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招商工作总结哪里看

2021年上海市招商工作总结哪里看,第1张

2021年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2021年,全市新签约引进3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72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5%;新签约项目当年落地115个、完成128%;2020年已签约未落地项目,推进落地39个,完成111%。引进了京东智能物流及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环宇芯城科技产业基地、纳芯半导体制造基地等一批重大制造业项目。

主要工作可以概况为三个突破,三个有力和三个加强。

三个突破方面:一是驻外招商有突破。出台《关于加强驻外招商引才工作的意见》,对原有驻外办事处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飞地运营人员进行有效整合,组建了北上深杭四个招商引才总部,创新构建了联动高效的驻外招商机制。300多名驻外招商干部全部到岗就位,以“驻外招商引才百日攻坚大会战”为抓手,推动四总部因地制宜运用多种方式开展项目招引。做法获得了原省长郑栅洁的批示肯定。二是机制建设有突破。建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月度例会、领导小组季度例会等制度,每月召开招大引强攻坚行动专班会议,推进招大引强工作;实行驻外招商总部月度工作比拼、县(市、区)招大引强季度比拼等比拼制度,以比拼促进招大引强工作落实;优化招大引强考核机制,突出重大产业项目、制造业项目招引实绩,实行季度工作考核,季度督促通报。三是政策支持有突破。深化落实《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十条意见》,今年以来陆续推动出台了市区重大项目“一事一议”实施细则、市区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实施意见、市区创新型产业用地试行办法等配套政策,为加强市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三个有力方面:一是推动责任落实有力。出台《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招商工作评价办法》,推动各地主要领导高频率外出招商。二是统筹协调有力。充分发挥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和驻外招商引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先后组织了金义新区京东智能物流及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项目、金华开发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等市区5个重大项目的“一事一议”政策审议、备案,为项目落地提供及时有效的政策支持。牵头拟定出台了驻外招商总部的管理、考核及人员管理办法,推动四总部出台市场化招商和招引项目市场化激励方案。三是督查督促有力。每季开展招商项目进展情况专项督查,评选“红旗”项目和“黄牌”项目,推动项目加快实施进度。开展市区重大招商项目回头看,针对市区25个未落地的项目,制订问题清单,与市经信局、市资规局等部门共同协调解决,合力推动项目落地。

三个加强方面:一是加强活动招商。牵头高质量举办“2021上海·金华周”活动,开展了项目招引、技术对接、文旅推介等9场活动,涉及区域合作、战略合作、科技合作和产业项目投资合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创新招商活动载体,谋划了珠三角产业基金精准招商等活动,拟定了招商方案。二是加强市区联动招商。召开市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推进会,分析研究市区项目招引工作,落实工作责任。摸排市区重点招商资源,推出市区十大招商项目(地块),明确责任主体、配合部门,合力招引项目。目前,十大招商项目进展顺利。三是加强数字化平台运用。进一步优化数字招商地图,建立了“要素资源”“项目管理”“云洽谈”三大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平台,谋划“产业链”数据库平台,推动数字化平台整合,实现集中信息、集聚资源、集成服务,赋能招商。

东微半导是一家工业及 汽车 领域应用的半导体企业,在高压超级结、中低压SGT功率器件、IGBT芯片领域中,实现了国产化。

与比亚迪半导体一样,作为炙手可热的车载芯片,东微半导IPO备受瞩目,其背后的投资阵容非常亮眼,包含了哈勃投资、中芯聚源、中兴创投以及元禾控股等。

结缘英飞凌 科技

东微半导的法定代表人为龚轶,其与王鹏飞是联合创始人。上市前,王鹏飞实控东微半导,持股比例达到16.0872%,龚轶持股13.2791%。

履历显示,龚轶出生于1976年6月,硕士毕业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与半导体结缘,发生在1999年7月,龚轶担任美国超微半导体公司工程部工程师。

2004年9月,龚轶转投到德国英飞凌 科技 ,这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之一,前身为西门子集团的半导体部门。在 汽车 电子与芯片卡部门,龚轶做技术专家,一做就是3年。

2008年9月,龚轶与王鹏飞共同创办东微有限。

王鹏飞与龚轶有着相同的经历,也来自于英飞凌 科技 。凑巧的是,王鹏飞也出生于1976年,其为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2004年7月,在德国英飞凌 科技 ,担任存储器研发中心研发工程师一职。

值得一提的是,王鹏飞还于2009年7月起,担任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是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

或许是两人年龄一样,背景相似,两位工程师在车载芯片上发生了交集。

成立东微半导后,王鹏飞为首席技术官,带领刘磊、刘伟及毛振东进行研发。其中,刘磊硕士毕业于安徽大学电路与系统学院,曾任职华润上华半导体 科技 ,担任工艺整合工程师。有意思的是,另一核心研发人员毛振东,也任职过华润上华 科技 ,为技术开发部工程师。

而龚轶则一直做总经理,负责东微半导的业务。按东微半导的话来说,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均为半导体相关专业毕业,从事半导体技术开发和项目管理工作超过10年,有着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和项目管理经验。

缺芯潮席卷 “充电桩芯片”第一股成色几何?

核心技术人员都是半导体行业出生,东微半导成色如何?

营收数据显示,2018-2020年东微半导分别实现1.53亿元、1.96亿元、3.09亿元,分别增长28%、57%。同时,公司还预计2021年度,营业收入为7.72亿元至8.03亿元,同比增长150%至160%。

营收大增的背后,是新能源 汽车 充电桩、通信电源、光伏逆变器等终端市场需求提升,公司产品规模增长所致。

细察发现,东微半导专注新能源 汽车 直流充电桩、5G基站电源及通信电源等领域,为国内少数专注工业级高压超级结MOSFET领域的高性能功率半导体厂商。

2019年度,东微半导MOSFET器件的平均销售单价为2.19元/颗,高于同行业的平均单价1.19元/颗。在缺芯潮下,2021年1-6月,MOSFET器件单价变为3.06元/颗,增长35.40%,为东微半导芯片中,变动幅度最大的产品。

中低压屏蔽栅MOSFET的平均单价则为1.16/颗,增长4.50%,而与比亚迪半导体一样,研发的TGBT半导体,单价则为9.10元/颗。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超级硅MOSFET单价却为2.81元/颗,反而同比增长-1.40%。

由于销售单价上涨,东微半导的MOSFET器件毛利率也随之上涨。2021年1-6月,该品类毛利率达到26.87%,较2020年的17.89%增长50%。

不过,在业务结构中,东微半导与士兰微和新洁能相近。士兰微主营MOSFET、IGBT半导体分立器件;新洁能则做沟槽型功率MOSFET、超级结功率MOSFET的。

2021年1-6月,两者对应的毛利率超过30%,分别为31.60%和36.93%。对应的生产模式,士兰微是IDM模式,即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销售自有品牌,新洁能则以Fabless模式为主。

华为的第6个IPO来了,做VC最高回报超50倍

对于东微半导来说,哈勃投资的入局并不算太早。2020年7月,哈勃投资才向东微半导入股7530万元,对应持股比例为6.5913%,但哈勃投资为战略投资。

此前,东微半导曾发生过3次增资及3次股权转让。聚源聚芯、中芯国际的VC趁此进入。

根据披露,哈勃投资入股是看好东微半导所处行业及未来发展,入股价格为22.6075元/股,对应5053.2275的总股本,这意味着投后估值为11亿元。

2月10日,东微半导首日开盘涨13%,市值近百亿,回报近6倍。

这不是哈勃投资第一次在VC投资上,获取丰厚回报。

2022年1月12日,哈勃投资迎来了第5个IPO。其以1.1亿元投资天岳先进,持有10%股份。而哈勃投资介入的该轮融资投前估值为10亿元。

哈勃投资进入4个月后,天岳先进又进行了3.5亿元的融资,三家机构入场,这次投前估值涨到了18亿元。随着天岳先进的上市,哈勃投资在这笔投资中,回报倍数达到20倍。

此外,思瑞浦、灿勤 科技 、东芯股份、炬光 科技 ,均是哈勃投资投出的IPO。数据显示,从2019年成立,哈勃投资已经拿下了6个IPO。并且华为做VC,也发生了第一笔退出,减持480亿元芯片龙头。

或许是VC投资做的风生水起,哈勃投资也正式进军私募。1月19日,“中基协”公示了哈勃投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信息,公司于今年1月14日正式登记为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

股权穿透显示,实控人、大股东是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持股99.25%,任正非持股0.75%。

在半导体领域上,哈勃投资还在不断加码。2021年以来,先后投资了苏州晶拓半导体、深迪半导体、东莞市天域半导体、杰华特微电子、上扬软件等等。

对于哈勃投资的成立,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曾谈说,华为的核心业务是聚焦在联接和计算,但贸易摩擦下,专门成立了哈勃投资,通过投资和华为的技术去帮助整个产业链。

截至目前,哈勃投资的公司中,纳芯微、好达电子、长光华芯等均已经过会。可以预见,一个“硬 科技 VC”巨头正在升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75052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6
下一篇 2023-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