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半导体IPO审核再被中止!官方回应来了

比亚迪半导体IPO审核再被中止!官方回应来了,第1张

4月1日,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半导体”)相关负责人回应有关IPO审核被中止问题时表示:“此次深交所仅是暂时中止公司发行上市审核。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尽快向深交所提交更新财务资料后的上市申请文件并恢复上市审核。这是上市审核流程中的正常 *** 作,对有关拟上市各项工作无不良影响。”

3月3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显示,比亚迪半导体IPO审核状态为“中止”,原因是比亚迪半导体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

此前,比亚迪半导体也曾两次被中止IPO审核。

2021年8月18日,因发行人律师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深交所中止比亚迪半导体发行上市审核。2021年9月1日,因发行人律师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已出具复核报告,深交所恢复比亚迪半导体的发行上市审核。

2021年9月30日,因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深交所再次中止了比亚迪半导体的发行上市审核。2021年11月30日,比亚迪半导体完成财务资料更新,深交所恢复其发行上市审核。

招股书显示,比亚迪半导体计划发行不超过5000万股,拟募集资金20.01亿元,资金用于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 IC 业务关键技术的研发。比亚迪半导体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等一体化经营全产业链。(文 |《 财经 天下》周刊 郑浩钧)

iPO即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或者说新股上市) “IPO”是新股票上市的意思。未上市的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可以使股票所有的创业者资产得到膨胀,当股票卖出去时,可以得到一笔收益,用来扩大再生产。美国IPO剧增的背景是创业家精神、风险资本、会计法律事务所、投资银行家,他们为风险企业提供开发性资本、财务、税收、法律等业务和经营法规,以及人事管理服务,形成一套完整的IPO体制。这些股务参与到风险企业建立到股标公开上市的整个过程,形成IPO产业。 据“日兴调查中心”调查资料显示,美国的风险企业成长,一般经过三个阶段。风险企业成立之初,先由“安琪儿”(个人投资者)进行1~2年的研究开发性投资风险企业运行2~5年后,产品出厂,这时风险资本进行投资待产品销售上了轨道,投资企业想扩大生产,这时可以通过IPO筹措大量资本。这一过程能否尽快完成?风险企业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创业家精神和IPO产业的支援。与美国相比,我国在这些方面还非常欠缺。 首先,充满企业家精神。美国人是不会让官僚机构和大企业的巨大组织妨碍自己前途的,他们当中很多人进入大机关或大企业后,不久就转到创业家的行列。美国人的理想,想成为一名创业家,作为一名创业家就要干出成绩。 其二,风险资本、会计法律事务所、投资银行家挖掘并发现风险企业,努力支援IPO。在美国,安琪儿对企业进行初期投资,风险资本不单纯向企业投资,而且参与企业经营、销售计划、财务战略和人才招聘。美国的会计法律事务所,也参与风险企业的IPO经营,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之外,还收取一定的顾问费。服务费一般非常便宜。在美国,不仅像梅里尔林契等大投资银行家拥有对高科技、生物、电子通信、因特网等很多大风险企业,而且,一些中小投资银行家也拥有上千人以上的风险企业投资者,有的还拥有候补企业名单。这些投资银行家在全美到处挖掘发现风险企业,并着力把他们培养成上市企业。 在我国,情况大不一样,一项风险技术很难找到“安琪儿”,即使有,也是国有企业或国有研究机构,虽然有时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风险资本和会计法律事务所几乎不参与IPO经营,他们只是在企业开始成立或申请上市,或遇到法律纠纷时,才与企业发生关系。我国风险资本的投资理念是短期的,很少注重企业的成长,这可以从A股市上的“基金内幕”“股票违规炒作”现象上得到体现。我国投资基金还很不完善,直到现在《信托法》和《投资基金法》还未出台,一方面大量的散户投资者在技术、信息非对称环境下进行非理性炒作另一方面,投资基金数量少、规模小,难以满足投资人的投资需求。我国的投资银行家就更少了,中国人的投资理念是很难将自己的钱委托给别人管理的,这与缺乏信托责任与约束有关。在美国,投资银行家到处挖掘收集风险企业,并对他们进行IPO培养,而我国,只是风险企业到了上市的时候才聘请投资银行家进行“上市包装”。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风险企业向会计法律事务所、券商以及投资银行家等付费是相当昂贵的,特别是寻租费大大高于服务费。为建立我国的创业板市场,现在迫切需要的是树立创业家精神,培养风险人才建立我国自己的“风险资本、会计法律事务所、投资银行家”等IPO机制,形成自己的IPO产业。我们知道,风险企业高风险来自于技术、市场、管理三个方面。 中小投资者由于技术、信息等非对称性,直接投资风险企业,很难抵御市场风险。因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机构投资者,比如,成立各种专业化的高科技投资基金,如网络股投资基金、新材料股投资基金、生物工程股投资基金等,由这些投资基金进行风险投资。投资基金由于投资规模大,客观上需要培养一批专家对所投企业进行深入研究与策划,而投资基金强大的实力也有可能养一大批层次较高的专家,由这些高层专家去判断和选择IPO企业就能够做到理性投资。各种投资基金持有风险企业股票一定年限后,被允许在股市上流通转让,实现投资基金退出。这样在专家理财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IPO体制和产业。

借着这一轮半导体高景气“东风”,国内半导体产业在过去两年里迎来了一轮创业、融资和上市的热潮。据统计,2020年半导体行业股权投资金额相比2019年增长了近四倍左右,并在今年上半年持续升温,准备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也排起了长队。

在一派热火朝天、高歌猛进的景象之下,也有业内人士表达了对于“过热”现象的隐忧——半导体产业的绝大部分分支行业都具有知识密集、 科技 密集的特点,特别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上的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等环节,都需要足以支撑企业竞争力的专利及其背后的核心技术积累,不能为了抓住风口急于融资或上市,出现一些打破规则“走捷径”的现象。

作为全球封测第三,国内第一的长电 科技 一直高度重视技术研发,这些年投巨资进行创新,其行业专利数量处于国际领先位置,而此次诉诸法律保护自身权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内半导体行业内部的无序竞争,已经到了较为严重的程度。

知识产权保护与各行业创新活力息息相关,因此一直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重要国策。今年10月,国务院制定《“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从立法、司法、行政等多个方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规定》提出的15个专项工程中,包括“商业秘密保护”、“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在内的6个专项都是围绕“加强保护”而展开。

聚焦半导体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对这一技术密集型产业的 健康 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半导体行业特点,业内许多技术专利的成型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且研发周期动辄长达数年,但其复制或引用成本又极低。例如在芯片设计领域,一份专利的出炉需要研发人员经年累月的心血,但享受专利成果可能仅需得到设计图纸即可。因此,半导体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依靠国家层面制定的法律法规,也有赖从业者谨守从业规范,遵守从业道德。

如果出于急功近利的心态去触碰规则“边界”,损害的不仅是守法者的合法权益,还可能引发其他从业者效仿,进而对整个产业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

首先,如果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得不到遏制,会使守法企业多年投入所积累的技术成果,转而成为投机者的竞争优势,最终必然出现劣币驱逐良币,从业企业竞争力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

其次,对于正处于创业、上市等开创时期的企业,如果习惯于在技术专利上奉行“拿来主义”,而不是靠自己的潜心钻研,就会出现行业进入门槛不合理降低的情况,拖累行业整体高质量发展。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知识产权如果得不到有力保护,会极大挫伤企业的研发创新积极性,导致整个行业创新活力的丧失,严重打击国内半导体产业好不容易形成的快速发展局面。

我国半导体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 科技 力量更是被写入“十四五”纲要之中。经过中国半导体人的不懈努力,我国一些企业已经在产业链部分重要领域接近或达到全球一流水平。而正是在产业前景看好的形势下,通过行业自律,建立有序、 健康 的竞争机制,就更显重要。

如果规则完善,从业者自律,大家在规则之内开展良性竞争,则产业发展未来可期;相反,如果不正当竞争成风,从业者只想“走捷径”,则一损俱损,前期来之不易的成果积累将消耗殆尽,置行业于恶性循环之中。

因此,希望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从业者能珍惜眼下的大好局面,通过积极研发创新逐渐构建起企业的专利壁垒,让企业走上 健康 发展的道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76410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