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他们的身份,当然,这点比较多余,但事实上这第一忠犬和第一童子在这的具体身份是“黑人”,如果被警察盯上就麻烦了。
靠我这小旅馆的收入,勉强够风平浪静度过这一年的,钢铁工资是每月3000,刚够她自己。钢铁是个节俭和马虎姓格并存的人,只要不饿肚子,对钱没什么概念,而且重感情,和人相处久了,大概不会反对这两人留下来。
赵构一直担心金童会趁他不在暗算哮天犬,但看样子丝毫没有这样的苗头,他现在全副心思都扑在半导体里的小人身上,吃晚饭的时候见他把几颗米饭藏在上衣口袋里(新买的报喜鸟呀!),估计他是想给想象中的小人喂饭。赵构觉得他很可爱,因为3岁半的时候他也那么干过。
哮天犬在我这吃了两顿饭以后就更坚定这是上仙界了,中午的一斤包子他起码吃了7两,主要是肉馅的,晚上添了两次饭,吃几口就说一句:“撩咋咧(陕西话,好吃啊的意思)。”使赵构怀疑他跟随杨戬的最初原因是因为实在是没有吃食了,而且饭桌上的茄子、黄瓜、萝卜、西红柿没一样是他见过的,我真的很好奇天上的人民都吃什么蔬菜。
晚上大伙一起看电视,我搂着钢铁的腰坐在沙发上,哮天犬和金二傻分别搬两把椅子坐在我们两边。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男人,酒足饭饱后抱着自己的女人,两边一边是古今第一忠犬,一边是古今第一童子,那感觉,啧啧,甚至有一刻赵构以为自己已经是仙人了。
但是那天挑选放的电影让赵构觉得比毛片还不适合两位新成员:《宝莲灯》。
金童到还罢了,可那片子里多次提到“哮天犬”,甚至最后字幕还有哮天犬三个字,但犬哥安之若素地看完了电影,他根本不在乎那演的什么意思,里面的人物虽然暂时引起了他的兴趣,但在他看来显然和他的认知是有天壤之别的,他看完电影之后不满地说:“劈山,这个丝琴(事情)饿又不是摸油(没有)干过,当丝(时)饿不劈山二爷也不同意啊,哪顾上别的气(去)!”
这就是哮天犬对《宝莲灯》这部电影的影评。
后来赵构想明白了,犬哥本人并不知道二郎神这三个字指代什么,因为那是后世对他主人的称谓。
其实哮天犬对他目前的处境有一个最大的误会,他真的以为这里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上仙界,所以他觉得他没什么了不起的,也没觉得有必要隐瞒自己的名字,赵构觉得这样很好,只要没人信他,他就能安安稳稳过下去。
反正钢铁就不信,她对哮天犬那段话的点评是事后跟赵构说:“胖子够能吹的啊。”
转眼间已经是一个星期了,金童和哮天犬保持了和平共处,两个人已经会使用淋浴洗澡、会开关电视,金童还不会用遥控器,哮天犬也只能按出1到9这几个频道,不过会使用“+”号键换台,赵构很感谢机顶盒带来的丰富频道,如果电视像以前那样只有几个台,恐怕哮天犬早该摸出系统的一套知识了,现在200多个台他看得眼花缭乱,真做假时假亦真。金童像有恋物癖一样与半导体形影不离,这两天光给他买电池花了20多,有时候打发他去替我买包烟,找的钱给他买糖……
哮天犬起点很高,听音乐直接用的是HW,顺便迷恋上了照相功能,这一次他实在忍不住好奇,一定要问个究竟,还没等回答他,金二傻同学已经用他的“小人儿”理论解释完毕,哮天犬半信半疑,终于把金二傻拉在一边研究去了,估计他和荆轲待完一年,智力就能成功下降到3岁水平了。
钢铁这周倒成了晚班,果然不出所料,她没提出任何异议,她是一个喜欢热闹的女人,好象和哮天犬还满聊得来。
形势一片大好呀。
这天四口吃完午饭,赵构去下面坐着,钢铁回屋躺了一会,3点多起来,说厕所没手纸了让去买。赵构就当散步溜达出去,绕了半条街买了一卷手纸这才慢悠悠逛回来,进了旅店上楼,见哮天犬和金童都在各自的屋里睡觉,自己的卧室没人,赵构喊了几声钢铁也没人理,一推厕所门,里面居然锁上了。
赵构不耐烦地敲了两下说:“锁啥锁,是我。”里面还是没动静,赵构又使劲捶了两下:“都老夫老妻,快开门,我把纸放下还下楼看店呢。”还是没人吭声。
赵构一生气随手就撩起了厕所门上的挂历――你可能还没忘,这门曾被金童烧出了一个很大的窟窿。
然后就看见一个――屁股。
哎,赵构知道,还没有哪个美女出场是先露屁股的,就算被辣手摧花需要英雄去救,最多也就是衣衫凌乱,再过分也就酥胸半露。
可是赵构确信先看到一个屁股,然后才看见一个古装美女正坐在马桶上小便,她本来已经被赵构的敲门声弄得很紧张了,现在门上突然开了一个大口子,然后一个男人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的屁股,她万分惊恐之下竟忘了有所举动,还是那么愣坐着,只是下意识地捂住了嘴。
赵构也很尴尬,然后说了一句让自己都很佩服自己的话:“要纸不?”
说完这句话,赵构把纸放在门口急忙逃下楼来,他那脆弱的小心肝是一个劲的跳啊。平静了一会,不可阻止地又想起那个……,看上去又白又滑,如果能扶在手里,来个什么什么,再加上那妞的一身古装,想象她喘息的声音和样子,这个调调真是要了亲命了!也不知道她是钢铁什么时候的朋友。
等等!让我捋捋,钢铁的朋友为什么会穿古装?
排戏?排戏也不用把戏装穿回家里来吧!
然后赵构脑海里突然闪出一张无比欠揍的脸来――刘能,绝对是他!难道这位*呃……古装美女是第三个客户?
到目前为止,我读过的自传不多。数一下,《乔布斯自传》、《马斯克自传》、《贝佐斯自传》,《孙正义传》是我读的第四本自传。我正在读的是优衣库创始人写的《一胜九败》,还有书架上未读的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自传《富甲美国》,《洛克菲勒自传》。
如果有人要我推荐自传类书籍,这本书应该会第一个进入我脑海的。
我想,最生动的阐述方式应该是讲故事。事实上,本书也充满了大量的故事情节,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孙正义显然也是一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这大概是每个CEO必备的能力之一)。读的过程中,我眼睛湿润了三次。我会在后面的文中分别说到感动我的地方。接下来,将分八个小节来描述我所了解到的。当然了,最好是自己亲自读。因为人的记忆是具象的,生动形式的,书中充斥的大量故事细节会留在我脑海里,形成我的完整体验。而读后感必然不会顾及到这些细节,导致信息损耗,失去故事细节也难以让人形成生动体验,加深记忆。
1 结论,孙正义成功的主要原因
2 孙正义的特质
3 孙正义如何思考决策
4 孙正义的经营与投资思想理念
5 孙正义如何聚拢以及使用人才
6 大手笔收购背后的有力队友
7 孙正义接受的教育
8 孙正义的自我提升方法
读完这本书,最强烈的一个感受就是,孙正义是一个目光长远,有着远大志向和超强执行力的人。这听起来好像没什么特别的,但这却是大多拥有非凡成就之人的普遍特征。尤其是你会感叹,他把这件事做的有多彻底。
下面是例证:
从上面的事例中,你可以看出他不仅目标远大,更难得的是将目标付诸实际行动。
最大的贵人是自己
成功固然需要运气以及贵人相助,但这些都不是根本。在人生中,最大的贵人是自己。一个人若有志向,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孙正义默默无闻的出身,没有强大的资源与人脉。但是他凭着充满激情的志向,感染了一个个遇到的人。甚至有人说他是大叔杀手,因为聚拢在他身边的人才与伙伴都比他年纪大。如今,他的人脉资源遍布政界商界,可以会见各国政要,各国顶尖企业家。
出身背景与地位绝不是失败的理由,孙正义就是例证。要知道他是在日韩国人,从祖父辈偷渡到日本。过着最底层的生活,还遭受着日本人对他韩国人身份的歧视。一个人即使有再多的现成人脉与资源,也有用完的时候。唯有自身可以不断吸引聚拢顶尖的各色人才,才能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有志向更要行动,在行动中才会遇到各种人,才会得到他人的赏识遇到贵人。
立志要趁早
这是我从多个厉害人物身上学到的一点。现在如果我要送给一个孩子礼物,或许会送给他一本自传,让他趁早知道,人生不仅仅只有,上学、毕业、找个不错的工作、结婚、生子、老去,人生可以很宽广。
孙正义初创业得到的忠告:
野田:“孙君,你知道梦想和志向的区别吗?
孙正义:“区别啊。。。”
野田:“梦想是少年和少女的淡淡期待。志向是决心。孙君,你要记住,光有梦想不行,要有志向。”
孙正义:“志向。。。。老师,我懂了。谢谢!”
目标的重要性
孙正义说过,一个人若没有明确的目标,他就会一直在原地打转,永远也到不了山顶。一旦制定了清晰的目标,再高的山顶也有到达的一天。这或许也是志向的重要性把。没有志向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平庸下去,原地踏步。
见识的重要性
领袖的前瞻性来源于广博的见识和深刻的思考,这样才能发现机遇,顺应趋势,提出愿景。孙正义的留美经历让他眼界大开,见识到了计算机产业的崛起。同时他又具有日本的视角,能看到日美之间的差距。他把自己的生意模式称为时光机,意思是美国的科技要领先日本,只要将美国的东西复制到日本,利用时差就能做生意。另外,他也将日本的产品输送到美国,比如游戏。这都是基于他双重的视野与见识。
一个人越能以多个视角看世界,就越能发现各个地区以及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而发现机遇。这也是为什么全球视野的重要性。如果能站在全球的角度,整合资源,那做生意的机会太多了。
如今的时代网络发达,不用亲自走出国门就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事情。因此拓展自己的视野与见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行动。当然了,如果能走出国门亲自考察,当然更好,能带来更直观的体验。
如果要我想一堆标签来概括他的特质的话,我想是下面这些:
自我驱动
他是一个具有超强自我驱动力的人,能够给自己不断地设立更高的目标,并努力达到。从决心发起信息革命,到如今的收购ARM进军物联网、进入机器人行业追逐技术奇点时代。
坚韧
少时的穷苦没有打倒他,他依然是一个拥有远大志向的浪漫主义者。
创业初期,商品部门整体叛逃,另立门户,与软银展开竞争,这没有令他心灰意冷。
创业未半,却身患慢性乙肝, 医生说他活不过5年,在病房里也曾独自流泪。重读他的偶像自传《坂本龙马》,想到坂本龙马虽然31岁被刺杀,但真正的壮举是在最后5年完成的,将日本政治涤荡一新。他决定将自己最后的5年充分燃烧。在什么也干不了时候,他把大量书籍带到了病房,据说读了3000多本书,虽然有不少是漫画。
面对政府主导的通信行业寡头NTT(总务省为主要股东),他没有被官僚主义打倒,面对政府的低效、不作为,在举步维艰的情况下,闹到总务省,在科长面前扬言,如果不答应请求就当场自焚。最后,他得到了NTT的配合。
我还能列举,但我想这些已经足够说明了。
感恩
他对曾经教导过自己,扶持过自己的人,充满了感恩之心。软银每年都有专门的恩人感谢会。
在佐佐木正99岁,孙正义组织软银高管层为他庆生。孙正义在便签上写下送给老师的话:“佐佐木老师,一切都从与老师的相遇开始!谢谢” 。平时锐利的眼神也变得温和,泪水也像决堤的水。佐佐木:“这说不定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记住,以后也要怀着坚定的决心去做事情。”
善于思考与汲取智慧
有一天孙正义叫三木去陪他散步,孙正义走到池塘边停了下来。沉默着把视线投向池塘一会后,对三木说:“你说,哪些鲤鱼为什么要成群结队地游向一个方向?”。
三木:“是啊,为什么呢”
孙正义沉思了一会说:“真奇怪,那条鱼是怎么游到其它鱼前面去的呢?”
孙正义:“你看他们。岁都没有发出指示,它们却自动地聚集在一起,游的很整齐。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我觉一个集团也必须这样”
孙正义对三木说:“该怎么做才能建立持续300年的组织呢?我觉得我必须参考生物进化过程。”
孙正义的愿景用了1年时间才制定出来。研究对象涉及广泛,比如历史、生物。
在讨论今后30年的公司治理时,孙正义下达这样的指令:“调查一下到本能寺之变为止,织田信长领土扩大的过程”
通过研究纯种马、蛙鱼等方面,吸取智慧,颇有古人“法天法地法自然”的作风。英国对纯正马的严苛定义,导致其赛马界的衰落。孙正义得出结论:“无论是马还是公司,只有引进不同的DNA,才能变强,多样性很重要”。因此孙正义积极投资各个领域,通过他称为“群战略”的方式,将不同品牌,不同商业模式的企业通过资本关系,保持既独立又团结的状态。
目光长远
说起来,这四个字如此简单,但它涉及的内涵与方法论却非常深刻。大部分并没有做到,没有长线思维能力。
孙正义说:“越是迷茫的时候,越要看得远”。这话与马云说过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马云也说过:“我预测不了明天,明年,但我能看到30年后,50年后会是什么样的”。创业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面对各种不确定性,而长远的眼光正是穿破迷雾的灯塔,可以为创业者指明方向,坚定信念。
孙正义说:“以30年为单位思考问题,就必然无法看到有些东西。索性先想一想300年后是什么样,然后倒推出30年后不就行了,但要谈300年后,先回顾300年前的世界”
孙正义专门有一个愿景计划团队,这些人整天翻看世界历史,日本历史的专业书籍,还研究纯种马,昆虫维持后代的方法。他们从任何的事物中吸取智慧,预判未来。
就说到这里吧,这应该是孙正义主要的特质了,当然如果要细说,还能找到很多。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长线思维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来,他热衷于制定计划。人生50年计划,软银30年发展计划最后变成了300年计划,每年的大年初一制定年度计划。
这种思维也可以称为终极思维或整体思维。很多事情只有从宏观尺度去观察、思考,才能得到更本质的答案。宏观尺度,可以避免人们被眼前的琐事遮蔽视野,超脱出来进而根本性地解决问题。以我为例,我思考过如何才能快速实现财务自由这个问题?进一步追问,钱是我的终极追求吗?我财务自由了,会做什么? 进一步,我真正想要的人生与生活是什么样的?我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如果我只是浑浑噩噩的每天忙于打工,不做思索,恐怕我的人生也就止步与眼前了。
2 穷举思维
即进行彻底思考,穷尽所有想到的选项。先穷举所有候选方案,然后根据条件进行筛选。他初创业时,没钱也没人脉,不可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在本子上列出了选择未来事业的条件,一共列了25条:“年轻也能做”、“能赚钱”、“有特色”、“能做到日本第一”。。。。。
孙正义进行了彻底的调查,对这25个条件逐项打分。(这足以看出他是一个思维严谨、逻辑清晰的人)最终他选择了软件流通业,说白了就是当中间商卖软件。当时的计算机程序还是装在磁带里的,00后可能都没听过。计算机产业刚刚兴起,软件制作者非常分散。买软件的人只能在杂志上看到广告后电话订购。就这样他们搜罗了全日本的软件,并且与计算机零售店签署了独家软件供应合同,业务快速地发展了起来。
他总是希望穷尽所有的可能,避免自我设限。在征求意见时,从来不会一上来就限定答案范围,而是让大家先考虑能想到的一切可能。
他的口吻:“对现在的软银来说,有可能成为合作伙伴的公司,给我找3000家出来。”
三木: “唉,要3000家那么多吗?什么样的公司呢?”
孙正义: “什么都行。我们的候选合作伙伴当然是IT相关的把。3000家,列一份名单给我”
群战略
可以这么说,他的经营与投资都是围绕愿景展开的。孙正义想要打造能够长久生存的企业,提出了打造300年企业的愿景。他认识到即使是微软、Intel这样的公司,单一的品牌和业务模式也会让企业慢下脚步,这种模式活30年没问题,但活300年就不行。这种方式如果想要在30年内达到事业巅峰,或许最有效。任何技术都不会长久存在,问题是怎么样发现下一次改变世界的技术。
他通过研究认为,多样性是事物长久存在的重要原因。事物必须不断融合新的基因才能不断变强,适应环境。通过投资实现的群战略就是为此而存在的。即投资不是目的,只是实现群战略的手段。群战略不仅把对方收入集团旗下,而且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对方有一天会离开。
孙正义的设想是,根据时代和技术的变迁,不断上演相逢和别理,畅通无阻地变换形态,这样的公司才是他想要通过群战略建立的公司群。
平台型思维
川边:雅虎美食是万年老三,怎么也赶不上tabelog 和GURUNVAI.可能还得收购它们其中一个。
孙正义:你会不会打牌?
川边:啊?算会把,怎么了?
孙正义:你看啊,扑克也是这样。四张比两对更厉害,没错吧。这样就肯定能赢吧。
川边:那倒是没错。。。。
孙正义:所以,这种时候不是要收购它们当中一个,而是要两个都收购。从一开始就应该考虑,要怎么做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做事不做一半,要做就形成绝对垄断优势,这样才能彻底摆脱竞争,所向披靡。果然厉害!)
构建垄断体,没有突出的竞争对手,在那条道路上所向披靡。着眼于收益不断递增的商业模式,就像二次函数曲线那样增长。喜欢平台型模式,重要的是在某个时间点到来前,把未来的平台商据为己有。
先发制人
川边向孙正义请教他思考的方法。孙正义问:“现在,雅虎什么业务发展的最好?” 。 川边:“那应该是雅虎拍卖,从利润看它是最好的” 。 孙正义:“是吗?那么,对手做什么会把雅虎拍卖搞垮?” 。 川边:“唉,设想雅虎拍卖的失败吗?” 孙正义:“没错,思考这个问题,然后抢在对方之前出手。把那种一旦对手做了就会不妙的注意找出来。不是一个,而是要把能想到的全部找出来,先发制人。我一直都是这样思考的”
典范转移
孙正义常说:“我并没有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如果说跟一般人相比有什么特长的话,那就是我非常热衷于判断典范转移的方向,及其时期。赚眼前两三年小钱的事情,我不感兴趣。挖掘哪些10年后、20年后才会开花结果的事物,在它们还是种子的阶段就将其分辨出来的能力,以及为之承担风险的胆量,这些方面我比别人强。”
“典范转移”,即世界正在发生的根本性转变趋势。举例来说,比如以蒸汽动力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电气、内燃机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并且产生了相应的大型、垄断公司与组织。个人的成就难以超越时代的局限性,也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个人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就。
在这个思考的基础上,孙正义选择从事电信行业,看准的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当时乔布斯还没有造出iPhone。他当时根据摩尔定律计算,如果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2年翻一番,那2018年就能达到人类大脑的细胞数量,即300亿个。并且坚信,电脑终究一天会超越人脑。
孙正义预测的下一个典范转移是物联网与AI。因此,软银在10年前就计划收购ARM。2016年7月成功收购。 ARM作为移动半导体领域的绝对强者,是孙正义喜欢的平台型企业。他预计,未来半导体芯片的需求将大幅增加,ARM将会发挥重要的重要。最近的新闻爆出,由于电动汽车芯片的需求,芯片已经供不应求,影响到了手机产业。
低成本地广泛尝试
他寻找投资对象或合作伙伴时,不会找那种世界皆知的企业,他找的基本上都是那种像宝石原石一样的公司。第一时间发现,纳入自己的集团。在寻找原石时,不预先判断,而是先追求数量,这是他一贯的做法。这是他研究蛙鱼得出的结论,蛙鱼每当成熟都要回到淡水河流中产卵,一次产约4000颗,但能够活着再次回来的约只有一对。要在这么多的种子选手中,选到成功的那一个,必然得广撒网才行。
发现与招募
他身边的很多核心人物是在业务活动的过程中认识的,也有不少是身边人介绍过来的。他的惯用套路可以归结为:
1 单刀直入,直接邀请对方加入
2 讲故事,描述愿景,吸引同道中人加入
3 先交朋友,请教对方领域的问题,或进行深刻的对话,在倾听与对话的过程中,形成一见如故的感觉。再以宏大的愿景,成就一番大事邀请对方
其中很多人已经在其它公司做到了高管,甚至是总裁,都被他以这种方式吸引过来。
人才考察
从他的面试风格看,他所看重的人才是那种踏实肯干,具备独立思考与超强行动能力的人。这种人远比那些专业人士、高学历、但只想谋一份舒服差事,没什么干劲的人强很多。最好是志同道合的同志。面试的时候他会突然提问一个深刻的问题,来考验对方的思考能力。
人才的任用
会放权,让身边人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善于激发人才的挑战欲。能够倾听周围人的建议,借助他人智慧。他开会的特点非常有意思,时间超长,而且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经常的口头禅:“谁了解这个事情,马上让他到现场。”。集中大家的智慧形成决策。讨论非常开放。
书中介绍了5个收购案例,3.3万亿日元(约314亿美元)收个ARM,8亿美元收购 COMDEX ,216亿美元收购美国斯普林特,收购大荣鹰队 2万亿日元(约190亿美元)收购英国沃达丰日本分公司
这些巨额收购背后的是号称进攻性财务的后藤芳光。他直言不讳地说,他的职责就是防止发生在孙正义主动出击时候丧失机会的情况,换句话说,不能让财务成为脚镣,使其无法发起进攻。
后藤芳光、笠井和彦是从安田信托银行(现为瑞穗信托银行)出来 。笠井和彦是该行的董事长,曾任纽约支行行长,在富士银行也工作过。笠井被孙正义打动后加入软银,后又把后藤也拉了进来。
有一个懂得与金融系统打交道的队友实在太重要了,企业就没有不缺钱的。柳井正当初创业向银行贷款可吃了不少苦。马云有了蔡崇信这个外资金童才有了顺畅的融资渠道。
我想很重要的一点是家庭教育。吴军说父母的素质才是孩子的起跑线,不是给孩子报各种班就行了。不输在起跑线,父母应该提升自己,而不是强迫孩子努力,自己却一塌糊涂。
孙正义的父亲叫孙三宪,虽然只有初中毕业,但脑子相当灵活,靠自己的点子做生意,越做越好。孙三宪的教育方式是夸奖,不像普通家庭,从来舍不得夸一句孩子。孙三宪的夸奖不是一般的夸,而是猛夸。
孙正义说:“以大人的目光教孩子,或哄孩子,那样的夸奖,小孩子是能看穿的。父亲不是这样。夸起来,能把人吓一跳。‘真棒!你是天才啊!’这种发自内心的话,小孩子会信以为真”
孙三宪夸奖是有的重点的。标准不是计算、读写这种技术、知识类的东西,而是是否自己动脑筋思考。孙正义小时候几乎每天都要被父亲说“你是天才!”,他几乎信以为真了。
“一旦记住那种快感,小孩子就会越来越努力。所以父亲从来没有说过让我学习。现在回想起来,父亲这么做想必都是经过思考的。毕竟这种事情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孙正义去美国后,孙三宪也经常给孙正义的弟弟孙泰藏讲飞去美国的“天才正义”的故事,反复说:“泰藏,你也要抱着志向活着。”
父亲对孙正义志向的影响:
“父亲总是感叹,我虽然为了钱做着眼前的生意,但这并不是本来的样子。他总说,为了钱而工作没有价值。喝过酒后就那么跟我说。那时我还是小学生,或者是中学生。他说,我还没有实现男儿本愿。正义你要记住,长大后不要把人生浪费在眼前的金钱上,你一定可以做好。”
(就凭这段话,就体现出孙三宪的不简单。以及远远超出很多父母的格局。普通的父母总是劝儿女好好学习,找个安稳的工作,或日子,这不就是教人苟活吗?说实话,孙三宪的格局超出我父亲不止几十倍,虽然我父亲是高中毕业)
对孙正义影响巨大的一本书是《坂本龙马》,他是日本 明治维新 时代的维新志士,倒幕维新运动活动家,思想家。孙正义被这种尽情燃烧的人生所打动,立志也要做一番大事。那种为国家大义视死如归的活法确实令人动容,这也是我感动的一个地方。
海量阅读以及请教厉害的人。马斯克也是通过这种方法学习的。乔布斯则主要是通过实践中不断地请教观察学习的。这两种方法可行性也很高,不需要什么大的成本。比起上学和报班更快,更廉价。
电子计算机发展到第三代时,开始向小型化方向发展。1971年,英特尔公司制成单片式中央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加上半导体存储器(RAM与ROM)、外围接口(I/O)和时钟发生器与其他部件,就组成了一台微型计算机。英特尔公司在1971年和1972年先后推出的4004和8008微处理器,以及由它们构成的MCS-4和MCS-8微型计算机开始风靡一时。
微型计算机一问世,几乎每隔两年就更新一代。其中1973年的MC6800机和1975年的Z280机都是当时著名机种。
1976年,美国硅谷的天才人物、“金童”乔布斯和沃兹匹克这两个年仅20岁的青年设计成功了“苹果”微型机,为计算机进入家庭首开先河。随后,又迅速以新产品“丽莎”投放市场。微型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1981年8月12日,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推出第一代个人电脑,它的销售达到百万台以上。世界计算机产业从此获得迅猛发展。1981年,美国所使用的计算机只有23万台左右,到1991年,美国已拥有计算机5500万台以上,全世界则有1.1亿台以上。计算机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大约每两年提高1倍。仅仅10年的时间,个人电脑的运算速度就发展到为原来的20倍,内存储能力为原来的64倍,磁盘存储能力则提高了500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