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俊人的成就及荣誉

孙俊人的成就及荣誉,第1张

50年代前期,国民经济顺利恢复,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新中国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56年3-6月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制订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把电子学、半导体、计算机、原子能、自动控制和防空自动化列为优先发展的科目。1956年7月,孙俊人从张家口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的任上,调回北京总参通信部,参与研究制订电子等科目的发展规划的后期工作。在通信部主任王诤中将的主持下,负责具体的组织工作。在这期间不仅使他有机会了解当时国际上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动态,而且通过工作的接触,结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为他日后担任科技教育的组织领导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1960年,中央军委决定由总参通信兵部筹建为国防尖端工程服务的第十研究院,并任命已担任总参通信兵部副主任的孙俊人兼任院长。他根据上级指示拟订的“加强基础,保证尖端,为常规补缺配套,帮助工厂解决技术难点”的建院方针为中央军委所采纳。1962年,中央军委为了加强国防尖端工程的建设,将十院建制升级,并任命罗舜初中将为院长。素以党和国家事业为重的孙俊人对改任副院长一事毫不在意,相反他认为由一位久经考验的老将军主持全院工作,除了有利于加速新院建设进程之外,还有助于发挥他的专长。在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他的精心策划,在六年左右的时间内,成功地扩建和新建了30个预研与开发并举的大型研究所,其中既有重在基础性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的真空电子学、半导体集成电路、电波传播、量子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化学与物理电源、新型材料与机电元件、计量与测量等研究所,也有重在为尖端国防工程配套兼为常规武器系统补缺的通信、雷达、计算机、无线电导航、电子对抗、加密与解密、自动控制、激光测距等专业研究所。由十院组建的国土防空自动化控制系统(1025工程)、空间合作目标测控系统(154工程)和非合作目标测量系统(又称来袭导d测量系统),不仅为在60年代前期进行的核爆炸试验、导d试射实验,以及反击美蒋间谍飞机侵扰的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为此后我国诸种空间飞行器和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测控与入轨,以及对美国“空间实验室”卫星和苏联“宇宙-1402号”失控核动力卫星陨落过程的准确跟踪和落点预报奠定了基础。十院在那个时期提供的陆基、岸基和舰基雷达,多路通信与保密通信设备,以及无线导航系统等,还程度不同地增强了我军常规部队的防御力量。院属各研究所开发出的新技术、新工艺还为国内有关工厂解决其生产关键提供了帮助。

孙俊人在其中的主要贡献,一是运用他对国外科技发展趋势及其生长点的敏悟,结合他对我国国防建设全局的了解,在规划全局和决策研究方向的主导作用。二是在组织实施重大科研计划上起到院总工程师的作用(当时中央军委未在研究院一级设立此种职位),包括依照上级规定的总体进度与有关要求,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使辖内各所工作得以协调运转的科研秩序,并依靠《科研工作十四条》的深入贯彻,使之不断地完善和加强;组织论证、审定重大项目的总体方案并据以检查进度情况和发现应予解决的新问题;组织大型电子工程的配套联试和鉴定验收。他为之建立的组织程序和工作方法,曾在较长时期内为他的后继者所沿用。三是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倡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他奉行的以出人才带动出成果的治事原则,建院不久便为全院上下所遵从。四是开展了与国内有关高等院校的技术协作。依议定的科研项目或研究课题,由十院提供必要的经费与物资,校方提供研究成果或智力支援。到1964年底,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工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等20所高等院校,建立起了分别重在开展雷达、导航、电真空、半导体、专用计算机、电子元件、特种电机和固体物理等分支学科的协作研究关系。此举不仅在那时对合作双方的科技进步和人才成长起到积极作用,还为此后的电子工业系统扩大与国内高校的此类合作造就了机缘。孙俊人当年的此种举措,在时隔30来年的今天,仍为当年曾经和他共事的老教授们所称道。

孙俊人对发展我国军事电子科研事业的贡献,还表现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开始抓技术业务工作到复任四机部副部长,直至1982年离休前的作为。一是在“四人帮”尚在肆虐期间,他向国防科工委领导和四机部党组提出了对已建电子工程系统及其中主设备进行质量整顿的建议,在被采纳并取得成效后,又为部属有关科研院所创造使某些技术上显得陈旧的雷达、通信、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得以更新换代的条件,从而使基于相控阵、三坐标、精密测量、远程跟踪、超视距等新体制雷达和加入了卫星通信等新型微波通信手段和指挥控制中心等电子设备的军事电子工程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二是使部属五所高等院校围绕发展军事电子学科中的前沿课题协调地开展实验研究,并使之用于实际,以及使以他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的中国电子学会为之提供用以开展横向学术交流的论坛。终他离休之前,这些工作均卓有成效。

早在1938年,孙俊人在延安通信学校初执教鞭时,就开始显露出他教书育人的才能。那时招收的学员,文化程度颇不齐整,为使他们能较快地获得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独立 *** 作报务或机务的技能,他在教学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自编教材,自制教具,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无线电通信基本原理并辅以实验 *** 作,很有成效。由于他能和工农兵学员打成一片,在教学方法上又善于诱导启发,深得领导部门的赞扬和学员的爱戴。当时得他亲授的学员,有许多已先后成为我军通信部队的指挥员,还有一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领导军事通信或国防建设工程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央军委于1950年创办的张家口通信工程学校,是军内自己设校培养中高级技术干部的创举。被从政府副总局长任上调为该校第1部主任的孙俊人,意识到责任的重大,毫不懈怠。举凡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计划的制订和课程的设置,实验室的建立,乃至教学方法的探讨,他都躬自参与,并亲自参加讲课。1952年5月,中央军委将并入大连大学电信系的这所工程学校改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孙俊人被任命为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在此任上,他除了在招收学员、扩充教师队伍、优化教学计划、增强实验设施等方面加大力度外,还破天荒地增设了雷达工程系。他在这段时间内提出的虽因陋就简但必须高要求的建院方针,教书应与育人相结合以及尊重理论知识的治校与治学思想,曾在此后的较长时间内为该院改制和分离出的新院校所效法。1956年以前毕业于这所院校的学生,如今已有不少成为有关学科或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有的已成为中科院院士。

1977年至1982年,孙俊人在复任四机部副部长期间,积极组织研究并指导部属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和西安电讯工程学院整顿被“文化大革命”破坏的教学秩序,并按“四化”建设需要改造缘于原先苏联办学模式的教学体系,包括加强基础、调整学制、增大科研力度、增设专修科、选送有为的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重建研究生培养制度,继而使之朝向综合性工科大学方向发展。同时还筹划并创办了兼能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和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并恢复多所已停办多年的中等技术学校。70年代后期创办的北京大学二分校,也在他的关心支持下,增强了师资力量并增添了教学设施,随后改建成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此外,他还积极帮助这些院校和部内有关企事业单位和军内有关部门结成开展专项研究开发或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关系,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956年6月开始筹备、1962年4月成立的中国电子学会(CIE),经过30多年的建设,会员人数已由当初的不足千人发展到如今的67000余人;依分支学科划分的专业分会已由当初的17 个发展到44个;在大陆范围内除西藏自治区以外均已建立了省、市、自治区地方学会;由学会主办或归口管理的刊物也由当初的1种学术期刊发展成学术、技术、科普等门类的刊物19种,电子科技报纸1种;与境外相应学术团体的双边或多边联系也由当初的1个发展至10多个。我国电子—信息学科的日益繁荣和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包括电子产业后备军在内的多个层次科技人才的大批成长,电子—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国防和文化各部门乃至群众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往的频繁展开,都程度不同地印记着中国电子学会的贡献。

中国电子学会的上述成绩的取得,是与1962年建会以来,一直主持学会全面工作的孙俊人认真贯彻执行中国科协制订的方针政策和挂靠单位四机部党组的有关指示,围绕繁荣电子科学技术为“四化”建设服务这个大目标,依照学会章程,依靠由电子科技界的专家学者组成的理事会,以组织建设为依托,以学术交流为中心,以普及教育为侧翼,并依实际情况加以运筹的领导作风和个人品格分不开的。

1.坚持“立会为公”的组织建设方针

孙俊人用来规范学会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立会为公”和“民主办会”两句话。他经常告诫学会总部的工作人员,为学会提供人财物支持的虽然主要是四机部,但无论办什么事都必须面向全国,天下为公,发扬民主。在安排与处理日常事务时,应待人以诚,热情服务,办事要采取商量态度,不可强加于人。在历届理事会的换届改选时,理事名额分配总是先与有关方面协商提出候选人,然后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产生,力行五湖四海的方针。自80年代前期开始,学会把会员分为会士(Fellow)、高级会员、一般会员和学生会员,并陆续发展了一批团体会员,还为之建立了接纳条件和评审程序,这些都是在他的指导下由学会办事机构组织实施的。

在处理与地方学会的关系时,孙俊人也总是告诫学会总部工作人员要充分尊重各省、市、自治区科协和电子工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办事行文都应使全局与局部利益相协调。

2.积极发挥学术交流的主导作用

孙俊人始终把学术交流工作视为学会的中心工作,并悉心加以运筹,其着力点有:

(1)鼓励并依靠学会总部、各专业分会、各地方学会,有计划地提出针对性强、富有超前意义、且具备开展学术交流条件的选题,并发动学术权威性、事业开拓性兼具的专家学者主持其事。对于事关电子学科全局、宜由学会总部组织的大型学术会议,包括由中国电子学会作东道主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常亲自参与运筹,乃至为之筹集所缺的经费。

(2)关心学会学术性期刊的发展。《电子学报》的创刊与运作很能说明这一点。1962年问世的该刊,其历届编委会他虽然从未名列其中,但由于他对其重要意义的透彻理解,从筹备伊始就主动介入其中。1978年电子学会恢复活动,复刊《电子学报》又成为他优先抓的工作之一。此后,该刊由季刊发展成月刊,继而办出外文版,他都备极关心。另外,在他的关心支持下,又有若干专业分会创办了多种学术性期刊,为开展学术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3)积极开辟与国外有关学术团体进行友好交往的渠道。80 年代以来,孙俊人通过率团出访或在国内接待来访等方式,与国外10多个对口的学术团体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包括使CIE成为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I)和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的重要成员,在中国建立跨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北京分部等。特别是与国外学术团体相互联合在我国召开国际性学术会议或举办展示会,对于让国际社会了解我国的成就,使自己的会员增多参加国际学术活动的机会,特别让他们不出国门就能结识国外同行、吸纳最新学术成果,都极为有利。

(4)组织编纂大型工具书。由孙俊人担任编委会主任委员、在出版问世后获奖或得到好评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学与计算机卷、《现代电子科学技术词典》、《电子工业生产技术手册》,其框架与体例的谋定,促请有关主管部门为之提供人财物的支持,解决编撰与审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等,都印记有他的智慧与辛劳。

(5)推动理事会决策并建立专司开展继续工程教育的教育工作委员会,对促进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发挥了积极作用。

3.积极倡导科普活动,培养电子科技队伍后备军

孙俊人一贯重视学会的科普工作,还亲自兼任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充分利用学会的优势条件,积极倡导并大力推动学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如创办电子科普报刊,举办电子技术自修班和家用电器维修人员培训班,组织电子制作和电子科技知识竞赛,举办科普电子周和电子夏令营活动,建立电子爱好者协会等。由学会总部运作、孙俊人常抓不懈并在国内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普举措主要有:

创办科普月刊《电子世界》。在孙俊人的关心支持下,四机部情报所于1979年10月创办了《电子世界》,第二年改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在他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办刊工作得到长足发展,高峰期月发行量达到80余万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于1992年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举办电子技术自修班和家用电器维修人员培训班。80年代初,为了满足广大知识青年学习电子技术的迫切愿望,在孙俊人的积极倡导下,经过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于1984年由中国电子学会举办电子技术自修班,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电子技术自修班辅导讲座,还在全国有关高等院校设立若干自修班辅导站,对学员进行答疑辅导。报名参加学习者十分踊跃,当年就招收学员近20 万名。到1996年已累计培养了30多万人。这些学员学成结业后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好评。80年代中期,随着电子工业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我国家用电器的社会保有量猛烈增长。在电子工业战线担任领导工作多年的孙俊人,敏锐地意识到家用电器维修问题将会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矛盾,尽快培养一大批家用电器维修人员变得十分迫切。为适应这种新形势,在孙俊人的积极推动下,于1986年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商业部、劳动部、轻工部、电子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解放军总政宣传部共同抓家电维修人员培训工作,并建立了全国家电维修人员培训指导小组,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国电子学会,负责抓日常工作。经过10年的努力,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建立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培训网络,锻炼了一支培训队伍,编写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教材,累计培训了100多万名家电维修人员,对发展生产、搞好售后服务、缓解家电维修难的矛盾、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安排劳动就业,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成果的取得,从酝酿策划,协调各方面关系,到具体实施,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推动我国业余无线电台活动的开展。我国业余电活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中断,多年未能恢复。直到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才分期分批开放集体业余电台,但个人业余电台仍未能开放。鉴于业余电台活动对发展科技、培养人才、抢险救灾、国际交往均能发挥积极作用,老一辈业余电台专家和广大电子爱好者都殷切希望在发展集体业余电台的同时,尽快开放个人业余电台。针对这种要求,作为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和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顾问的孙俊人,于1992年3月16日召开老业余电台专家座谈会,并邀请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出席会议。会上专家们畅所欲言,热切盼望能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有利形势下,尽快开放个人业余电台。伍绍祖在听取了专家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发言后表示,业余电台还是要“积极提倡,逐步发展”,会后国家体委将会同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征求有关方面意见搞一个规划,报批后再实施。不久经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签批后,开放了个人业余电台。在恢复开放集体业余电台之后10年终于开放了个人业余电台,在实现这一突破中,孙俊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会工作对孙俊人是行政领导职务外的社会兼职和离休后老有所为的寄托。他对学会事业的钟情和追求,概要地体他1988年岁初写给学会总部全体工作人员的新春祝词中:

“政策引导,改革创新。科技团体,学术领先。民主办会,双百方针。面向经济,中华振兴。提高普及,相辅相成。智力开发,工作中心。章程条例,有所遵循。计划任务,论证认真。优势特色,得之事成。管理精髓,搞活基层。团结协作,取胜竞争。注重实效,勿慕虚名。艰苦创业,服务人民。谦虚好学,探索献身。任重道远,两个文明。”

这个祝词既透出了他用以运筹学会工作的思想原则和行事方法,也饱含了他对今人和后人的殷切希望。

天赋、勤奋、机遇是人生事业有成、报国之志得展的三大要素。孙俊人以对革命事业的执著追求,对现代科学技术的不凡悟性,对所从事的工作孜孜以求,而迎来了不断担当革命与建设重任的机遇。他勤奋好学,忠于职守,勤于任事,慎于策划,爱护人才,严于律己,谦逊待人,廉洁奉公,闻过不愠,善于倾听多方面意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团结尽可能多的同志一道工作。他的此种品格,使他赢得了曾经和他共事的同志和专家学者的敬重。

王国钧——为中国特殊钢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2-09 05:45)

·傅元庆——为我国新型冶金材料的开发做出重大贡献 (12-09 05:45)

·邹元燨——我国冶金物理化学活度理论研究的先驱 (09-01 09:43)

·王勋——新中国钢铁工业设计工作的先驱者之一 (08-31 14:33)

·张卯均——我国现代金属矿选矿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08-18 09:38)

·陈岱——中国氧化铝厂工程设计的奠基人 (08-31 14:33)

·陆达——我国冶金科技领域的带头人之一 (08-31 14:33)

·李薰——我国冶金科技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08-24 09:02)

·沈华生——我国稀有金属提取和工业化生产的开拓者 (04-10 07:03)

·康永孚——中国钨矿地质勘探工作的开拓者 (04-10 07:03)

·邵象华——为中国钢铁科技和生产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04-10 07:03)

·陈新民——冶金物理化学的学术带头人 (04-10 07:03)

·陈国达——创建大地构造新理论 (04-05 06:02)

·徐宝升——我国连续铸钢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04-05 06:02)

·我国铁合金工业的先驱者之一——张桂耕 (12-02 07:12)

·我国钢中氢气行为规律研究的先驱者——孙德和 (12-01 05:03)

·我国第一座氧气转炉炼钢厂的组织创建人——安朝俊 (12-01 05:03)

·我国特殊钢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丘玉池 (11-28 04:28)

·金属材料多次冲击抗力理论的创立人——周惠久 (11-30 03:57)

·为创建我国合金钢系统作出重要贡献的孙珍宝 (11-30 03:57)

·我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一——魏寿昆 (09-20 05:09)

·我国现代锑冶金事业的开拓者——赵天从 (09-19 05:23)

·我国金属磁性材料研究的开拓者——戴礼智 (09-16 10:20)

·我国钢铁脱硫研究的先驱——李公达 (09-14 11:34)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的组织者——王之玺 (09-12 07:14)

·我国化工冶金学科的奠基人——叶渚沛 (07-14 05:16)

·中国重力选矿设备和理论的开拓者——倪桐材 (07-14 05:16)

·靳树梁——被公认为最有成就的炼铁专家 (07-14 05:16)

·我国合金钢与铁合金发展的奠基人之一——周志宏 (07-14 05:16)

·我国球墨铸铁技术的开发者——周行健 (07-14 05:16)

·我国最早进行特殊钢与合金铸铁研究的学者——周仁 (06-07 16:26)

·严恩棫——我国钢铁冶金界的先驱者 (06-07 16:09)

·我国第一位钢铁冶金工程师——吴健 (06-07 15:49)

·我国现代炼锑技术的开拓者——王宠佑 (06-07 15:49)

·我国钢铁冶金界的先驱——李维格 (06-07 15:49)

机械卷

·史绍熙——柴油机复合式燃烧系统的发明者 (12-10 06:52)

·把一切献给党的人——吴运铎 (12-10 06:52)

·我国电机电器工业卓越的领导者——曹维廉 (12-10 06:52)

·孟少农——新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的主要奠基人 (08-21 09:17)

·罗士瑜——为发展我国的拖拉机工业做出重要贡献 (09-01 09:43)

·杨锦山——组织建造新中国第一套火力发电设备 (08-18 09:38)

·李近仁——我国第一套双130mm岸炮的总设计师 (04-21 10:28)

·冯子佩——为我国重型机械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04-19 07:40)

·陶亨咸——为我国机械工业的科技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04-19 07:40)

·"球墨王"王遵明——中国球墨铸铁的开拓者和播种者 (04-19 07:40)

·雷天觉——开创我国机床工业的先驱 (04-19 07:40)

·丁舜年——为促进我国电机工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04-19 07:40)

·中国应用光学的先驱者之一——李文东 (12-02 07:12)

·我国现代国防工业的开拓者之一——钱志道 (12-02 07:12)

·为我国机电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褚应璜 (12-02 07:12)

·为发展我国电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章名涛 (09-21 06:56)

·中国机械工业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沈鸿 (09-20 05:09)

·我国火炮专业的奠基人——高庆春 (09-19 05:23)

·我国兵器工业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刘鼎 (09-12 07:14)

·为中国机械与航空工程的发展出重要贡献的庄前鼎 (09-14 09:11)

·中国机电工业的先驱——恽震 (07-15 06:47)

·我国第一台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研制者——钟兆琳 (07-15 06:47)

·中国汽车技术奠基人之一——张德庆 (07-15 06:47)

·中国内燃机和汽车工程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潘承孝 (07-15 06:47)

·近代中国机械工业奠基人之一——支秉渊 (07-15 06:47)

·为我国柴油机制造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吴梅生 (06-08 13:17)

·中国机械发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刘仙洲 (06-08 13:07)

·传播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先驱——徐建寅 (06-08 12:04)

·中国早期掌握和传播近代科技的代表人物——华蘅芳 (06-08 11:48)

·为创建中国近代机械工程做出了贡献的丁拱辰 (06-08 11:43)

自动化卷

·屠善澄——我国人造卫星工程的开拓者之一 (12-11 06:19)

·刘豹——我国自动化仪表专业和系统工程学的开创者 (12-11 06:19)

·郑维敏——开拓“作物遗传过程建模与控制”新领域 (12-11 06:19)

·吴钦炜——我国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09-01 09:43)

·朱培基——为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做出重要贡献 (09-01 09:43)

·童世璜——为我国石化工业的现代化作出突出贡献 (04-21 10:28)

·严筱钧——为我国机械工业自动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04-21 10:28)

·朱良漪——分析仪器行业的主要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 (04-21 10:28)

·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陆元九 (12-12 05:07)

·我国“过程控制”学科的创始者——方崇智 (12-13 06:06)

·我国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杨嘉墀 (06-24 07:09)

·我国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的主要创建人之一——许国志 (12-07 06:19)

·在决策分析领域获得创造性成果的陈珽 (12-12 05:07)

·我国现代控制理论的创建者——关肇直 (12-05 01:14)

·中国飞行器制导与仿真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文传源 (09-26 05:09)

·为我国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唐统一 (09-27 05:45)

·中国计量测试技术的开拓者——王守融 (09-26 05:09)

·我国电化学仪器的开拓者——荣仁本 (09-21 06:56)

·我国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的学科带头人之一——薛葆鼎 (09-19 05:23)

·我国自动控制、系统工程教育和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张钟俊 (07-18 03:38)

·我国光学界公认的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王大珩 (07-18 03:38)

·我国工业自动化教育的开拓者之一——郎世俊 (07-18 03:38)

·我国自动控制学科和教育的开拓者之一——钟士模 (07-18 03:38)

·我国自动电力拖动学科的创始人之一——疏松桂 (07-18 03:38)

·工程热物理和自动化专家——钱钟韩 (06-08 14:52)

·我国光学教育的开创者——沈寿春 (06-08 14:38)

·我国应用光学的开拓者——龚祖同 (06-08 14:08)

·中国精密仪器工程教育的开拓者——蔡其恕 (06-08 13:59)

·我国现代仪器仪表业的先驱——丁佐成 (06-08 13:21)

电子卷

·张直中——我国雷达技术的主要先驱者与学术带头人 (09-06 14:08)

·郭文昭——为我军通信技术的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09-01 09:43)

·张恩虬——对我国阴极电子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04-24 08:17)

·蔡长年——我国信息论研究的开拓者 (04-24 08:17)

·何昂——中国碱性蓄电池工业的开拓者 (04-24 08:17)

·孙俊人——中国军事电子科研事业的创建人与开拓者 (04-24 08:17)

·叶培大——中国微波通信与光纤通信的开拓者之一 (04-21 10:28)

·中国半导体事业的开拓者之一——高鼎三 (12-16 07:34)

·我国电子束管产业的开拓者——吴祖垲 (12-16 07:34)

·为中国电子事业作出奠基性和开拓性贡献的罗沛霖 (12-19 04:13)

·我国电真空器件专业的创始人——陆钟祚 (12-16 07:34)

·我国通信科教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张煦 (12-13 06:06)

·我国电信网络科教的开拓者——刘宜伦 (12-13 06:06)

·开创我国瞬态电磁场与对流层电磁波研究的黄席椿 (09-27 05:45)

·中国电子元件工业开拓者之一——陈克恭 (09-26 05:09)

·中国电池工业的主要开拓者——潘福莹 (09-21 06:56)

·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王正 (09-27 05:45)

·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建者之一——阎沛霖 (09-19 05:23)

·为中国无线电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冯秉铨 (07-19 03:40)

·我国电子管工业的奠基人——单宗肃 (07-19 03:40)

·中国无线电导航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温启祥 (07-19 03:40)

·中国雷达工程专业的主要创始人——毕德显 (07-19 03:40)

·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之一——吴朔平 (07-19 03:40)

·谢立惠——我国雷达研制的先行者 (06-09 17:41)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事业奠基人——孟昭英 (06-09 17:41)

·中国国际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开拓者——卢宗澄 (06-09 17:41)

·我国电子学科与水声学科的奠基人——朱物华 (06-09 17:41)

·一代电学宗师——陈章 (06-09 17:41)

纺织卷

·王锦堂——为纺织工业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09-01 09:43)

·费达生——我国乡村制丝工业的首创者 (08-24 09:02)

·黄金声——我国自动织机的开拓者 (09-01 09:43)

·邱陵——我国毛纺科技事业的奠基人 (05-05 09:54)

·陈维稷——我国现代纺织科学技术的奠基人 (05-05 09:54)

·我国化纤工业的开创者之一——孙君立 (05-05 09:54)

·卢统之——我国纤维材料物理性能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04-25 06:35)

·朱新予——为我国丝绸工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04-25 06:35)

·刘钟奇——新疆现代纺织工业的创始人之一 (04-24 08:17)

·我国纺织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张汉文 (12-19 04:13)

·为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王子宿 (12-19 04:13)

·中国现代纺织生产技术的开拓者之一——张方佐 (12-07 06:19)

·苎麻化学脱胶与变性纤维技术的奠基人——鄷云鹤 (09-28 04:54)

·中国印花工业的先驱者之一——钱子超 (09-27 05:45)

·我国高等纺织教育奠基人之一——张朵山 (09-28 04:54)

·陕西纺织工业的奠基人之一——傅道伸 (09-26 05:09)

·为我国染整工业的开拓与发展作出卓越成绩的诸楚卿 (09-26 05:09)

·毕生从事纺织原料的开拓与利用的棉业专家吴味经 (09-20 05:09)

·我国棉纺高支纱的早期开拓者之一——黄云骙 (09-21 06:56)

·中国第一所纺织科研机构的创办人——童润夫 (02-13 10:50)

·纺织工程专家——杨樾林 (07-20 05:55)

·任理卿——毕生致力于纺织教育和纺织科技事业 (07-20 05:55)

·实业救国终身不渝的纺织技术与管理专家——陆绍云 (07-20 05:55)

·台湾省化学纤维工业的开拓者——石凤翔 (07-20 05:55)

·中国第一代纺织工业管理专家——朱仙舫 (07-20 05:55)

·毕生从事纺织技术管理革新的汪孚礼 (06-08 18:03)

·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邓邦逖 (06-08 17:55)

·我国近代色织工业的先驱者——诸文绮 (06-08 17:49)

·开我国纺织科研之先河的雷炳林 (06-08 17:45)

·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张謇 (06-08 17:09)

交通卷

·齐树椿——为我国高原公路建设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09-13 11:40)

·为铁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铁路勘测专家肖瑾 (09-06 14:08)

·工程界少有的全才——汪菊潜 (09-06 14:08)

·张文治——为中国船舶和水运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09-11 09:34)

·王公衡——我国船舶流体力学学科的先驱者 (09-11 09:34)

·世界奇迹的创造者、著名公路工程专家——李昌源 (05-15 08:37)

·周启新——海运管理先导者之一 (05-15 08:37)

·发展铁路运输学科的先驱者——林达美 (05-15 08:37)

·沈奏廷——我国铁路运输科学研究的开拓者 (05-09 08:28)

·王竹亭——我国铁路选线设计学科的开拓者之一 (05-09 08:28)

·郎钟騋——为铁路运输与科技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05-09 08:28)

·王荣瑸——我国第一代潜艇的技术负责人 (12-07 06:19)

·赵今声——为我国港口和海岸工程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12-21 06:03)

·何乃民——为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做出突出贡献 (12-19 04:37)

·为我国公路建设与技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丁贡南 (12-21 06:03)

·为中国近代桥梁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梅旸春 (12-20 04:32)

·中国铁路运输学科的首创者和奠基人——金士宣 (12-19 04:13)

·现代筑港和航道治理的开拓者之一——刘峻峰 (09-28 04:54)

·为我国港口建设和航道治理作出了重大贡献的谭真 (09-29 05:26)

·武昌造船厂主要的创建人之一——萨本炘 (09-28 04:54)

·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的组织者和开拓者——石志仁 (07-26 05:39)

·我国铁道信号事业的开拓者——汪禧成 (07-26 05:39)

·中国铁路技术标准的开拓者之一——应尚才 (07-26 05:39)

·为我国公路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公路选线专家——孙发端 (02-13 10:50)

·我国自行设计施工重要铁路的先驱之一——浚鸿勋 (02-08 05:47)

·我国现代筑港技术的奠基人之一——邵福旿 (07-26 05:39)

·我国铁道机车工业和运用管理的开拓者——程孝刚 (07-26 05:39)

·对我国初期公路发展和技术提高做出重大贡献的周凤九 (06-09 09:44)

·为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杨俊生 (06-09 09:33)

·为中国造船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叶在馥 (06-09 09:27)

·我国现代工科教育的开拓者——罗忠忱 (06-09 09:21)

·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詹天佑 (06-09 09:10)

土木建筑卷

·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09-11 09:34)

·黄文熙——我国土力学学科的奠基人 (09-11 09:34)

·徐以枋——在桥梁开发和建设上做出重要贡献 (09-06 14:08)

·大环境绿地系统的提出者——程世抚 (06-01 07:51)

·陶葆楷——我国卫生工程与环境工程的创始人之一 (05-31 00:53)

·吴世鹤——对我国工程建设施工科学化做出重要贡献 (05-31 00:53)

·我国给排水与环境科学开拓人之一——过祖源 (12-21 06:03)

·对我国园林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余森文 (12-21 06:03)

·著名的建筑专家——陈植 (12-21 06:03)

·著名的水力发电学家和工程教育家——施嘉炀 (09-30 06:29)

·我国给排水专业的创始人之一——顾康乐 (09-30 06:29)

·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的开拓者之一——杨廷宝 (09-29 05:26)

·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梁思成 (09-28 04:54)

·中国水利技术管理的奠基人——高镜莹 (09-29 05:26)

·建筑界融贯中西通释古今的大师——童寯 (07-27 07:06)

·赵祖康——为中国的公路和市政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07-27 07:06)

·我国近代水利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张含英 (07-27 07:06)

·对我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建筑专家——赵深 (07-27 07:06)

·我国建筑教育和建筑历史研究的开拓者——刘敦桢 (07-27 07:06)

·现代水利技术的开拓者——汪胡桢 (06-09 11:35)

·对我国的水利和交通工程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陶述曾 (06-09 10:42)

·茅以升——中国桥梁事业的泰斗 (06-09 10:29)

·我国近代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 (06-09 10:21)

·建筑泰斗——庄俊 (06-09 10:04)

航空航天卷

·黄纬禄——中国导d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09-13 11:40)

·吴大观——我国航空工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09-11 09:34)

·中国导d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梁守盘 (09-13 11:40)

·沈元——航空科学在高亚音速领域研究的推动者 (06-02 07:28)

·陈芳允——为我国无线电电子学做出开创性的工作 (06-02 07:28)

·为我国空气动力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马明德教授 (06-02 07:28)

·任新民——中国导d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06-02 07:28)

·李乃暨——中国导d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06-01 07:51)

·潘国定——为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06-01 07:51)

·为我国自行设计喷气式飞机作出开创性贡献的黄志千 (12-26 04:09)

·我国冶金技术和铸造工艺新领域的开拓者——荣科 (12-26 04:09)

·对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范绪箕 (12-26 04:09)

·卢庆骏——在我国航天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 (10-10 04:31)

·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学科的创建人——杨彭基 (10-10 04:31)

·“林士谔法”的发明人——著名的自动控制专家林士谔 (09-30 06:29)

·对我国航天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曹鹤荪 (08-05 07:17)

·我国飞行自动控制技术的开拓者之一——昝凌 (08-03 06:32)

·制导雷达系统工程技术的主要开拓者——李蕴滋 (08-03 06:32)

·为我国航空动力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宁榥 (08-03 06:32)

·超音速燃烧研究的学术带头人——王宏基 (08-03 06:32)

·为我国航空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季文美 (08-03 06:32)

·郝复俭——我国导d与航天惯性器件技术的主要开拓者 (06-09 15:24)

·毕生致力于航空航天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王德荣 (06-13 12:09)

·中国导d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蔡金涛 (06-09 15:11)

·我国航天电子技术的学科带头人——吴朔平 (06-09 14:07)

·中国航空工业主要的奠基人之一——王助 (06-09 11:53)

·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冯如 (06-09 11:46)

化工卷

·卢焕章——我国化工设计工作带头人之一 (09-13 13:38)

·郭钟福——我国塑料加工工业的开拓者之一 (09-13 13:31)

·武迟——为振兴我国石化工业献出毕生精力 (09-13 13:24)

·余祖熙——我国工业用催化剂的开拓者 (09-13 13:13)

·我国化学工业杰出的组织领导者之一——李苏 (09-11 09:34)

·张建侯——中国无机和有机化工专业的创建者之一 (09-13 11:40)

·林华——我国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者之一 (06-06 05:39)

·时钧——为我国化工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06-05 06:26)

·侯祥麟——为我国石化科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06-05 06:26)

·我国石油化工科研的带头人——魏文德 (12-28 10:09)

·我国黄磷电炉设计的先驱——江善襄 (12-28 10:09)

·著名的化学工程学家——苏元复 (12-27 06:14)

·著名的纯碱工业技术专家——刘嘉树 (12-27 06:14)

·联碱新工艺的发明人之一——谢为杰 (12-27 06:14)

·我国农用杀菌剂科研的带头人——张少铭 (12-26 04:09)

·为我国化学工程学科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顾毓珍 (09-29 05:26)

·我国首套联合制碱工业生产装置的设计者——李祉川 (09-30 06:29)

·对发展我国硫酸工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孙师白 (10-10 04:31)

·著名的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丁绪淮 (09-29 05:26)

·我国合成洗涤剂工业的奠基人——沈济川 (08-05 07:17)

·对开创我国化学工程教育作出杰出贡献的张克忠 (08-04 06:38)

·著名的化学工程学家与教育家——杜长明 (08-04 06:38)

·中国化学工程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张洪沅 (08-04 06:38)

·我国第一个化学工程系的创办人——李寿恒 (08-04 06:38)

·我国氯碱工业的创始人——吴蕴初 (08-04 06:38)

·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侯德榜 (06-09 16:09)

·优秀的化工教育家——徐名材 (06-09 16:03)

·我国纯碱工业和涂料工业的奠基人——陈调甫 (06-09 15:57)

·近代化工界的圣人——孙学悟 (06-09 15:54)

·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范旭东 (06-09 15:42)

力学卷

·李士豪——我国高速水流问题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10-06 11:21)

·孟昭礼——中国最早的超静定结构教材的编写者 (10-06 11:21)

·黄文熙——新中国水利水电科研事业的开拓者 (09-22 09:14)

·冯钟越——我国有限元法应用研究的开拓者 (09-28 07:56)

·袁建新——我国岩土力学有限元研究的先行者之一 (10-06 11:21)

·徐植信——我国地震波与爆炸波传播研究的开拓者 (09-30 12:03)

·胡海昌——胡-鹫津原理的创立者 (09-30 12:03)

·黄克智——薄壳理论和断裂力学研究与发展的推动者 (09-30 12:03)

·杰出的振动工程专家——黄文虎 (09-20 14:28)

·叶开沅——中国板、壳大挠度理论发展的承前启后者 (09-22 09:14)

·郑哲敏——我国爆炸力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09-28 07:56)

·王光远——我国结构设计研究领域的开拓者 (09-30 12:03)

·谢贻权——我国计算力学工作的早期开拓者 (09-28 07:56)

·罗时钧——我国超声速飞机气动力学设计的开拓者 (09-22 09:14)

·杨南生——中国火箭事业的开创者 (09-20 14:28)

·朱兆祥——为我国爆炸和冲击力学做出开拓性的贡献 (09-20 14:28)

·王仁——我国塑性力学和地球动力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 (09-20 14:28)

·中国力学界的学科带头人——罗祖道 (09-20 14:28)

·杨绪灿——重庆大学力学学科的创始人 (06-15 07:18)

·蒋咏秋——细观力学模型的创建者 (06-15 07:18)

·孙天风——我国风工程研究的开拓者 (06-14 05:13)

·胡沛泉——桃李满天下的工程力学教育家 (06-14 05:13)

·康振黄——我国生物力学的学术带头人 (06-14 05:13)

·王铎——新中国第一个理论力学教研室的组建者 (06-14 05:13)

·杜庆华——为我国工程力学人才的培养作出重要贡献 (06-14 05:13)

·林同骥——为我国的航天和海洋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06-08 07:43)

·程世祜——为我国早期航天器总体设计作出重要贡献 (06-08 07:43)

·张福范——解决了薄板理论研究中的著名难题 (06-08 07:43)

·李灏——推动了我国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的研究 (06-07 08:04)

·钱寿易——中国海洋土力学研究的开拓者 (06-06 05:39)

·我国气动物理研究的倡导者——卞荫贵 (12-30 09:50)

·我国复合材料力学研究与教学的先驱之一——周履 (12-30 09:50)

·为祖国的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作出辉煌成绩的粟一凡 (12-30 09:50)

·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的奠基人之一——芶清泉 (12-30 09:50)

·我国计算机研制和断裂力学研究的先驱者——董铁宝 (12-28 10:09)

·对我国力学的发展与人才培养作出卓越贡献的谈镐生 (12-28 10:09)

·机械振动专家屈维德——首倡冲击式消振器的研究 (02-27 08:30)

·我国光测实验力学的带头人——贾有权 (02-27 08:30)

·为推动我国固体力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黄茂光 (12-28 10:09)

·我国计算力学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开拓者——钱令希 (10-21 06:37)

·我国加权残值法计算力学的创立人——徐次达 (10-21 06:37)

·著名的实验力学家傅梦蘧 (10-21 06:37)

·对经典力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汪家訸 (10-19 05:54)

·倡导推广轻型薄壳结构的著名教育家与力学家张维 (10-19 05:54)

·开创构架结构矩阵分析方法的著名力学家——陈百屏 (10-19 05:54)

·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著名力学家——钱伟长 (10-10 04:31)

·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09-30 06:29)

·著名力学家徐芝纶:“精益求精是成功之母” (02-08 05:47)

·著名的振动专家和工程力学教育家——胡乾善 (08-05 07:17)

·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的创办者——陆士嘉 (02-08 05:47)

·对国防科技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周鸣鸂 (08-05 07:17)

·为发展我国两d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郭永怀 (08-05 07:17)

·加筋壳结构稳定性研究的先驱——王俊奎 (06-09 17:39)

·我国断裂力学研究与应用的开拓者——王仁东 (06-09 17:07)

·广阔领域结硕果的刘先志 (06-09 16:59)

·著名的教育家力学家和物理学家——张国藩 (06-09 16:53)

·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周培源 (06-09 16:1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76119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