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次“大牛市”都有哪些信号?

盘点:历次“大牛市”都有哪些信号?,第1张

本周,上证指数延续上周涨势,盘中持续大涨,北向资金盘中净流入破百亿。A股历次牛市行情启动,资金、政策等方面迹象明显,行情期间,板块轮动规律同样明显。

“大牛市”行情重要信号

回看A股历史走势,牛市行情启动前都存在多种信号迹象。

首先,券商股是历年牛市风向标,从券商股在A股最近几次牛市和反d市表现来看,券商启动一般先于市场整体行情。

2005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前,券商龙头率先爆发,2005年4月券商板块率先反d,单月上涨24%,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25个百分点。2007年8月末券商板块市净率达到15.93倍,较牛市启动初期估值1.88倍上涨747%。

其次,内需加力升级成“双扩”是大牛市开启的重要观察信号。

从1998年首提“扩大内需”战略起到2015年期间,总共经历了3次内需加力升级到双扩的完整周期,而这3次都伴随着大牛市的行情。

复盘“牛市行情”下板块轮动

回看2015年A股牛市行情,据方正证券团队研报梳理,2015年成长牛是发生在一次大牛市环境下的成长风格占优行情,从2014年7月行情启动到2015年12月估值修复反d行情结束,期间成长风格上涨134%,相较其余风格均在100%左右的涨幅有较显著占优。

具体来看,2014-2015年市场大牛市行情,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其中成长牛主要体现在第三阶段的牛市加速行情和第五阶段的估值修复反d行情。

第一阶段:牛市启动,行情普涨,平分秋色。2014年7月到2014年11月底降息前。这个阶段各风格指数几乎均衡上涨,并未体现出成长偏好。

第二阶段:超预期降息引爆大金融行情,金融板块一枝独秀,成长风格垫底。2014年11月下旬到2014年底。

第三阶段:牛市加速上涨,成长风格首度占优。2015年初到2015年6月中旬。在这个阶段,成长风格首次体现出明显的风格偏好。

第四阶段:估值泡沫破灭,行情普跌,成长跌幅微多。2015年6月下旬到2015年9月中旬。过热市场氛围下,严打场外配资成熊市来临的直接催化剂,这期间各风格、行业普跌,差异较小,风格指数跌幅只是略微更多一些。

第五阶段:救市措施带来估值修复反d行情,成长风格再占优。2015年9月中旬到2015年底。前阶段熊市猛跌,救市措施不断出台,市场迎来估值修复,成长风格再度占优。

2014和2020上半年A股风格相似

2014年共有六次风格轮动。

第一段(2014/1/1-2/24):创业板占优,计算机、半导体、新能源等联袂大涨,金融地产周期大跌。

第二段(2014/2/25-5/19):新三板扩容和创业板发行提速的担忧叠加业绩公告期,市场下跌,大盘蓝筹抗跌,表现为金融地产占优。

第三段(2014/5/19-7/14):业绩披露过后,经济数据不如人意,货币政策宽松,主题行情卷土重来,小盘占优。

第四段(2014/7/15-7/28):业绩预告披露期,TMT、军工、医疗等d性板块下跌,券商、有色带领低估值板块短暂崛起。

第五段(2014/7/29-10/14):货币政策更加宽松,国企改革和一带一路等主题成为投资主线,小盘占优。

第六段(2014/10/14-12/31):业绩预告期,蓝筹抗跌,随着全面降息金融崛起,但这个阶段低估值的占优并没有对应企业盈利改善,而更多是主题投资发酵。

2020下半年与2014下半年不同之处

相似的宏观背景下2014和2020上半年A股风格相似。但差异之处又决定了2020下半年与2014下半年不尽相同,将会呈现轮涨、混合的风格。

一是从风格角度,2014年底流动性处于宽货币、宽信用,而当前仍处于宽货币,弱信用。

二是从政策角度,2014年下半年起政策转向稳增长且伴随房地产大幅放松,而当前政策仍是底线思维且房住不炒定调不变。

三是增量资金角度,2014年底居民资金直接入市与杠杆资金盛行,而当前是公募与外资等机构资金主导,更类似2013-2014年机构牛。

行情暴涨,气势如虹。行情结构由之前强势的消费、 科技 、医药板块轮换到证券、地产、银行板块,虽然指数涨的火热,节奏没踏对的,同样是只赚指数不赚钱,“二八”分化!下面我就说说牛市轮动的顺序是什么?

中国A股的上市公司有三个主流板块:稳定增长股、成长股和周期股,每一轮的牛市也都是围绕这三个板块儿做正弦波运动。具体来说,稳定增长股补跌视为熊市尾声、牛市初期的信号(之前历次牛市都是这样的节奏,稳定增长股有明显的补跌动作,但是这次也有形式上的演变,比如最近的白酒板块的冲刺行情跟低估值板块崛起的行情重叠在了一起,比较明显的信号是医药板块出现了休息行情,比如欧普康视 、爱尔眼科等等),此刻,成长股和周期股各有分工。如果牛市的主题是 社会 经济大发展,则周期股唱主角先行启动;如果是 社会 技术大进步,则成长股占C位,大放异彩。(从目前看,属于 科技 成长股占c位,因为这次是 科技 转型的 社会 背景)往后运行就是牛市的中后期,成长股和周期股大幅上涨之后,估值贵了,上涨乏力,开始松动,此时之前回调的稳定增长股有了比较价优势,水往低处流,稳定增长股再开启一波行情,一直维持到牛市结束和熊市的大部分时间,直到它们回调再次结束牛市,如此轮回,周而复始。

总结下来,牛市的四部曲:“消灭低价低估值,周期先行,成长贯穿,价值垫后”,而现在行情是在走“消灭低估值”这个节奏,与此同时 科技 、消费为代表的成长股始终在贯穿,而背后的逻辑是具有明显时代背景的。比如2007年牛市的时代背景是人民币升值,经济高速增长,围绕这个所产生的有色地产等主题行业公司大涨; 2014--2015年牛市的时代背景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及万众创新的政策主题,一大批互联网公司大涨。这就是所谓牛市的核心逻辑,围绕当下明显的时代特征去运行。那么这一次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就是我三月份一再提的疫情下中国的崛起,这个是不变的主题。而如何使中国崛起或者什么代表着中国崛起的公司,将是这波行情涨幅最大的表现形式! 比如半导体 5g这属于支撑崛起类,消费医药这属于崛起表现类。不过,仍旧需要认识到中国的崛起,是必然且曲折的过程。曲折来自于外力的阻挠,必然来自于十四亿人的奋斗。

九书岁月风雨,回首再颂山河!

一、行业进入下行周期。

全球经济衰退来袭,手机和PC等消费类需求持续疲软。高通、联发科、英特尔等巨头预计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5%-11%不等,英特尔预计2022年全年PC市场规模将下降约10%,AMD预计PC处理器业务同比下滑40%。八九月份国内市场销量依旧呈现同比下滑趋势。最近半导体、芯片龙头公司又纷纷传来“被砍单”的消息。

2022年以来,随着半导体、芯片产能的迅速释放,市场供应充足,库存累积,手机链厂商库存环比创5年新高,行业进入去库存阶段。

今年以来,半导体、芯片价格遭受断崖式下跌,由以往的加价抢购到现在的打折处理,部分产品价格下跌幅度高达80%以上,让华强北的一些投机炒家血亏。

二、利空接连不断,打击市场信心。

三、估值没杀到位。

半导体在前面一轮牛市行情中大涨400%,市净率由2018年的最低点1.91一路炒到8.3,现在回落到4.11,处于半山腰稍下一点的位置,估值还没有杀到位。它现在的下跌,并非市场的非理性杀跌,本身就有估值回归的需要,而基本面、消息面的影响加剧了调整的幅度。

四、受市场大势调整影响。

全球股市处于调整期,大A股也在进行周线的大C浪杀跌,市场氛围低迷,调整持续不断,半导体、芯片板块自然也会受到大势走弱的影响,而陷入中线调整格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71778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2
下一篇 2023-04-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