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中国半导体行业已经有所进步,华为海思芯片也已经成为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中芯国际集成电路的IC制造工艺也已经稳居国内榜首,但是相比国际水平来说还是有很大差距。Gartner发布的2018年全球半导体营收25强榜单显示,中国大陆仅华为海思半导体入榜,排名第21位。虽然日本半导体行业有所落寞,但目前包括东芝、索尼在内的半导体企业仍然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Yuanta Research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的市场规模为137亿美元,其中索尼市占率为49.9%,排名第一,远超第二名三星19.6%的市占率。而不得不说的是,在全球CMOS生产上,无论三星还是我国其他企业,在原材料和机器设备上都离不开日本企业的支持。
氟化聚酰亚胺和光刻胶用于OLED面板生产,其中,光刻胶是显示面板生产工程中曝光工程上的必需材料;氟化聚酰亚胺是透明CPI膜的原材料;光刻胶主要是用于半导体光刻和蚀刻工艺,这三大材料日本基本垄断了全球主要产能。
因此,如果日本对我国限制出口,那么,我国不能说与韩国受到如此大的震动,但是影响肯定有的。但是日本基本不太可能对我国实行贸易限制,因为中国为日本的最大进口国之一,与中国打贸易战基本是自断后路,一损俱损的状态。随着我国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不久后中国就能突破技术壁垒,不再依赖外国进口。
日本对韩国三种半导体关键原材料的出口管制,无意之中不但保留了韩国半导体产业对日本的严重依赖,同时又爆出了日本在半导体原材料领域竟然如此之强。虽然日本看似在成品领域丢盔弃甲,其实只是产业大挪移转向到更深层次的关键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的产业中去,不赚成品钱去能卡住成品制造的脖子!
据SEMI推测,日企在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达到约52%,特别是在材料方面,日本的优势更为明显,包括硅晶圆、光刻胶、键合引线、模压树脂及引线框架等都占有优势,特别是在上游材料中,是绝对的优势。
在半导体的材料领域,几乎被日本企业垄断,信越、SUMCO(三菱住友株式会社)、住友电木、日立化学、京瓷化学等,垄断全球52%的半导体材料市场。
国产半导体材料有个显著特点,在各个领域均有所布局,但所占份额不高,以中低端为主,背后的原因是,我国成为制造大国不过是近十来年的事,而日本之所以在中高端特别是尖端半导体材料上占据垄断地位,这和它曾经是半导体产业大国有直接关系,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日本是全球份额第一的半导体存储大国。
日本在8月份将韩国从其贸易便利的“白名单”中移除,此举被日本视为对韩国的贸易压力。作为回应,韩国于18日正式将日本从其贸易“白名单”中移除,加剧了两国间的贸易争端。
由于韩国半导体行业在氟化氢等原材料方面严重依赖日本,一些舆论表示,当日本生产的现有氟化氢库存耗尽时,这可能成为韩国半导体企业停产的一天。甚至有人认为,日本一直在“隐藏”其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并且已经利用了科技产业的产业链...言下之意,日本正在“玩一场大游戏”。
事实上,日本的科技产业发展较早,如半导体,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半导体不仅占据了产业链的上游,而且主导了整个产业链。1990年,日本半导体企业占据了全球十大企业中的六家,包括日本电气、东芝、日立、富士通、三菱和松下。日本的半导体工业达到了顶峰。本世纪以来,日本半导体工业在美国的压力和国际竞争中衰落了。日本企业很难进入世界前十名。
然而,日本企业失去的是产业链的中下游。他们没有完全退出半导体产业,而是被迫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原材料、生产设备、仪器仪表等产业链内外的比较优势。一些子行业的份额可能会上升而不是下降。这就像一个运动员,他被证明是“十项全能”,在大病一场后回到赛场参加“三项全能”,无论韩国是在寻找关键材料的国内生产还是另一种选择,对日本本土工业的长期损害都不小,日本媒体已经对此感到担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