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半导体产业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近年来我国芯片产量也在不断创新高——2021年前两个月,芯片产量大幅增长至532.8亿块,同比增速更是高达79.8%,远超其他各国、地区的增速,领跑全球。
前三名:江苏、甘肃、广东
分地区来看,今年前2个月,江苏省的芯片产量依旧排在各省份之首——总量达到173.145亿块,与去年同期的107.399亿块相比,同比增速也达到了61.2%。据报道,进入21世纪后,江苏省抓住了国际半导体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
不仅相继引进了台积电、华虹无锡等重大项目,而且推动了国内相关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江苏省成为全国最重要的集成电路(即芯片)产业聚集区,涉及设计、制造、测试、封装等完整产业链能力。
甘肃省继续排第二名。前2个月的芯片产量上涨至99.41亿块(如上图),与去年同期的42.24亿块相比,同比增速高达125.3%。其中的代表企业是“天水华天科技”和“天水天光集成电路厂”。此外还拥有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南生注意到,不仅是芯片,甘肃省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前2个月也实现了17.0%的同比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也高达34.3%,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8%……,一季度甘肃经济增速预计将很高啊。
第三名依然是广东省,前2个月的芯片产量达到83亿块,去年同期是36.6亿块,增速也高达126.7%——与甘肃省一样,芯片产量实现翻倍增长。南生注意到,广东省芯片优势更加集中在设计领域。
当前已经在布局毫米波芯片、太赫兹芯片等,将围绕芯片架构、优势芯片产品、第三代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等方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但在制造领域相对不足,需要培养和引入更多先进生产线。
上海、浙江、北京、四川……
数据显示:2021年前2个月,上海市的芯片产量超过55亿块,去年同期是36.34亿块,同比增长52.3%;浙江省的芯片产量上涨至33.423亿块,去年同期是17亿块,同比大增96.5%;北京市的芯片产量超过了32亿块,去年同期是21.69亿块,同比增长48.3%。
四川省芯片产量超过20亿块,去年同期是11.12亿块,同比大增84.8%;重庆市的芯片产量超过8.4亿块,陕西省超过7.86亿块,天津市超过4.46亿块,山东省接近3.9亿块,福建省超过3亿块,湖南省超过2.4亿块……
总之,前两个月我国各省份的芯片产量均实现较大的增长,全球芯片产能进一步向我国聚集。相信,随着各项投入的不断提升,随着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我国半导体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高峰期。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第三代半导体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节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分为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第三代半导体制造和下游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环节。上游原材料包括衬底和外延片中游包括第三代版奥体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下游为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应用,包括微波射频器件、电力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等。中国第三代半导体行业产业链如下:
第三代产业链各个环节国内均有企业涉足。从事衬底片的国内厂商主要用露笑科技、三安光电、天科合达、山东天岳、维微科技、科恒晶体、镓铝光电等等从事外延片生产的厂商主要有瀚天天成、东莞天域、晶湛半导体、聚能晶源、英诺赛科等。苏州能讯、四川益丰电子、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从事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的厂商较多,包括比亚迪半导体、闻泰科技、华润微、士兰微、斯达半导、扬杰科技、泰科天润等。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热力地区:河南省分布最集中
当前,我国第三代半导体初步形成了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中西部等五大重点发展区域。
从我国第三代半导体行业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来看,第三代半导体行业产业链企业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均有分布。其中河南省第三代半导体企业数量分布最多,同时山东、江苏和甘肃等省份企业数量也相对集中。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情况来看,江苏省第三代半导体代表性企业分布最多,如苏州纳维、晶湛半导体、英诺赛科等。同时广东、山东代表性企业也有较多代表性企业分布。
第三代半导体行业代表性企业业务规模
目前,我国第三代半导体行业代表性企业产品类型不同,但从整体的生产能力来看,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第三代半导体产品生产能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第三代半导体行业代表性企业最新投资动向
2020年以来,第三代半导体行业代表性企业的投资动向主要包括设立新公司拓展业务、通过对子公司增资的方式投资氮化镓项目。第三代半导体行业代表性企业最新投资动向如下: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这篇文章将为大家分析合肥14年以来走过的历程,是如何一步步超越福州西安等34座城市的,按照合肥目前的增速,1-2年之内便会超越佛山。合肥为何能够成为后起之秀,为何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呢?或许大家可以在这篇文章之中寻找到答案。
合肥在这十几年时间里取得了全国瞩目的发展成就,科研中心城市、自由贸易试验区、新一线城市、世界制造业大会永久会址、交通枢纽城市等等称号均落户合肥。实际上,合肥在九十年代还排在全国百名开外,堪称是“最弱的省会城市”,它如今排在全国前二十,中间挥洒了多少汗水,恐怕不为人知。合肥的发展基调在2006年重新确立,变更原来的均衡发展方向为建设一个强大的省会城市,自此,合肥开始了它的开挂人生。
2006年,合肥GDP总量为1121.29亿元,排在全国第54的位置,那一年佛山排名全国第11位,东莞排名全国第16位,福州排名全国第30位,西安排名全国第35位,南昌也排在全国第48位。合肥是如此的暗淡无光,此时的福州西安不会想到,十几年后将会被合肥超越,东莞更是不知道自己将会被拉开几条街的距离。也正是这一年,安徽放弃了皖江城市带发展计划,也放弃了全省均衡发展的路线,开始着重发展合肥。
关于合肥成为省会这件事,其实还有一个小故事。建国以后,安徽人民都在讨论要将省会定在哪座城市,当时有两种方案,一是定在合肥,二是定在芜湖。1952年,确立合肥为省会,但讨论的热度依旧很高。直到1958年,教员视察合肥,认为合肥的位置相当不错,居皖之中,便定了下来。事实证明,教员的眼光非常准,处于安徽中心的合肥,如今动车从合肥出发,至省内任一城市均只需要一个小时到达。
2007年,合肥首度超越南昌。合肥以1401.55亿元的总量超越了总量为1389.89亿元的南昌,两座城市在全国的排名分别为47和48。其实差距并不大,但是这一年是分水岭,往后南昌也难以望其项背,合肥的发展速度南昌可望不可即。2008年,合肥超越金华,两座城市的GDP总量分别为1776.86亿元和1704.91亿元,分别排在全国第45和46的位置。2009年,合肥超越了嘉兴、洛阳和包头。此时,还是没有人注意到这座全国排在40位以外的城市。
2010年,合肥超越了临沂、济宁、鄂尔多斯等地市,排名全国第38位。2011年,是合肥的骄傲之年,一举超过了徐州、长春、温州、绍兴、潍坊等五座知名城市,排名全国第32位。此时,福州排名第29位,西安排名第28位,它们已经开始有了压力,同时,也在高速发展之中,它们的名义增速也都超过了13%。2012年,合肥排名第30,福州西安依旧分别排名第29和第28,这三座城市的角逐,也正式在这一年展开。
2017年,合肥GDP总量已经突破7000亿,超越了烟台、石家庄、大连、常州、沈阳等知名城市,排在全国第24的位置。那一年,济南排名第23,压力倍增,只要合肥一脚油门它就会被超越。而西安福州此时排名全国第21和第22,同样也承受了合肥的压迫力。果不其然,2018年,合肥一举超过济南、福州、西安三市,排名全国第21名。这一刻,没有人不知道合肥的逆袭,没有人不知道合肥的高速发展,称之为“逆袭之王”并不为过。2018年,合肥的GDP增量达到1602亿元,而福州的增量为1012.4亿元,西安的增量为1027.52亿元,济南的增量为594.17亿元。合肥的增量当年也排在全国第五的位置,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
合肥高速发展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下来,不进则退。2019年,合肥依旧排在全国第21的位置,而济南也强势了一把,再度超过合肥,排名全国第20,福州西安基本保持不变。全国前20名的城市中,南通掉了下来,济南挤了上去。2020年,合肥成功挤进了全国前二十名,让出这个位置的城市是东莞。2020年,是一个万亿城市爆发增长年,同时有泉州、济南、合肥、南通、西安、福州六座城市GDP破了万亿。也祝贺福建喜迎万亿双子星城市。
而合肥下一个即将超越的对手便是佛山,佛山2020年GDP总量为10816.47亿元,比合肥大约多800亿,不过佛山的增量较低,以目前合肥的速度,1-2年便极有可能超越佛山。
纵观合肥这14年取得的发展成绩,它是如何做到高速发展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领导层目光长远准确,敢于大胆投资。2008年,300亿财政收入的合肥,拿了100亿投资当时看起来毫无前景的京东方,连地铁也放弃修建。合肥的这一举措,引来了民间的无数嘲讽。但事实证明,合肥的投资目光高到无人理解,目前京东方已是全球显示器龙头企业,给合肥带来了巨大的效益。2011年,合肥借钱也要投资内存条长鑫,终于在京东方上架。2015年,合肥投资半导体,不久中兴事件的出现,国家空前重视半导体产业,而其余城市再投资发展已经慢了合肥好几步。此外,2019年,合肥还投资了新能源 汽车 ,比如蔚来。
第二,合肥注重交通建设,能通江达海。地理位置处于安徽中心的合肥,在交通上着天然的优势。2019年,安徽已经是市市通高铁的省份之一,是继福建建成市市通高铁之后的全国第二个省份。合肥的高铁已经构建了“米”字形架构,能直达全国23个省会城市和4个直辖市。依托高铁建设,省内所有城市以及南京都可以在1小时内到达合肥。此外,合肥能在2小时内抵达杭州、苏州、上海等长三角主要城市。
第三,合肥注重 科技 发展和人才的引进。作为我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合肥在 科技 上的发展取得了耀眼的成就。合肥国家大科学装置达到8个之多,为全国之首。据相关数据显示,合肥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领域,排在全球第2;物理学领域排在全球第5;同时,合肥还是全球2020年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上的第20名,超越了香港、巴黎、柏林等城市。合肥同时重视人才,凡是来合肥就业的人才均享受住房补贴,可免费租住人才公寓三年,同时享受最高60万的购房补贴。
合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的确是如传奇一般,堪比第二个深圳。未来合肥的上限在哪里,我们不得而知,但合肥的科研产业永不落时,崛起之路无法阻挡。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城市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