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次“大牛市”都有哪些信号?

盘点:历次“大牛市”都有哪些信号?,第1张

本周,上证指数延续上周涨势,盘中持续大涨,北向资金盘中净流入破百亿。A股历次牛市行情启动,资金、政策等方面迹象明显,行情期间,板块轮动规律同样明显。

“大牛市”行情重要信号

回看A股历史走势,牛市行情启动前都存在多种信号迹象。

首先,券商股是历年牛市风向标,从券商股在A股最近几次牛市和反d市表现来看,券商启动一般先于市场整体行情。

2005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前,券商龙头率先爆发,2005年4月券商板块率先反d,单月上涨24%,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25个百分点。2007年8月末券商板块市净率达到15.93倍,较牛市启动初期估值1.88倍上涨747%。

其次,内需加力升级成“双扩”是大牛市开启的重要观察信号。

从1998年首提“扩大内需”战略起到2015年期间,总共经历了3次内需加力升级到双扩的完整周期,而这3次都伴随着大牛市的行情。

复盘“牛市行情”下板块轮动

回看2015年A股牛市行情,据方正证券团队研报梳理,2015年成长牛是发生在一次大牛市环境下的成长风格占优行情,从2014年7月行情启动到2015年12月估值修复反d行情结束,期间成长风格上涨134%,相较其余风格均在100%左右的涨幅有较显著占优。

具体来看,2014-2015年市场大牛市行情,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其中成长牛主要体现在第三阶段的牛市加速行情和第五阶段的估值修复反d行情。

第一阶段:牛市启动,行情普涨,平分秋色。2014年7月到2014年11月底降息前。这个阶段各风格指数几乎均衡上涨,并未体现出成长偏好。

第二阶段:超预期降息引爆大金融行情,金融板块一枝独秀,成长风格垫底。2014年11月下旬到2014年底。

第三阶段:牛市加速上涨,成长风格首度占优。2015年初到2015年6月中旬。在这个阶段,成长风格首次体现出明显的风格偏好。

第四阶段:估值泡沫破灭,行情普跌,成长跌幅微多。2015年6月下旬到2015年9月中旬。过热市场氛围下,严打场外配资成熊市来临的直接催化剂,这期间各风格、行业普跌,差异较小,风格指数跌幅只是略微更多一些。

第五阶段:救市措施带来估值修复反d行情,成长风格再占优。2015年9月中旬到2015年底。前阶段熊市猛跌,救市措施不断出台,市场迎来估值修复,成长风格再度占优。

2014和2020上半年A股风格相似

2014年共有六次风格轮动。

第一段(2014/1/1-2/24):创业板占优,计算机、半导体、新能源等联袂大涨,金融地产周期大跌。

第二段(2014/2/25-5/19):新三板扩容和创业板发行提速的担忧叠加业绩公告期,市场下跌,大盘蓝筹抗跌,表现为金融地产占优。

第三段(2014/5/19-7/14):业绩披露过后,经济数据不如人意,货币政策宽松,主题行情卷土重来,小盘占优。

第四段(2014/7/15-7/28):业绩预告披露期,TMT、军工、医疗等d性板块下跌,券商、有色带领低估值板块短暂崛起。

第五段(2014/7/29-10/14):货币政策更加宽松,国企改革和一带一路等主题成为投资主线,小盘占优。

第六段(2014/10/14-12/31):业绩预告期,蓝筹抗跌,随着全面降息金融崛起,但这个阶段低估值的占优并没有对应企业盈利改善,而更多是主题投资发酵。

2020下半年与2014下半年不同之处

相似的宏观背景下2014和2020上半年A股风格相似。但差异之处又决定了2020下半年与2014下半年不尽相同,将会呈现轮涨、混合的风格。

一是从风格角度,2014年底流动性处于宽货币、宽信用,而当前仍处于宽货币,弱信用。

二是从政策角度,2014年下半年起政策转向稳增长且伴随房地产大幅放松,而当前政策仍是底线思维且房住不炒定调不变。

三是增量资金角度,2014年底居民资金直接入市与杠杆资金盛行,而当前是公募与外资等机构资金主导,更类似2013-2014年机构牛。

     牛市一般几年一轮回,要想把握这几年一次的投资盛宴,投资者必然会想到在行业当中去切换,比如这波的券商大涨,如果踏空了,那么自然会想到下一个行业或板块是哪个?可否提前布局,以免再次错过,这就需要对牛市板块轮动要有个大致的认识,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下牛市板块轮动的顺序,以及各阶段应该买什么股票?

公用事业

      牛市启动之前是熊市或整理市,经济处于低迷期,政府采取一些刺激措施来促进经济,一般都有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如利率、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增加投资会直接带动相关板块走强,如建筑工程;而降低利率则会间接推升股市的价值,因为资金存银行已经不划算了,股市的收益率尤其是部分高股息的股票会更加有吸引力,如公用事业板块。

      因此牛市前期公用事业板块已经不再下跌,甚至止跌回升,而工程建筑则会间歇性爆发,如07年的铁公基,15年的炒地图,这次的新基建等等,都是牛市孕育的迹象。

非银金融

      当降低利率已经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时,政府会加大政策力度,提振经济,如放开直接融资的IPO,这是每次牛市最直接的导火索,07年股权分置改革,15年开通创业板,去年的科创板和注册制,新股上市大门的打开,必然要有行情的配合,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非银金融板块,券商、创投、保险等等,他们的大幅上涨会激活整个金融板块。

金融地产

      非银金融的上涨自然会影响金融板块银行,而另外一个权重板块地产同样在利率下行、政府投资的影响下开启上升行情,比如这次行情的地产是受益政府银行让利实体经济的措施,受益最大的无疑就是地产,因为地产的负债最高,同时政府项目的投资一样带动地产的上涨,加上地产股本身估值偏低,股息也很高,所以行情的启动也是顺理成章的,而金融地产的上涨会带动权重板块的上涨,从而引发指数的突破,这时人们已经可以确认牛市来了。

工业制造

      如果说金融地产是中国的支柱产业,那么制造业则紧随其后,正常的牛市必然会有一个新兴行业或板块会被激发,如2000年的互联网,07年的房地产,15年的TMT,如今的半导体,这是贯穿牛市的主线,金融权重板块只是搭台而已。因为新兴产业的广阔前景,永远是受市场追捧的热点,如果能把握住一两个龙头品种,整个牛市下来,收益会非常可观。

大宗商品

      地产和工业的复兴自然会影响到上游的大宗商品和下游的消费,这和经济的逻辑没有什么区别,其实股市和经济是相互作用的,就像索罗斯说的反身性理论一样,正常的牛市板块轮动也是如此,大宗商品排在行情的末端还有其行业属性,它们没有一个可靠的充满想像前景,它们是资源型板块或服务业,但它们的行情有时也不会小看,07年的煤炭有色可谓是为行情立了汗马功劳的。最疯狂的时候是中国铝业和中国石油的上市所带来的6124的高潮。

消费医药

      消费医药放在最后,起源股市的上涨给人们一种美好的预期和乐观的未来,有些是实实在在收获,从而有钱消费了,这个过程恰恰与现实的经济相反,现实是消费带动工厂复工,加大采购和融资的力度。如果这次是牛市消费医药可能是涨得最早的,因为疫情的影响提前刺激了股价,但最后又可能会回到消费医药上面来,一是由于牛市当中没涨多少,另外就是其防御属性,是投资者最后的归宿,这时要落袋为安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74192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5
下一篇 2023-04-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