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发展前景

半导体行业发展前景,第1张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华润微(688396)、士兰威(600460)、科技(300373)、华微电子(600360)、信捷能(605111)、苏州固锝(002079)。

本文核心数据:半导体分立器件出货量、市场规模、区域分布。

1.英飞凌推动全球分立器件性能提升。

全球分立半导体器件诞生于上世纪中叶。20世纪50年代,功率二极管和功率三极管问世,并应用于工业和电力系统。六七十年代,晶闸管等分立器件发展迅速;20世纪70年代末,开发了平面功率MOSFET。80年代后期,沟槽功率MOSFET和IGBT逐渐出现,分立器件正式进入电子应用时代。90年代,超结MOSFET逐渐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硅极限”,满足了大功率、高频的应用要求。2008年,英飞凌率先推出屏蔽栅功率MOSFET,分立器件性能进一步提升。

2.分立器件的全球供需明显受疫情影响。

-由于疫情,全球供应疲软。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包括半导体分立器件在内的许多行业都受到了负面影响。根据Statista的预测数据,2020年全球分立半导体器件出货量将达到4630亿。

随着病毒在全球传播,全球供应链中断,隔离期仍不确定。为了遏制新冠肺炎的蔓延,全球许多制造工厂都采取了停工控制措施。例如,由于马来西亚、中国和菲律宾的政府订单,安美半导体的大部分制造设施被关闭,影响了其向客户供应产品的能力。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1e30e924b899a901545b9da60f950a7b0208f53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近日,各项数据都在显示,在5G需求拉动下,半导体行业回春,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申港证券调研显示,从2019年3月开始,全球半导体销售止跌企稳,7月销售额333.7亿美元,比6月327.2亿美元增长1.99%。国内半导体销售额从2019年3月也开始回升,特别是5月份,销售额4月增长7.61%。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半导体设备出货量达33.6亿美元,反超韩国成为半导体设备最大的市场,相比一季度的23.6亿的出货量,环比增加43%。

台湾国际半导体展上,刘德音表示,摩尔定律至今仍然存在,乐观看待半导体产业会迎向下个60年荣景。半导体行业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其发展水平与全球GDP增速呈正相关。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韧劲很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发展潜力仍然可期。

作为半导体产业链最上游的设计行业,近两年呈现出了百家齐放的状态,不仅在一些专有芯片领域,如指纹芯片、CMOS芯片、消费SOC芯片等方面出现了汇顶 科技 、韦尔股份、全志 科技 等众多企业国产替代的现象,而且在一些核心芯片产品如基带芯片、FPGA、存储等领域,也有华为海思、紫光国微、兆易创新等公司在不断研发和渗透。

天风证券认为,在IC设计领域,最具国产替代逻辑的公司主要有五家,其中兆易创新在存储领域强势上升。据CINNOResearch对第二季度存储产业研究报告显示,在NOR Flash领域长久以来位居第五位的兆易创新,超越美光在史上首度站上第四名的位置,创下中国存储产业的新里程碑。

从上游看,国内半导体原厂的实力增强,从下游看,国内电子终端产品制造商强烈意识到本土产品和资源对于维持和促进其稳定发展的重要性,相比过往更加愿意以性能替代等方式使用本土产品来替换部分国外产品。

电子元器件分销环节是连接上下游厂商的重要纽带,深圳华强作为国内电子元器件分销龙头,旗下拥有多家定位各异的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商品牌,其中控股子公司淇诺 科技 以代理国内知名IC为特色,十多年来坚持代理分销国内半导体品牌,伴随着国内半导体自主品牌的成长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成为了华为海思、兆易创新、紫光国芯、澜至电子、上海高清、士兰微等三十余家国内知名IC设计制造厂商的重要合作伙伴,是华为海思全系列产品代理商。

深圳华强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从公司所处的电子元器件分销这个中间环节看,在对国内下游客户需求的理解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响应速度、人工成本等方面,本土分销商具有国际分销巨头无法比拟的本土优势;国际分销巨头 历史 上都是伴随其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而迅速成长起来。因此中国本土分销商一方面将在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国产替代进程中受益,逐步提升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将通过其专业化的服务,助力国内半导体自主品牌的成长。

招商证券认为,从长期成长的角度来看,中国半导体自主可控刻不容缓;近几年国家战略推动下政策、资金、人才环境对半导体产业持续利好,而国产厂商亦在加速关键芯片自研以及可替代国产芯片的认证,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上而下的长线逻辑清晰。

来源: 证券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74307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5
下一篇 2023-04-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