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4年,法国物理学家Jean Charles Athanase Peltier(英语发音:/ˈpɛltjeɪ/法语发音:[pɛl.tje],中文译作帕尔帖、珀耳帖或佩尔蒂)发现了珀耳帖效应。这个效应是:
当有电流通过不同的导体(a和b)组成的回路时,(除产生不可逆的焦耳热外)在不同导体的接头处随着电流方向的不同会分别出现吸热、放热现象。如果电流从自由电子密度较高的一端a流向自由电子密度较低的一端b,则b端的温度就会升高;反之,b端的温度就会降低。
吸热或放热的量满足以下关系:
Q = (Πa - Πb)I
其中Πa、Πb分别是导体a和导体b的Peltier系数。
珀耳帖效应的示意图。红色一端的导体从蓝色一端的导体吸热,然后释放到周围环境中。
珀耳帖效应是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的逆效应。珀耳帖效应、塞贝克效应和
汤姆孙效应(Thomson effect)三者合称热电效应。
根据珀耳帖效应可以制造半导体制冷元件。
相比根据卡诺热机原理制造的压缩机,半导体制冷的优点是:体积可以做得很小,无运动部件(所以寿命比较长),无需致冷剂,启动响应速度快(所以更适用于需要精确温控的地方)
但其缺点是,致冷效率只有压缩机致冷方式的1/4左右,所以不适用于需要大功率致冷的地方。
一个USB供电的半导体制冷装置(用来冷却饮料)
由于金属材料的帕尔帖效应是相对较弱的,而半导体材料基于帕尔帖原理运行,所产生的效应也会更强一些,所以,在制冷的材料中,半导体就成为了主要的原料。
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应用原理是建立在帕尔帖原理的基础上的。1334年,法国科学家帕尔帖发现了半导体制冷作用。帕尔贴原理又被称为是”帕尔贴效益“,就是将两种不同的导体充分运用起来,使用A和B组成的电路,通入直流电,在电路的接头处可以产生焦耳热,同时还会释放出一些其它的热量。
此时就会发现,另一个接头处不是在释放热量,而是在吸收热量。这种现象是可逆的,只要对电流的方向进行改变,放热和吸热的运行就可以进行调节,电流的强度与吸收的热量和放出的热量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与半导体自身所具备的性质也存在关系。
扩展资料
本征半导体不宜用于制作半导体器件,因其制成的器件性能很不稳定。反之,掺入一定量杂质的半导体称为杂质半导体或非本征半导体,这是实际用于制作半导体器件及集成电路的材料。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很弱,热稳定性也很差,因此,不宜直接用它制造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器件多数是用含有一定数量的某种杂质的半导体制成。根据掺入杂质性质的不同,杂质半导体分为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两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杂质半导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半导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