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东芝、松下、索尼、三洋和夏普为什么不行了?

日本的东芝、松下、索尼、三洋和夏普为什么不行了?,第1张

不是人家不行了,是我们不行了。人家在走高精尖,国产电视也好,冰箱洗衣机空调也罢,真正核心技术都是买人家的,离开人家,你生产个纯自己的东西我看看,是人家根本不屑生产这些低附加值产品,不代表人家生产不了。你开奥迪,我开劳斯莱斯,不代表我买不起奥迪。虽然经济全球一体化,技术不可能一体化的。

简直是天方夜谭,不但行而且很行,索尼在影视界也是赫赫有名何况还有独霸手机摄像头,和照相机COMS摄像头几乎囊括全世界70%,松下已经是新能源的佼佼者,像家电这种低附加值的家电早就甩出去了。

东芝 索尼不行了? 提问的认识这两玩意么, 一个陀螺仪 一个民用2.4米 240公里轨道拍的30cm分辨率的镜头 知道是你说的哪两家的么?

日本企业的特点:

1.通常善于改善、优化,而不是发明

2.专治认真,物极必反

3.拿功能机比喻日本企业比较恰当

第一条,日本多数技术是模仿欧洲和美国。举一例,金属触变成型机,专利权属于美国,可是美国并不生产,专利权分别授予加拿大和日本的各一家公司。日本拿到专利,并不是照搬生产,而是做了进一步地改进、优化,加拿大的机器可以说是原型机,生产中日本的机台要好用的多。

在以前,改善优化立显日本企业的优势,日本产品曾经以这样的方法,将电脑内存以及 汽车 等产品打入美国市场。现在,有了中国企业的出现,中国产品的模仿则是全方位的,无论对方多么穷或者富有,都有相对应的产品。光伏、LED、LCD、轮船,甚至高铁,中国企业有直接简单模仿,有优化改善,在一个行业不仅仅是全方位渗透,而且是各个层次的低价竞争。何止是日本抵挡不住,美国特朗普也发愁呢!

第二条,日本企业完善了各种表单和流程,企图做到疏而不漏。正因为如此,设置部门过多,战略执行困难,协调合作效率低,开发产品周期过长。(注:德国、美国的效率也不高,流程同样长)。另一点,日本是一丝不苟的做事精神,刻板专治单一,因此日本企业得以改善优化出了很多优秀的配件、部件,机床。看长端这是很有利的!但整体市场,中国企业做到了边改善边出产品,速度快,抢先占领市场。或许是太难于接受现实,或许被现象迷惑,有的日本企业开始坐不住了,屡次作假屡次曝光!部分日本企业的认真、专一精神开始崩溃!

第三条,日本企业喜欢闭门造车,改善优化是停留在企业内部,产品没有上市,就已经开始替客户拿主意了,“Panasonic ideas for life”,从2003年一直使用了十年至2013年,松下巨额亏损!

缺衣少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不是你给我什么,我就要接受什么)!而 时尚 则是观察时代变化最好的窗口,可以看到大众的心灵变化:LV包包不再流行,包包、服装开始追求小众化品牌,流行个性化、定制版。如果,你的产品现在还在我行我素,企图牵着客户的鼻子走,那你的产品会被漠视,视而不见!

日本企业较为擅长产品品质、性能的提升,显得刚性十足,像是一部功能手机。中国企业从并不是自己开发的手机入手,美化桌面主题UI,缩短开机时间,清理存储空间,以致于先有MIUI系统后有小米手机。

中国企业的颜色是渐变色,日本企业则是单色的浓郁。零零年代,索爱手机开发之初,由日本派专员督阵某代工企业,天天彻夜不眠,生产方案改了又改。可终究呢?Sony感光元件imx系列是日本手机唯一留下的光辉!

欧美注重基础研究,久而久之,诞生了许多伟大的发明,或许像一名产妇,发明完了,她就太累了,无暇顾及继续改善,自以为可以高高在上了!

当下,一个国家长端要看基础研究的积累,短端要看发明的衍生品(改善优化的能力)繁衍出的价值。时代向前,你只有向前,差距在缩短,轮回在变快……

谁说他们不行了?别人只是转行了。砍掉了白色家电和下游低端制造业,别人现在都做高端产品去了!

东芝的核磁共振,多普勒彩色B超,高端透析产品,数字X光机,芯片,数据存储,人家是高端医疗器械的王者,中国每年向日本进口的彩色B超,X光机,核磁共振东芝占一多半。

索尼是高端电视机的王者,高端电子产品,耳机,音响,高端摄影机,顶级ccd,数码相机,手机摄像头(全球份额第一),索尼在影音设备,电视直播,转播系统,全球数一数二。

松下有高端刮胡刀,高档家电,高档锂电池市场份额第一,高档锂电池专门为特斯拉供应,还有笔记本电脑,虽说份额不是很大。但是质量真的是很牛逼,相当的耐用!据说美军的军用笔记本,有很多采购松下的!

夏普已经把液晶显示器面板技术(低端产品)已经卖给国内的企业了,现在还在做激光打印机,高档激光电视。不赚钱的都丢给中国企业,赚钱的自己留着慢慢用。

三洋,依旧是电池研发领域的王者,已经把低端家电产业卖给中国企业了。据说三洋被索尼和丰田持股!其他的产业不详!

这特么我是不是傻,你去电商,商超看看索尼电视多少钱?同样的国产多少?同样指标的你拿国产的价格看人家索尼卖给你吗?不是崇洋媚外,不如人家要承认,别整天意淫。

哪里不行了???人家厉害的地方你不知道而已,醒醒吧,东芝在芯片里已经做到世界前五了,松下在新能源零部件是全球老大,索尼在自动驾驶也是举足轻重,三洋贸易也是全球顶尖的商社之一

事实确实如此。东芝能源系统社长介绍,东芝当年做白色家电年营收最高达4000亿人民币。但泡沫经济崩溃后,东芝逐渐退出了电视和白色家电行业,相关技术转让给了中国的海信和美的。

如今中国的白色家电市场,几乎被美的、格力、海尔等掌控。日本企业全面大溃败,我们已很难寻觅东芝、索尼等日本品牌的身影。不过,据东芝能源系统社长介绍,2017年东芝的营收达到2400亿人民币,利润40亿人民币。预计到2019年,东芝的年营收就会恢复到3000亿人民币或更高。

其实日本诸如松下、日立这些巨头已转型成功。转型慢了一步的夏普遇到了问题,被富士康的郭台铭收购了;索尼转型不够坚决还处于不稳定状态。

东芝完全退出白色家电后,进入大型核电、新能源和氢燃料电池电站业务领域,目前,支撑东芝的核心业务是全球化布局的上游重工业务以及核电、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技术。这样的东芝不再为人熟知,也没有当年的体量,但重工技术的底子更加厚实。

在前端市场消失,在上游市场站稳脚跟。东芝的成功转型,几乎是日本经济转型升级的缩影。从2000年开始,遭遇泡沫经济打击、在终端市场上败退的日本企业,开始往两个路径转型:

一是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型,二是从国内市场再次向国际市场转移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增长,电子产业抓住技术革命良机快速崛起。日本的电子表、电子 游戏 机、彩电、冰箱、空调、功能型手机等白色家电和电子产品风靡全球。当时,中国进口最多的家电便是日本家电。

但是,1990年泡沫危机爆发后,日本不少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中国海尔、格力、美的、海信等家电企业凭借性价比优势逐渐抢占中国市场,松下、东芝等日企逐渐在终端市场黯然退出。韩国三星、LG崛起,取代索尼、夏普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供应商。

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领域,日本电子产业错过了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最佳时机。美国微软、谷歌、苹果、英特尔、高通等牢牢掌握技术标准和控制权。

最近三十年日本家电及电子产业几乎面临绝境,前有美国 科技 企业压制,后有中国廉价产品大举抢占,还有后来居上的韩国技术袭击。

所谓“穷则思变”,日本企业界开启了大反思、大变革,索尼提出复兴计划,东芝、松下等纷纷剥离家电业务,丰田、本田大力向国际市场拓展。

他们都向上游核心部件和商用领域转型,不少企业从B2C领域转到B2B领域。松下从家电,扩展至 汽车 电子、住宅能源、商务解决方案等领域;夏普转向 健康 医疗、机器人、智能住宅、 汽车 、空气安全技术领域;东芝进入大型核电、新能源和氢燃料电池电站业务领域。

经过十年努力,不少企业都已经扭亏为盈,业务稳步复苏,技术更加扎实。但最不稳定的却是索尼。

索尼拥有庞大的终端市场业务,产品覆盖电视机、手机、 游戏 机、音像、电脑等。这家公司虽然高喊复兴计划,试图大刀阔斧地改革,但是始终无法放弃终端市场,没能坚决地向上游技术领域转型。

电视业务是索尼的根据地,索尼一直不肯放弃这块市场。2013年,索尼营收同比增加14.3%,却亏损12.5亿美元。从2002年至今,索尼的转型不算成功,营收及利润一直不稳定。

当年,松下CEO津贺一宏在看过索尼的CES展台后说:“如今谁都能做电视机,但智能手机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不只是电视机。”这句话道出了索尼的问题,也说出了日本企业转型的大势。

2002年,松下已连续两年亏损,这直接导致松下前任社长大坪文雄的下台和松下从纽交所退市(2013年)。不过,津贺一宏临危受命接任社长。

津贺一宏果断放弃连续投资了12年的等离子电视业务,砍掉了不少家电终端业务,改革后的松下集团分设住宅设备机器、环境方案、 汽车 电子和机电系统以及互联解决方案四大公司。2013年,松下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将近12亿美元。此后,松下在津贺一宏领导下成功转型、平稳发展。2018年,松下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达到7.98万亿日元和3800亿日元。这是松下最近七年来最好成绩。

如今,家电事业部门收入规模依然最大,占据松下总收入的32%。但是,津贺一宏明确表示,传统家电业务已见顶。松下在战略上大力发展 汽车 电子和机电系统领域,这一业务规模已占总收入的29%。在这项业务上,松下与特斯拉共同投资了动力电池工厂。

另外,环境领域,尤其是节能、环保及安全技术,是松下发展的重点。津贺一宏称,为了解决环境问题,预计各国在氢气、水、空气三个领域的投资,到2030年达到100兆日元的规模。

日本企业从大众视野中逐渐退出后,逐渐向上游技术产业转型。如今,夏普的液晶面板,松下的锂离子电池,索尼的摄像头,旭硝子的面板玻璃,这些核心技术及部件隐藏在各个品牌的智能手机、超大屏幕电视、平板电脑、电动 汽车 等里面。

在经济萧条的逼迫下,不仅是家电及电子企业,还有不少其它日企,都加强了上游及核心技术的投资。

例如,日立智能电网、电梯核电技术等基础设备业绩平稳增长,三菱发力于氢燃料电池,

不是日企不行了,而是太超前了不适合国人消费了。

这就跟八九十年代一样的了呢,低端的国产的确销量占带部分,但是高端的还是得看索尼,松下,东芝这些的了呢。

就日企的技术你觉得中国人消费的起吗?我不是看扁的意思,而是人家的高度的确不适合中国民用市场消费了的呢。

日本月收入两万多,咱们这月收入五千多,日本根据本国的消费能力出个冰箱洗衣机上万人家国内就能消费的起,放到国内就消费不起,那么物优价廉的东西作为经济差距极大的国家怎么搞?

苹果为啥不去非洲卖手机?因为没法卖的啊,穷,买不起,还能怎么办的呢?

你让索尼出个599的手机,你让松下来个599的洗衣机,人家怎么弄?各种低端东西一顿搞,最后发现这个价位的东西用不起任何人家自己的技术,因为成本不够呗?我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的了呢?

别说现在了,就之前的这些产品难道就普通人用的起了吗?

现在能觉得这些牌子不行了的绝对是个小白痴,的确现在我们很多技术是进步的了呢,但是还是存在着很多十年八年以上的差距,这些年日本的企业并不是原地踏步吃老本,那么多高校毕业的高材生不是白读书的,想想咱们几个留美留日学成回来的是人才了,但是日本那是几十个,几百个人才率的呢。

很多东西我说了会挨骂,但是的确就是,日本的技术还是很先进,咱们还是得慢慢追。

你怎么知道人家不行了,人家只不过顺利转型,不干利润低的家电了,而重要的核心技术都是人家的,韩国也怕日本这些企业给他们断货,高端医疗器械设备等等,还有索尼涉及的 娱乐 媒体 游戏 产业等等,核心技术和部件的生产开发,人家还是领头羊,多去外面走走,不要做井底之蛙,不要夜郎自大,我们差人家很远,我们只有虚心学习不耻下问,才能走向复兴之路。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台积电,英文简称:tsmc,属于半导体制造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专业积体电路制造服务(晶圆代工foundry)企业,总部与主要工厂位于中国台湾的新竹市科学园区;创始人是张忠谋。所以台积电不属于郭台铭

台积电和富士康都是郭台铭的吗?

台积电是张仲谋的,富士康是郭台铭的。台积电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其业务量量超过全球的一半以上 ,它是由张仲谋创办的。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企业,其业务主要是代工苹果手机,老板是台湾的郭台铭老板。两个企业都是中国台湾的企业,郭台铭只有富士康,没有台积电。

台积电和富士康都是郭台铭的吗?

台积电与富士康都是台湾省居民创办的,不过,台积电是张忠谋创办的企业,主要进行芯片的制造,世界的90\%芯片由她供应。

富士康由郭台铭创办,给华为,苹果进行手机,电脑代工。在大陆有好几家,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与大陆合作共赢,业绩不错

台积电和富士康都是郭台铭的吗?

台积电:张忠谋,1931年7月1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创始人,被誉为“芯片大王”、台湾“半导体教父”。

富士康:以加工苹果手机闻名的富士康,也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一大代工厂”了,现如今,富士康在国内是设有非常多工厂的。相关资料显示,富士康的老板就是创始人郭台铭了。日前,根据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台湾富豪榜显示,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的最新财富已经跌至69亿美元了,排在榜单的第四位,主要受到鸿海精密股价下滑的影响。

富士康创始人?

富士康创始人:

郭台铭

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人

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理事会副理事长

郭台铭,男,汉族,1950年10月8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祖籍山西晋城,企业家,鸿海精密集团创办人,现为鸿海董事,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理事会副理事长。1966年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1971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工作;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1985年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品牌;1988年成立广东深圳富士康精密组件厂。2019年5月当选鸿海董事,同年6月21日郭台铭正式退位。

郭台铭创立的FOXCONN(富士康),是世界上最大电子制造服务厂商。郭台铭位列2001年《福布斯》(Forbes)“全球亿万富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72191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3
下一篇 2023-04-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