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都有什么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都有什么专业?,第1张

北校区\x0d\x0a1.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由原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三个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拥有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和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涵盖六个二级学科)、材料加工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等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设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广东省名牌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安全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等9个本科专业。 2. 建筑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32年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1938年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1952年组建华南工学院建筑系。1979年成立综合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1997年建筑学院成立,由建筑学系,土木工程系和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2008年1月学校学科重新调整,土木工程系迁出,建筑学院由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筑系、城市规划系、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南方建筑》编辑部组成。学院有1个国家培育的二级重点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1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建筑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5个硕士点,3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先后孕育了莫伯治、佘峻南、容柏生、张佑启、何镜堂、吴硕贤等六位院士,袁培煌、黎陀芬等九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3. 土木与交通学院:成立于2008年1月,是由原土木工程系和原交通学院合并而成。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7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工程力学专业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 4. 电子与信息学院:前身是无线电系,创建于1952年。1956年,根据国际形势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以当时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系为主,组建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该院大部分师生调往成都。1958年,由我国著名电子学专家冯秉铨教授、徐秉铮教授及部分师生,恢复建立华南工学院电讯工程系(无线电系)。学院现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点,8个硕士学科点,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是我国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也是华南地区唯一的信息类国家重点学科及华南理工大学"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学科。TCL集团总经理李东生,创维集团总裁黄宏生,康佳集团总经理陈伟荣等为该院毕业生。 5.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95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学院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含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生物医学工程;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理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省级重点学科;4个本科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含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装饰设计与新型材料、材料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广东省名牌专业。 6.化学与化工学院:于2008年1月成立,由原化学科学学院和化工与能源学院合并而成。学院的基础和前身是 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中南地区 4 所大学的化工系合并组建的华南工学院化工系。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化学生物学5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为广东省名牌专业。 7.轻工与食品学院:2008年3月由华南理工大学原轻工与食品学院和资源科学与造纸工程学院合并而成。学院由国家教育部与广东省政府共建,是首批进入教育部“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单位之一,是我国轻工和食品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本学院的制浆造纸工程、制糖工程、食品科学学科均成立于1952 年,是华南理工大学学科历史最长、教学与科研实力雄厚的专业。 8.理学院 数学系:数学系坐落在校内风景秀丽的东湖畔,1952年华南工学院建校之初成立了数学教研室, 1958年建立工程数学系并开始招生;1960年力学教研组并入,改名为数理力学系,设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应用力学三个本科专业。77年恢复高考并招收77、78级数学师资班(著名数学家侯一钊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数学力学和工程力学两个专业同时招生,在基础上于1979年成立数学力学系;1981年获得基础数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87年分别成立了应用数学系和工程力学系;2002年,应用数学系、应用物理系、应用化学系合并为理学院;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2004年7月,在理学院应用数学系的基础上成立了数学科学学院。 现有三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广东省名牌专业。学院现有“应用数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物理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04年由原应用物理系组建而成,按行政编制分为三个系和二个中心,即应用物理系、微电子学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物理实验中心和电子工艺教学实习中心。学院三个本科专业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技术)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每年招生近200人;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含博士后流动站)和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并在凝聚态、声学、光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和材料物理与化学等五个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在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和电路与系统等三个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 9.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1月,其前身为1961年原华南工学院成立的自动化系。2001年自动化专业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省名牌专业。 10.电力学院:1994年由华南理工大学与当时的广东省电力工业局联合共建。学院设有电力工程系、电力电子工程系、动力工程系等三个系,,毕业生以其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厚爱,供需比约1:6,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排在学校前列。 11. 工商管理学院:成立于 1982 年,现设有决策科学系、工业工程系、管理学系、财务管理系、会计系、技术与经济管理系和市场营销 7 个学科系,有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5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商管理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 本学院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5个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MBA)、国民经济学、会计学)。现有各种类型的在校学生2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100多人,硕士研究生600多人,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生600多人,博士研究生50人。 建立了管理科学研究所、经济学研究所和工业工程研究中心。目前正在从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11项,其中重点项目两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正在进行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正在从事的省部级基金项目20项;正在从事的其他纵向和横向项目31项。其中与香港中文大学教师合作从事的研究项目有4项。3年以来,学院教师发表的论文300多篇,其中在国内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的论文近200篇。整个学院的科学研究工作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中教职工106人。教师中有教授23人,副教授28人,研究生导师4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46人。至2001年九月,50岁以下的教师占80%,研究生毕业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50%,博士毕业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3%.学院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趋于优化、素质较高、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除了利用整个学校的资源以外,学院现有一个教学楼和一个办公楼,共计10000平方米左右。其中普通教室(安装了投影仪)15间,多媒体教室5间,语音教室1间,电脑实验室1间,多媒体实验室1间。其中汕头校友楼(主要用于MBA的教学)所有教室和活动场所都具备了上网的条件和安装了空调。目前该院拥有期刊阅览室和图书室各1间,现有图书1万册,期刊217种。 其主要优势表现在:(1)地处华南,尤其是广东,毗邻香港接近海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方,是发展工商管理教育的理想市场;(2)华南理工大学是华南地区历史最悠久、学科配套最齐全和教学科研水平最高的工科大学,她所培养出的7万多学生是广东工业技术人才的主力,这些学生将是该院发展高、中级工商管理教育和培训的理想对象;(3)华南理工大学的工科背景和传统使她的工商管理学院具有了与一般综合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不同的特点,这就是学院与工业企业的关系密切,教师在解决企业管理问题方面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培养实用性企业管理人才方面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工商管理学院充分发挥以上优势,本着“开放、务实、求新”的学院文化和教学风格,致力于为华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研究型人才,致力于为企业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努力为华南理工大学成为“华南地区高层次科技和管理人才的摇篮”而发挥作用。在泛珠三角迈向“世界级经济圈”的同时,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也将向世界知名商学院不断迈进。 12. 思想政治学院:成立于2009年4月,是直属于学校的专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的独立二级单位。她是一个既年轻而又具有较长发展历程的新学院。 13.公共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9年4月,由原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发展而来。下设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两个系,一个MPA教育中心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政府决策与绩效评价研究所两个研究所。 学院现有一个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有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五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一个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学位授权点。设行政管理一个本科专业。 14. 外国语学院:创建于1985年。有英语(科技英语方向)和日语两个本科专业。 15.体育学院:体育学院的前身为华南工学院体育教研室,始建于1952年,1992年改为体育部。经过50多年的辛勤耕耘,师资队伍、教学质量、训练水平、科研能力不断提升。2006年1月,学校根据发展的需要,成立了体育学院,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等工作开始起步。目前学院下设三个系、两个教学团队、一个广东省体育产业研究基地。学院现有一支专业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结构较为合理的体育师资队伍,有专职教师6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1人;有博士学位的5人,硕士学位的19人。承担着全校约3.9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体育教学、群体活动和训练竞赛工作。\x0d\x0a南校区\x0d\x0a16.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高等学校最早从事计算机科研与教学的单位之一。1958年开始计算机科学研究工作,1960年设立计算机专业,1981年成立计算机系,2001年成立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广东省首批名牌专业。 17.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04年成立,位于风景秀丽的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现有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工程专业为广东省名牌专业。近两年,保送研究生中大部分人顺利通过了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生物领域国内拔尖机构的面试,占学院保研人数的90%。 18.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设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和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研究院等教学、科研机构。学院有环境科学(含环境健康与安全方向)、环境工程(含建筑环境与设备方向)和给水排水等三个本科专业共五个培养方向。 19.软件学院:成立于2001年11月,是教育部直属的38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拥有华南地区唯一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 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04年7月,设四系二中心:“新闻传播系”、“文化传播系”、“品牌传播系”、“艺术传播系”和“教学实验中心”、“人文素质教育中心”。4个本科专业:传播学(跨媒体新闻方向)、编辑出版学(网络传播与电子出版方向)、广告学(品牌传播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21. 艺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7月16日,其前身为华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艺术系。2002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音乐表演专业本科生,2004年招收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同年增设艺术设计学和舞蹈学两个本科专业并招生,2007年开始招收艺术设计学硕士研究生。艺术学院现有两个二级学科---音乐学、舞蹈学。首任院长为二级教授、音乐学博士何平。学院现有高级职称教师16人,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30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000余人。附设有华南理工大学青年交响乐团和交响管乐团、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合唱团和舞蹈团。 22.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2004年7月16日正式成立,其前身为华南理工大学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系。首任院长为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北政法学院法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葛洪义教授。2004年11月17日,该校与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合作创办知识产权学院。2004年11月17日,该校与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合作创办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与法学院合署办公,法学院党政机构兼为知识产权学院党政机构。 23. 经济与贸易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位于风景宜人、设施优良、管理先进的广州大学城,是华南理工大学目前规模最大,重点发展的学院之一。学院设有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物流工程、旅游与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等7个学系和相应的7个本科专业,有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工程与经济发展、物流工程与管理、电子商务工程与应用、旅游管理等9个硕士学位点,项目管理、物流工程等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金融工程与经济发展、物流工程与管理等2个博士学位点。截至2009年底,学院有在校本科生2589人、研究生439人、博士生50人,形成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10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超过70%,其中不少人具有国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或较长时间的国外学习工作经历。另外,学院聘请了6位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和银行家、企业家为兼职教授或顾问教授。学院重视学术和对外交流。先后成功举办了“广州(小谷围岛)金融论坛”和“中美旅游发展论坛”等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学院每学期均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目前已与美、英、日、澳和香港地区的一批著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与教育合作关系。学院与地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国内外业内的著名企业有着广泛联系和密切合作。 24.设计学院:设计学院成立于2010年5月,由本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工业设计与图学研究所、艺术学院的艺术设计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新型建筑材料与装饰设计专业方向等组建而成。学院设有“工业设计”、“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工业设计”专业在2001年开始招生;“艺术设计”(含空间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综合艺术与材料表现,陶瓷艺术,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与表演五个方向)专业在2004年开始招生。目前,学院在读本科生620多人。学生在校期间成绩达到规定要求的,可修读其他专业的辅修、双专业或双学位。近年来,学生参加国内外的设计大奖赛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工业设计”、“设计艺术学”两专业均为硕士点,在读硕士研究生50多人。学院现有教职工60多人,教授5人、副教授18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人、中级职称27人、初级职称3人,其中专任教师50多人,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40多人。学院有一个国家级的教学团队;学院的CAD实验教学中心是机械基础教学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组成部分;学院还拥有电脑设计室、天光画室、综合材料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等专业教室和实验室。  25.国际教育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于2004年7月16日挂牌成立。 学院下设学院办公室、招生及项目办公室、留学生管理办公室、对外汉语教学办公室以及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学院全体工作人员均接受过专门训练,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富有进取精神。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几乎所有教职员工都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行政人员当中在海外获得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约占80%,教学人员当中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的达30%,有的还曾在海外长期从事过国际教育等领域的研究,经验相当丰富。目前,华南理工大学的留学生教育已形成多种类、多层次的格局。在学科建设、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管理等方面都适应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并具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特别是科技汉语(IT汉语),商务汉语等特色课程已被实践证明是切实有效并符合我校实际的。学院除提供长、短期的普通汉语课程及上述特色课程外,还开设广东话、老人文化游学团、中国文化系列、预科培训以及冬、夏令营等汉语文化课程。学校各专业都招收留学生,重点推荐的专业有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电力工程、空调工程、机械工程、食品工程、生物工程、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等。

原则上大一不让带电脑,但是大家很多都有

所以建议带笔记本电脑,因为导员总检察,台式不方便藏起来~

可以自己联系网通(学校恒克隆超市里有代办处)办宽带,速度的话就看你自己选择了。

但是去年学校让办校园网,我们就退了网通,结果是后悔啊!!!!!

价钱便宜倒是真的20元/月,但是速度是......

与学校总上网人数成反比的,学校上网的人数多你网速就慢,因为总带宽不变

快的时候下电影1MB/s,慢的时候几kb/s......

强烈建议办网通

再详细分析

无机非金属材料(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提法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演变而来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并列的三大材料之一。

成分结构

在晶体结构上,无机非金属的晶体结构远比金属复杂,并且没有自由的电子。具有比金属键和纯共价键更强的离子键和混合键。这种化学键所特有的高键能、高键强赋予这一大类材料以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基本属性,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

硅酸盐材料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分支之一,硅酸盐材料是陶瓷的主要组成物质。

应用领域

无机非金属材料品种和名目极其繁多,用途各异,因此,还没有一个统一而完善的分类方法。通常把它们分为普通的(传统的)和先进的(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两大类。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工业和基本建设所必需的基础材料。如水泥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耐火材料与高温技术,尤其与钢铁工业的发展关系密切各种规格的平板玻璃、仪器玻璃和普通的光学玻璃以及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化工陶瓷和电瓷等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它们产量大,用途广。其他产品,如搪瓷、磨料(碳化硅、氧化铝)、铸石(辉绿岩、玄武岩等)、碳素材料、非金属矿(石棉、云母、大理石等)也都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20世纪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材料。它们是现代新技术、新产业、传统工业技术改造、现代国防和生物医学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主要有先进陶瓷(advanced ceramics)、非晶态材料(noncrystal material〉、人工晶体〈artificial crys-tal〉、无机涂层(inorganic coating)、无机纤维(inorganic fibre〉等。

传统工艺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水泥和其他胶凝材料 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石灰、石膏等

陶 瓷 粘土质、长石质、滑石质和骨灰质陶瓷等

耐火材料 硅质、硅酸铝质、高铝质、镁质、铬镁质等

玻 璃 硅酸盐

搪 瓷 钢片、铸铁、铝和铜胎等

铸 石 辉绿岩、玄武岩、铸石等

研磨材料 氧化硅、氧化铝、碳化硅等

多孔材料 硅藻土、蛭石、沸石、多孔硅酸盐和硅酸铝等

碳素材料 石墨、焦炭和各种碳素制品等

非金属矿 粘土、石棉、石膏、云母、大理石、水晶和金刚石等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绝缘材料 氧化铝、氧化铍、滑石、镁橄榄石质陶瓷、石英玻璃和微晶玻璃等

铁电和压电材料 钛酸钡系、锆钛酸铅系材料等

磁性材料 锰—锌、镍—锌、锰—镁、锂—锰等铁氧体、磁记录和磁泡材料等

导体陶瓷 钠、锂、氧离子的快离子导体和碳化硅等

半导体陶瓷 钛酸钡、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钒、氧化锆等过滤金属元素氧化物系材料等

光学材料 钇铝石榴石激光材料,氧化铝、氧化钇透明材料和石英系或多组分玻璃的光导纤维等

高温结构陶瓷 高温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及硼化物等难熔化合物

超硬材料 碳化钛、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等

人工晶体 铝酸锂、钽酸锂、砷化镓、氟金云母等

生物陶瓷 长石质齿材、氧化铝、磷酸盐骨材和酶的载体材料等

无机复合材料 陶瓷基、金属基、碳素基的复合材料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比较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性质稳定,抗腐蚀耐高温等优点,但质脆,经不起热冲击。除具有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优点外,还有某些特征如:强度高、具有电学、光学特性和生物功能等。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工艺及设备的基础理论、组成、结构、性能及生产条件间的关系,具有材料测试、生产过程设计、材料改性及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设备及技术管理的能力。

主干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

物理化学、无机材料性能、测试及研究方法、粉体工程、材料制备原理、热工过程与设备、无机材料工艺学(含硅酸盐、复合材料)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专业实验、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含毕业实习)、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

材料物化性能、材料工艺性能实验、材料晶相分析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开设院校

合肥学院化工系 辽宁大学 大连轻工业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西南工学院 贵州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河北理工大学 燕山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鞍山科技大学 沈阳化工学院

齐齐哈尔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南京化工大学 江苏大学

盐城工学院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 景德镇陶瓷学院

济南大学 山东轻工业学院 武汉化工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 广西大学 桂林工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成都理工学院 西安工程学院 石家庄铁道学院

东华理工学院 中北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天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工学院

四川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淄博学院

山东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东华大学 河海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洛阳理工学院

河南城建学院 甘肃理工大学

巢湖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1.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

 作为四大材料中(钢铁、有色、有机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之一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无机非金属材料不仅在品种上有了空前的发展,而且在内涵上有了进一步的延伸。根据无机非金属材料功能与作用的不同,可以将无机非金属材料划分为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品种繁多,主要是指大宗无机建筑材料,包括水泥、玻璃、陶瓷与建筑(墙体)材料等。其产量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绝大多数。建筑材料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具有如高强、轻质、耐磨、抗腐、耐高温、抗氧化以及特殊的电、光、声、磁等一系列优异综合性能的新型材料,是其它材料难以替代的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是高技术产业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例如稀土掺杂石英玻璃广泛应用于导d、卫星及坦克火控武器等激光测距系统,耐辐照石英玻璃应用于各种卫星及宇宙飞船的姿控系统;光学纤维面板和微通道板作为像增强器和微光夜视元件在全天候兵器中得到应用;航空玻璃为中国各类军用飞机提供了关键部件。人工晶体材料中激光、非线性光学和红外等晶体,用于d道制导、电子对抗、潜艇通讯、激光武器等。特种陶瓷中,耐高温、高韧性陶瓷可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卫星遥感,可制作特殊性能的防d装甲陶瓷及特种纤维及用于电子对抗等。目前已开发了近四千种高性能、多功能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新品种。这些高性能材料在发展现代武器装备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国际发展趋势

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无论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还是无机非金属材料都有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生态与环保意识加强,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在促进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世界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评价。生态评价也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许多国家正在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实践,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材料,使用可循环材料等,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状况。由此,提出了绿色建材、环保建材与节能建材的概念,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缺乏立法支持与技术标准的指导以及相应组织的管理与监督,使我国的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面对资源和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严峻考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显得愈加重要。

向着节能、降耗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是能源消耗大户,在世界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如何生产节能、降耗,以及如何生产出高质量的建筑节能、保温产品是建材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选择资源节约型、污染最低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的发展方式。新型墙体材料、高质量门窗、中空玻璃将大量应用。向着提高材料性能、使用寿命的方向发展。低寿命设计、大量重复建设已经严重制约城市建设的发展。现代化建筑需要高性能建筑材料的支持,而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又对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单线生产能力向大型化发展

无论是水泥工业、玻璃工业,还是陶瓷工业,单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有大型化的趋势。生产线的大型化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能源消耗。

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建筑的智能化需要建筑材料的支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材料的安全性智能诊断等智能技术将更多的应用于建筑中。

向着复合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复合材料具有单一材料所无法满足的使用功能,是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对建筑材料的功能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多功能化。

在美国、日本、西欧等所有发达国家在其科技发展战略中都把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例如,美国为了保持在高技术和军事装备方面的领先地位,在先后制定的《先进材料与技术计划(AMPP)》和《国家关键技术报告》中,新材料为六大关键技术之首,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占有相当比例;日本发表的《21世纪初期产业支柱》所列的新材料领域的14项基础研究计划中,其中七项涉及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研究领域。

例如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复合材料产业化生产和应用技术研究。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实现材料的产业化;产业化应用,促进了技术的成熟和创新;应用新材料刺激新产业的产生,创造出新的应用领域。

3. 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差距和问题

3.1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的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国外先进水平有非常大的差距,主要有:

(1) 产品等级低

在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中,无论是水泥、玻璃还是陶瓷的产品等级普遍偏低。例如:发达国家的水泥熟料强度一般都在70MPa以上,而我国平均强度仅为50 MPa。我国高等级水泥(ISO≥42.5)仅占18%,大量生产的是中、低等级水泥(ISO≤32.5),而很多发达国家的高等级水泥占90%以上。

(2) 资源消耗高

在资源的消耗方面,水泥和陶瓷工业更为突出。由于大量的无序开采,未能充分利用有限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例如:生产水泥熟料的主要原料是相对优质的石灰石,其化学成份须满足CaO含量不低于45%、MgO不高于3%等要求。我国符合水泥生产要求,可以使用的量仅约250亿吨。目前每年生产水泥消耗的优质石灰石约5.5亿吨,因此该储量仅可生产水泥熟料约200亿吨,仅能提供约40年的水泥生产需要。

(3) 能源消耗高

在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例如:水泥工业每年消耗标煤9106万吨,电力 650亿度。我国水泥生产能耗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以每吨熟料的综合能耗计算,世界先进水平为117Kg标煤,我国为173.5Kg标煤,高出达50%以上。在国外,全氧燃烧技术已经在玻璃行业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仅有为数不多玻璃纤维生产线使用了该项技术。

(4) 环境污染严重

水泥工业每年排放温室气体CO2约5.55亿吨、SO2 68.6万吨、NOx约206万吨;目前其他先进国家平均吨熟料的粉尘排放<1Kg,而我国高达13Kg,全国水泥生产年排放的粉尘竟高达1000万吨以上。

(5) 单线生产规模小,落后工艺大量存在

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技术为核心技术的“新型干法”工艺,是目前世界水泥工业普遍采用的最先进的现代化水泥生产技术。日本有96%、意大利96.5%、韩国100%、泰国90%的水泥产量采用这种新型干法生产线,而我国仅为15%。我国水泥制造业处于先进工艺与落后工艺并存的复杂状态。在玻璃行业,我国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平均生产规模为450吨/天,而西方国家的法玻璃生产线的平均生产规模为550吨/天。而且在玻璃产品的品质上与国外相比有非常的差距。

3.2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虽然我国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取得了很多成就,但由于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研制、开发至产业的形成起步较晚,底子薄,投入强度小等原因,使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 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落后

我国的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是从试制起步的,发展过程也主要是随从于型号的需要进行。由于时间、人力的限制,加之我国长期以来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投入较少,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系统的基础非常薄弱。

(2) 材料性能低、品种少、批生产质量不稳定

虽然我国已基本上建立了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开发与部分产品的生产体系,但材料的品种尚不齐全,一些重要工程的关键配套材料还须进口。性能低、质量差的问题仍然存在,而且在进行批量生产时质量不稳定、成品率低、效益差的问题严重,必须下大力气解决。例如,电磁屏蔽玻璃目前我国只能达到屏蔽85dB的水平,而美国已达到110dB。我们在屏蔽波段范围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国防工业发展的需要。而航空玻璃方面高强、多功能(隐身、防激光等)圆弧整体风挡在我国还刚起步研究,极大的制约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3) 制备技术落后

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工业,不但制备技术落后,而且生产能力低,效率低,直接影响高科技产品质量(性能)、成本、能耗等三个方面。例如,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玻璃纤维生产大都采用800-6000孔漏板池窑拉丝法生产,已占总量95%以上,无纺材料全部用池窑法生产,坩埚拉丝法早已被淘汰,而我国现有的池窑拉丝大部分采用800-2000孔生产技术,4000孔技术正在开发,坩埚拉丝还没有完全淘汰,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机械化生产只占40%,60%仍采用落后的手工成型,与工业发达国家差距甚大。又如集成电路(IC)石英扩散管的制备技术,国内采用的单机间歇气炼生产技术只能提供100mm以下IC 管,而国外采用一步法连熔拉管技术,生产∮200~300mm大口径石英管供大规模集成电路用,使我国IC用石英扩散管失去竞争能力,完全依赖进口。

(4) 技术装备落后

目前我国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制备技术与装备明显落后,造成研制周期长、新产品发展困难,预研成果不能及时进入工程化研究,即便生产也会出现成品率低、规模小,经济效率差等问题。

4.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的现状,要实现其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加强政府在建材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策引导;

(2)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立法并严肃执法;

(3) 促进形成若干个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建材工业集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建材工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结合;

(4) 加强“绿色”和节能型建材工业的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建材工业实验基地建设,促进工程技术创新;

(5) 强化行业管理,建立科学、先进、合理的标准体系,建立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和各类中介机构的作用;

(6) 应尽快制定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科研体制和政府体制改革的科学、有力的政策措施和管理体系,加大投资力度和项目审计,以保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健康发展

(7) 应根据需求牵引和科技推进的原则,并结合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体系特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合理安排中长期科研项目。应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充分注意相关领域科技前沿,提高我国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科技水平和开发能力

(8) 为适应无机非金属材料的飞速发展,必须加快人才的培养,不断革新无机非金属材料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尽快反映本领域和相关领域不断增加的新知识。应重视以基本的物理、化学原理为基础,加强原始创新,研究探索有应用前景的未知新材料、研究新材料的合成、制备,特别是用基础分析和计算机建模、微观尺度结构控制、仿生等方法,发展具有创新意义的高性能低成本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应加强新设备、包括重大仪器的研究和装备,没有先进的仪器、装备就不可能在材料的科技前沿进行研究开发工作。

另外,任何材料都必须经历工程化、实用化的过程。教育与培养一批工程能力突出、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是必由之路。与此相对应的实践教学与工程训练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唔,这个问题还是要看自己的兴趣喜好啊,这些最好的专业也只能给你一些参考,要是自己没有兴趣学起来真的很痛苦的,还要转专业......

这里我就说几个我认为的学校比较好的专业(经供参考!!!!!)

1.建筑

先放一张图大家看看(刚刚找到的排名)

作为华工 的王牌专业,建筑学院包括了建筑系和规划系0,建筑学、规划、景观三个专业,华工建筑学的历史比华南工学院(华工以前的名字,1952年)还要早20年左右。华工著名的何镜堂院士(上海世博馆设计者)就是建筑学院的著名代表之一。同时华工的建筑系是录取分数最高的,2018年录取分数如下:

2.软件

南方小清华著称的华工,软件学院是国家示范性学院,下设软件技术系、软件工程系、数据科学与工程系;学院2009年获准成立教育部“国家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10年软件工程专业获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1年加入首批“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2年软件工程列入教育部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获广东省第七届教学成果一等奖;2015年软件工程获批广东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虽然这个专业在全国985中排名不是那么靠前,但是凭借华工在华南地区的独一无二的位置和珠三角的地理位置,就业率和薪资都是很高的。

3.食品科学与工程

前身是轻工与食品学院,2017年学院入围“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A-,参与建设的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排名A+,均进入A行列。学院支撑的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在2017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列世界第四位。

4.电子与信息

最后说一下我自己的这个专业吧

其实这个专业虽然算不上是华工的王牌专业,但是就电子通信这一块来说,华工这方面在华南地区还是挺强的

就就业率来说,从上图就可以知道

除了课比较多,他不仅多,还很难,电磁场就是玄学,高频就是天书......大学嘛,大不了自己学.....

最后希望能给你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74919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6
下一篇 2023-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