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检。抽检。报检。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这些程序?

什么是自检。抽检。报检。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这些程序?,第1张

是系统开机自检吧!{开机键→主板控制芯片向→CPU发出RESET信号→CPU初始化} 当电源供电稳定后,芯片组便撤去RESET信号,CPU马上就从FFFFOH处开始执行指令。(注:这个地址在系统BIOS的地址范围内,无论是Award BIOS还是AMI BIOS,放在这里的只是一条跳转指令,跳到系统BIOS中真正的启动代码处。系统BIOS的启动代码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进行POST(加电自检)。POST的主要任务是检测系统中的一些关键设备是否存在和能否正常工作,如内存和显卡等。如果这个时候系统的喇叭发出的不是一声清脆的“嘀”声,那就有可能是内存条或是显示卡等出故障了] ){计算机加电后,主机电源立即产生“Power Good”低电位信号→通过时钟产生(驱动)器输出有效的RESET信号→使CPU进入复位状态→并强制系统进入ROM-BIOS程序区。}(注:系统BIOS区的第一条指令是“jump star”,即跳转到硬件自检程序start。 为了方便地实现BIOS的功能,BIOS运行时要用到一些RAM) {因此大多数BIOS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测系统中的低端RAM.} (注:如果检测失败,那么大多数BIOS将无法调入RAM中,开机后无任何反应,微机黑屏。)[随机存取记忆体 Random Access Memory,或称为RAM。RAM记忆体可以进一步分为静态RAM(SRAM)和动态记忆体(DRAM)两大类。SRAM具有快速存取的优点。而DRAM由於具有较低的单位容量价格,所以被大量的采用作为系统的主记忆][唯读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是一种半导体记忆体,其特性是一旦储存资料就无法再将之改变或删除。] 自检程序允许必要的附加卡上的BIOS程序首先进入它们自己的系统并初始化,但在此之前,主板上的BIOS→ 找到附加卡上的BIOS程序,才能在主板BIOS和 *** 作系统之前运行。如显示卡本身就带有启动程序的BIOS芯片,该芯片内的程序负责启动显示卡, 为显示其它信息作准备,并在屏幕上显示显示卡的版本及版权信息如果上面的过程完成了,电脑开始显示ROM-BIOS的版本、版权信息以及检测出的CPU型号、主频和内存容量。在这个过程中, 自检程序还要测试→DAM(内存)→控制器及ROM-BIOS芯片的字节数。(注:这些检测,如果出现错误,则为致命性错误,会导致死机或死循环如果正常。)继续检验中断控制器→、定时器→、键盘→、扩展I/O接口→、IDE接口→、软驱等设备并进行初始化。(注:检测中如果出现错误,作为一般性错误,显示错误信息;如果正常,则继续进行下一步。在这之前,机器一直判断用户是否按了“Del”键,如果按了就进入ROM-BIOS中的系统设置程序,将系统的配置情况(如软、硬盘型号)以参数的形式存入CMOS RAM中,然后重新启动。) 之后,自检程序将根据CMOS RAM中的内容来识别系统的一些硬件设置,并对这些部件进行初始化,如果遇到CMOS RAM中的设置参数与系统实际的硬件不符就会导致错误或死机。 如果以上的工作都完成了的话,电脑就开始从硬盘读取数据,引导 *** 作系统

1、半导体后道工艺中“molding”是:注塑成型,就是把一片片已经焊上芯片(DIie Bond),焊上线(Wire Bond)的框架(Leadframe)塑封起来。

2、熔融塑料流动时大分子之间相互摩擦的性质称为塑料的粘性,而把这种粘性大小的系数称为粘度,所以粘度是熔融塑料流动性高低的反映,粘度越大,熔体粘性越强,流动性越差,加工越困难。

3、所有的制品在浇口密封状态下加工是不可能的事。对于一件具体的制品,须进行浇口密封试验并检测浇口密封加工的制品和浇口不密封加工的制品确定那种方式最好。这将可能出现浇口冻结时测试样品100%性能不好,浇口未冻结的制品100%通过检测,或者与之相反。通过简单的观察样品或工艺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进行浇口密封试验并测试样品才能找到答案。

4、如果浇口不密封对制品的性能有利,那么以所需要时间的一半开始让浇口冷却。由于正常的温度和工艺变化,最坏的可能情况是选择准确的浇口密封时间。然而生产制品时有时候需要让浇口密封,有时候相反,这就会生产前后不一致的产品。

电子产品的AQL值在0.01至0.1之间。要根据具体的产品制定相应的合适的AQL,再根据GB2828-2003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表可以查出对应的抽样数量。

电子技术是欧洲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最早由美国人莫尔斯1837年发明电报开始,1875年美国人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电话,1902年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发明电子管。电子产品在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

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由于,电子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恰好能够充分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性,所以下面就从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来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73998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5
下一篇 2023-04-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