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周治平教授能力到底如何

北大周治平教授能力到底如何,第1张

极其优秀。

周治平,男,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光 子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主任助理、国际交流与合作部筹备组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海外兼职博导,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及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国际商务教育及研究中心顾问。

1982及1984年分获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学士及硕士学位。1993年获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半导体器件物理、半导体器件工艺、半导体传感器、半导体激光、集成传感器、纳米技术、超快速光通信、集成光电子学、矢量衍射分析、微纳光电子器件及其集成技术。2010年2月当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士(fellow)。

周治平博士研究的领域包括半导体器件物理、半导体工艺、半导体传感器、集成电路传感器、生物/化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CMOS技术、MEMS技术、光存储技术、半导体激光、超高速光通信、集成光电子学、计算机模拟、次波长特征矢量的高精度光学衍射分析、纳米技术、及微/纳米量级光电系统集成。

周治平博士是SPIE和OSA的会员、IEEE的资深会员,以及中华光电学会(PSC)的终身会员。中国国家光盘工程研究中心技术顾问,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国际商务教育及研究中心顾问,《红外与激光工程》编委。

人物简介

侯洵,陕西咸阳人,1936年12月生。195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1979年8月至1981年11月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进修两年。大学毕业后至今,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1986年6月晋升为研究员。1986年6月至1995年3月任该所所长。2000年受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2003年9月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人物生平

1979年8月至1981年11月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进修两年。大学毕业后至今,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1986年6月晋升为研究员。1986年6月至1995年3月任该所所长。2000年受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2003年9月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侯洵院士是中国著名的光电子学专家、瞬态光学和光电子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从事光电发射材料及快速光电器件研究,先后作为主要参加者、学术带头人和主持人研制出一系列电光与光电子类高速摄影机,成功用于中国首次核试验、地下核试验以及雷射核聚变研究。侯洵院士是中国八·五攀登计画项目"飞秒雷射技术与超快过程研究"首席科学家,九·五攀登计画预选项目"强场雷射物理与飞秒超快过程研究"专家委员会两召集人之一。1985年"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是主要贡献者之一,排名第五。

侯洵同志十分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已先后培养了41名硕士生,25名博士生。他(她)们后来大都成了瞬态光学或半导体光电子器件领域的科研骨干。

科研成果

侯洵从事瞬态光学技术研究,先后以主要参加者、学术带头人和题目负责人身份亲自参与研制了一系列的电光与光电子类型的高速摄影机。

1985年系列超高速瞬态现像观测设备的研制与其它靶场观测仪器一起获得了题为"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侯洵获个人获奖证书,排名第五。

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瞬态光学技术和促进超快现像研究,他倡议并组织了"瞬态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请立项工作,获得成功。1991年组织"飞秒雷射技术与超快过程研究""八五"攀登计画项目立项申请,获准后被国家科委聘为该项目首席科学家。该项目包含飞秒雷射技术、超快速测量技术及超快过程研究三部分,由六所六校的有关科技人员共同承担,完成得很好:1996年国家科委验收时整体评为A级。1997年起,作为 "九五"攀登计画预选项目"强场雷射物理与飞秒超快过程研究"的专家组召集人之一,承担过超快过程研究部分的组织工作与课题研究,2001年该项目验收时聘为A级。

此外,侯洵还于七十年代负责研制成功磁聚焦云母片耦合四级像增强器在国内研制成功了透射式砷化镓阴极和场助光电阴极八十年代初发明了长波回响高、面电阻小、稳定性好的钯银氧铯阴极在国内研制成功双近贴聚焦像增强器发明了使用电子陷阱材料的组合红外光电阴极发明了一种新型高效X射线光电阴极并获得了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1990年研制成功直径100毫米的微通道板X射线像增强器,当时在国内外领先,获中国专利。为解决常规武器靶场探测暗、小、快、多目标的难题,他提出了采用脉冲雷射照明、干涉滤光片抑制背景、像增强器增强目标图像的办法,成功地研制出了中国新一代靶场光测设备,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曾主持设计并制造了成套像增强器制造设备,出口创汇191万美元。

2000年受聘该校教授以来,与吴洪才教授一起主持了985工程的重大项目"海量信息技术",领导开展了信息的超高密度光存储、光通信用无源器件、低损耗有机光纤等的研究工作,建立了"陕西省信息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

1984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改称院士)。

2002年被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2年被聘为陕西省第二届决策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

现任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科协副主席、陕西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

工作职位

他现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科协副主席,陕西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技大学 *** 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 教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西北大学双聘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顾问教授,华南师范大学 *** 教授。2000年6月,侯洵院士应聘为河南大学物理系教授。

侯洵院士亲自参与研制了一系列电光与光电子类型的高速摄影机,主要有:中国第一台克尔盒高速相机、电视--变像管高速相机及光纤--变像管毫微秒扫描相机、雷射核聚变及多种超快过程研究用的可见光皮秒扫描相机、X-射线皮秒扫描相机、四通道纳秒变像管分幅相机、红外皮秒变像管扫描相机、皮秒变像管分幅相机、重返大气层表面烧蚀情况用的变像管高温测量仪等。双楔型克尔盒的理论分析及所推导出的计算公式比国际上发表的结果早两年。变像管高速相机综合了现代物理、光电子学、精密机械、电子学与计算机技术,满足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急需,1985年与其他观测仪器一起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侯洵获个人获奖证书,排名第五。上述一系列超高速瞬态现象观测设备的研制成功使中国超快现象研究的时间解析度从微秒进到了皮秒,提高了六个数量级,回响波段从红外覆盖到了软X-射线,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成果分别获得了国家或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侯洵本人继龚祖同院士、王大珩院士之后于1990年成为国际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会议的中国国家代表。自1978年以来,他参加或带团参加过多次国际高速摄影与光子学学术会议并作为节目委员会主席协助王大珩院士组织了1988年在西安召开的第18届国际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所获荣誉

侯洵院士由于1985年以前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的保密要求,因此除在英国进修期间发表过论文外几乎没有发表过文章,自1986年以来,先后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90多篇,在第18届、第23届国际高速摄影会议及日本第一届国际高速摄影会议上做了特邀报告。

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排名第五(1985)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变像管皮秒扫描相机"排名第一(1985)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双近贴聚焦象增强器及分幅相机"排名第一(199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象增强高速电影摄影系统"排名第一(1992),国家发明三等奖"X射线皮秒分幅摄影技术",排名第一(1992)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软X射线皮秒分幅摄影技术"排名第一(1993)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SX1型双近贴聚焦象增强器毫微秒分幅相机"排名第一(1990)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软X射线皮秒分幅摄影技术"排名第一(1992)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成套象增强器制造设备"排名第一(1995)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小型雷射经纬仪象增强高速电影摄影系统"及"纳秒变像管扫描相机"排名均第一。,"BWS-5KII型皮秒变像管扫描相机"(排名第六),"固体双波长CnLiSAF雷射器的研究"(排名第三)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大尺寸X射线象增强器"(排名第一),"磁光碟机读、写、抹光头"(排名第四),"飞秒掺铬氟化锂锶铝雷射器研究"(排名第二)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XG60-1型MOCVD装置"(排名第一),三等奖"CW锁模YAG雷射同步泵浦飞秒雷射器"(排名第三),1996年度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个人奖)1999年度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个人奖)。

侯洵院士同样重视科普工作和对青少年的科技知识与兴趣的培养,积极贯彻中央强调科普工作的方针,近几年来先后在西安、汉中、商州、咸阳等地的大学、中学作过多次科普报告并热心地参加过陕西省的"大手牵小手"活动。例如,他在西北大学、西安交大、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工程科技学院、西安第二炮兵学院、汉中师范学院、商州师专等校作过瞬态光学、超短脉冲雷射技术及其套用、高速摄影及其套用等报告在陕西工学院、西安高中、西安中学、商州中学作过"光与我们"、"志存高远,珍惜时间"等报告,2004年获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71229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1
下一篇 2023-04-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