他制造费用等组成。 这其中原材料占成本60%和折旧占16%。 原材料已经实现国产化替代,京东方享受中国制造的价格红利。

折旧就成为考验公司财务上的盈利能力关键。京东方每年的折旧在百亿以上,2019年折旧接近180亿。

高额的折旧压制利润,并不是实际现金流支出,所以经营现金流比较充裕,但是京东方每年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新建产线,而且体量远超经营现金流,所以只能靠股市融资或者借贷来解决。

液晶行业每隔几年,都会有一次周期,因为当液晶面板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上涨,促使液晶行业有新投资、新玩家进入,然后产能放大直至过剩,价格暴跌,然后价格便宜使得显示器应用范围扩大,然后产能又不足了,紧接价格上涨,新的周期又开始了。

目前在大尺寸LCD面板领域,日韩的企业已经开始退出,以京东方为代表的的中国企业占据行业的大头,而在新兴的OLED领域,日韩企业仍然一骑绝尘,产能集中于韩国厂商,大尺寸主要是LGD,小尺寸则主要来自于三星。

京东方仍在追赶,折旧的峰值至少要到2024年才会到来,新增折旧主要来自小尺寸OLED方面的投资。

在成为绝对的行业寡头之前,京东方也就难以摆脱周期的宿命,巨额资本开支和折旧,必定使得净利润大幅波动。

当然,一旦京东方成为登顶行业第一的时候,将是利润大幅释放的时刻,就像如今的台积电。

投资京东方,长期看行业格局,短期看液晶行业周期。

由于净利润波动较大,所以PB的估值比较适合现在的京东方,目前来看处于 历史 估值的中下区间,合理区间在1.5-2倍左右。

本来今年三星、LGD两大厂商韩国LCD产能退出影响,供给收缩,液晶行业在底部已久,市场预期能来一波,但受到疫情影响,需求端同比下滑幅度更大,供大于求,比去年更加恶化,如果需求不能够回暖,短期上涨也就是情绪修复而已.

1、销售额最大的IT企业、最大的PC和打印厂商惠普。 2、最大的IT服务企业、最大的企业级IT企业、最大的中间件厂商IBM 3、最大的软件企业、市值最高的IT企业微软 4、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增速最快的大企业Google 5、最大的网络企业思科 6、最大的手机制造商诺基亚 7、最大的半导体厂商英特尔 8、最大的数据库厂商甲骨文 9、最大管理软件厂商SAP 10、近几年表现非常抢眼的苹果公司 图:全球十大IT巨头2007年业绩一览表 十大IT公司点评中涉及的主要数据 1、惠普 HP下设5大IT部门:企业存储及服务器(ESS)、惠普服务(HPS)、惠普软件、个人系统产品部(PSG)、图像和打印部(IPG)、惠普金融服务(HPFS)和集团投资。ESS、HPS、惠普软件组成了一个大的集团科技解决方案部(TSG)。 2007财年,惠普收入1042.86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3.8%。净利润72.64亿美元。 1)最大的PSG部门收入364.09亿美元,增长21%,PC出货量增长28%。其中笔记本收入增长47%,台式机增长8%。同时消费类客户端产品增长39%,而商用产品增长16%。PDA产品则下滑,其中商用PDA下滑5%,消费类PDA下滑1%。 2)IPG部门收入284.65亿美元,增长4%,主要来自于多功能打印机和大幅面打印机 3)2007财年,惠普ESS部门收入187.69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5%。其中工业标准服务器增长14%,商业关键系统产品收入下降3%,主要因为PA-RISC和Alpha产品销售下滑,而占商业关键系统64%业务的Integrity服务器则大幅上升37%。 4)惠普服务部门收入166.46亿美元,增长3%。其中咨询顾问和集成增长9%。 5)惠普软件收入达23.25亿美元,增长高达74%。主要原因来自于2006年7月惠普以45亿美元收购了管理软件公司Mercury Interactive,如果不计算Mercury的收入,惠普软件增长5%。 2、IBM 2007年IBM收入987.86亿美元,同比(914亿美元)增长8%;利润104.18亿美元,同比(94亿美元)增长11%。 四大IT部门: 1)GTS(全球技术服务部)361.03亿美元,比2006年的323.22美元增长11.7%;利润率29.9% 2)GBS(全球商业服务部)180.41亿美元,比2006年的159.69亿美元增长13%;利润率23.5% 3)系统与科技部收入213.17亿美元,比2006年的219.7亿美元下降3%;利润率39.7%(下滑原因在于07年6月卖掉了打印部门) 4)软件部门收入199.82亿美元,比2006年的181.61亿美元增长10%;利润率85.2% 3、微软 微软2007财年收入511.22亿美元,研发投入71.21亿美元,利润140.65亿美元。 微软产品线: 1)客户端 *** 作系统(Client) 主要产品:Windows Vista、Windows XP 2007财年收入149.72亿美元(约80%来自OEM),增长14%,运营利润116.03亿美元,增长13% 2)服务器和工具(Server and Tools) 主要产品:服务器 *** 作系统Windows Server 数据库SQL Server(2006年收入26.54亿美元,Gartner数据) 开发平台Visual Studio、中间件BizTalk Server 安全工具Forefront Security 2007财年收入:111.75亿美元,增长16%;运营利润39亿美元,增长29%。 3)微软商业软件部(Microsoft Business Division,MBD) 主要产品:Office system Exchange Server Dynamics business solutions(ERP、CRM等) 2007财年收入163.96亿美元,增长13%;运营利润108.38亿美元,增长13%。 4)在线服务业务(Online Services Bus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62423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9
下一篇 2023-03-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