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与宝石

半导体与宝石,第1张

 (1)半导体晶体

历史上,半导体因晶体管的发明而名声雀起。但是半导体并不都是晶体。

周知,材料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晶体( crystal )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或者说,晶体是具有格子( lattice )构造的固体。所谓格子构造,是指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作规律排列,并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晶体的基本要素是对称性。晶体的理想外形和晶体内部结构都具有特定的对称性。晶体的重要特征是其外部表现为规则几何外形。理想环境中生长的晶体应为凸多边形。

有些看起来像晶体的物质如玻璃、琥珀、等,它们内部质点的排列,不具有格子构造,即不作周期性的重复排列,这类固体被称之为非晶质或非晶质体。

晶体跟晶体也不同。晶体可以按照来源和成键特点分类。晶体按来源分为:天然晶体(宝石、冰、砂子等)和人工晶体(各种人工晶体材料等)。晶体按成键特点分为:原子晶体,如金刚石;离子晶体,如NaCl;分子晶体,如冰;金属晶体,如Cu。

天然晶体(natural crystal),或称天然晶体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的单质或化合物。人工晶体(synthetic crystal)即人工合成或人造的晶体。

合成晶体是有天然对应物的人工晶体。相反,人造晶体无天然对应物的人工晶体,比如人造钛酸锶,铱铝榴石(YAG),钆镓榴石(GGG)等。

人们常见的晶体有水晶、石盐、蔗糖等,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就认为晶体就像水晶和石盐那样,具有规则的几何多面体形状。

晶体半导体、非晶体半导体,包括多晶体半导体都有用处。比如,硅太阳能电池就有单晶硅太能电池、非晶硅太能电池、多晶硅太能电池等等。

(2)晶体与宝石

晶体规则的几何外形和晶莹透明的漂亮颜色让人一下子想到宝石。

按晶系分类的常见宝石有:

高级晶族,如具有等轴对称性的金刚石、石榴石、尖晶石等;

中级晶族,如具有六方等轴对称性的祖母绿、海蓝宝石等;具有三方对称性的红宝石、蓝宝石、碧玺、水晶等;具有四方对称性的锆石等;

低级晶族,如具有斜方对称性的黄玉、橄榄石、金绿宝石等;具有单斜对称性的软玉、硬玉、透辉石等;具有三斜对称性的拉长石、月光石等。

这里要注意宝石与玉石的区别。宝石,如金刚石、红宝石、蓝宝石,是单晶体,即由单个矿物组成的晶体。而玉石,如翡翠、软玉、岫玉,是多晶体集合体,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3)半导体与宝石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A diamond is forever)是珠宝大王戴比尔斯在1939年所用的广告词。

这里的钻石即金刚石,或者说是金刚石结构的碳(C)。钻石是目前已知最硬的宝石。

纯净的钻石无色,蓝色钻石是在金刚石中掺入了少量的硼(B),而紫色钻石是在金刚石中掺入了少量的氮(N)、硼(B)、氢(H)原子。

这么珍贵的东西如果能人工制造,该是多么大的财富诱惑!事实上,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了人造钻石的尝试。

1893年法国科学家莫瓦桑(Henri Moissan 1852一1907)向世人宣布他已成功地用石墨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金刚石。但是, 当一些人怀疑或无法重现而向他提问时,他却以保密和专利为由谢绝。其实,他当年并没有真正从石墨中制造出金刚石,但是也没有弄虚作假。据说, 莫瓦桑坚信常压下可以制成金刚石并让助手反复试验。后来助手实在厌烦了,就事先在炉子里放了一颗金刚石。莫瓦桑不知情,还以为真的试验成功了。直到1955年,人造金刚石才由美国通用公司研制成功。

除了钻石,半导体工业中还经常用到蓝宝石、红宝石(红色和蓝色的刚玉)作为衬底。蓝宝石、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

纯净的氧化铝无色,蓝宝石、红宝石的颜色是其中掺入的金属使然,比如蓝宝石:氧化铝+铁(Fe)、钛(Ti);红宝石:氧化铝+铬(Cr)。当然,蓝宝石、红宝石现在都可以人工合成,用作衬底时斑斓的色彩已无必要,所以金属掺杂就免了。

(1)元素半导体。元素半导体是指单一元素构成的半导体,其中对硅、硒的研究比较早。它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具有半导体特性的固体材料,容易受到微量杂质和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目前, 只有硅、锗性能好,运用的比较广,硒在电子照明和光电领域中应用。硅在半导体工业中运用的多,这主要受到二氧化硅的影响,能够在器件制作上形成掩膜,能够提高半导体器件的稳定性,利于自动化工业生产。[2](2)无机合成物半导体。无机合成物主要是通过单一元素构成半导体材料,当然也有多种元素构成的半导体材料,主要的半导体性质有I族与V、VI、VII族;II族与IV、V、VI、VII族;III族与V、VI族;IV族与IV、VI族V族与VI族;VI族与VI族的结合化合物,但受到元素的特性和制作方式的影响,不是所有的化合物都能够符合半导体材料的要求。这一半导体主要运用到高速器件中,InP制造的晶体管的速度比其他材料都高,主要运用到光电集成电路、抗核辐射器件中。 对于导电率高的材料,主要用于LED等方面。[2](3)有机合成物半导体。有机化合物是指含分子中含有碳键的化合物,把有机化合物和碳键垂直,叠加的方式能够形成导带,通过化学的添加,能够让其进入到能带,这样可以发生电导率,从而形成有机化合物半导体。这一半导体和以往的半导体相比,具有成本低、溶解性好、材料轻加工容易的特点。可以通过控制分子的方式来控制导电性能,应用的范围比较广,主要用于有机薄膜、有机照明等方面。[2](4)非晶态半导体。它又被叫做无定形半导体或玻璃半导体,属于半导电性的一类材料。非晶半导体和其他非晶材料一样,都是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结构。它主要是通过改变原子相对位置,改变原有的周期性排列,形成非晶硅。晶态和非晶态主要区别于原子排列是否具有长程序。非晶态半导体的性能控制难,随着技术的发明,非晶态半导体开始使用。这一制作工序简单,主要用于工程类,在光吸收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主要运用到太阳能电池和液晶显示屏中。[2](5)本征半导体:不含杂质且无晶格缺陷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在极低温度下,半导体的价带是满带,受到热激发后,价带中的部分电子会越过禁带进入能量较高的空带,空带中存在电子后成为导带,价带中缺少一个电子后形成一个带正电的空位,称为空穴。空穴导电并不是实际运动,而是一种等效。电子导电时等电量的空穴会沿其反方向运动。[5] 它们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定向运动而形成宏观电流,分别称为电子导电和空穴导电。这种由于电子-空穴对的产生而形成的混合型导电称为本征导电。导带中的电子会落入空穴,电子-空穴对消失,称为复合。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变成电磁辐射(发光)或晶格的热振动能量(发热)。在一定温度下,电子-空穴对的产生和复合同时存在并达到动态平衡,此时半导体具有一定的载流子密度,从而具有一定的电阻率。温度升高时,将产生更多的电子-空穴对,载流子密度增加,电阻率减小。无晶格缺陷的纯净半导体的电阻率较大,实际应用不多。[6]

1、组成属性不同

(1)玉石:有软、硬两种(软玉(Nephrite)、硬玉(Jadeite))

软玉: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

硬玉:是钠铝硅酸盐。

(2)锗石:是自然界中含有锗元素的一类矿石的统称。

(3)砭石:主要成分是一种称为“微晶灰岩”的矿物质。

(4)托玛琳石:又称电气石,是一种硼硅酸盐结晶体。

2、硬度不同

(1)玉石:有软、硬两种

软玉:硬度一般在6.5以下,韧性极佳。

硬玉:硬度6.5-7

硬玉的比重(3.25-3.4)大于软玉(2.9-3.1)。

(2)锗石:硬度6~6.5

(3)砭石:砭石的硬度比较脆弱,比一般石头要软,所以轻易可以摔碎。

(4)托玛琳石:硬度7~7.5

3、外观不同

(1)玉石

软玉:半透明到不透明,纤维状晶体集合体。

硬玉:半透明到不透明,粒状到纤维状集合体,致密块状。

(2)锗石:银灰色晶体。

(3)砭石:砭石中含有铜、铁等金属物质,致使砭石会呈现红、黄、绿等颜色。

(4)托玛琳石:含有铝、铁、镁、钠、锂、钾等元素。颜色随成分不同而异,富含Fe的电气石呈黑色,富含Li、Mn和Cs的电气石呈玫瑰色,亦呈淡蓝色,富含Mg的电气石常呈褐色和黄色,富含Cr的电气石呈深绿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石

百度百科--锗石

百度百科--砭石

百度百科--托玛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70886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1
下一篇 2023-04-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