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IGBT:万事俱备,只欠客户

比亚迪IGBT:万事俱备,只欠客户,第1张

近期, 比亚迪IGBT产品所在的半导体公司,资本动作频频。

4月14日,比亚迪发布公告,宣布全资子公司 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微电子)完成内部重组,并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 (下称比亚迪半导体)。同时,比亚迪半导体将以增资扩股等方式 引入战略投资者

其后的5月26日和6月15日,比亚迪连续发布公告,称比亚迪半导体分别获得 19亿元人民币融资和8亿元融资 。根据公告,引入战略投资者,是比亚迪半导体继其内部重组之后, 积极寻求适当时机独立上市 的重要进展。

而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比亚迪半导体 最快今年年底将独立上市,时间“肯定早于电池。”

作为比亚迪半导体的重要组成部分,IGBT业务将从公司独立中受益颇多。其中一大益处是,比亚迪用十数年时间开发 、验证的IGBT产品有机会获得更多新能源 汽车 客户。

如上述知情人士所说,目前,比亚迪IGBT的新能源商用车第三方客户比较多,在主流的A-C级新能源乘用车领域 送样和测试已经开始,最快两年之后,有望看到使用比亚迪IGBT的车型。

不过,也有行业人士认为,不论在哪个行业, 大客户的认证周期至少需要3年。 而且,要打入IGBT供应链, 不仅要跨越技术门槛,还要面临品牌门槛的考验。 而长期以来,只在内部“自产自销”的比亚迪IGBT, 能否被第三方客户认可,还有待验证。

那么,比亚迪IGBT的 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如何 ?和英飞凌等传统IGBT巨头相比,比亚迪的产品有哪些 优势和不足 ?其他行业人士怎样看待比亚迪IGBT?

《电动 汽车 观察家》采访了比亚迪半导体的资深人士、车企、主流IGBT企业管理层人士和行业专家,希望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

1

自造IGBT,

从被“禁售”开始

如果没有“禁售”,比亚迪可能不会走上自造IGBT之路。

目前,比亚迪半导体主要由 4个业务板块构成:IGBT、碳化硅等功率半导体; 车载MCU和BMS等智能控制IC;摄像头和温度压力传感器等传感器产品;代工、封装等制造业务。

该人士介绍,早在2003年,比亚迪就 组建了半导体事业部 。2004年,该事业部 作为比亚迪微电子公司注册成立 。但决定 进入IGBT行业,还要到2005年 ,而这一年,也是比亚迪正式 开始研发新能源 汽车 的元年。

该人士告诉《电动 汽车 观察家》,比亚迪开始研发新能源 汽车 时,发现 汽车 类的半导体是瓶颈,尤其是被看做 汽车 电力电子装置“CPU”的IGBT, 不但价格高昂,而且面临着有钱也买不到的困境。

IGBT对新能源 汽车 的关键作用

该人士回忆,十几年前,IGBT的遭遇和光刻机的市场环境类似,特别是 对1200伏以上的高端IGBT,国外有严格的销售限制。 国际IGBT巨头规定,中国企业购买IGBT,只能用于变频器行业, 要买高端IGBT用来造新能源 汽车 ,是绝对禁止的。

除了“禁售”, 找不到和比亚迪技术路线匹配的产品 ,也是比亚迪获得新能源 汽车 IGBT的另一障碍。

该人士介绍,进入新能源 汽车 领域之初,比亚迪确立了一条 高电压小电流的技术路线,反映在车型上,就是高性能、强动力的产品。

比如,2013年比亚迪第一款王朝系列车型,第二代插电式混动双模车型秦(后来的秦DM),以 百公里5.9秒加速的动力系统 获得了众多“迪粉”(比亚迪粉丝)的追捧。比亚迪自造的IGBT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比亚迪秦DM百公里加速5.9秒的宣传海报

但该人士表示,在2005年前后,不论国际还是国内, 新能源 汽车 的技术方向都不明确, 再加上国内半导体行业的研发基础薄弱,即便有钱,也很难找到与比亚迪新能源 汽车 匹配的IGBT。而当时市面上少见的新能源 汽车 , 使用的很多都是原本用于太阳能领域的IGBT模块。

就是这样,在 外部禁售、内部供应商缺乏 的情况下,比亚迪决定自己造新能源 汽车 用IGBT。

2

PK英飞凌,

性能参数“旗鼓相当”

从2005年开始,比亚迪 花了3年时间做车用IGBT的理论研究和封装业务。

但该人士介绍,到2008年,比亚迪意识到, 自己做IGBT模块封装没有大问题,但IGBT芯片的问题仍然不小, 于是收购了宣布破产的宁波中纬积体电路, 以此为开端,正式开始自主研发IGBT芯片,一直到今天。

2010年,比亚迪自造的1.0代IGBT芯片问世,并在当时的插混车型做了一些验证;2013年,2.0代芯片正式装车比亚迪e6;2015年底, 2.5代芯片推出,目前市场上的比亚迪商用车,以2.0和2.5代产品为主。

比亚迪IGBT主要发展过程

目前,比亚迪主流的4.0代IGBT芯片,是 2018年10月正式发布的比亚迪IGBT 4.0, 这也是比亚迪IGBT的标杆性产品。该人士介绍,进入2020年,比亚迪的5.0代IGBT也已问世。不过,目前比亚迪的新能源 汽车 中, 20%用的是4.0代IGBT,另有80%左右是2.5代IGBT。

当然,比亚迪自主研发IGBT,并不意味着完全不用友商产品。

另一家主流IGBT企业管理层人士告诉《电动 汽车 观察家》,比亚迪的新能源 汽车 , 除了使用自己的IGBT模块,也在采购赛米控和英飞凌等企业的产品。 宋系列和唐系列的新能源车型都曾使用英飞凌的IGBT。

对此,比亚迪人士回应称,以代表当时比亚迪最高技术水平的唐系列新能源车为例,新车研发初期, 比亚迪对自己的IGBT性能不是很确定,所以后驱版本用了英飞凌的IGBT芯片(自主封装), 前驱仍使用自主IGBT芯片, 收集两款IGBT的装车数据。

他介绍, 用了四五年之后,验证数据显示,比亚迪IGBT不输于英飞凌 。因此, 今年唐的后驱版本也会换比亚迪自己的IGBT。

根据比亚迪方面的公开信息,其自主开发的IGBT电流输出能力比当前市场主流IGBT产品高15%, 整体功耗降低约20% 。这里所说的“当前市场主流IGBT”,当然也包括IGBT巨头英飞凌的产品。

该比亚迪人士介绍,和强调线宽的数字半导体不同,IGBT这样的功率半导体追求的主要是性能。 评判某个IGBT优劣的主要标准,包括开关损耗和通态损耗 ,两者发生频次占IGBT损耗场景的比例分别为70%-80%和20%-30%。因此, 开关损耗是IGBT企业最重视的参数。

他表示,和英飞凌主流的第四代IGBT相比, 比亚迪4.0代IGBT的开关损耗低20%。 换算成整车参数,这意味着,使用比亚迪IGBT的整车 百公里电耗降低0.6kWh,系统成本也大大降低。

不过,在不少媒体的报道中,2018年, 英飞凌IGBT已经进入第七代,即“微沟槽栅+场截止”, 而比亚迪主流新能源乘用车使用的IGBT,仍是4.0代产品。这是否意味着,比亚迪的IGBT远远落后于英飞凌?

在该人士看来,IGBT的代数命名是企业行为,实质上是一种营销手段。 产品到底好不好,还要看性能参数。 在实际测试中,比亚迪4.0代IGBT 不仅多项性能优于英飞凌第四代产品,也不输于英飞凌所定义的第七代产品。 整体来看,比亚迪的IGBT和英飞凌在性能参数方面 “旗鼓相当”

他认为,英飞凌第七代IGBT的“微沟槽栅”技术,技术原理和第四代产品基本没有区别,不过是,一个槽不够,多打几个,但 最终的提升空间非常有限。而且,IGBT的技术已经达到瓶颈, 不会因为提升几代命名,性能也有巨大提升。

“如果我愿意,我还想把比亚迪的IGBT命名成第八代,第九代呢。”他开玩笑地说。

但在一位行业专家看来,国际上对IGBT的代数命名有公认的标准, 而英飞凌的IGBT迭代到第七代,芯片更薄,成本也已经可以达到第四代的一半 。其他企业要想和英飞凌最新的IGBT竞争,难度相当大。

除了部分关键性能参数足以和英飞凌PK,比亚迪的人士还强调,比亚迪对IGBT的实际应用经验也优于很多竞争者。从2019年数据看, 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份额达到20%,而其中90%的IGBT是比亚迪自己的产品, 这让比亚迪有足够多的IGBT应用经验。

他举例说,如果电动 汽车 的平台电压达到700伏,使用普通的1200伏IGBT,过压起火的概率相对较高。而在半导体业务独立上市之前, 比亚迪身兼主机厂和IGBT供应商的双重身份,因此,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逆向改变某个参数。 其结果就是,虽然使用的仍是1200伏的IGBT,但实际可以支持的 尖峰电压高达1400伏, 安全系数能大大提升。

“在1200伏高压的IGBT领域,比亚迪对其他竞争对手的优势很明显。”该人士评价。不过,他承认, 在750伏及之下的中低压IGBT领域,比亚迪未必有优势。毕竟,英飞凌、三菱等都是750伏IGBT行业的大玩家。

但上述行业专家表示,英飞凌的车用IGBT以750伏为主 ,是企业自主选择的技术路线,并非做不到高压产品。 实际上,在高铁等大工业领域, 英飞凌等国际巨头的高压IGBT产品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比亚迪人士表示,从研发之初,就坚持高压路线,让比亚迪有了在高端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和国际巨头一比高下的实力。但另一方面,专注高压平台和隶属比亚迪集团的身份,也让 比亚迪错过了很多获得第三方客户,以及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机会。

3

备战供货第三方:

谋上市、造工厂、找客户

目前,中国新能源 汽车 的IGBT供货形势, 处于“整体多家争鸣,局部一家独大”的局面。

比亚迪人士介绍,在A00级纯电动乘用车领域, 90%的IGBT都来自斯达半导体 ;纯电动商用车领域,英飞凌、比亚迪、斯达和富士四分天下;在A级到C级新能源乘用车领域, 除了比亚迪用自家的IGBT,其余新能源车企90%的IGBT产品都是英飞凌的天下。

“如果不是因为比亚迪自己造车,我们也成不了A级到C级的主流新能源乘用车IGBT供应商。”他感叹。

随着新势力、外资和合资车企的进入,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的玩家越来越多,比亚迪新能源 汽车 的市场份额也有降低。该人士透露, 2018年,比亚迪半导体的销售额约为13亿,到19年下降至11亿, 主要原因就在 于IGBT业务的销售额从5亿多降到了大约3亿。

该人士告诉《电动 汽车 观察家》,IGBT销售走低,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技术进步,电机功率密度进一步提升, 同样性能要求的车型,所需的IGBT模块减少; 另一方面,IGBT规模化效应显现, 成本减少,售价也降低。

怎么提高销售额?关键之一是扩大客户群。

该人士介绍,到目前为止, 比亚迪IGBT约70%靠比亚迪内部消化,其余30%供给第三方客户, 主要是新能源商用车客户。为获得更多外部客户,特别是新能源乘用车企业,比亚迪也做了多方面准备。

资本层面,最关键的是 谋求上市。

今年以来,比亚迪半导体在资本层面的动作不断。4月14日,比亚迪发布公告,宣布比亚迪微电子完成内部重组,并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

5月26日和6月15日,比亚迪连续发布公告,称比亚迪半导体分别 获得19亿元人民币融资和8亿元融资, 投资方包括红杉瀚辰、红杉智辰、SK集团、小米集团、招银国际、联想集团、中芯聚源、上汽产投、北汽产投、深圳华强、蓝海华腾、英威腾等。

根据公告,引入战略投资者,是比亚迪半导体继其内部重组之后, 积极寻求适当时机独立上市的重要进展 。而IGBT业务,也是众多投资者看好比亚迪半导体业务的关键之一。

该人士介绍,从2018年开始,比亚迪就开始做半导体业务分拆, 今年计划基本完成分拆工作,最快今年年底或明年4月 ,作为独立的公司上市,时间“肯定早于电池。”

他认为,比亚迪半导体独立上市之后,业务将更为灵活,更为市场化, 可以不受集团的束缚,提供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资本运作的同时,比亚迪还在继续扩大IGBT产能。

该人士介绍,目前,比亚迪在长沙和宁波有两座晶圆厂, 两座工厂的年产能达到5万片晶圆,几乎是国内其他中国IGBT企业产能的总和。 其中,长沙的晶圆厂于今年4月开工,而宁波晶圆厂从2008年收购算起,已经有12年的生产时间。

该人士表示,经过多年的产销,宁波晶圆厂的设备成本分摊已经完成,再加上人工成本较低等因素, 宁波工厂产的IGBT价格至少比英飞凌便宜20%。 但他坦承, 比亚迪虽然定价低,但在原材料成本上无法和英飞凌匹敌。

在他看来,英飞凌 IGBT产线是全球最先进的,中国企业要想在5年-10年PK过英飞凌,几乎不可能。 英飞凌定价贵,很大程度上和其高毛利追求有关。

技术不断积累,上市准备加速,工厂也已就绪。那么,比亚迪IGBT的外供进展如何了?

该人士透露,目前,比亚迪IGBT的主要客户还是新能源乘用车企业, 但和部分主流新能源乘用车企业,特别是A级以上乘用车客户的合作也在商谈中 ,目前正在 送样和测试 。比亚迪IGBT和对方的电控匹配、装车,至少还要两年以后。

但也有行业人士认为,不论在哪个行业, 大客户的认证周期至少需要3年。 新手要想打入主流车企的IGBT供应链, 不仅要跨越技术门槛,还要有足够的品牌认知度。 而长期以来,只在内部“自产自销”的比亚迪IGBT,要想被第三方客户认可,难度也不小。

比亚迪半导体的人士则表示,相对而言, 比亚迪IGBT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甚至更高。

该人士介绍,除了比亚迪和丰田合资公司生产的新能源 汽车 ,IGBT全部来自比亚迪半导体,比亚迪IGBT 还获得了很多国际顶级客户的订单, 欧洲和日本的多家电控厂家也在和比亚迪进行IGBT业务合作。

但该人士表示,目前, 比亚迪两座晶圆厂的产能仍处于供过于求 的状态。对于比亚迪半导体, 万事俱备、急缺客户 也是眼下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情况。

4

未来:

坚持高压路线,三年拉平碳化硅成本

从成立之日起,比亚迪半导体坚持高压IGBT的技术路线。如今,急缺客户的比亚迪,是否会进入英飞凌等把控的750伏IGBT领域?

对此,该人士表示,随着比亚迪半导体上市加速, 在1200伏IGBT之外,增加750伏或者650伏产品业务也是可能的 ——毕竟,上市公司有业绩需求,也需要得到股东们的认可。

但他强调表示,比亚迪坚信,高压平台是未来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趋势。如果把600公里算作高端新能源 汽车 的门槛续航,那么用户体验必须相应提升,比如优化加速体验,加快充电时间等,这样一来, 适应高性能车型的比亚迪IGBT就很有优势。

在继续高压技术路线的同时,比亚迪碳化硅的商业化应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和IGBT相比,碳化硅生产的芯片尺寸更小、功率器件效率更高,耐温性也更高,但由于成本过高,大规模商用仍有较大困难。对此, 比亚迪的解决方案是,限时降本。

该人士透露,目前,比亚迪一款碳化硅模块的价格是IGBT的2-3倍,而根据公司的计划,要在 3年内将这个成本差距拉平。

在该人士看来,碳化硅价格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还是“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问题——车企要求半导体企业降价,降价了才有规模化生产;半导体企业又要求车企先上量,有了量才降价,自然会陷入扯皮境地。 而比亚迪有垂直整合的优势,决策层确认,碳化硅的问题在于成本而非技术,就下定决心,以量倒逼成本下降。

不过,上述主流IGBT企业管理层人士认为, 碳化硅降本依赖整个产业链升级。 以IGBT为参照,IGBT目前已经做到12寸晶元大批量生产,而目前最先进的碳化硅芯片也才6寸。因此, 碳化硅的成本和IGBT拉平,不是几年就能达到的。

按照比亚迪公布的计划, 预计到 2023 年,比亚迪旗下的电动车将实现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对 IGBT的全面替代 ,整车性能在现有基础上再提升10%。即将上市的比亚迪汉EV,采用的就是碳化硅模块,百公里加速仅3.9秒。

从2003年,比亚迪半导体事业部成立,到2005年开始IGBT研发,再到10年开发出第一代产品、13年开发出2.0代产品,以及18年推出4.0代产品,并在自家新能源车型上长期验证, 比亚迪已经积累了不少IGBT技术经验,

随着比亚迪两座晶圆厂准备就绪,以及上市准备加速推进,IGBT供应第三方客户的业务扩展,或许只是时间的问题。如该人士所说, 华为事件之后,中国已经迎来了半导体行业的春天, 更多中国车企也开始更加积极地和比亚迪在IGBT业务上进行商谈。

1、格尔软件:公司目前已经成为了国内三大半导体封测厂商模拟测领域的主力平台供应商。

2、东方中科:国内领先的电子测量仪器综合服务商,华为海思半导体作为公司的前五大客户。

3、紫光国微: 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紫光国微”,SZ002049)是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专注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开发业务,是领先的集成电路芯片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及应用遍及国内外,在智能安全芯片、高稳定存储器芯片、安全自主FPGA、功率半导体器件、超稳晶体频率器件等核心业务领域已形成领先的竞争态势和市场地位。

4、宏达电子:为保证产品的质量、保持技术先进水平和促使产品升级换代,公司将重点发展高端半导体功率器件及模块、新型高可靠电子元件,为重点工程和武器装备提供保障,并对有机聚合物片式钽电容器生产线、有机聚合物片式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线、宇航级非固体电解质钽电容生产线、薄膜电容器生产线和多层瓷介电容器生产线等生产线进行建设或改造,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

5、比亚迪:经过十余年的研发积累和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比亚迪半导体已成为国内自主可控的车规级IGBT领导厂商。

6、西部材料:2019年6月11日互动平台称公司生产的电子级多晶硅生产设备用银/钢复合板、离子注入设备用钨钼深加工器件等产品,以及正在研制的半导体存储器用高纯钨溅射靶材等,均间接应用于半导体芯片(包括5G芯片)等领域。

拓展资料:一、选样范围和样本股数量

● 半导体50是追踪中国A股市场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要求相关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半导体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成分股数量是50只。

● 半导体选取中证全指样本股中的半导体产品与设备行业股票,成分股数量是32只。

● 半导体芯片选择的是A股市场中,芯片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相关股票,成分股数量是25只。

● 可以看到,这三个指数的选样范围覆盖半导体的全产业链,但是成分股数量不同。半导体芯片的成分股数量最少,仅25只,半导体50的成分股数量最多,达到50只。

二.板块分布

从板块分布上看,这三个指数在创业板上分布的比例均较大,约达到45%左右。在中小板上,半导体50的比例稍大一些,为26%,其它两个为20%左右,三个指数在主板上分布的比例约为30%。

三.市值分布

● 从选出的样本结果来看,在市值分布上,半导体芯片的市值更大,而半导体50和半导体的市值偏小。截止2月18日,半导体50的平均市值为265亿元,半导体的平均市值为282亿元,半导体芯片的平均市值为487亿元。

● 从具体的分布上看,半导体芯片的成分股中,千亿市值以上的股票占比达到20%,百亿市值以下的股票占比达到8%,而在半导体50及半导体指数中,百亿市值以下的股票占比达到32%和28%。

四.重仓股

从重仓股来看,三个指数的前十大重仓股有6只是一样的,重合度非常高,前两大重仓股均为存储芯片龙头“兆易创新”和指纹识别芯片的龙头“汇顶科技”。而从两两比较来看,半导体50与半导体,半导体50与半导体芯片的前10大重仓股有8只是重合的。

从前十大重仓股占比来看,半导体芯片占比较高,达到73.48%,说明持仓集中度较高。而半导体50的前十大重仓股占比仅为54.97%。

简单概括比亚迪的领域包括五大板块:1、电子事业群(包括3~9事业部),主要业务为IT终端设备结构研发设计制造,以精密结构件与模具开发、集成电路、摄像头、光学元器件、芯片、LCD、智能手机、GSM/GPS模块等相关产业制造研发和代工为主,很多一线知名品牌的电子设备多为比亚迪制造。 2、电池事业群(1~2),主要业务包括早期镍电池(已经淘汰),磷酸铁锂电池、镍钴锰酸锂电池、电池PACK、太阳能电池模组、太阳能道路照明设备、船舶机组以及储能电站为主,依托车辆船舶的动力电池二次回收布局新能源以及照明领域。 3、乘用车事业群(事业部整合后目前覆盖范围不明),主要业务当然是王朝系列与E系列电动及混动 汽车 的生产销售,知名车型如秦唐宋三款主力车车型;不过在乘用车领域比亚迪最终的定位应是平台供应商,以E与B系列四大平台成为其他车企的发展新能源 汽车 的基础。 4、商用车事业群,量产车包括纯电动以及增程大巴、重卡、特种行业用车等,目前主力车型以大巴车为主,内销和出口均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出口国家地区覆盖五十余个且包括所谓经济发达地区;中重型卡车目前保有量并不高,与陕汽合作是否能出现一些更加使用的混动车目前还在规划研究阶段。 5、轨道交通事业群,车型包括云轨和云巴, 科技 感十足而且是缓解城市拥堵的理想方式,尤其是后期可能出现载车云轨比较有吸引力;建设周期曾经应为10个月一条线,相比工期很长的地铁对于中小型城市而言要合理一些,而且云轨也已经出口海外。 以上五大事业群再细分出领域的话则很难统计,比如制造电池的金属涉及矿业, 汽车 制造中涉及的ESP、车机、智能生态开发等类目都可以是独立的领域,所以只需要了解这五大范围即可。而这五大事业群基本围绕第二事业群,因为不论哪一类交通工具最终目的都应为电池的梯次利用,比亚迪的志不在重点车辆的销售,车辆似乎只是跳板,最终应会以新型能源电企业面对大众。 热度比较高的新能源 汽车 可以选择但无需过于关注,这一品牌的发展潜力不会仅在 汽车 领域发热,最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何时完成转型,Build your dreams应该在转型节点才能真正的实现。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最近比亚迪把工厂改造为口罩生产车间的事情确实让人振奋人心,俗话说的好,人民需要什么,它就制造什么。那么比亚迪都涉猎了哪些领域呢?电池事业,IT电子事业,乘用车事业,商用车事业,轨道交通,至于细分市场,像教育教学、航天领域的火箭项目、矿业、光伏储能等行业,比亚迪也都有涉及。在中国南部的一个海绵工厂的地板上,几十辆未完成的 汽车 悬挂在一尘不染的混凝土地板上方6英尺处,这些 汽车 新鲜涂成樱桃红色或深银色。他们的引擎已经安装了一会儿,但是它们仍然是骨架,比真实的东西更能带来车辆的希望。当他们沿着路线漂流时,一个像雪橇一样的机器人在每个底盘下方踩到了位置,放慢了速度以适应其速度。机器人携带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有效载荷:一个电池,大小和形状都像一张双人床,被包裹在灰色塑料外壳中。突然,手风琴升降机从雪橇上向上延伸,并将电池插入 汽车 的起落架中。 身穿蓝色连身裤和白色棉布手套的工人迅速移动到电池的边缘,用铆钉q将红色电缆卷曲到压缩空气中,从而将它们连接起来,这就是比亚迪的工厂一角景象。美国人将电动 汽车 与特斯拉的豪华性联系在一起,而特斯拉是Sand Hill Road系列中无与伦比的首选交通工具。但是,这些新组装的 汽车 属于称为Tang的SUV系列,其零售价约为24万元人民币,主要针对全球最大的电动 汽车 市场中国的中产阶级驾驶员。 不过比亚迪继而成为全球第一大插电式 汽车 生产商,吸引了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公司的一小部分注意力,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向电动化的过渡,而电动化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快。 比亚迪于1990年代中期在深圳成立,最初是生产砖块大小的手机和数码相机电池的制造商,目前拥有约25万员工,每月在中国销售多达30,000辆纯电动 汽车 或插电式混合动力 汽车 ,其最便宜的型号e1在补贴后的起价为6万元人民币。 比亚迪的 汽车 和其他车辆(一套通卡电动公交车,叉车,多用途货车,清扫车和垃圾车)仅由公司自行生产的电池供电。 其庞大的中国工厂每年可生产将近30吉瓦时的电力,足以运行每部iPhone。 去年,比亚迪在青海省开设了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厂之一,占地1000万平方英尺。在2月份,它又开了一家规模类似的工厂。这个帝国使其创始人和董事长亿万富翁,他是一位前政府化学家王传福。这对另一位高净值个人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也是一个福音,巴菲特(Berkshire Hathaway Inc.)十年前购买了比亚迪10%的股份。由于慷慨的政府补贴和市政法规,使得在许多城市拥有内燃 汽车 不方便,价格昂贵,或两者兼而有之,中国占电动 汽车 购买量的一半以上 。去年,上海的电动 汽车 销量超过德国,法国或英国。按中国标准衡量,杭州市规模较小,但其销售量却比日本全国都高。几乎深圳的2万辆出租车都是电动比亚迪,而纽约只有不到20种。超过500,000辆电动公交车在中国道路上行驶,而在美国只有不到1,000辆。 53岁的王刚朝着电动未来的加速迈出了一大步,他十多年前就开始倡导大规模电动 汽车 的采用。在工厂出口附近,无意间证明了电动革命的局限性以及为什么电动 汽车 仍需要大量补贴才能与化石燃料的动力和便利性竞争。几款比亚迪 汽车 的电池组安装在长长的走廊上,从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粗矩形到围绕纯电动底盘安装的类似乐高的电池山。在大型比亚迪公交车中,仅电池就重达2吨,即使是最快的充电器,它们也需要三到四个小时才能达到满负荷。这是技术限制的作用,即使是实力最强的公司也无法幸免。 王刚希望比亚迪有一天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动 汽车 推动者,千兆瓦时代的埃克森美孚和通用 汽车 合而为一。几乎可以肯定,中国将是电动 汽车 革命到来最快的国家。目前尚不清楚它会传播多远,传播多快以及比亚迪是否会成为赢家。王刚有一句话说得很妙:“我个人的成功并不重要。对我的推动力是创造一个新行业。”比亚迪洲际导d 保护我用的 所以我买了比亚迪电池事业 可能很多人也知道,正是这一行业带领比亚迪起家的。而如今的比亚迪,早已凭借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实力跻身全球三甲之列了。同时在镍钴锰酸电池和超级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技术实力也同样处于行业领先位置。IT电子事业 在这一行业,比亚迪专为国内外顶尖手机品牌IT代工和智能终端制造,像我们熟悉的华为、小米、VO、苹果、三星等知名手机品牌,实际上都是比亚迪的客户。另外,比亚迪研发的金属手机壳,也已经成为了妥妥的行业标杆。除此之外,比亚迪在车载智能领域的研发也非常成功。比如比亚迪王朝系列采用的可360度旋转的中控屏,处于领先位置的配套Dilink生态系统等等,今天我们就不一一细数了,总之在这一行业,比亚迪称得上是跨界最成功的。乘用车事业 这一领域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比亚迪了,从最初的国民神车F3,到后来的F6 、速锐、S6、S7等燃油车,再到如今横贯燃油车和新能源领域的王朝系列。尤其近年来比亚迪在混动、插电混动和纯电动 汽车 领域,凭借着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然成为了国内新能源行业的霸主。商用车事业 作为首个被欧盟认证,并且出口至德/美/英/法/日等多个 汽车 工业强国的比亚迪纯电动大巴,而且还是以高出国内近一倍的价格出口,由此可见,比亚迪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实力。在中/重卡车、货车领域,比亚迪几乎已经覆盖全领域。其中主要以EV纯电为主的渣土车和清道车被广泛利用。而且预计后期还会增加HEV和PEHV混合动力重卡车型。另外,比亚迪在矿山车和特种车领域,也同样有不俗表现。轨道交通 被称之为云轨和云巴的单轨电动列车,除了具备施工周期短、架设成本低等优势,最重要的是可以缓解目前普遍存在的交通拥堵,增加通勤效率。当然,轨道交通的高 科技 含量和智能化含量非常高。否则也不可能做到无人驾驶、人脸识别上车、进站自动分离、脱离、整车运行等颠覆性工作程序。虽然国内因为某些原因,暂时不便于广泛普及云轨,但很多对云轨认可的还多其他国家,却已开始着手建设中。比亚迪的涉猎范围大致分为以上这五大类,至于细分市场,像教育教学、航天领域的火箭项目、矿业、光伏储能等行业,比亚迪也都有涉及。这样的比亚迪你认识吗?看来造车真的是比亚迪顺便的事。 比亚迪你到底是干什么的?可能有人会毫不犹豫的回答“造车的啊!”只是造车的吗?当然不是!因为比亚迪涉猎的领域真的非常广泛,而比亚迪只不过在 汽车 领域的知名度更为普及罢了,那么比亚迪都涉猎了哪些领域呢? 电池事业可能很多人也知道,正是这一行业带领比亚迪起家的。而如今的比亚迪,早已凭借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实力跻身全球三甲之列了。同时在镍钴锰酸电池和超级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技术实力也同样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IT电子事业在这一行业,比亚迪专为国内外顶尖手机品牌IT代工和智能终端制造,像我们熟悉的华为、小米、VO、苹果、三星等知名手机品牌,实际上都是比亚迪的客户。另外,比亚迪研发的金属手机壳,也已经成为了妥妥的行业标杆。除此之外,比亚迪在车载智能领域的研发也非常成功。比如比亚迪 王朝(参数|图片)系列采用的可360度旋转的中控屏,处于领先位置的配套Dilink生态系统等等,今天我们就不一一细数了,总之在这一行业,比亚迪称得上是跨界最成功的。 乘用车事业这一领域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比亚迪了,从最初的国民神车 S6(参数|图片)、S7等燃油车,再到如今横贯燃油车和新能源领域的王朝系列。尤其近年来比亚迪在混动、插电混动和纯电动 汽车 领域,凭借着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然成为了国内新能源行业的霸主。 商用车事业作为首个被欧盟认证,并且出口至德/美/英/法/日等多个 汽车 工业强国的比亚迪纯电动大巴,而且还是以高出国内近一倍的价格出口,由此可见,比亚迪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实力。在中/重卡车、货车领域,比亚迪几乎已经覆盖全领域。其中主要以EV纯电为主的渣土车和清道车被广泛利用。而且预计后期还会增加HEV和PEHV混合动力重卡车型。另外,比亚迪在矿山车和特种车领域,也同样有不俗表现。 轨道交通被称之为云轨和云巴的单轨电动列车,除了具备施工周期短、架设成本低等优势,最重要的是可以缓解目前普遍存在的交通拥堵,增加通勤效率。当然,轨道交通的高 科技 含量和智能化含量非常高。否则也不可能做到无人驾驶、人脸识别上车、进站自动分离、脱离、整车运行等颠覆性工作程序。虽然国内因为某些原因,暂时不便于广泛普及云轨,但很多对云轨认可的还多其他国家,却已开始着手建设中。比亚迪的涉猎范围大致分为以上这五大类,至于细分市场,像教育教学、航天领域的火箭项目、矿业、光伏储能等行业,比亚迪也都有涉及。这样的比亚迪你认识吗?看来造车真的是比亚迪顺便的事。 比亚迪集团有限公司 旗下拥有: 1.比亚迪股份 2.比亚迪 汽车3.比亚迪投资 4.比亚迪新能源 5.比亚迪地产 6.比亚迪电池 7.比亚迪新材料 8.比亚迪化工 9.比亚迪重工 10.比亚迪飞机制造(专业研发生产外壳) 11.比亚迪发动机 12.比亚迪兵器装备工业集团(比亚迪B700洲际导d 防导系统) 13.比亚迪 科技14.比亚迪客车 15.比亚迪物流 16.比亚迪通信 17.比亚迪机器人 18.比亚迪半导体 19.比亚迪电子 20.比亚迪 汽车 配件 比亚迪有以下产业,电子产品代工,动力电池生产, 汽车 零部件除玻璃,轮胎以外都有涉足, 汽车 整车,工业生产线,几乎是大尔全企业。 一:在电池领域 比亚迪具备100%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凭借20多年的不断创新,产品已经覆盖消费类3C电池、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太阳能电池,以及储能电池等领域,并形成了完整的电池产业链。 二:电子领域 凭借强大的材料、产品研发能力,自动化设备开发和应用能力,以及规模庞大的加工制造能力,比亚迪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产品设计制造服务商,可为客户提供包括设计、研发、制造、物流及售后等“一站式”服务,并在移动终端结构件、金属及塑胶结构件、3D玻璃及陶瓷结构件等领域获得行业领先。主要客户包括三星、华为、vivo、OPPO、小米、LG、联想、苹果、谷歌、微软等全球知名企业。 三: 汽车 领域 凭借技术研发和创新实力,比亚迪已经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车核心技术。目前,比亚迪新能源车已经形成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产品系列,涵盖七大常规领域和四大特殊领域(即“7+4”战略,其中“7”为私家车、出租车、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环卫车;“4”为仓储、港口、机场、矿山专用车辆),实现全领域覆盖。 四:商用车市场 比亚迪拥有丰富的纯电动巴士、纯电动卡车和纯电动叉车产品线。2012年,比亚迪发布“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随后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比亚迪K9是全球首款集欧、美、日等多项权威认证于一身的纯电动巴士,早在2011年就陆续在深圳投入商业运营。2015年,22辆比亚迪T8纯电动洗扫车承担于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路面清扫工作,出色完成任务。比亚迪各类纯电动商用车获得包括深圳巴士集团、伦敦交通局、洛杉矶公交公司、悉尼机场、斯坦福大学、Facebook等国内外顶级客户的高度认可,足迹遍布包含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并屡次创造行业纪录。比亚迪已累计向全球合作伙伴交付超过3.5万辆纯电动巴士,2014-2017年连续四年位居10米(含)以上纯电动巴士细分市场的全球销量冠军,并占据美国80%以上的纯电动巴士市场份额。随着全球各地订单的爆发,比亚迪正逐步完善研发和生产布局,已于中国、美国、巴西、匈牙利和法国等国家设立纯电动商用车工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75082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6
下一篇 2023-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