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主板的MOS管是场效应晶体管器件,两个或三个一组,或多相组合,用来与主板上电压控制分配 IC配合,进行DC-DC直流电压变换,为CPU或内存,以及各板载IC芯片,或接口插槽,提供所需工作的稳定供电。
电脑主板的MOS管有很多,散布在CPU附近。
在笔记本主板上用到的MOS可简单分作两大类:
信号切换用MOS管: UG比US大3V---5V即可,实际上只要导通即可,不必须饱和导通。比如常见的:2N7002,2N7002E,2N7002K,2N7002D,FDV301N。
电压通断用MOS管: UG比US应大于10V以上,而且开通时必须工作在饱和导通状态。常见的有:1448,1428A,7406,7702,1660,6428L,6718L,4496,4712,6402A,3404,3456,1660,2662URH,R0392DPA,03B9DP。
扩展资料
笔记本主板上,MOS管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开关作用,MOS开关实现的是信号切换(高低电平切换)。再来看个MOS开关实现电压通断的例子吧,MOS开关实现电压通断的例子:由+1.5V_SUS产生+1.5V电路。
MOS管实现的功能就是:隔离作用。所以,所谓的MOS管的隔离作用,其实质也就是实现电路的单向导通,它就相当于一个二级管。
笔记本主板上的隔离,其实质是将适配器电压(+19V)和电池电压(+12V左右)分隔开来。不让它们直接相通。但又能在拔除任意一种电源时,保证电脑都有持续的供电,实现电源无缝切换。
但在电路中常用隔离MOS,是因为:使用二级管,导通时会有压降,会损失一些电压。而使用MOS管做隔离,在正向导通时,在控制极加合适的电压,可以让MOS管饱和导通,这样通过电流时几乎不产生压降。
芯片里的晶体管用万的单位来统计是不够的,至少要用亿来统计,像一个7纳米的芯片边长差不多就1.5厘米,要在体积那么小的芯片里放入几十亿的晶体管,必须要用到特殊的技术和工艺。芯片虽然体积小,但内部结构是错综复杂的微电路。
通过X射线观看芯片内部结构,可以看到有很多层级,上下交错层叠大概有10层,每一层都有晶体管,通过导线相互连接。在生产的过程中,先完成第一层再向上递进,就和盖楼差不多。鳍式场效晶体管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晶体管,这种晶体管和鱼鳍很像,已经达到了9奈米,是头发丝的万分之一。
如果是传统的晶体管,电流经过闸门时只能管控一边的电路,属于平面结构的类型,而鳍式场效晶体管实现了3D结构,电流可以实现双向控制。光刻机的紫外线要从原来的193nm提升到13.5nm,那就要使用最先进的EUV光刻设备进行光刻。
完成后就要用化学物质蚀刻掉多作余的硅体,通过感光产生二氧化硅这种物质,再加入多晶硅基本就可以形成门电路,建立各个晶体管之前的连接。
通过这种 *** 作方式,一次可以注入大约3000万个晶体管。芯片的体积和功耗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半导体晶体管来说,要不断突破现有技术,做到更精细,才能满足芯片的要求,人类也在不断创造着晶体管的技术极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