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价带吧,由于原子在紧密结合的时候,分裂的能级由于轨道重叠,形成能带.而价电子是半导体原子与周围原子形成公价键时出现的.一般说,半导体导带是空的,不象金属是半满的.费米能级在禁带中,导带中电子出现的概率极低.
应该这样吧.
你是学电子的吗?
这个问题我来,我是微电子专业的。
首先,导带和价带都是能带。那么能带底就包括导带底和价带底,能带顶同理。
导带和价带如图:
Ec就是导带底所处的能级,Ev就是价带顶所处的能级。禁带宽度就是中间的Eg,是不允许电子存在的部分(禁是禁止之意)。
什么叫做导带能级简并?导带本身就是一连串准连续的能级组成的,你想要简并成什么程度?变成一个能级?不可能,除非只有一个孤立原子,且核外只有一个价电子,考虑自旋,此时能级就只有两个,如果考虑内层电子对价电子的影响,又可以继续劈裂,如果再引入外部磁场作用,又会劈裂,考虑其他外力作用等,又可以继续劈裂。如果有多个原子,本身价电子直接就有相互作用,导带能级天然就不可能是简并的,一般晶体中都有大量价电子,也就形成准连续的能级,称为能带,导带是能带的一种。
如果施加外力,只会使能级劈裂得更多,不会简并。
==================
对问题补充的回答:
“当导带上电子数量明显增多时,至少应该发上导带位置的负移”~~~你推导试试~~貌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吧~~我对你这个结论表示怀疑~
现在的理论认为,由于导带上的电子本来就是极少量的(相对于价电子总数而言,举个例子,本征Si,具体数字我不去查了,估算,载流子浓度10的10次方每平方厘米,但价电子浓度10的23次方每平方厘米,相差13个数量级),全部集中在导带底附近,基本上可以用导带底的一个能级代替所有导带电子的能级,虽然能级是分立的,但由于相差很小,实际计算中是看成一个的,但并不能说能级就是简并的~
即使通过掺杂等方法使载流子浓度大几个数量级,也是远远低于价电子浓度的,而计算能级是所有电子都需要考虑进去,相互耦合的结果,少量的导带电子数量的变化对于能带位置而言,影响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检验能级简并,常用的手段有
1辐射吸收,看光谱
2磁场耦合,看电子束分裂
个人感觉,是没法检验导带电子能级变化的,因为实在是变化太小了,精度跟不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