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先介绍一部2011年上映的电影《点球成金》,这部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电影,讲述了在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中,比利(布拉德皮特 饰)聘请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彼得(乔纳·希尔 饰)作为自己的顾问,凭借直觉和经验,找到了破解金元棒球的钥匙。一起研究如何打造最高胜率的球队。他们用数学建模的方式,开始挖掘上垒率的潜在球员,并通过各种方式将他们招致麾下。他们不在乎球队高层的冷嘲热讽,继续专心地为球队寻找信心和实力的根源,在一片批评与质疑声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甚至达到了比肩实力雄厚的纽约 扬基队 的高度。
现实中的也有类似的故事上演,大家以为接下来就开始要讲利物浦的故事,不,先讲一下NBA进入大数据时代的故事。
2011年现任勇士老板乔·拉科布以四亿五千万美元(联盟中的最高价)买下勇士时,承诺五年内将它建设成总冠军队伍。要知道上一次勇士队夺得NBA总冠军是远在1975年,过去16个赛季就一次打进过NBA季后赛,是一直不折不扣的鱼腩球队。
拉科布是数据分析的坚实支持者。在球队重组的过程中,他们雇佣了许多数据分析师,并最先在球馆中引入球馆录像和分析系统,利用高 科技 的“智能服装”来监测球员的 健康 状况,勇士试图用新的视角看问题。打造了一个属于勇士的王朝,2019年的NBA总冠军如无意外,还是勇士队的囊中之物。在勇士的引领下,NBA全面进入数据时代。
大数据分析依赖大量的数据支撑。NBA越来越重视数据的力量,到2013年,联盟30个场馆全部安装了SportVU的数据收集系统。每场所有球员的跳跃、投掷等动作,都被SportVU捕捉并记录下来,仅一个赛季的数据就有80Gb之多(相比之下,传统的技术统计只占不到100Kb)。
SportVU由摄像机和分析软件组成。架设在场馆上方的6台摄像机每秒钟追踪25次球员和篮球的运动,记录下速度、距离、球员间隔和控球的数据。随后,分析软件会计算出一系列技术参数,并源源不断地送到NBA的官网和电视频道中。提供软件支持的STATS公司表示,未来的NBA术语将包括速度档案、进攻战术、防守对位和球场覆盖地图等。
2015年11月,正值红军主帅克洛普担任利物浦主教练的第三个星期,当时球队的研究主任伊恩·格雷厄姆(Ian·Graham)来到他的办公室,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克洛普。格雷厄姆想要展示他的研究工作能做到些什么,并且希望说服克洛普使用它。
格雷厄姆把他的文件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他开始谈论一场比赛,这场比赛是克洛普在加盟利物浦之前执教的多特蒙德,也是上个赛季的比赛。他指出,多特蒙德有很多机会打败对手美因茨(一个赛季排名11位的小俱乐部),然而克洛普的球队以0:2失利。格雷厄姆开始解释和分析比赛的数据,克洛普也被他的分析所吸引,“啊,你看过那场比赛,”他说。 “这太疯狂了,我们几乎杀了比赛,但是却输了。你看到了啊!”
其实格雷厄姆没有看过那场比赛。但是在那个赛季早些时候,当利物浦决定谁应该取代即将被解雇的时任主帅罗杰斯时,格雷厄姆在克洛普任职期间用多特蒙德的球员对他所建造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字渲染。然后他根据他的计算如何评估球员当天的表现来评估多特蒙德的每场比赛,差异有点惊人,多特蒙德上赛季取得了第七名,但该模型显示它应该排在第二位。格雷厄姆的结论是,令人失望的赛季与克洛普无关,尽管他的名声因此受到了影响。他恰巧正在执教最近 历史 上运气最不好的球队。
同样的情况在对阵美因茨的比赛中,格雷厄姆的数据也显示多特蒙德几乎在任何方面都打出了比美因茨更好的比赛。
在足球比赛中,运气可以比其他运动更大程度地影响结果。格雷厄姆继续分析了多特对阵汉诺威的比赛,统计数据比得分更加重要:射门18:7次,进入对方禁区55:13,传中11:3, “最后你的球队却输球了,0:1告负,”他说。 “但你创造了对手两倍的机会。”
格雷厄姆表示他没有看过多特蒙德在那个赛季的所有比赛,他只需要关心他的数据。近些年来,数据分析改变了传统的篮球和棒球的比赛,但是足球才刚刚开始,他相信不久后,足球一样会被科学的数据分析所影响。
格雷厄姆是剑桥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2012年开始担任利物浦的数据研究总监,他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跟踪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10万名球员的各项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来推荐利物浦应该尝试签下哪些球员,以及如何使用新的球员, 这也解释了本赛季开始时,球队花重金引入的法比尼奥在赛季初时很难得到上场机会,到赛季中后期开始承担起关键的角色 。在他的帮助下,利物浦成为了英超中最有超前眼观的球队,也逐渐走上复兴的道路。
他和团队一起帮助利物浦重建球队,他们的工作是制作统计模型和公式,从竞争对手报告到球员分析,再到转会目标的分析。格雷厄姆最早的一个经典案例就是签下费利佩·库蒂尼奥。他的数据证明了他的成功,从低价签下一个重要成员,并高价卖给巴塞罗那,从这笔转会差价让利物浦可以签下阿里松、范迪克和法比尼奥。
红军的老板约翰·亨利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如果没有库蒂尼奥的转会费,球队可能没有办法签下范迪克和阿里松。
格雷厄姆没有使用视频录像分析,他觉得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主观的偏见。而是根据球队在任何特定传球或球上动作之前和之后创造得分机会的机会创建算法。
对于凯塔来说,他“不断努力将球转移到更有利的位置”的意图使他成为一个特别突出的球员和必须签下的目标。
另一方面,他在2014年与Echo的采访中透露,“当布兰·登罗杰斯、一名球探或经纪人建议利物浦签下一名球员时,球队的 体育 总监迈克尔·爱德华兹会把球员的数据在格雷厄姆模型下运行一次。如果运行的结果说不,那笔交易就取消。”这就是他对俱乐部在重要事项上的影响力。
这一点运用到了选择球队主帅上,格雷厄姆的数据分析得出克洛普是球队主教练最理想的目标。后来,在与克洛普谈判时,格雷厄姆的数据帮助老板了解克洛普如何能够帮助球队。
后来克洛普知道,没有格雷厄姆的数据分析,利物浦可能不会选择自己成为红军主帅。
红军近年来在转会市场上的运作已经非常成功,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主教练的选择,摇滚主帅和铁血红军完美结合,才有了这两个赛季激动人心的利物浦。马上欧冠决赛将在6月2日凌晨3点打响,你更看好谁呢?
一支球队的成功是在很多因素的加持下促成的,利物浦的成功亦是如此。从俱乐部的建设来看,利物浦队具有悠久的历史,有过一时的辉煌但也经历了长时间的动荡。这一切在芬威集团接手后,一切都有了稳步的改变。一个稳定的投资方,让俱乐部进入正确的运营节奏,球队也得以逐步的重建,人员的配置逐渐加强。
可以说幕后老板对俱乐部,对球队的支持奠定了利物浦这支球从复苏到辉煌的前期条件。一个尊重俱乐部运营规律,有着清晰改革方向投资人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无疑,渣叔克洛普就是那个专业的人,对于利物浦这支球队来说,他就是最适合的那一个。俱乐部的全力配合,让他充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施展才华,成为拼图中最为重要的那一个,渣叔之于利物浦如同钟表齿轮无缝衔接。
契合这个词最适合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渣叔得主导下,利物浦全面得以重建,人员的迭代更新,战术的执行熟悉让球队的成绩在经过三年的磨合后终于迎来了收获。当下,放眼欧洲,红军利物浦的表现是那抹最艳的红色。芬威集团带来了稳定和方向,渣叔的到来让利物浦开始升华,而最为重要就是两者间的相互信任与配合,造就了如今利物浦的崛起,逐步走向成功。
一句话,现代足球就是体系足球时代,找到一个好的教练就成功了一半。克洛普来到利物浦这四年,进行了整个体系的更新换代,按照自己的战术要求换了几乎全部球员,而且他引进球员几乎没有一个失误,低价引进,最后全部成才,他在利物浦的 *** 作这几年还真没看到谁比他做得更好。利物浦整个足球阵容战术,完全打上了克洛普的个人烙印。
说到利物浦这几年的崛起,或者是明显的上升期,可以总结出很多东西。比如,有一名和球队底蕴、风格非常契合的教练,这真的很难得,而且大家都说克洛普和利物浦非常搭配,德国教头的激情和利物浦整座城市的摇滚气息环环相扣,就像德芙和牛奶般的丝丝柔滑一般。放眼今天年轻化的足坛世界,不仅球员更年轻,球迷也在年轻化,大家会更偏爱个性明显的教练。
愿意为他而战,克洛普的人格魅力就能达到这种号召力。所以,克洛普就是利物浦场外的第12名球员,我甚至觉得亨德森应该把队长袖标给到克洛普才对,领袖气质更加明显。不仅气质相符,克洛普在选人上还拥有毒辣的眼光。这几年下来,你会发现被克洛普选上的球员在整个发展的轨迹里让人惊叹,不仅能做到化腐朽为神奇,还能持续让球员涨球,单单是这项技能就能得到球员的忠诚跟随。
就像前场的三叉戟组合,身价翻三倍是起码的。OK,说了那么多,那是不是利物浦的崛起全部要归功于克洛普一人身上?可没那么简单!回到故事更大的背景,利物浦在2010年年底,美国新英格兰体育集团在伦敦赢得了最后的官司,成为了利物浦这支老牌足坛豪门的新东家。而这家体育投资公司的背后就是著名的芬威集团,为什么要提到这些。
因为当知道芬威集团连土豆价格都可以预测时,就明白了为什么说今年的利物浦已经是一家科技类足球俱乐部公司。简单地描述,这家公司几乎一切的市场决策都出自大量的数据统计,人为的干涉越来越少。因为只要是人就会有有不确定的情感变动,唯有看起来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才是更真实的世界,没错,所以基于这样的基因,这家公司也用这种方式来运营者利物浦的一切。
包括俱乐部的买人、卖人、比赛分析,甚至细微到一次传球所带来的结果,或者是一次变向过人会有什么反馈等等,用大量精密的数据来评估球员的身体以及心理状态。当这种数据革命走向球场时,帮助利物浦建立了整个数据模块,其中就有大量的球员资料,甚至数据化运营主管在从不看具体比赛的情况下,用数据模拟出菲尔米诺可以和萨拉赫组成很好的搭档。
要知道在买进萨拉赫之前,菲尔米诺从来没有和萨赫拉当过队友。如此来看,似乎现在并不会惊奇为什么克洛普可以拥有如此毒辣的眼光,当然,作为一名主帅,他具有自己的经验以及临场指挥的能力,可终究要看到这支团队背后为这支球队所付出的一切。
科技素养内涵目录:1 科技是人类发展的引导者;2科技素养内涵是对科技工作者高标准要求:
1.科技是人类发展的引导者:科技带给我们人类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当今世界上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科技的产物。古代的神话:天空自由的飞行,千里眼,顺风耳现在都是人们普通生活离不开的。科技素养是对科技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2. 科技素养内涵是对科技工作者高标准要求:一个科技工作者首先本着先做人,后做事的态度,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才能成就科技成就!
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化社会,每个人的命运和整个人类社会、整个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每个公民都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权利,不能被排除于社会事务之外。而现代社会更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无论是公民的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科学技术,这就要求公民必须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使个体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过上负责任的幸福生活,同时在涉及到人类社会和国家命运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采取合乎理性的行动。因此,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把目标定位于“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上。
定义一:科学素养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赫德(P.D.Hurd)在1958年提出的,表示个人所具备的对科学的基本理解。早在1960年代,佩拉(M.O.Pella)和他的同事仔细而系统地挑选了1946年到1964年之间的100种报刊文章。他们在这些文章中检索了各种与科学素养有关的主题的出现频率,作为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科学素养的“参照物”,并归结出科学素养的内容: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知道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科学的本质;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异;基本的科学概念;科学和人类的关系。
定义二: 肖瓦尔特的描述性定义肖瓦尔特(V.M.Showalter)在总结1950年代末到1970年代初有关科学素养的文献后,对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提出了一个描述性定义:明白科学知识的本质;在和环境交流时,能准确运用合适的科学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论;采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增进对世界的了解;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与科学原则一致;明白并接受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关性;对世界有更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具有许多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
定义三:米勒的科学素养三维模型美国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米勒(J.Miller)教授为了便于大规模科学素养调查,提出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维模型,它包括三个维度:对科学原理和方法(即科学本质)的理解;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即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技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现在,许多国家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都按照米勒模型进行问卷设计。
定义四: 克洛普弗的定义美国学者克洛普弗(L.E.Klopfer)定义的科学素养包括五个方面:了解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有关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能力;具有利用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理解科学性质的一般原理和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具有明智的对待科学的态度以及对与科学有关的事物的兴趣。
定义五: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理解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OECD)也提出了对科学素养的理解,认为“科学素养是运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和作出具有证据的结论,以便对自然世界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作出决定的能力”,“包括运用科学的基本观点理解自然世界并作出相应决定的能力”和“确认科学问题、使用证据、作出科学结论并就结论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
定义六:美国“2061计划”对科学素养的定义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Science,AAAS)发起的“2061计划”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是:“熟悉自然界,尊重自然界的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了解科学的一些重大概念和原理;有科学思维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并认识到它们的长处和局限性。同时,还应该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科学素养可以增加人们敏锐地观察事件的能力、全面思考的能力、以及领会人们对事物所作出的各种解释的能力。此外,这种内在的理解和思考可以构成人们决策和采取行动的基础。”
定义七:与其他的理解区别较大的是,“2061计划”强调了数学在科学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国际学生科学素养测试大纲的科学素养测试模型国际学生科学素养测试大纲(Programmer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PISA)提出的由三个方面组成的科学素养测试模型为:科学的基本观点,内容包括生命与保健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技术中的科学;科学实践的过程,重点是获取证据、解释证据并在证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活动的进程,包括确认科学问题、寻找证据、作出结论、与他人就结论进行交流、表明所了解的科学基本观点;科学场景,主要选自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而不是学校教室、实验室的科学实践或专业科学家的工作。
定义八:霍德森的定义美国学者霍德森(D.Hodson)把科学素养分为三个维度:学习科学知识,即学习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理解科学,即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方法,意识到科学和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做科学,即参与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并培养相关的技能。
定义九: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描述性定义1995年美国公布了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它虽没有对科学素养给出概念性定义,但给出了描述性定义:所谓有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和深谙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事务和个人及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此外,还包括一些特定门类的能力……有科学素养意味着一个人对日常所见所历的各种事物能够提出、发现和回答因好奇心而引发的一些问题,意味着一个人已有能力描述、解释甚至预言一些自然现象,能读懂通俗报刊刊载的科学文章,能参与就有关结论是否有充分根据的问题所作的社交谈话,能识别国家和地方决定所赖以为基础的科学问题并提出有科学技术根据的见解,能根据信息源和产生此信息所用的方法评估科学信息的可靠程度,能提出和评价有依据的论点并恰如其分地运用从这些论点得出的结论。
定义十:中国科技部等五部门的理解为了更好地推进21世纪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工作,2000年中国科学技术部连同教育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和共青团中央五个部门组织了有关专家,根据中国青少年科普活动实际状况,制定了《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和《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内容与目标》。两份文件都将科学素养理解为:科学态度;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能力;科学行为、习惯。 中国教育部制定的《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的定义在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科学(3~6年级)、科学(7~9年级)、生物、物理和化学等科学学科的课程标准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基本相似。《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认为,科学素养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意法半导体(STS)集团)。
定义十一:梁树森和谷秀娥的报刊统计梁树森和谷秀娥采用报刊检索法,分析了2001年中国两份比较有影响的报纸《教育文摘周报》和《大众科技报》,收集了与科学素养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类统计,他们发现,与科学素养有关的因素包括:科学能力(35.38%);科学态度(19.03%);思想道德(16.64%);科学精神(15.00%);科学知识(7.53%);身体健康(4.97%);美育(1.46%)。 科学素养基本因素的分析 为了确定科学素养的基本因素,首先采用因素分析法对上面12种定义进行因素分解,统计出各因素出现的频次,并把出现频次较高的因素(以出现频次占总次数2/3以上为标准)作为科学素养的基本因素。 通过简单分析,把各种科学素养定义中的因素分为八个类目: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过程、科学技能、意法半导体(STS)集团、科学态度、科学本质和其他。在归类时,由于各个定义中的习惯用语有所不同,所以需作一些说明。例如,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对此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的途径。亦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和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因此,它实际上包含科学方法、科学技能和科学过程。如果各种科学素养的定义中出现科学探究,就可以认为这个定义中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技能和科学过程等因素。
另外,中国教育界一直把科学技能和科学能力区分开来,把技能看作是简单的能力,往往是 *** 作性的;而把能力看作是对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往往是思维性的。西方国家往往统一用技能(skill)来表示,只是区分出低端技能(low-orderskills)和高端技能(high-orderskills),前者对应于技能,后者则对应于能力。此外,科学精神是中国特有的说法,国际上通用的科学本质一词与科学精神的内涵基本相同,所以把科学精神归于“科学本质”类目中。其他因素的归类方法与此类似。 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各类目中出现频次超过八次(即2/3以上)的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科学本质和STS,说明人们对科学素养内涵的理解有惊人的相似性,因此,完全可以把这五个因素看作是科学素养的基本因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