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将加大对汽车半导体技术攻关,我国半导体技术都存在着哪些瓶颈?

工信部:将加大对汽车半导体技术攻关,我国半导体技术都存在着哪些瓶颈?,第1张

2月26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表示,将继续加大对汽车半导体的技术攻关,推动汽车半导体生产线制造能力提升,指导车规级验证试用能力建设。

当天,由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和装备工业一司主办,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承办的汽车半导体供需对接专题研讨会暨《汽车半导体供需对接手册》(下称“《手册》”)发布活动在京举行。

乔跃山表示,半导体是信息社会的基石,是汽车行业电动化、联网化、智能化升级的基础和源动力。近年来,在汽车行业的支持下,国内汽车半导体技术发展迅速,但整体来看,国内半导体企业对于汽车产业的需求,以及对汽车半导体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经验不足,在车用领域尚未形成系统化的供应能力。去年四季度以来,芯片产能供应紧缺,更突显汽车半导体供应能力不足的问题。

会上发布的《手册》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和装备工业一司指导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单位共同编制,旨在促进汽车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推广优秀的汽车半导体产品,促进汽车企业与半导体企业的沟通对接。

据介绍,《手册》编制工作于2020年6月启动,调研了产业链上游的半导体企业与下游的汽车企业与零部件厂商近120家单位,经过多轮研讨,广泛征求了汽车产业和半导体产业的意见和建议,共征集85家企业的汽车半导体供需信息。

《手册》收录了59家半导体企业的568款产品,覆盖计算芯片、控制芯片、功率芯片、通信芯片、传感芯片、信息安全芯片、电源芯片、驱动芯片、存储芯片、模拟芯片等10大类,53小类产品,占汽车半导体66个小类的80%,其中已上车应用的产品合计246款,占收录产品总数的43%。《手册》还收录了26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1000条产品需求信息,来自一汽、上汽、北汽、比亚迪等14家整车企业和德赛西威、宁德时代等12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2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150.3万辆和145.5万辆,环比下降37.1%和41.9%。汽车产销环比下降,芯片短缺是其中原因之一。近期,吉利、丰田、大众等多家车企也都因缺少芯片导致产能降低。

专家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所需芯片大量依赖进口,芯片短缺对国内电子企业将带来不利影响。

芯片短缺还暴露了我国汽车制造领域的短板。当前汽车芯片绝大多数依靠进口,越是技术难度高、工艺复杂的芯片,越依赖进口。专家表示,当前,我国汽车半导体产业发展挑战依然严峻,标准体系和验证手段缺失,尤其在车规级芯片上更加明显;

国内汽车行业缺少综合性原始创新能力,其中包括对整车和芯片行业起到纽带作用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在芯片行业,国内仍需要具有垂直整合能力的芯片企业,来破解汽车和芯片两个行业之间不衔接的局面。

工信部“牵线”汽车芯片供需对接:

针对汽车芯片供应紧张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举办汽车半导体供需对接专题研讨会,并发布了《汽车半导体供需对接手册》,支持企业持续提升芯片供给能力,加强供应链建设。

为“牵线”汽车芯片供需对接,工信部于2020年6月启动《汽车半导体供需对接手册》的编制工作,广泛征求了汽车产业和半导体产业的意见和建议,共征集到85家企业的汽车半导体供需信息,其中包括26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1000条产品需求信息;

以及59家半导体企业568款产品供给信息,覆盖10大类、53小类产品,占汽车半导体66个小类的80%。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汽车生产受限 芯片不够用了?

                    人民网-工信部“牵线”汽车芯片供需对接

汽车芯片短缺的原因归纳为五个方面。

第一,是全球半导体的制造生产线产能紧张。从半导体产业整体情况来看,供需紧张的情况其实在近几年都有所显现,而且随着各产业的技术在不断升级,对芯片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以汽车为例,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应用,芯片的应用比传统的燃油车都成倍增加。

同时,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方面也是芯片的主要增长点。一方面,从需求来说出现了大幅增长,但另一方面,芯片产能的增长没有完全匹配汽车需求的增长。

第二,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去年一季度,因为汽车的产销量的大幅下降,芯片的需求骤减,车企包括零部件企业都在撤销汽车芯片的订单。

而到了第三、四季度,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恢复,由于芯片行业的生产周期原因,汽车企业的新增订单要被安排在后面,所以就造成了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出现的车用芯片紧张的情况。

第三,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消费电子企业的超期囤货加剧了汽车芯片的紧张。主要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国内的手机企业都开始加大了自己的储备。随后各个行业的企业都在效仿,加大芯片储备量,因此挤占了去年的芯片产量。

第四,因不可抗因素在短期内削减了芯片的产能。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欧洲、东南亚的第二波疫情,加上日本地震,美国暴风雪等不可抗因素,使得当地的这些半导体生产企业出现了减产、停产的情况,使本来就不富余的半导体产能更是雪上加霜。

第五,当前汽车行业恐慌性的囤货,加剧了芯片短缺的情况。因为当前汽车芯片的供应缺口和恢复周期等信息不清晰,全球汽车整车、零部件企业对预期并不乐观,再加上媒体的宣传,加剧了市场的恐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73671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4
下一篇 2023-04-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